1、1浅论生物课堂教学(乌鲁木齐市第 110 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课程改革提出: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如何对传统教学技能加以扬弃关系到教学的好坏,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重视课堂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生物课堂效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而言之:一个观念,两个尊重,四个转变,一个影响。 1. 一个观念转变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这是课堂改革的前提。 1.1 整合教学与课程。生物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2、,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同样学生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1.2 师生关系要互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下我们必须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2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加强交往,构建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的师生关系。 1.3
3、 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 ,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1.4 注重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圄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1.5 注意构建开发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
4、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构建开发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意味着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1.6 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生物课程改革要变学生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意运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2. 两个尊重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法都要3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5、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保证。 2.1 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应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来研究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根据。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恨铁不成钢,有时会恨学生的理解或回答离自己的要求较远,动不动就说学生笨,学生最烦老师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真是弱智”之类的话。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缺乏耐心,缺乏爱心,不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 2.2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6、我们可能都不会忘记这个问题:“冰融化了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冰融化了是小溪?”还有的回答:“ 冰融化了是春天?”如果不尊重学生的思维,后一个学生恐怕要挨批评了。其实后一个学生比前一个学生更富有想象力。如果我们不去保护这一个个善于思考的幼苗,就会扼杀多少的大学生、科学家。我们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拿到诺贝尔奖,我想这与我们长期以来追求整齐划一的统一答案有很大的关系。 新课标下,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多发表不同的意见,力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丰富的创造性,发现新的思想和理论。3. 四个转变 43.1 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
7、“人”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予以关注。例如,有位教师在教“鲫鱼”时,先问学生想了解什么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的同学共同设计了最佳的实验方案,并且动手亲自操作,最终是学生自己获得了有关“鳞的协调作用”的知识。除此之外,在探究“鳞的作用”的知识,的同时,学生还发现了“鳔”的作用,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了延伸和扩展。 3.2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后
8、面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在新课程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 , “教”为“学”服务。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 我们以前教生物,最落后的一种教法就是一开始上课就讲,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后来稍微先进一点就是先让学生预习一遍,然后再讲,最后复习检测。新课程中我们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先自学,然后提出难点,共同解决,然后复习、检测。这样做效果更好。 3.3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结果,5重视理论,让学生背“标准答案” 。实际上
9、,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论或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培养起来的。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 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这是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 血液循环的教学目
10、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们选择的逻辑思路是:(1)首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 (2)自己制作复合胶片,依次展示: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瓣膜) ; 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体循环、肺循环路线;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且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这样将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用多媒体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 (3)观看血液循环录相带,全面认识,加深理解。这种教学思路本身就是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探索中掌握了知识,形象具体,记忆深刻。 3.4 由统一规格
11、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 。学生素质的形成,不是在整齐划一6的批量加工中完成的。因此,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4. 一个影响人格魅力 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新课程的改革其实就是教师自身进行的变革。特别是对课堂的调控其实就是全靠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进行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论语?子路中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我们
12、也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确实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教师人格是包括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 首先是德行。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 “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
13、己就要自觉地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的人。教师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忠诚待人,热爱学生,7与学生心心相印。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 ”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其次是知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果一个教师的知识底蕴丰厚,那么他的气质、行为、举止、风度就会不同一般。语文教育家、特级教师魏书生可以说其貌不扬,中学毕业,但他读书多,会写六种字体的字,会带领学生练气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理论,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教育教
14、学方法,所以才成为中国教坛的一颗明珠。语文特级教师程翔,会打山东快书,课堂上知识丰富,气势非凡,灵活自如,像一位艺术家。很快成为中国教坛的新秀。 第三是能力。主要包括:处理课内外突发事件的能力、教材的使用与创新处理的能力、备课能力、情境创设能力、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讲授能力、调控能力、教学内容呈现能力、课堂教学的拓展能力。如果这些能力都具备了,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思维缜密,数学知识丰富,他在课堂上运用自如,所以才有独特的教学方法,闻名全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的求索之路也是寂寞的、永无止境的。乘着新课改的东风,让我们迎难而上,辟荆斩棘,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谱写出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欧阳芬 黄小华主编 2 新课程教师怎样上课王敏勤编著 83 聚焦新课程 李建平著 4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