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论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武宣县黄茆中学 广西 武宣 545900) 【摘 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化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2、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1.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望,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产生创新欲望。创新意识的的觉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需要其我们采用各种刺激将其唤醒。鼓励学生改进或设计实验更好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当然,在此过2程中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例如,白磷燃烧研究燃烧条件实验,在已有
3、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发问:水中的白磷能不能燃烧呢?请改进实验(提示:根据燃烧的条件设计;分组讨论) 。很多组同学设计出用制氧气装置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的补充实验。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实验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现象,明白了原来水中的物质满足了燃烧的两个条件也能燃烧。在惊喜与自豪的同时自信也在成长。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白磷燃烧时生成的白烟对人有刺激性,可以溶于水。你能进一步改进该实验使之更环保吗?又如,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将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开。学生能很快地选出用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教师追问:“使用两种溶液的结果一样吗?”学生动手做实验。做完实验后再问:“为什么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
4、硝酸银溶液都出现白色沉淀呢?”(提示:结合课后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分析)在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2. 积极鼓励学生质疑 创新的过程一般被认为有下列过程: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进行验证形成结论,可见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创新过程的关键是创新意识的建立,对于教学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培养学生敢问想问善问、不盲从教师及教材、不迷信权威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初具创新型人格特质。批判性思维就是拒绝盲目从众,就是保持自己
5、的独立思考。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3思维。如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教学中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创立“氧化说” ,打破“燃素说” 。但在拉瓦锡之前,舍勒和普利斯特利等化学家都发现了氧气,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盲目崇拜权威,缺乏怀疑批判精神,结果让真理从自己鼻子底下溜走了。而拉瓦锡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怀疑,勇于创新,通过科学实验和思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说” ,打破了“燃素说” ,掀起了一场全面的“化学革命” 。 又如,在做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实验时,可能有学生突发奇想:“晶体是从试管底部往上长的呢?还是从上往下落呢?”为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我们可以打破原定教学计划让学生通过实验
6、去观察。结果出乎意料:晶体首先是从底往上长,一段时间后却是从上往下落的。这时,学生纷纷猜想原因并动手设计实验来证明他们的想法。最终没有得到圆满的答案,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已被大大激发出来了。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思维效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看、听、写、讲。有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解决或突破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讲又可以使学生相互激励。集思广益的讨论,思维过程的展现与评议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型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思考、探索问
7、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不能光讲思维的结果,还要讲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要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或者问:“你的思路卡在哪里了?”以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因为创造性思维它不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来激发,4更重要的要通过创新思维过程的显示来激发,从而不断地排除障碍,克服思维定势,理顺思路和成功体验,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 3. 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
8、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中学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中学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
9、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5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4. 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
10、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
11、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5.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平时在书本发现的新问题,在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新东西,都要经过大脑加工、思维分析、去伪存真,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可能有所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1)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重视研讨学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
12、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2)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3)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5)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6.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
13、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劳动,也不一定有所收获,甚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牺牲了终生时间,也可能没有显著的成果。所以,教育学生将来选择科研事业,首先要有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7耐大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立志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优化环境,活跃气氛,研讨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
14、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就可能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所启迪,另一方面能拓宽所要探索问题的路子。 (4)训练学生抓装一闪之念,及时运算、分析、实验、验证,就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5)训练学生,善于从微小的差别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以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和化学家拉姆塞等人发现稀有气体元素为例,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用,培养训练学生的这种创新思想和方法。 (6)培养学生搞创新的群体意识。个人奋斗,身单力薄,智慧有限,火光一点;集体创造,力大无比,智慧无穷,火焰冲天。教育学
15、生不计名利,团结协作,共同创新,为将来集体搞科研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石。 (7)教师要为学生努力创造创新条件,如开放实验室,提供资料,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等。 (8)要创新就面临着成功与失败,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对于培养创8新精神意义重大。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百折不回,不断努力的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晖 1思维、实验与化学教学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朱永新 ,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 J. 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