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高中历史教师如何说题摘 要:说题体现了教师对中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和深层理解,也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说题包括谈选题、谈理论、谈解题思路、谈试题拓展、谈感悟反思等环节。 关键词:说题;高中历史;高考试题 一、什么是说题 说题,就是教师在研究中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比较系统而概括地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分析、解答和反思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和顺序表达出来。教师“说题”能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从而把握考试命题的趋势与方向,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看,说题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对于教师把握考试说明和课标的要求更高,思维能力要求更强。 二、如何说题 1谈选题 201
2、3 年福建省说题比赛的选题范围不限地市,给予参赛教师很大的选择自由度,如何选题成为说好题的重要前提。笔者个人认为非选择题包含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能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宽松的发挥空间,应该是说题的首选。至于选择哪一省或哪一地市的中高考题,则要依据教师个体的实际,可以选择自己相对较感兴趣或平时较为深入研究的某些历史知识、主题等,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在说题时有话可说、能2更自信地说。 本次说题比赛,笔者选择的是 2013 年福建高考文综第 38 题,该题为材料解析题,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论十大关系 、英国工业革命等知识点,考查的多为高中历史的主干知识,突出
3、而重要,教师能够大做文章,畅所欲言。 2谈理论 有人认为说题是说课的一种延续,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支持,才能高屋建瓴。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当前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这体现了国家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改进的要求,也改变了高考复习的思路和方式,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新史观正确观察、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历史现象。 2013 年福建高考文综第 38 题突出考查了经济工业化的相关内容,并呈现了不同国家依据本国国情探索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因此,可以把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作为说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3谈独特 说题过程包括说
4、命题立意、说考点、说解题思路、说试题拓展、说感悟反思、说教学启示等环节。说解题思路、说试题拓展、说感悟反思是个人发挥空间比较大的地方,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独特性较强。 (1) “说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面向学生的分析,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逐步引导3学生突破试题条件,从而一步步得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这一过程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过程包括了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联系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四大环节。 通常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有四种问法:“根据材料回答” ,这种设问的答案比较简单,只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
5、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学生应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这一设问要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就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此种设问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 ,这种设问进一步考查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这就需要将材料中涉及的内容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 本题的第(1)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关于政权巩固问题,所
6、学知识则应联系课本关于苏俄巩固新政权的背景,学生即可完成回答。 第(2)题材料摘自斯大林选集 ,那么相关背景应该出自斯大林上台之后,材料二中斯大林强调不靠外部条件,故答题方向应从国内角度考虑,再结合斯大林体制形成过程进行作答。 第(3)题在材料中提到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与“发展重工业开4始来实现国家工业化”相反,学生可以意识到通常的道路应该是发展轻工业开始。材料二提到苏联不依靠外部,英国就是通过对外殖民掠夺;材料三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英国则应从轻工业起步,这就涉及两次工业革命,从而得出英国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推进的。 第(4)题从材料四中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与
7、前苏联基本一致,从材料中提到的论十大关系与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不同,学生可从中得出中国重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关系。 由于高考试题强调材料题的考查,因此,在本次说题比赛中,笔者更注重对学生加强审题指导,强调引导学生如何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捕捉和分析,让学生知道试题的设问目的,可联系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并解决答案从何而来的问题。 (2) “说试题拓展” 试题拓展需要一定的原创性和变式思维,对于教师而言富有挑战性。所谓“试题拓展”其实就是题目的再创造,利用现有题目材料进行重组编题。 笔者认为本题可有以下几种试题的拓展、变式: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8、 【设问变式】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必要性。 (答案不变)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5【知识拓展延伸】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拒绝贷款给苏联? 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拓展延伸及变式】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苏联拒绝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及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
9、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拓展延伸及变式】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笔者个人认为试题拓展可有三种形式: 第一,以试题材料为基础,重新设问以得出其他不同的结论; 第二,利用试题所得的结论作为条件,开发新的考查点; 第三,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提供新材料(或形式) 、创设新情境、提出新设问进行考查。 (3) “说感悟反思” 感悟反思呈现了教师对历史学科特征和历史教学的研究与把握,这是极具个性的版块,历史教师要能够并且敢于说出自己对历史试题的理解与思考。 6笔者认为,20
10、13 年福建高考文综第 38 题有以下亮点: 命题彰显人文关怀。本题材料设问的语言表述简约明确,阅读容量和障碍不大,这有利于学生的正常答题,说明命题者能从学生应试心理考量,尽可能舒减学生的考场压力,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能力立意更为突出。本题突出了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基本特点。材料的设问有一定难度,这要求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但多个设问又能通过材料进行突破,只要学生有较好的材料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都能较好地完成作答,并通过考查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四项不同层次能力要求,感悟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勇于探索,走自己的路。 主干知识明显强化。本题考查学生经济文明史的知识
11、,围绕“工业化”这一主题,以英国、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为载体,进行立体构思,突出了教材考点的主干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大框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备考压力,也为今后高三复习进一步指明了备考方向把握主干知识。 学科涵养暗藏材料。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本题正是通过对比、苏、英中三国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打破了学生容易将现代化理解为“西化”和“欧美化”的误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强调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脱离本国国情,这也是对学生历史意识、文明意识的 考查。 7人无完人,试卷也存在着如下不足之
12、处: 知识点的考查面不够广泛。知识点考查集中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的苏、中、英三国经济工业化内容,必修一、三的内容未有渗透,考点覆盖面偏小。 命题材料形式单一。本题所有材料都是文字材料,在材料形式的多样性方面有所欠缺;所有材料均选自斯大林选集 ,均为第二手的史料,缺乏史学研究的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史料。 材料观点无创新。试题所引用的材料较为常规,角度或观点新颖的材料没有体现。 参考答案有超纲之嫌。本大题第(2)题“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征收农业税”等参考答案,学生可以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但“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等参考答案既非教材表达内容,又没有提
13、供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学生论从何出? 三、题外有话 说题不仅是十多分钟的展示,更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呈现,因此,说好题还要有日常微小的积累。 1谈口才 语言是说题的包装,同样的说题稿,不同的人说也会有不同效果。当你面对摄像镜头,能否调动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流畅、清晰地把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表达出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说题的成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演讲与口才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应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8断提高。 2谈细节 (1)说题稿要写好写细 在理清思路的前提下,要写好详细的说题稿,把自己在每个环节想表达的内容、每一个环节的自然过渡都要写出来,并能以新颖的形式进行组合包装,出奇制胜,当然最好能请
14、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修改后再定稿。(2)说题语言要流畅 说题稿可以纲要的形式背诵,重点记准整体设计的框架,安排好时间分配,更要事先演练几遍,将说题稿中可能比较书面式的表达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口头表达,让评委感到你对说题内容很熟悉应该是达到良好效果的秘诀之一。 (3)说题要自信,要富有激情和个性 2013 年“说题”比赛并不是现场比赛,评委是通过观看你选送参赛视频进行评比,教师的语言表达对视频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语调、语速、语言轻重音等语言艺术手段的变化,使说题的过程错落有致,让评委对你说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成功的说题=对题目认识的高层次+说题流程的高端设计+演讲艺术的巧运用。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