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575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摘 要: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照自己的学习行为给自己打分。学生自我评价是教师、家长对学生评价的补充和修正。在课堂教学中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13-03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认为“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即从 7 岁到10、11 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

2、够强制自己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以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再教育的问题。 ”由此看来,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常见的模糊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水平,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致使教师、家长对学生评价模糊且缺乏理性思考。 现象一:教师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优等生的学业水平,而对他们在2课堂学习中不和谐的表现却视而不见,当教师以这些学生为榜样鼓励另一部分学生认真学习时,另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不认同且口服心不服,实际收效甚微。

3、 现象二: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中,学生、家长仍然依赖于教师传统的“权威”评判,通常由教师“一锤定音” ,而家长也常常用学生的学业水平推断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因而无法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和合理指导。 现象三:在面对老师、家长的询问时,一部分学生常常失去自我,只会用“我听了” 、 “我举手了” 、 “我会了”等模糊的语言来回答,另一部分学生甚至无法找出自己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只能用“开小差” 、 “没认真” 、 “没学会”等顺口而出的理由进行搪塞。 现象四: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中,家长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希望老师上课时对我的孩子多提问。 ”、 “我们希望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多提问、严

4、要求也成了家长心目中提高孩子学习水平的希望指标。 上述现象存在的原因,除了学生的学习和品质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外,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教师所带班级(语数外学科教师通常任教两个班)学生的人数(一般在 5070 之间,有的甚至更多一些)大多超出了教师力所能及的评价范围。在大班额的教学中,教师印象深刻的只是分别处在两极的学生,由于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教师无法在每一节课中给所有学生的学习表现一一准确定位。在同样的环境中,学生也难以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反思并据此调整学习目标。实际上,学生的课堂学习水平的高低不单纯由教师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控和自主学习3能力,因为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学

5、习的主人。 二、学生的自我评价 解决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现实与传统评价方法之间的矛盾,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不和谐的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己的评价,为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标准,给予学生衡量自己学习表现的尺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 (一)自我评价的含义 罗杰斯指出,所谓自我评价,就是由学习者负起考核自己的责任,自己选择特定的学习目标,确定评分标准,并实际执行评价。依照这一理念,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状态及效果作出评判,自己给自己打分。 (二)自我评价的标准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主动、系统而专门的记忆过程。因此,教

6、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既要有兴趣,又要有自我约束能力;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学会自我管理,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根据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确:作为一名合格学生的课堂学习标准(即自我评价的标准) ,这一标准必须由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协商、共同制定。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通常可以归纳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四个方面。具体描述如下。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当这一评价标准由学生认可并且实施时,学生4就会依据这一标准对自己进行评判,这样他们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认识就将

7、由模糊到清晰,由笼统变得具体。 (三)自我评价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生的课堂自我评价,通常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例题及随后的“试一试” 、 “练一练”等作为学生预习作业的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的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不断发现并修正自己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有疑问必解答、有错题必纠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听同伴发言、参与小组讨论、积极探究新知识。二是课本练习中的相应习题等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堂检测题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点评,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考量提供依据。一旦学生通过课堂检测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了明确的认识,就

8、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每一节课的渗透方可达到目的。实施时可以选择从难度较低的学习内容开始,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第一周(或 2 周)内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的最后 2 分钟时间内指导学生逐条对照打分,并且累计出总分写在课堂作业本上(教师可以规定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上角或其它位置) ,便于教师及时掌控。学生一旦形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就能自觉地、熟练地打出自己的分数。 在实施学生自我评价的初期,应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价品德。教师可以在开始实施时的每一节课中,确定 10 名左右的学生作为自己课5堂教学中的重点监

9、控对象,通过提问、观察、作业等方面清楚地掌握学生自我评价的效度,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初步了解每一个学生自我评价的态度和能力。对学生中自我评价过高的现象,教师可以采用谈话(谈心) 、鼓励、榜样等方法,指出他们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激励学生正确地面对自己并且进行自我修正。对自我评价一直不足的学生,教师则一方面要设法使他们体验到教师在言谈举止之中渗透的关爱,这常常无需特殊对待,就能改变他们;另一方面还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降低要求或学习难度,尽量提供课堂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当学生的自我评价步入正常轨道后,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课堂印象、学生的互相评价、学生的学习结

10、果等,全面掌握学生自我评价的信度。 为了防止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疲劳”现象,教师应该以即时小结、阶段总结、表扬与鼓励并举等工作方略予以调整,以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主学习。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和内容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控。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的自我评价中必须渗透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也要引导家长关注、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使家长能真实、及时地把握孩子的课堂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地指导、督促孩子学习。 (四)自我评价的效能 罗杰斯认为:“自我评价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就是帮助学习者成为主动的、自我负责的学习者。 ”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

11、常常发现这样的“跳蚤现象” ,就是学生独立作业时如果遇到变式题或有一定思考难6度的习题,他们常常不去思考而选择放弃,问及原因,回答几乎一致:“不会做。 ”、 “反正做出来也不对。 ”现代心理学证明人存在着巨大的潜能,罗杰斯也认为:“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能与倾向。 ”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地释放自身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真我” ,我们在积极思考之后应进行积极、有效的尝试。 学生实施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剖析。开始时,这种自我检查和自我剖析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在教师的关注和同伴的影响下

12、,这种行为便会逐渐演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实现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即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一旦有了自我教育的意识,他们就会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课堂学习迈入正确轨道,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为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打分,不仅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在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种对于学习的自信,能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中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自觉性。实施旨在改变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主导地位,唤醒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主体意识的学生自我评价,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像样地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理的自主学习,使他们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必要和乐7趣,从而获得最佳和最大可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学习心理学.http:/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