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585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浙江 淳安 311700) 实验是物理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锤炼学生物理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环顾当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深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提升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有着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直观等优点,但是如果仅仅是教师完成演示让学生看一下实验结论,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如何创新、发展呢? 1.1 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 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课上给学生提供感性认知的第一手资料,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师精心的准备,展示仅仅是为了活跃

2、课堂气氛或是呈现一个简单现象而已,缺乏对学生思维深层次的调动.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在准备演示实验时应该充分挖掘实验的思维功效,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重组教材中的实验安排,从学生的实际2出发,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进行积极地思考、生成问题并最终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在给学生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演示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 1 是不是导体只要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问题 2 如果导体不动,有没有办法使电路产生感应电流? 在问题的引导下,要求学生首先想一想要进行探究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步骤,接着再让学生上来自己动手实验探究,通过

3、学生自己解释和实验观察,实物投影给全班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最终完成结论的总结,这样的处理方式有效提高了演示处理的实效性,重点、难点都在学生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得以有效突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呈现出多向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2 鼓励学生质疑,并提出演示实验的改进办法 质疑是创新的源头,从教材中的安排的演示实验来看,有几个实验用实验室的设备来完成效果不是很明显,有些甚至是见不到教材中所描述的现象.那么,这些演示实验做不做呢?如何处理呢? 例如,选修 3-4 教材中,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如果用“沙摆实验”来描绘简谐振动的图象,笔者实践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着

4、如下几个缺陷:实验操作难度大,尤其是漏斗孔大小的把握,太大,沙子就一下子漏完,造成沙子的不规则堆积;太小,有时会出不了沙,造成描绘出来的图线不连续.直观性不强,实验设备比较长不方便用实物投影,同时板不能竖起来(竖起来沙子形状就变了),能够亲眼看到实验过3程和结果的学生为数不多.那么,怎么改进呢?笔者将实验改进的任务交给了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这实际上就是质疑并创新的过程.从收集的方案来看,有一组很有价值:把沙摆改为水摆,具体做法为:用一根细线将一装水的塑料袋悬挂,细线的一端固定用铁架台制成的框架上,塑料袋的底部开一小孔,由于压力的作用,水从孔中均匀射出,让盛水塑料袋摆动,

5、下方放一小黑板,匀速拉动小黑板,得到清晰的振动图像,这样的实验改进,增加了实验图像的连续性,在小黑板上得到的水印清晰,同时水印留在黑板上很稳定,能竖起来直接给同学看,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见度,经历了这样的思维过程,笔者相信学生对简谐振动图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2 要提高分组实验的思维开放力度 2.1 鼓励猜想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能够促进问题的生成,这是知识进步和思维提升的起点,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放手让学生自主去体验,能够促进知识的有效生成与记忆.从人教版新教材来看,探究性实验明显多了,其目的在于让我们学生收获物理规律的过程经历一个“提出问

6、题形成假设实验检验”的科学探索过程,实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从无到有的突变,这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体系而言就是知识创新.具体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质疑,深入到科学探索的过程之中,以期深化对科学探索本质的理解,学生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探究的积极状态,知识不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4在问题的思考中进行猜想并解决了的,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过程中,科学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与新课程理念吻合. 例如,初次和学生一起探究“超重与失重” ,学生刚学概念时,有很多会错误地认为物体向上运动是超重现象,向下运动即是失重现象.如果我们直接进行灌输,学生的印象难以深刻,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

7、生进行实验的设计来探究这一问题,即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的情况下,运动方向和超、失重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必然关系,布置让学生自己在课后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通过课前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实现对超重、失重基本物理概念的初步了解.从学生的设计来看,有两个创意很好:如图 1、图 2 所示的自制超重、失重演示仪.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简易仪器自主探究得到了与书本上一样的结论,更为深入地理解了超重、失重现象的本质在于加速度的方向,而解释的依据依然是牛顿运动定律. 2.2 适当整理与归纳 对同一实验仪器,设计不同的实验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很常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中的应用,分为限流式、分压式、电流表?教材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