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摘要】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但是学生要学的科目很多,要学的知识很多,学生怎么才能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不太累?教师怎样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自身的素质 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以题设境 直观教学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但是学生要学的科目很多,要学的知识很多,学生怎么才能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不太累?教师怎样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
2、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外,也受其它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兴趣做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调动和提高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影响。 一、自身的素质吸引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教师不仅有正直的人品、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而且也应该有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和优雅的肢体语言,它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语言要直观、生动、通俗、形象、深2入浅出,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
3、声,如见其物”之感,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能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运用比喻、故事、顺口溜、谜语等,创造语言情趣,让学生乐听、乐学,不再把课堂听讲当成一种负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讲卤代烃的性质时,可用“无醇则有醇有醇则无醇”这样的顺口溜,语言略加解释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既突破了难点,获得了知识,又使学生感觉愉快,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如在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时我总结出小白低软倒即白色的熔点低密度小质软易导电。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节奏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情调的抑扬顿挫等,形成起伏,强弱
4、和轻重舒缓的变化,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感受。通过运用自己的音调和体态语言做到该慷慨激昂是则慷慨激昂,生入洪钟,该舒缓轻柔时则舒缓轻柔,如云流水,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情景,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学习欲望达到旺盛状态,引发学生自觉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学习契机,点燃学生的思维激情。情境设计可以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个与学习问题有关的情境。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中常以展现教学内
5、容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而设计教学情境。3例如, 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一节,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境: 对于石油,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 。你们知道石油及其产品有哪些用途? 经学生讨论,归纳;从大家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石油及其产品有很重要的用途。如果没有它,交通要瘫痪,工厂要停产,生活会失去许多美丽的色彩,而人们健康的维持也会增加许多的困难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大概的了解石油和石油产品。这样的教学情境 “吊”了学生的“胃口”又为以后的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 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
6、激发学生的兴趣。按照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必须坚持实验为基础,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多重功能,达到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要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索与实践活动,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及求异创新。为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充分地利用实验教学,发挥它所不可替代的激趣作用,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利用特殊现象激趣 如镁带燃烧的耀眼白光,铁丝燃烧的火星四射,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白磷在水中的通氧燃烧,CO2 的灭火,铝热反应实验令学生兴奋激动,再结合现象分析原因,自主获得结论,对化学产生愉快的学习心境。 42
7、、利用趣味实验激趣。 在讲浓 H2SO4 性质时有“白糖变黑面包”的趣味实验,在讲碱性质时,有“白纸显字”的趣味实验,在讲解热与吸热反应时有“魔棒点灯”的趣味实验,在讲燃烧条件时,有“烧不坏的手帕”等趣味实验,这些实验使学生感受、体验化学实验的激情与魅力。 3、利用“身边的化学”激趣 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重金属中毒用牛奶鸡蛋清解等实验帮助学生联系实际,使他们感觉到化学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产生要学好的愿望。 四、以题设境,激发学习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在面对学生提问时,一般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有意识的启发学生,通过设疑和
8、提供方法,使学生自行探索找到答案。解决方法如下: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师生共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例如在讲 N2 分子结构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 VA 族,处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氮的性质非常活泼。学生可以很快意识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常识不符。问题一:怎么错了?哦,原来是教师偷换了概念,氮元素变成氮气了,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元素
9、性质和单质性质两个概念的区别,而5且很快产生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活泼的非金属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氮气的性质很稳定?这一疑问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氮分子的结构。选择做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使同学们直正主动获取知识,并获取情感体验激发获取更多化学知识的欲望。这正是目前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他们易于接受感性知识,对抽象知识接受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投影、动画、实验、图片等教学媒体,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同学们乐学、善学,从而保持良好的持续的学习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对教学成绩产生极大的影响。我相信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能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遵化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