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665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探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弱点等方面的影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比较严重。如何预防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行为,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勤奋好学、善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健康心理,是摆在每位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数学教学学生健康心理在数学课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的发展,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基于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以活动为中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丰富了各种情感体验,促进

2、自我认识,良好的个性心理正是通过活动的不断开展而培养起来的。 例如,在讲授统计一课时,我与学生是这样互动的: 师:小朋友,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过生日时你邀请哪些好朋友呢?爸爸妈妈是怎样为你过生日的呢?(出示主题图)今天是大象的生日。看了这张图,你们想提什么问题? 生: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客人送给大象哪些花呢 这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过生日这一事件,让学生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通过生生2互问、师生互问,实现角色转换。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 师: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那么谁又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你能一眼看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吗?怎么办? 生:只要把小狗

3、放在一起,小猴放在一起,小猪放在一起。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分类整理,有的学生将小动物分类后摆成一堆一堆的,有的学生将小动物分类后一个对一个排成一排一排的,有的学生是从下往上排的,有的学生是从上往下排的。 哪种摆法比较好?通过比较,学生知道摆成一堆一堆的不能很快看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而将小动物分类后一个对一个地排好,就能比较容易地看出每种小动物有多少只。 师:分类后一个对一个地排好,我们就说是“分类理一理” 。 在这里,学生情绪高昂。我利用这种互动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只有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会觉得无拘无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谐互动的心

4、理氛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手段,也是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张扬学生个性 学习动机是属于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他或推动、促进或抑制、阻碍学习。所以,学习动机历来被教师高度重视。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的产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内心产生一种发力状态“内驱力” ;外界提供一定的对象,使内心的力量指向这个对象。3从这个意义上说,外界老师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指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注重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有了学习的动机,学习过程便能够充实,学习结果也有盼头。 例如,在教学一分钟能干什么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与

5、分”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孩子们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了 1 小时=60 分。但是,学生对 1 分的长短没有一个具体的感悟。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设计了大量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 1 分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张扬了学生个性。 三、让学生在尝试中找到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信是建立在勇于尝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勇于尝试的表现机会。 例如,在讲授年月日一课时,我与学生如此互动生成: 师

6、:刚才你们掌握了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我还能用电子年历卡查出毛泽东出生的年份,你们想知道吗? 生:老师,你先别说答案,让我们自己想想看。 师:好,老师也希望你们能自己找出来,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合作完成。你只要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说错也是值得表扬的。 (教室里十分安静,有的在计算,有的在冥思苦想。不一会儿,就有学生露出惊喜的表情,并转身与小组内同学交流) 4生 1:我们发现 生 2:我们发现 师:你们真是太会学习了,太细心了,我也要向你们学习。 生:真诚地笑了 给学生一个机会,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勇于尝试的可能。使学生能从容地对待失败和他人的不认同,并且能迅速精力充沛地重振其鼓。有了这种自信心

7、的支持,学生能够确立自己的目标并非常明确地向目标迈进,在学习上往往会取得更好的进步。 四、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学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可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堂是师生情感的交互场,教师首要任务要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使学生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

8、。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要体现一份爱,一份期望和鼓励。对于学习溜号的学生要用眼神去暗示他,要精神集中地投入学习,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评价和鼓励。即使学生答的不对,也要让他非常体面的坐下。通过课堂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在获得的成功中体验欢乐,得5到满足,提高自信心,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这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我是成功者。 五、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

9、正走向成熟。因此,孩子遇到挫折,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能够承受挫折,在生活中充满弹性,才是他们的人生至宝。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教师甚至可以为孩子设置“挫折障碍” 。如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分层设计: 第一层,试做简单试题,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增强学生自信心;第二层,少量变式练习,着重于让学生“理解消化” “固本之源” ,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第三层,综合练习,以便让学生弄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第四层,启发性思考题。这种分层设计的练习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既有巩固知识增强自信的内容,亦有启发思考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坚强意志,勇于面对挫折的机会。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数学,我们应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谌业锋.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