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687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摘要: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尤其在消极层面上,严重破坏了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生活规律和身心素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来源,在特定的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网络成瘾和网络暴力又加剧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三个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并通过介入引导法、崩溃厌恶法、激发潜在责任心三种具体方法来改善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

2、)19-0109-02 一、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控、微博控、淘宝控等专有名词取代了通常意义的学习、运动、娱乐,同时大学生处在青春期末期及成年早期,是个体社会化、价值观、社会认知等心理要素形成的重要阶段,因而新奇事物的来源和海量信息储存体的媒介网络便开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明显的渗透和影响。研究表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主要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层面:(1)网络可以扩大学生们人际2交往圈子,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沟通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网络能增强个体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提升教育主体的自信心和心理舒适度

3、;(3)网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欲望,有利于其心智潜能的开发;(4)网络突破了某些方面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促进了其个性化的发展;(5)为个体内心的不良情绪提供了发泄途径,有利于缓解学习、生活和环境适应产生的内在压力。消极层面:(1)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学生在现实中表现出表达交往能力障碍,制约个体情感发展;(2)阻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对于部分负面社会行为置若罔闻;(3)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迷恋、网络迷失及网络焦虑等多方面的心理及情绪障碍,荒废学业;(4)部分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过度投入网络游戏等导致学生步入歧途,违法违纪;(5)不良的网络

4、信息阻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 二、时代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来源 1.社会因素。 (1)竞争压力。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教育体制改革,各大高校纷纷扩招,使如今的大学生人数骤然剧增,致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种种现实使得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这种失落感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2)认知矛盾。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末期,但网络信息良莠并存,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意志力不足,导致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不强,使理论与现实产生激烈的矛盾碰撞,而这些矛盾和冲突又得不到及时解决与阐明,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认知问题。 32.学校因素。 (1)学习压力。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等多方

5、面的转变可能会使部分同学感到难以适应,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萌生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成分。 (2)情感压力。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家,不在父母身边,感到严重的情感空虚;寄宿制校园生活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存在差异性不同且处理相对复杂;学生之间个性差异更显突出,容易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摩擦与冲突,导致交往受阻。 3.家庭因素。 (1)经济压力。当代社会拜金主义现象普遍,人民对物质前所未有地看重,因此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6、(2)父母期望。父母大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这样的强烈期望,有时很可能适得其反,成为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 三、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1.网络信息。由于网络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这就使得网络信息交互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一方面在网络上大量充斥暴力、色情信息,对于辨识力较差的学生群体而言,很容易受到不健康信息影响;另一方面,网络的交互突破了地域、国家等限制,一些网络技术相对成熟的西方区域,利用网络之便强势推销区域价值观,使我国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承受重挫。 2.网络成瘾。高校教育区别以往基础教育,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时4间

7、,刚从高考高压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很多学生一时之间找不到合理的时间安排方法,感觉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形成了对网络的强烈依赖,陷入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心理和生理健康。 3.网络暴力。 (1)由于网上完全的言论自由,有时人们通过网络发表个人观点会引起网友激烈争论,并且大都由问题本身升级到对人身、人格,乃至价值观和信仰的攻击,言辞十分低俗恶劣,极易引起精神紧张等心理问题;(2)由于网络信息交互的强大功能,人肉搜索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侵犯行为,使被搜索人丧失社会角色,受到恶意骚扰,有时甚至连其家人也身陷株连,使被搜索人承受巨大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案例 国外研究表明,

8、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成瘾率在 5%10%,尤其以男性大学生居多。美国一项针对本科生的研究发现,8.1%的人有网络成瘾倾向,其中男性成瘾率是女性的 4 倍。在国内,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也有很多,基本情况与国外比较相似,但中国青少年犯罪率较低,尤其网络犯罪较为少见,在校大学生中,基于时代特点下的网络成瘾问题比较集中,数据指标中的大多数男性青少年大学生存在过分依赖于网络信息化平台开展诸如大型联网游戏、单机操作游戏、网络交友和不文明网络交易等问题。大连理工大学 2009 级哲学专业某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肖某,男,湖南常德人,2009 年考入我校新闻传播学大类,由于高中为理科,在高考时发

9、挥不利进入我校文科大类而一直耿耿于怀,存在专业情绪的肖某大一上半学期还尚算努力,能按规定上课5学习,自己也可以独立完成课后的各种学习任务,自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之后经常在学校附近的网吧包宿,夜不归寝,经过辅导员的教育和同寝同学的监督,他的情况有所改变,很少去周边网吧,但依然不去上课,每天宅在寝室上网打游戏,辅导员几次三番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和关怀引导均无济于事,与其家长联系后,家长表示同意该生回家休整一段时间,但该生返校后仍然不知悔改,我行我素,最终该生在本科期间仅仅修够了 40 余个学分,无法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延期也无法毕业。该生心理测试数据表明其 SCL-90 的 10 项因子分在躯

10、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其他项上正相关显著,高于正常分值。 五、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及方法 1.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1)家庭层面。首先,家长需要给予学生大力的教育支持。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分辨是非、辨识信息能力;其次,家长应对孩子加倍关注,很多时候家长为了为孩子创造很好的物质生活,把大量时间投入工作中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其实大部分孩子更需要情感上的关心;再次,对 90 后独生子女而言,父母应懂得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最后,应改变中国传统家庭中的专制型家庭关系,充分给予孩子话语权,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纠正家长认知。建议家长不

11、要给学生施加压力,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缩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提升孩子的安全感,转移孩子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2)学校层面。校方应做到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另外,应形成全员育人体系,从学校核心领导层直至深入学生中6的辅导员老师,构建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共同关注问题学生,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此外,各大高校还应组建自己的专业化心理工作团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建设。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实现目标,并订立具体实施计划,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让学生了解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会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教育学生懂得在思想意识上明白网

12、络游戏成瘾的危害,积极配合老师和家长,尝试结交朋友、与人沟通,制订人生规划,并顺利毕业,做积极上进的新青年,投入到充实健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 (3)社会层面。为应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打击不法网络宣传,支持高校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队伍建设。另外,要加强就业公信力和建立就业途径公开化,使学生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就业信息,避免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误入歧途。最后,从国家角度还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国民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环境,减少不健康的信息来源。 2.改善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具体方法。 (1)介入引导法。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从一开始的放松尝试,到最后

13、的沉溺其中,一脱离网络就浑身不自在,这是一个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应采取主动交流、谈论不同领域问题的方法,与其沟通分享网络环境的快乐,最后明确指出网络中的成功和满足感的生发是虚幻短暂的,只有通过现实努力取得的成绩和丰富学识获得的结果才是真实长久的。 (2)崩溃厌恶法。使当事者一想到上网就有头痛疲劳的感觉,重复使用厌恶暗示,建立上网和不良体验的条件反射,同时为其讲述种种网络成瘾学生自毁学业、葬送前程7的例子,从而使其厌恶上网。 (3)激发潜在责任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点及面指出由于其自身厌学行为、对家人的抵触和对网络的过分沉迷已逐渐致使个人性格发生扭曲,不能很好地投入学习,必将影响未来发展、终生前途。列举班级和周围同学成功的例子,为其邀请一位学业成功伙伴,做其知心朋友,激起网瘾者内心的责任感和自尊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