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所谓支架式教学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问题进行简化分解,最终达到深入了解相关问题的目的。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迈向高等英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在今后学习具有非凡意义。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初中英语;学生 承上启下是初中英语教学最显著特征,学生首先要巩固小学英语知识,同时也要做好学习更深层次高中英语准备。支架式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为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供依据。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学中的意义 支架式教学策略主要功能就是简化教学难题、提高相关对象对相关问题理解度的作用。初中英语以承上启下为主,但在相关的教学过
2、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难点知识,例如,:what、how 之间的使用区别、动词过去式转变方式等,这些问题难度高,相似性高,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概念。 在初中英语中,动词过去式转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Go For It八年级(上)册书中,有一篇文章提到: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four million people die each year from diseases linked to smoking,在这句话中,涉及到 die 一词,学生不清楚各个词语之间具体含义,很容易混淆“die”与“died、death、dead”之间的意思。 2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帮助
3、学生明确知识点中的各个结构,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同样以“die”一词为例,教师在讲解“die”过程中,可以把“die”一词放在顶端,通过方向键指引,逐步引入“die”的名词形式、形容词形式、过去式形式,将整个“die”的所有模式展现在黑板上,将“die”的各种形式分开讲解,依靠书本或参考文献中的例子,让同学逐一明确各个单词的使用方法,针对同学中出现任意单词了解不清晰的情况,老师也不必重头讲解,节省了教师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二、支架式教学策略实施的具体内容 如何适当的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是初中老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从初中课本中的定语从句的使用方法向大家进行阐释。 1、搭建框架 在课堂教学中,
4、首先要让同学们明确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根据目标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分解工作。 定语从句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在利用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讲解时,首先要引入定语从句的内容,讲解定语从句的含义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引出定语从句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用法,“who、whom、that” 、 “whose”、 “which、that”等单词具体的使用方式和语法特征;最后结合书本知识,将相关内容引入教学中。 搭建框架的意义是让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不同,以清晰明了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认识,用实例证明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各个单词认识度,防止学生知识点混淆。 32、进入情景 教师在完成知识点结构构建工作之后,就
5、要进行知识点讲解工作。 “who、whom、that”三者的先行词是人的名词或代词,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课本中内容进行加深讲解,例如“Is he the man who wants to see you?” 中就涉及到“who”的使用。教师通过进入情境方式,将语法内容与课本联系在一起,保证知识点能与书本结合,学生能从书本中找到实例,强化书本在教学中的作用。 3、深入思考 学生在教师讲解下,经过详细学习之后,老师要开展深入思考教学工作。 深入思考是强化学习的一种表现。学生通过对定语从句的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身边的事情创作定语从句,把定语从句和身边小事联系起来,例如, “He is the
6、kid who give you an apple.”等;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相互之间交流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感悟。深入思考是强化学生课堂记忆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之间的发挥创造,提高学生知识记忆程度。 4、效果检测 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针对定语从句的检测过程中,完形填空和句子翻译是首选方法。完形填空可以依照书本内容、教师发挥、社会实践等内容检测学生对定语从句中各个关系代词的理解程度;句子翻译是检测学生整体能力的首选,能有效检测学生语法知识、单词掌握程度、句子构建结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结束语: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策略已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同样会为学生在今后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方法提供借鉴。支架式教学策略符合国家课改的相关要求,在舒缓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上有明显作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会在我国教育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宋巧宁.支架式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园天地,2012(7):104-105 2 曹岚.多媒体辅助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11):50-55 3 朱永举.例谈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英语教学,2012(1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