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的”的隐现与“所有+(的)+N”总括范围大小摘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得出“所有+的+N”倾向于指称一定范围内事物的全体,而“所有 N”倾向于指称一类事物的全体。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因为经济性原则起作用,“所有+N”形式使用频率更高, “所有+的+N”反而成为不常用的形式。 关键词:“的” 隐现 所有 总括范围 一、引言 吕叔湘(2006)提到“所有”修饰名词可以带“的” ,也可以不带“的” 。卢福波(2000)提到“所有”只能作定语,只是作定语时通常要用“的” 。严丽明(2006)通过对 1703 条语料的统计得出作定语的“所有”后带“的”的比例是 46.8
2、%,不带“的”的比例是 53.2%,不用“的”的比例略高。我们发现带“的”不带“的”的比例相差不是特别大。 吴雅清、杨稼辉(2011)指出:在量化词限制部分,以往的研究者存在分歧,一派认为量化词限定的是后面的名词短语 NP,一派认为量化词限定的是后面的 DP。吴雅清、杨稼辉(2011)以“所有 NP”和“所有的 NP”为例,通过对母语者被试的研究得出量化词既可以限定后面的名词短语 NP,也可以限定后面的 DP。 “所有的 NP”倾向于指称一定范围内的事物的全体,而“所有 NP”倾向于指称一类事物的全体。他们的结论得出仅仅是源于对母语者的语感的研究,而没有句法上的充分证明,因此,本文试图运用语料
3、库研究方法从句法上证明“的”的隐现与2“所有+N”总括范围大小的关系。 二、 “的”的隐现与“所有+N”总括范围大小 在汉语中, “把”的宾语必须是有定、至少是无定有指的,也就是至少是说话人所知道的对象,所以我们考察了 CCL 语料库中 62936 条语料,剔除无效的语料,得出“所有+N”作“把”字宾语一共有 163 条, “所有+的+N”作“把”字宾语一共有 699 条。也就是说, “所有+的+N”作“把”字宾语比“所有+N”作“把”字宾语要多得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N”比“所有+N”有定性更高。 吕叔湘(2006)在比较“所有”与“一切”时提到“所有”着重指一定范围内某种事物的全
4、部数量,可以分类的事物和不能分类的事物。也就是说, “所有+N/NP”可以用来指称一类事物,也可以用来指称特定范围内此类事物的数量。上文对“把”字宾语后“所有+N”和“所有+的+N”的分布做了统计,得出“所有+的+N”比“所有+N”有定性更高的结论,所以我们认为“所有+N”更倾向于类指一类事物的全部,而“所有+的+N”更加倾向于指称特定范围内此类事物的数量。 为了进一步佐证上述观点,我们考察了“所有”在多项定语中的情况。其中双项定语的语料最多,双项定语中尤以“限定范围的定语+(的)+所有+(的)+名词/联合式名词短语”及其变式最多。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所有+N/NP”或者“所有+的+N/NP”
5、所指的事物往往是在一个范围内。这个范围可以是时间、处所、领属。表示时间的范围定语可以由表时间名词、同位结构来充当,如:“今年的所有比赛、情人节当天所有的球票” 。表示处所的范围定语可以由表示地点的名词(包括地点专名) 、3方位短语、联合短语来充当,如“香港所有的大学、世界上所有的孩子、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所有国家” 。表示领属的范围定语可以由表示机构的名词、人称代词、方位短语、联合短语来充当,如“通用电气的所有业务、我所有的智慧、中远集团上上下下所有成员、中国大饭店或国贸饭店的所有餐厅” 。 “所有”和“限定范围的定语”之间位置可以互换,在加上两者后面“的”可以隐可以现,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一共有八
6、种可能的组合,我们以“X”来代替“限定范围的定语” ,以“Y”来代替“名词/名词短语” 。这八种组合依次是:X+的+所有+的+Y;X+所有+的+Y;X+的+所有+Y;X+所有+Y;所有+的+X+的+Y;所有+X+的+Y;所有+的+X+Y;所有+X+Y。下面将各种组合出现的数量列举如下: X+的+所有+的+Y X+所有+的+Y X+的+所有+Y X+所有+Y 所有+的+X+的+Y 所有+X +的+Y 所有+的+X +Y 所有+X +Y 数量 0 102 50 45 0 2 1 3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X+的+所有+的+Y”和“所有+的+X+的+Y”这两种组合在实际的语料中是不存在的。 “所有+
7、X+的+Y” “所有+的+X+Y”“所有+X+Y”这三种组合出现的情况也非常少,一是因为“X”和“Y”常常不能组合在一起,例如“所有我的书”可以说,但是“所有我书”和“所有的我书”不能说;二是因为容易产生歧义,如:“所有海洋中的水”既可以分析为“(所有+海洋)中+的+水”结构,也可以分析为“所有+(海洋中的水) ”结构。综上,自然语料中“X+的+所有+的+Y”和“X+所有+的+Y”为优势语序。 4石毓智(2000)认为“的”的基本语法功能是:确立某个认知域的成员(一个或者多个) 。在一个既定的认知过程中,认知域和成员的地位往往不能相混。 “A1+的+A2+的+N”不能成立是因为整个“A2+的+
8、N”所指的是一个认知域的被确立的成员。然后再用 A1 修饰限制,就意味着从这个已经确立的成员中再确立出成员(又当作认知域) 。这就违背了在既定的认知过程中认知域和成员身份不能相混的原则。这个理论正好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在自然语料中“X+的+所有+的+Y”和“X+所有+的+Y”为优势语序。 (1)直到近代实验科学诞生之前,尤其是在中世纪的欧洲,他的所有思想都被尊为不可怀疑的真理。 (2)他所有的作品,文句都是极简单的。他的特色,就是用极单纯的文字,写出极复杂的心情,文体简洁,十分有利。 例(1)中“所有思想”作为认知域存在,数目开放,但是谓语“被尊为不可怀疑的真理的思想”是一个封闭的集合,成员数目是
9、有限确定的,所以“所有思想”前面要加上“他的”确定认知域成员的数量。例(2)中“所有作品”是作为认知域存在,数目是开放的,加上“的”后确定了认知域成员的数量,所以“他”后面不需要加上“的”再去确定认知域成员的数量。 三、 “所有+N”短语倾向于不加“的”的原因 “所有+N”更倾向于类指一类事物的全部,而“所有+的+N”更加倾向于指称特定范围内此类事物的数量。 (3)任何一个既定的人,任何一个现有的理论,都不可能洞察一切,预言一切;不可能把所有问题解决殆尽,我们总可以再问一个为什么!5站在才华横溢的先辈肩上的后继者,永远有未竟的事业召唤他们。 (4)客观的分析一下自己的整个基础和学习状况是很重要
10、的,因为还剩的时间不长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搞得很清楚,把学习能力都提高到高考所要求的能力层次上客观的分析一下,找对自己的位置做针对性的复习。 (5)在太阳系中,地球和所有的行星都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太阳公转。 例(3)中的“所有问题”指称的就是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是已有的,可以是还没有出现的,可以是别人的,可以是自己的,可以是大的,可以是小的。 “所有问题”与前面的“一切”相呼应。例(4)中“所有的问题”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范围就比上文的“一切问题”小。例(5)取自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该书属于科普类书籍,科普类书籍的语言比较严谨,客观色彩浓。在太阳系中地球是行星中的一
11、颗,所以不说“地球和所有行星” 。 在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我们也发现了下面的例子: (6)像人的一生一样,太阳及所有恒星也有朦胧的初生期、光辉灿烂的青壮年时期和风烛残年的衰亡期。 太阳属于恒星,按照之前的理论“太阳及所有恒星”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常常这样说。我们又统计了 3000 条语料中“所有”后加“的”与不加“的”的情况,发现“所有”后倾向于不加“的” 。 这种现象的存在涉及到语言使用中的预设原则。预设是指在交际的6过程中,当说出一句话的时候,这句话往往包含着某种前提条件。如“你的女儿几岁了?”这句话中,包含着“你有女儿”这一前提条件。 (7)小西一手拿笔和购物清单,一
12、手推着一个偌大的购物车在货架中走,买好一样,划去一道,豁出时间和金钱去,给何家村的乡亲们购置年货。回到家后,把所有东西都堆在卧室的双人床上,小山一样,五颜六色,五花八门。 上例中“所有东西”指的是“小西买回来的年货” 。因为前文有提到小西去买年货,所以不会把“所有东西”理解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 运用言语交际中的预设,可以达到语言的经济性效果。经济性原则其实就是省力原则。陈淑美(2008) “提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体现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将数量与效果二者的最佳结合。这里的数量是指词语或者句子的长度,也就是词的数量的多少,这个跟时间是紧密联系的,因为数量越少,写出来或者说出来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消
13、耗的体力就越少。 ”如果在具体的语境中“所有+的+N”和“所有+N”所指是一样的,那么人们倾向于省力,使用“所有+N”的形式。 五、 “的”的隐现与语体因素 因为经济性原则, “所有+N”成为了更常用的语言形式,语体因素与“所有+的+N”有密切的关系。书面语或正式文体的语言比较严谨,符合语言的规范,而口语和文学作品的语言比较随意、自然。尤其是文学作品语言,有时作者为了追求文学作品语言的美感,追求语言的新奇新颖,形成艺术性的语言而倾向于在“所有”不能修饰的词后加“的” ,使非法的句法结构变得合法。 7(8)为了让尔凯尔旋兰姑纪妈高兴,她把所有的悲哀都隐藏在内心深处,将计就计的跟著大家演戏, ,甚
14、至,她没有因为雅晴不是桑桑而少爱她一点。琼瑶 梦的衣裳. (9)他能把所有的表达都归向温和,自然,亲切的方向,上帝在做他时一定多用心了。 (10) “只要跟你在一起,人间就根本没有这个苦字!我们会把所有的艰苦化为欢喜,我要做你的芸娘!” (11)华又琳把所有的“真实” ,一股脑儿带进傅家庄,让这庄院里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无法遁形了。 (12)她把所有的伤心装进行囊挣扎着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深圳,她相信只有祖国才能给她第二次生命,才能抚慰她受伤的灵魂。 例(8)中“所有的悲哀”相当于“所有令她感到悲哀的事情” 。例(9) “所有的表达”相当于“所有表达出来的东西” 。例(10) “所有的艰苦”
15、相当于“所有令我们感到艰苦的事情” 。例(11) “所有的真实 ”相当于“所有事实” 。例(12) “所有的伤心”实际上相当于“所有令她伤心的事情” 。 加上“的”后的“所有+的+动词/形容词”相当于“所有”加上一个复杂的名词性短语。这些例子均取自文学作品,如果墨守成规采用“所有”加上一个复杂的名词性短语,一方面文章显得冗长,另一方面破坏了语言的美感。 注 释: 刘丹青(2008:121) “量化词(quantifier)指加在名词短语 8上使之带上数量特征而又不属于数字的限定词粗略地分,量化词一般分成全量(universal quantification)和部分量(existential q
16、unatification,直译为存在量 )两种。前者包括了英语中的“all、every、each” ,汉语中的所有、一切,每(个) ;后者包括了有些、有的、某些、一些 。全量还分为集体性的(collective)和逐指性(distributive) 。 ” 我们使用的语料库是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简称 CCL 语 料库)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例句都来自 CCL 语料库。 参考文献: 1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3严丽明.“全部” 、 “所有”和“一切”的比较研究D.广州: 暨南大学,2006. 4卢福波.对外汉语常用词对比例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出版社,2000. 5陈淑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汉语中的体现J.韶关学院学报, 2008, (10). 6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7伍雅清,杨稼辉.量化名词的两种形式谈“所有 NP”和“所 有的 NP”J.外国语,2011, (1). (黄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