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和文化”与跨文化传播摘 要中华“和文化”若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应厘清如下议题:1.中华文化缺乏跨文化能力的原因;2.到底什么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要传播什么; 3.“一多不分”是“和文化”的特征:君子有“和”文化,小人有“同”文化;4.“一多二元”不是“和”文化;5.“和文化”是具有穿透力的文化;6.学习比较中西文化精神的阐释话语,是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根本能力。 关键词“和文化” ;君子“和”文化;小人“同”文化;“一多不分” ;“一多二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4-0013-08 当今,中国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文化精神解释清楚,不晓
2、得如何才能让外国人理解自己的文化精神。我们正处在一种困惑境地。走出困境,学会跨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是中国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悉,中国派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教师,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跨文化能力欠缺。与国外环境的文化冲突使不少派出人员患上文化不适应症。国内不少大学建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了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课程,但高水平专业教师严重缺乏,高质量的课程教材近乎空白,培养的学生仍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另外,目前在中国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不少人汉语水平没有问题,口语能力有的堪比中国人,但2论其中华文化知识、文化素养,可及格的,寥寥无几。这种种现象足以显示今天所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
3、困境,对中国来说,跨文化传播应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艰巨事业。 一、中华“和文化”为什么会缺乏跨文化能力 中国人缺乏跨文化能力,究竟是什么原因?中华文化说到底是“和文化” ,可“和文化”为什么让人不理解?“和文化”怎么会缺乏跨文化能力?中国人一心想的是怎么同人家“和” ,可别人的不屑态度总是让我们出乎意料。为什么我们“和”不出去?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天找不到逻辑,就一天处于被动。 深思起来,其实这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它是与中华文明近现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拥有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与世界交流一直是她的渴望。中华文化曾因有西方传教士的纽带作用,在西方产生过广泛、深刻的影响。但必须承认,近 300 年来
4、,中国面对西方在文化方面是被动的,甚至一度失语,不自觉地沦为文化孤岛。问题出在自中国被西方用武力叩开大门时起,西方就一直扮演中国的叙述者,而中国则沦为西方施展话语权的对象。用西方话语讲述中国,实际上是把西方的文化结构加给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被放到西方概念和话语中去叙述,其原汁原味的文化精神一概被扭曲,变得面目皆非。中国人自己情有独钟的“和文化” ,被述说得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和文化” ,而变得充其量是一种怪异而已。更悲剧化的是中国人从话语上也告别自己的传统,启用西方概念与话语讲述中国自己,造成“自我殖民”。其实数百年来,中国人除了启用从西语译为汉语的概念、话语外,对它原来到底承载和叙3述的是什么
5、故事,始终深陷在一知半解的蒙昧状态。这就是中国人今天缺乏跨文化能力的根本原因。其实这理解起来一点也不难,套用一套不是讲述中国文化精神的语言,我们怎么能指望它会有可能讲出中国的文化精神来?我们如不了解西方概念、话语原来承载和叙述的是个什么故事,怎么会有可能意识到数世纪以来我们一直用错了语言?所以,中国人缺乏跨文化能力的原因,实际上是来自丢掉和缺乏用来讲述中华文化和中国事务的话语,是由于近现代启用西方文化话语讲述中国。 为什么西方话语就不能讲述中华文化精神?它到底是怎么不能讲?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答西方话语原本所承载和叙述的是个什么故事。而要弄明白这个故事,就得弄明白西方语言、概念、话语蕴含着的西
6、方思想传统独具特色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样,中国人缺乏跨文化能力问题,就追究到哲学层次了,也即,中国人迄今缺乏的跨文化能力,其根本在于缺乏对西方哲学及其语言的整体理解。 中国人近代在话语上告别自己传统,启用的讲述中国自己的是一套西方语言、概念、话语,它原本是用于讲什么故事的呢? 现在通过比较中西方哲学阐释学知道了,这个西方故事可高度概括为“一多二元” 。“一”是上帝或者跟它类似的一个东西,是假设存在的,它是外在、凌驾一切、非人类可经验的“一” ;“多”则指这个“一”完全凭空创造的、一切呈单独个体存在、互无联系的宇宙间的“万物” ;“二元”是说“一”与“多” (如神与人)之间绝
7、无本质共性、不能相提并论,而只能发生单线、单向“一”对“多”的主宰和对立关系;而“万物个体”之间也是互无联系的孤立与对立关系;另外, “个体万物”的宇宙,由这个超然绝4对的“一”先验地规定了一个单向单线法则的秩序。原本讲述的形而上学哲学故事的语言、概念、话语,当用来讲述中国文化精神的时候,是怎样把西方这样一个故事结构加给了中华文化?中国原汁原味的文化精神又是怎样被扭曲,怎样变得面目皆非的呢? 安乐哲指出,最先把中国思想文化介绍给西方的是欧洲传教士。他们为使中国人变成上帝子民,将中国思想传统附会到欧洲宗教体系之中。结果,欧洲版本的中国思想被叙述为是一套中国亚伯拉罕宗教。在以传教士为先驱编纂的词典
8、中, “天”是“Heaven” (上帝所在的天堂) , “义”是“righteousness” (听上帝的话) , “道”是“the Way”(上帝之路) ,“礼”是“ritual” (教会礼仪) , “孝”是“filial piety”(对上帝虔诚) , “仁”是“benevolence” (慈善) , “理”是“principle” (从上帝而来的逻辑原则)等等,都变成了西方宗教或形而上学词汇。结果,中国思想被解释成西方那个体系,但是低西方一等。在西方的东方主义视野中,中国意味着暴君政治、神秘落后、愚昧原始、停滞不前。 这套语言、概念、话语,被中国人在对西方思想进行翻译过程中启用到现代汉语
9、中来。中国文化精神这样地用西方话语讲述,明显地会导致它在西方的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如果在西方书店里寻找中国哲学,去哲学类找不到,需去“东方宗教”类书架上找。按西方学术分类,中国哲学不够“哲学” (西方哲学“philosophy”是西方独具的以假设形而上学地追求天外知识) 。西方大学的大多数哲学系不讲授中国哲学。想学中国哲学需去“宗教系” (Religion)或“亚洲系” (Asian Studies) 。其实,甚至北京大学哲学系所讲授的都并非是孔子,而是海德格尔。理5解到西方语言、概念、话语讲述的“一多二元”故事,才可能突然意识到,原来现代西方概念,它的汉语翻译与它西语原型含义都几乎无法配上。
10、如“民主” (democracy)意思是追求上帝赐予自由幸福的政治机制;“人权” (human rights)意思是上帝认可的个人行为;“自由”(liberty)是上帝赐予个人绝对自由;“一己主义” (individualism)是上帝创造人的个体性;“人性” (human nature)是人生来固有的本质缺陷,命定不变,无塑性可言。 中国人该意识到了,西方语言、概念、话语服务于讲述“一多二元”的故事,这使得西方学术知识这套语言、概念、话语,不可能脱离“一多二元”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而具有独立意义,因此用它讲述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文化不可能不被扭曲和变形!道理很简单,就因为中华文化精
11、神根本就不是这么个“一多二元”故事!这个“一”和“多”在中华文化精神中都不存在!那么,中华文化精神是什么样的?请注意,是在这样对西方“一多二元”故事了解之后,才让人意识到它这套语言、概念、话语服务的原本真正对象是谁,才会来开始考虑,如用它来讲述中国文化精神会造成什么扭曲和变形。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会去通过与“一多二元”比照的视角和过程,在反衬之间,恍然发现一个属于中华文化自己的 “一多不分”故事。 中华文化精神的“一” (曰“道”或曰“理” )是自然、社会万物及人之间相通、互变、不断的延续和互系;是因为这样的互系不分而使得万物“浑然而一” ;“道”或“一”不是外在于“多” (万物)之外的
12、,而是内在于它们;所以称为“一多不分” ,它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观、方6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故事。所以,如果用西方“一多二元”的语言、概念、话语讲述中华精神的“一多不分” ,必然造成要把中华文化精神削足适履,强加上“一多二元”价值观和标准,把“一多不分”硬是扭曲成别别扭扭的“一多二元”像,实是“四不像” 。这样,我们才会意识到,只有拿西方语言、概念、话语叙述“一多二元”故事,对“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进行比照阐释,才能校正语言、概念和话语,找回与叙述出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精神。只有这时才能谈到具备跨文化能力。也可以说,谈到跨文化能力,首要问题是先清楚中华文化是什么。 二、什么是中华文化,要传播
13、什么样的中华文化 在中西方哲学比较的视野中,从整体上与西方思想传统对照所认清的中华文化真面目是一个“一多不分” (道与万物不分)范畴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语言体系,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本质,是应从根本上认识的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内容,这也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爱上中华文化,达到扫除国际传播障碍、减少误解,这更是中华民族对自己文化深刻认识与充满自觉、自信、自强心理的基本点。 1.关于世界观。与古希腊比照:(1)传统中国思想的世界不依靠一个超越性“上帝”的观念;(2)世界是浑然而一(holistic)的、关系的、以人(非以上帝)为中心的,人与人为相互归属性的;(3)世界不
14、是静止的、本质的、不变的,而是变化的、过程的;(4)没有上帝对自然世界的主宰性,而是万物互系不分性;(5)没有本质上不变的事物,只有处在关系中的事物;(6)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7)世界7没有不变的存在,只有变化的存在;(8)事物和人不是以独立个体为形式存在而是以关系而存在的;(9)世界不是客观与外在于人的,而是以“天地人”不分、生生不息的。 2.关于方法论。 (1)中华文化不是把“人”设想为不可改变本质性的存在(beings) ,而是人人是联系不分的“做人过程” (becoming) ;(2)不在普世性与个性冲突的假设上叙事,任何个性都不脱离域境;(3)不在一切个体背后有一个同一本质的
15、假设上叙事,而是任何具体一物都不脱离万物(一多不分)或“万物与我为一”认识;(4)没有独立个体性的虚构假设,而是凭借依靠万物皆为关系的经验。一言以蔽之,西方学术考察问题从与经验无关的形而上学出发,从假设出发。任何形式的个人“本质”只能通过社会关系的效果而达到。中国哲学的观点是,所有的人都是可分(过程、一分为二)的人。关键是“可分性” ,不是“不可分性” (个体性) 。理解儒家思想对于研究和理解中国政治哲学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中华文化传统考察问题的方法是从某一问题出发,在获得相关网状交织关系上下工夫,既着重与人的相关又着眼与情势的相关。表达这种方法论的常用语应该是:不同意“瞎子摸象”或“只见树木不
16、见森林” ,不虚构一棵独立树木是长在空中的。 3.关于价值观。中华文化不以“一己主义”为价值(随之而来的是自由、平等、理性、自主、一己利益、私人、私人公司、民族国家等等价值) ,而是以活生生、生命攸关的关系作为价值。前者导致零和的暂时规则,后者关注长远双赢规则。这样不同的文化价值、企图和行为导致出不同结果。不以与上帝有关的绝对性原则为价值,而以人与天地万8物的互系不分之道为价值;不是以上帝为象征的真善美,而是以彼此、适当、时中、中庸、适度为价值;不是崇尚个体性,而是以一种一多不分心场式的关系掌握和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关系为最大价值;相对于“一己幸福” , “关系融洽人缘好”才是人生的追求(不
17、能让人背后敲我脊梁骨) ;物质不充分,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价值; 针对“竞争” ,互助才是崇尚,等等,中华文化价值无一不是建筑在对“一多不分”的恰当适宜关系的珍重上。 4.关于语言结构。中、英两种语言背后各有自己的文化纱幕,幕后潜在的是中西比较哲学的重要性问题。比如:英文的“everyone” (硬译是每一个人) ,但是中文翻译是“大家” ,带来的效果是人们以为“everyone”本义就是“大家” 。英语“everyone”本义是“不可分个体性” (individuality) ,而“大家”硬译回到英语应当是“big family” ,也即,在英语世界要表达人多,说“不可分的个体” ,在汉语世界
18、表达多个个人说的是“大家” 。英语和汉语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英语是一多二元世界观,汉语是一多不分的“心场”世界观;英语反映的思维方式是二元对立义(dualism) ,汉语反映的是对人与人的互系不分的互系性思维。语言说在嘴里,它的文化意义来自下意识。汉语语言结构不建立在假设性形而上学方法论上,而是一种经验归纳性方法论的载体。可以说,印度-欧洲语系为概念性语言,表述静止、不可分的本质,表述单线单向逻辑,是一种西方语系特殊的一多二元、超绝主义、二元主义范畴载体的单一语义语言。而汉语是一种互系性、意象性、类比性、全息性语言体系。语义是通过表达不同意象的偏旁部首和汉字的不同组合9和搭配产生互系不分
19、的语义的。 三、君子“和”与小人“同”:“和文化”的核心为“一多不分” 西方语言、概念、话语原本承载和叙述的是个“一多二元”故事。通过与“一多二元”故事比照的过程,在反衬之间,我们恍然发现了一个原汁原味属于中华文化精神的 “一多不分”故事。可以说,比照中西哲学的阐释学让我们重新发现了中华文化是什么。我们通过比照后而认识的以“一多不分”为体的中华文化精神,比之于我们在比照前在自己传统内部所了解的中华文化精神,层次更为深远。 如果说,中华文化说到底是“和文化” ,我们可以从以“一多不分”为体的层次,看到中华文化之所以为“和文化” , “和文化”之所以为“和” ,全在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可概括为以“一
20、多不分”为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和崇尚观念的文化精神。也即,中华民族以万物之间自然不分关系为其所持世界观之本,为其观天察地、原始反终之法,为其相反相成之辨,为其中正仁和之体。还可说,中华民族将世界视为道,以追究联系(道)为方法,以观变之会通(道)为思维,以正道为价值观。 “一多不分”就是一以贯万物之道,正是所谓“中” ,其所呈之状是“和” ;“和”是中华民族观世界之状,行格物致知之法之状,行互系通变思辨之状,参天地之化育之状:这可简约为“和”世界观、 “和”方法论、 “和”思维方式、 “和”价值观。 “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关系,意味着事物内在联系之不分,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关怀视点置于万物之间
21、联系不分上。正是在这点上,它与西方文化精神形成对照;西方文化精神的“一多二元” ,恰恰是二元,二元就是任何二物之“分裂” (二分) ,其10状态为各自独立,为矛盾冲突,不存在“和”观念得以产生之本源。 中华文化求“和” ,因为“和”是理想状态。 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的境界是“和” ,小人的境界是“同” 。为什么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他求“同” ,有了“同”他不在乎“和” 。什么是“同”?“同”就是“平等” ,就是“你有什么,我就有什么” ,就是人虚构出来的“不差” 、 “一样” 。然而小人以为“同”的地方,君子认为是“不同” ,这个不同和差别不是不可逾越的,因为
22、互相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分,是可以“和”的。作为“同” 、 “平等”在小人眼里,就是“个人平等” 、 “个人自由” 、 “个人人权” 、 “个人财富” 、 “个人幸福” ,一切好事、利益,在前面加“个人” ,这就是小人“同” ,他们追求这个“同” ,他们提倡竞争,提倡冲突是发展的必要途径,他们不在乎“和” ,因为“和”会毁掉他们的“同” (利益) 。所谓小人“同”是什么,就是“私同” 、 “小同” ,而不是“大同” 。小人“求同”实际是求“不和” ,是求“斗争” ,是求“分裂” ,是求“社会混乱”和“世界混乱” 。 “和文化”是君子文化,中华文化是君子文化,不是求“同”的小人文化。求“同”文化泛滥,是丢弃君子文化,是丢弃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君子文化是求“和”文化。君子“和而不同” ,是君子不在乎“同” ,不在乎“差别” ,认为没有“同”这么回事,所以君子求“和”不求“同” 。求“和”是根据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而求它们的时中、适中、得当性,求中庸,求各得其所,求仁。君子不求“同”是因为“同”是虚构的,虚构的念头必然是心理业障,势必一叶障目。所以小人不知何谓可为,何谓不可为。而君子求和不求同,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