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注释考订.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887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注释考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史记》注释考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史记》注释考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史记》注释考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史记》注释考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史记注释考订摘要:本文对史记 (王力古代汉语 )注释进行考订,指出“行”当与“道”同义连文,而非释为“辈” ;“顿兵”之“顿”非使动用法,而是“屯、驻”义;“自明”之“明”乃“表明” ,非“明显地” ;“蒙灌氏姓”之“蒙”不承颜师古“冒”说,而释为承、受。 关键词:行道顿兵自明蒙注释考订一、行道 史记?淮阴侯列传:“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 教材注:行(hn?) ,辈。诸将行,等于说将官们。道亡,半路上逃走。 按, “行(hn?) ”古代确有“辈”之义。 礼记?祭统:“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 ”郑玄注:“子行,犹子列也。 ”汉语大字典:“行,辈,班辈。 ”

2、但“行”此处附于“诸将”后而作“辈”讲,不妥。因为“诸”已说明复数,再用“行”来表示,有重复之嫌。 古籍中不乏“诸将行”三字并列出现例,如宋书?武三王列传:“及关中平定,高祖议欲东还,而诸将行役既久,咸有归愿,雍州刺史。 ”此处“行”不当“辈”讲,而与“役”组成“行役” 。 辞源:“行役,因服役或公务而跋涉在外。 ”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又新唐书?二王诸葛李孟列传:“珂出,问计所宜,答曰:若夜出,2可则济,否则召诸将行成以缓敌,徐图所向,上策也。 ”此处“行”亦不作“辈”讲,而与“成”组成“行成” 。 汉语大词典:“行成

3、,谓议和。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 ”其例又如明史?徐达常遇春列传:“明年,达复帅诸将行边,破敌于答剌海,还军北平,留三年而归。 ”周朝秘史?第四十七回:“知臣莫如君,臣不能尽知,然臣常观诸将行谊,皆怀赤心,各抱义勇,独舟之乔不可授以大柄,其他非臣所尽识!”其中“行边”谓巡视边疆;“行谊”谓品行、道义, “行”均不作“辈”讲。 所以我们认为开首句的“行”当与“道”组成“行道” 。 “行”读 hn?时,有“道路”义。 尔雅?释宫:“行,道也。 ”国语?晋语:“宿夜征行。 ”韦昭注:“行,道也。 ”汉语大词典收“行道”一词,作“道路”解,引例为:

4、“诗?大雅?绵:柞?拔矣,行道兑矣。 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四:行道连文,行亦道也。 ” 二、顿兵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 ” 教材注:顿,困,使动用法。 按:论衡?道虚篇:“汉诛王莽,兵顿昆阳,死者万数,军至渐台,血流没趾。 ”又旧唐书?本纪第九?玄宗李隆基:“丙辰,次马嵬驿,诸卫顿军不进。 ”这两例中“顿”作“屯、驻”讲,确定无疑。 古今韵会举要?愿韵:“顿, 增韵:次也。 ”广雅?释诂:“宿、次、低、弛,舍也。 ”王念孙广雅疏证:“宿、次、低,为3舍止之舍。 ”详审此句句意,前段已言“倦罢” ,再说“使士兵困顿” ,句

5、意冗繁。书注是强解之为词类活用,不妥。我们认为开首句中“顿”亦作“屯、驻”解。 汉书?李广传:“而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颜师古注:“顿,止也;舍,息也。 ”文选?陆机:“南归?永安,北迈顿承明。 ”李善注:“顿,止舍也。 ”汉语大字典引本节首例句作证,释“顿”为“止宿,屯住” ,我们同意此说。 三、自明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教材注:明,明显地。扬,张扬。 按:此注不妥。若“明”当“明显地”讲,则“自明扬主上之过”义为“自己明显地张扬主上的过错” ,如此一来

6、,便不再是“相提而论” 。既是相对而讲,我们认为相对的两面,一方面是“自明” ,而与之相对便是“扬主上之过” ,是主语两种不同行为。所以,此“明”当为“证明、阐明、表明” ,而“自明”则为“自我表白、自我表明” 。 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又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人或毁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独无奈其善盗嫂何也!不疑闻,曰:我乃无兄。 然终不自明也。 ”两例“自明” “不自明” ,即“自我表明”和“不能自我表明” 。 四、蒙灌氏姓 4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 教材注:蒙,冒。

7、 按:此注承颜师古说, 汉语大字典 “蒙”之“假冒”意承此。 史记确有记述“冒姓”事,仅一例,即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是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儿,次女即子夫。后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 ”此句是说青、步、广皆冒充卫姓。这里不避重复两次用“冒”而不用“蒙” 。 我们认为宜释“蒙”为“受,承” 。考察句意,应是张孟“得幸” ,不仅“进之至二千石” ,而且被赐灌姓,才能“蒙灌氏姓为灌孟” ,即此“蒙”不为“假冒”义。 史记训“蒙”

8、为“承,受”义例,如史记?秦本纪:“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孝公既没,惠文王、武王、昭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 古代文献述弃本姓而用他姓事,以“冒”常见。 飞燕外传:“一产二女,归之万金,长曰宜主,次曰合德,然皆冒姓赵。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巴志:“抑或是巴冒姬姓往,武王以为宗姬也。 ”旧五代史?太祖纪一:“或云本常氏之子,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 ” 又王夫之论五代:“徐知诰自诬为吴王恪之裔,虽蒙李姓,未5知为谁氏之子,因徐温而有江、淮,割据立国,义在长民而已。 ”考之五代史,见

9、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字正伦,徐州人也。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 ”可知李?本蒙李姓,又冒徐姓, “蒙” “冒”自不相同。此“蒙”亦为“承” 。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刘乔卉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一、谈“恶之易也”的“易” 左传?隐公六年谈及“郑伯侵陈”这一历史事件,在评价陈侯时,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崇之,绝其本根

10、,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对于其中“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一句,杜预注曰:“言恶易长,如火焚原野,不可向近。 ”很显然,在此杜预增一“长”字,将“易”看作“难易”之“易” ,当“容易”讲,即理解为“恶容易生长,就好像火(很容易)在原野上焚烧起来一样,不能够接近。 ”且不论增字6解经,单考虑该处“易”作“容易”讲,也与上下文语言环境不相合,逻辑不通。上文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之后引用了商书的这段话,下文又引周任之言:“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可见,无论是“如火之燎于原” ,还是“如农夫之务去草焉” ,都是为了说明恶

11、会使祸及于身而不可救,正如火之燎原而不可扑灭,亦如草之滋蔓而不可除。所以从整体来看,此处“易”并没有“容易”的意思。除了“容易”这一常用义项,古汉语中“易”还经常有“交换” “改变”等义项。 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五人墓碑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然而依次代入那些常见义项,都不能够满足本文语境的要求。那此处“易”究竟是何义? 王引之经义述闻对“恶之易也”一句作过比较精彩的解释,他首先引用其父王念孙的观点,认为杜预是增字解经, “易”在此的解释应为“易者,延也。谓恶之蔓延也。 ”并举出大量文献例证来证明: 大雅?皇矣篇“施于孙子。 ”郑笺曰:“施,犹易也、

12、延也。 ”尔雅:“驰,易也。 ”郭注曰:“相延易。 ”盘庚:“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谓延种于新邑也。 秦策:“没利于前而易患于后。 ”谓延患于后也。 鲁语:“譬之如疾,余恐易焉。 ”谓祸之相延,亦如疫厉之相延也。上文曰“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恶之延易,祸及于身而不可救,正如火之燎原而不可扑灭,故引商书以明之。恶之延易,亦如草之滋蔓而不可除,故又引周任之言“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亦是“除7恶务尽,毋使滋蔓”之义也。 东观汉记载杜林疏曰:“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畏其易也。 ”正取“延易”之义。 可见,

13、王引之认为“易”是“延易、蔓延”之义,其论说严密,证据充分,也符合上下文语境。这一观点得到了学界广泛认可,笔者亦同意这种解释。但“易”为何会有“蔓延”这一义项?具体是怎样产生的?说文认为“易”的本义是“蜥易” , “易,蜥易,?蜓,守宫也,象形。 ?书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属皆从易。羊益切。 ”段玉裁注:“易本蜥易,语言假借而难易之易出焉。 ”根据说文及段注,无法确定“易”作为“蔓延”义的语源。 推求更古的文字, 甲骨文字典认为:“易原字为,象两酒器相倾注承受之形,故会“赐予”之义,引申之而有“更易”之义,后省为,乃截取之部分而成。金文作,或省作,形、义皆与甲骨文略同。经传作

14、“?、?” ,皆后起字。说文所说形、义皆不确。 ”根据这一观点,在甲骨文中, “易”字像一杯向另一杯中倾注酒的形状,后来简省为只剩下一个杯向外流出酒的形状,最终又纵向截取杯的一半而简省,失去原形,被讹化演变为“易”字。所以从字形的线索上来看, “易”的本义应当是“赐予” ,引申而有“变易”之“易” ,假借而为“难易”之“易” 。 对于“易”字形义来源的理解,学界仍存在很大分歧。但无论承认“易”的本义为“蜥易”还是“赐予” ,都无法推求出其作为“蔓延”义8的引申序列。 根据声音上的相近和古文字字形,郭沫若曾提出“易是益的简化”的观点,如若该观点成立,则通过“益”的词义引申,是可以得出“蔓延”义的

15、。但李孝定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两字非但字义相差悬远,形体也迥然不同, “易”古文字字形中水点向一侧流出,而“益”古文字字形中水点是向上溢出。段玉裁在水部 “溢”下云“器满也” ,可知“益”为自满溢出,无外力作用, “易”则不同,水点既向一侧流出,必是拿着容器注水无疑。可见“易”和“益”两字并无关联,关于“易”的“蔓延”义项的引申推测再次被推翻。 还存在另一种假设,即认为“易”的“蔓延”义项是假借义。那么具备该义的本字在哪里? 学者赵平安在释易与?兼释史丧尊一文中对“易”字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易”字应当是“?”的分化字。从形体上来看,“易”是截取“?”的一部分形体而来,从声音上来看,二者古

16、音相通,“?”从也得声,古汉语中作为声符的易、也可以互换,如说文 “,或从也声” “?,或从也” 。从意义上来看,前面已提到“易”在古文字中的常用义项为“赐予” ,而该义正是从“?”引申出来的。?为注水器,故有“给予”义,引申而有“赐予”义。因为二者在形、音、义上都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所以可判断是分化关系。之后,赵平安在论及史丧尊“孙子其永?”一例时,认为“孙子其永?”就是“孙子其永施” ,也就是“孙子其永延”的意思。这是“?”假为“施” 。 大雅?皇矣篇“施于孙子。 ”郑笺曰:“施,犹易也、延也。 ”杨筠如注尚书:“易,当9读为施。 诗?何人斯 我心易也 , 韩诗作施 ,是其证矣。 鲁语譬之

17、如疾,余恐易焉 ,易亦谓施。 ”这是“易”假为“施” 。 淮南子?修务训 “名施后世。 ”注:“施,延也。 ”庄子?在宥 “夫施及三王。 ”释文引崔注:“施,延也。 ”列子?天瑞 “施及州闾。 ”释文:“施,延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施即延之假借。 ” 由此可知, “易”与“?”相通,读为“施” , “施”是“延”的假借,所以“易”的“蔓延”义项来源于“延” ,是假借义。 二、 “华不注”考释 左传?成公二年描写了一场有名的战役齐晋?之战,战争地点在今山东济南附近,对战争过程写到:“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杜预注:“华不注,山名。 ”陆德明亦有音义“华,如字,又户化反。注,之住反。

18、 ”以上解释,注释易懂,拼读通晓。并无不可理解之处,但此处引起人兴趣的是山的名称,此山缘何名为“华不注”?其名称背后有何理据? 根据地理上的考证, 左传中的华不注山今名华山,在今济南市郊东北部,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素以奇秀著称。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该山有过描述:“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华不注山周围全为水域,唐代时四周水域称“莲子湖” ,北宋以前又称“鹊山湖” 。 对于济南华山的古名为何叫“华不注”这一问题,生活于附近的老百姓通常会给出这样一个通俗的解释:“华不注”即“花骨朵”的谐音。10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从城中

19、远眺,华不注山确实有花骨朵之形貌,再考虑到古时山的周围全部是湖水,那么平地拔起的华不注山,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骨朵亭亭玉立在湖水之中么?这种观点也有诗文为证,李白在古风五十首的第二十首中描写华不注山时写道:“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此诗正是把山比喻成了绿翠的芙蓉,即荷花骨朵之貌。 然而,说“华不注”取名源自“花骨朵”的谐音,以上所给出的证据并不充分。首先,华不注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形态,远眺所见并不一定是花骨朵之貌;其次,从上古音的角度考察, “华不注”是否与“花骨朵”谐音值得商榷。 “华” ,陆德明的音义是“华,如字,又户化反” 。 “华,如字” ,

20、读本音,用本义,则读作“hu” ,是“花”的古字,上古音在晓母,鱼部,平声;“户化反”则又读作“hu” ,字同“?” ,上古音在匣母,鱼部,平声。 “如字”,则与今日“花”读音相同,若“户化反” ,则可以论证:匣母、晓母发音部位相同,是旁纽,又都为鱼部,叠韵,可以看作声音相近。 “不” ,陆德明音义中并未给出注音,可见当时是读作了最为平常的入声。 禹贡锥指卷十五也引元和志 , “华不注一名华山,在历城县东北十五里, 不读如字 。 ”“不” ,查上古音手册 ,属帮母,之部;“骨” ,上古音在见母,物部。声音相差甚远,既不双声也不叠韵。 “注” ,陆德明的音义是“注,之住反” ,查上古音手册 ,在章母,侯部;“朵” ,在“花骨朵”这一短语中,山东方言发音实为“花骨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