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的标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984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的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的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的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的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的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的标准摘要:宰辅群体是北宋除皇亲国戚之外的最高阶层,是当时的最高官僚集团。与北宋的经济、政治环境相适应,宰辅姻亲选择的标准首先是“重门第” ,其实质是“尚官” 。进士出身是进阶高官的必要条件,因此, “崇尚科举”成为宰辅姻亲选择的另一个主要标准。姻亲选择方面的“重门第”和“崇尚科举”是宰辅群体维护其家族利益的两个重要手段。关键词:宰辅群体;姻亲选择;重门第;崇尚科举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3-0101-05 宋代宰辅包括正副宰相与枢密院正副长官。在宋代的统治阶级当中,除了皇帝及皇亲国戚中的近亲之外,宰辅无疑是当时的

2、最高阶层。通过对北宋宰辅群体姻亲选择有关史料的爬梳整理,可以发现宰辅们选择姻亲时遵循以下两个主要标准。 一、首重门第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是建立在九品中正制及庄园制经济基础上的门阀社会。高门大族的利益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制度的保证,土族出身的人只要标榜“阀阅” ,就能够享有种种特权,他们世代坐享高官厚禄。唐朝前期,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大实力,人们的阀阅观念仍然浓厚。唐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以及科举制度的广泛2推行,门阀势力进一步削弱, “唐末五季之乱,衣冠旧族多离去乡里,或爵命中绝,而系无所考” 。至宋代,门阀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基础业已消亡.“不抑兼并” “不立田制”

3、的土地政策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土地所有权的转换加速,社会上普遍出现“富儿更替做” , “庄田置后频移主”的现象。标榜阀阅已毫无实际意义,并不能给世家大族的维持与发展带来任何特权。相应地,世家大族择婚的标准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然而,不问阀阅并不等于不问门第,宋代的宰辅是当朝新贵,多数并无显赫的家世,他们对自己的家世背景并不满意。在姻亲选择方面必然攀高门,尽量弥补。 例如,宋代开国名相赵普曾经三娶,前两任夫人魏氏,镇阳豪族之女,后任夫人和氏,后晋宰相和凝之女:赵普大儿子赵承宗,先娶李氏,乃枢密使李崇矩之女.再娶高氏,乃高怀德之女、宋太祖之外甥女;二儿子赵承熙

4、.娶孟氏,乃蜀主孟昶之女;赵普孙子一人,名赵从约。娶曹氏,乃宋初名将、枢密使曹彬之女。赵普的夫人、子妇、孙妇都是贵胄之后,且多为当朝及前朝新贵。 再如,宰相韩琦家族在宋代兴旺发达长达一百五六十年,其姻亲关系错综复杂,门第观念十分浓厚。韩琦娶前代高门大族之后崔氏;大儿子韩忠彦(后为宰相)两娶吕氏,乃枢密使吕公弼之女,韩忠彦之子韩治娶文氏,宰相文彦博之孙女,韩治之子韩肖胄(后为签书枢密院事)娶文氏,也是来自文彦博家族,韩肖胄女儿嫁给郑亿年.乃宰相郑居中之子,韩肖胄一孙女为宋宁宗韩皇后:三儿子韩纯彦娶孙氏,乃知枢密院事孙固之女;四儿子韩粹彦娶陈氏,乃资政殿学士陈畦之女。韩粹彦有3四女,其中有两个女儿

5、嫁给蔡庄,乃宰相蔡确之子。一女嫁给蔡僚.乃权相蔡京之子;五儿子韩嘉彦娶宋神宗之女唐国长公主,其子韩诚娶宋高宗宪圣慈烈皇后之妹,韩诚之子韩侂胄(一代权臣)娶宪圣慈烈皇后之侄女。可见,韩氏集大官僚与外戚身份于一身,其姻亲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皇室.二是宰辅家族及其它高官家族,上述就涉及到六个宰辅家族。这还只是韩氏家族直接的姻亲关系,间接的就更加复杂了。 “韩循之奉常治之妻鲁国太夫人文氏,潞公之孙.魏公之孙妇,仪公之冢妇,吕惠穆之外孙,鲁简肃之外曾孙,吕文靖之曾外孙。身见其子肖胄为枢密,婿郑亿年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 ”仅韩治之妻文氏一人就涉及到这么多著名宰辅家族,令人眼花缭乱。韩琦家族之所以能够

6、在宋代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屹立不倒,除了其家族世有高官之外,现实姻亲网络的保护是其成功的关键。 据统计,北宋九朝共有宰辅 247 人,来自于 217 个家族。根据姚兆余北宋宰辅家族婚姻研究一文。有三代以内较为详细婚姻资料的 138家(只有宰辅本人资料的除外) 。经过考察发现,在这 138 家中,在宰辅内部有通婚行为的就有 90 家,占 65%。如果加上宰辅与皇族以及其他大官僚家族联姻的情况,这个比例要高得多,这说明宰辅们在选择姻亲对象时,非常注意门当户对,追求门第。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北宋宰辅姻亲选择对门第的重视,现以仁宗朝宰辅为例,依据宋史宰辅表及姚兆余一文,列表如下: 仁宗朝共有宰辅 71 人

7、,其中 6 人婚姻资料不详.2 人只有本人资料,其余 63 个家族中就有 46 个家族与其它宰辅家族有联姻行为,占 73%。同4样,如果把与其它大官僚家族联姻的情况统计进去,这个比例要高得多,这进一步说明北宋宰辅姻亲选择首重门第。 在宋人为宰辅撰写的现在所能见到的墓志铭、神道碑、行状等文字中,在述及主人公及既嫁诸女配偶时,非常在意对方的官职及出身,甚至其父祖的官职及出身.字里行间充满了崇敬之情。例如,冠准“前娶许氏,故给事中仲宣之女,不及准贵而亡;再娶宋氏,故左卫上将军邢公延渥之女,封晋国夫人。女四人,长适枢密使、尚书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曙;次适太府卿毕庆长;次又为毕氏继室;次适司封员

8、外郎、直史馆张子毕”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有的虽然没有列出官职,但却直接表明门第。例如,欧阳修“孙女七人,皆适士族” ;胡宿“女四人,皆适士族” ;注重门当户对,以门第择婚,成为绝大多数宰辅的共识。从前面的分析已知,作为北宋最高阶层(皇亲国戚除外)的宰辅在选择姻亲时,非常重视对方的门第。事实上,任何朝代的婚姻都讲求门第,都追求门当户对。但是,宋代的门第概念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阀阅门第有很大的区别。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是为了维护其九品中正制下的纯洁家世。士族之间“世代通婚” 、 “不杂他姓” ,目的是为了垄断仕途,确保其累世富贵,阀阅门第是一个家族的保护伞。直至唐代前期,其国

9、家政权的基础依然是这些门阀士族, “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 。随着门阀土族的衰落,宋代官僚政治确立,宋王朝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官僚,即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与之相适应,婚姻也就由“尚阀阅”而发展成为“尚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宋代婚姻5“尚门第”其实质就是“尚官” 。从前面所叙述的宰辅选择姻亲对象的事例可以看出,宋代宰辅们选择姻亲的态度是开放的,只要门第相当或者高过自己,就能够喜结良缘,重视的是姻亲家族现实的社会政治地位,而不是姻亲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所谓姻亲家族的现实的社会政治地位就是指对方在近世有没有累世高官,如果有,那么这个家族就是宋人眼里的世家大族。 “自文恭公(胡宿)以文

10、学德行为嘉祐名臣,逮修简公宗愈,敏节公某,定愍公某,继踵贵显.俱有风烈,益昌其传,由是胡氏为天下甲族” 。胡宿家族本不是世家大族,自从胡宿官至枢密副使,其侄胡宗愈做到尚书右丞,连续两代为宰辅,为胡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上胡氏后人相继贵显,于是胡氏家族成为“天下甲族” 。一旦官位至显,尤其是官至宰辅.就会立即成为世家大族婚媾的对象,甚至求婚者络绎不绝。孙扦夫人“三姊皆归里豪,生子者又相嫁娶,颇以寒士疏公”.后来孙扦官至参知政事, “既贵,而三家者有来求婚亦不拒之” 。这些人可谓是典型的势利眼,可能在宋代此种现象很多,以至于见怪不怪,所以孙扦也就不以为然了。吕惠卿官至参知政事后,其家族立

11、即成为“天下巨室”.于是,当时的公卿大夫“慕其家法,荐女请婚者不可为数”。毋庸置疑,宰辅们身居高官,其家族在婚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其它高门追逐的对象。 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继而又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达到了既加强君主集权又笼络功臣的目的。 “朝廷既以婚姻结功臣。功臣亦以婚姻固权位。更承五代颓俗之后,公卿大夫亦竞以子女婚姻相结托攀权势,猎富贵” ,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宰辅们选择姻亲对象时“尚门第”或者“尚官”的目6的,那就是“攀权势,猎富贵” 。通过与门第相当的高官大族结成姻亲,在朝廷上相互奥援、相互提携,形成牢固的姻亲网络,借以巩固自身的地位,维护本家族既得的

12、以及潜在的经济、政治利益。 宰辅们要想长期保持自己家族的荣华富贵。就必须使自己的家族代代有高官。在专制主义政体下,个人的政治前途深受以姻亲关系为核心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 “京师多尊官要人,能引重后辈,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辄出与寒士较重轻,由此名称多归之。 ”基于此。姻亲关系的选择对一个家族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宰辅们都竭力在朝廷内外构建自己的姻亲网络。 宋代尚官而不尚阀阅,进士是官僚尤其是高级官僚的后备队。那么,世家大族,尤其是宰辅在选择姻亲对象时“崇尚科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二、崇尚科举 宋代统治者吸取五代武人专横、乱相频生的历史教训,建国伊始,就刻意实行重

13、文轻武的政策,提高士人的政治地位。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之成为一种较为公平的选官渠道,例如取消门第的限制,试卷实行封弥、誊录制度等等。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这就使得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一旦进入考场,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与唐代不一样,宋代科举及第就意味着授官,就可以成为官户。在宋代,虽然官员队伍的大部分来自于恩荫补官,但是“荫补子弟在官场受到某些的限制,因而他们在仕途上耍想青云直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荫补出身者成为高级官僚的希望很小,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活7动于官场的底层。而官品达不到一定的程度。也就不可能封妻荫子,更谈不上维持家族的地位了。 “国家用人之

14、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本朝选士之制,行之百年,累世将相名卿,皆由此出” 。据统计,有宋一代 134 名宰相中,靠恩荫起家的只有三人(都集中在北宋,南宋绝无一人) ,其余几乎都是进士出身。所以我们常可发现,很多官僚子弟虽然以荫补已经入官,但仍然热衷于科举考试,以取得进士身份为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跻身高级官僚队伍,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宰辅们很清楚,要使自己的家族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光靠与高门大族构建姻亲网络是不行的,关键还是需要世代都有子弟考中进士,走科举入仕之路。于是,宰辅们在督促自己的子弟读书应举的同时,选婿时,就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新科进士。 宋代科举自太宗朝起,取士往往偏重于

15、年龄稍大的士人,很多人因为年龄问题被黜退。所以相当一部分新科进士在登第时就已经婚配。于是世家大族就趁早下手,在一些有才能但尚未中举的士人身上下起了赌注。 宰相杜衍是个遗腹子,随母就养于外家,勤奋好学,远近闻名。 “邑有长者相里君,好士,有鉴识,察祁公(杜衍)大器,欲以其女妻之。亲族皆不悦,曰:女何患无归,奈何以与羁游士!君曰:非若所知 。故夫人遂从杜氏。明年,祁公举进士,登甲科。诸不悦者惭且喜。乡间谓相里君知人” 。庆历四年,杜衍官至宰相。通过荫补,相里君一家也步入官户的行列。 很多名臣在中第之前,就有被宰辅相中而成为其女婿的经历。太宗8朝参知政事窦傅在泾州做官时。 “与丁颢同官,颢子谓方幼,

16、傅见之曰:此儿必远到。 以女妻之。后为宰相、三公” 。真宗朝名臣马亮以尚书员外郎直史馆,使淮南时,吕夷简尚为布衣,上书求见。 “马公一阅,知其必贵,遂以女妻之。 ”仁宗朝名相富弼“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 怀其文,以示王曾、晏殊,殊即以女妻之。 ”窦偁、马亮、晏殊等的所谓独到眼光,看中丁谓、吕夷简、富弼等的才能,其实就是看中了他们的前途,将来能科举中第,能做大官,即所谓“大器、远到、必贵、王佐才也” 。能够给他们的家族带来荣耀和实际的利益。 择婿于士人登第之前,从史料所见,大部分是些成功的例子,最后双方皆大欢喜。但也有例外。 “夫人(李氏)年十六岁归于鲁君。李氏,故为大姓

17、,其姑姐妹多嫁于戚里贵人家。而鲁氏虽尝为大官,显于世。然而鲁君盖儒者也,长袍绥带,空坐而谈文章,此固鼎门之膏粱女子所憎见。而夫人之母氏于是大悔之,遂夺夫人以归,将以与贵人。 ”李氏被迫与丈夫鲁君分开了好几年,可能是后来这位鲁君考中了进士的缘故,李氏母家最后还是把李氏还给了鲁君。 择婿于登第前,毕竟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于是,在宋代,高门大族榜下择婿非常流行。一方是身居高位的宰辅,一方是炙手可热的新科进士,双方各有所需。往往一拍即合,榜下择婿成功率最高的无疑是宰辅们。 9据史料记载,王旦做宰辅时, “夫人长矣,久择婿不偶。 ”很多世家大族来求婚,都被王旦拒绝, “时忠宪公(韩亿)初第上谒,文正公一

18、见,遂有意以夫人归焉。族间哗然,以谓韩氏世不甚显大,而上有亲老且严。又前夫人蒲氏有子,当教训抚育,于人情间实难。以夫人少为族人所宠爱,愿于大家著姓为相宜。 ”面对族人的反对,王旦态度坚决, “此非渠辈所晓知也。 ”最后,坚决地把女儿嫁给了韩亿。当时,韩亿妻子刚死不久,但是王旦对此毫不忌讳。对于韩亿,王旦一不问其家世,二不计较其曾经娶过妻子,看中的是其进士身份及才能与前途。事实证明了王旦的独到眼光,在王旦的扶持与影响下,韩亿后来官至参知政事,奠定了韩氏家族在北宋作为世家大族的基础。后来,韩亿的儿子韩绛、韩缜相继为宰相,韩维为门下侍郎(副宰相) ,韩氏家族成为北宋名符其实的世家大族。 士人一旦进士

19、登第,身价陡增,成为宰辅东床佳婿的事例比比皆是。范令孙“登甲科,人以公辅器之” 。王旦立即“妻以息女。李清臣乡试和省试都名列高等。韩琦“闻其名,以兄之子妻之” 。蔡卞登科,王安石马上“妻以女” 。绍圣初年,信安人江褒仲嘉有声太学中,登进士第,鲁公(曾布) “遂以夫人归之。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为了择一所谓有前途的进士为女婿。宰辅对其不仅不问家世,有的还不顾其人品如何。真宗景德年间,进士高清人品不好, “历官以贿闻。颇恃姻援以欺蠹小民,务自骄纵,被服如公侯家”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中进士,宰相冠准就“以弟之女妻之” 。冠氏一死,宰相李沆“复取为婿” 。这回他们可看走了眼。高清后来案发。虽

20、然王曾(李沆女婿,后官至宰相) “为纠10察,力庇清” ,最后因为罪行严重,高清还是被“黥面,配沙门岛” 。名臣冯京“所至嗜利,西人目为金老鼠,以其外文采而中实贪畏也” ,但是,他“举进士,自乡举至廷试皆为第一” ,冯京于是成了香饽饽。据史料记载,外戚张尧佐和张耆都曾想纳其为婿,结果都被冯京拒绝。最后,冯京两娶富氏,乃宰相富弼之女,宰相晏殊之外孙女,成了令人羡慕的“天子门生宰相婿” 。 更有甚者,有的宰辅与其他达官贵人一起,加入到“抢婚”的行列。宋徽宗时。傅察刚一中第,还未参加廷试,就被人瞄中, “蔡京辅政,卖弄威权坚欲以女妻公,遣其子与术士数辈踵至视公。又托其姻,强公相见,公不从。识者谓公年

21、少有器识,未易量也。后公为清献婿” 。可能是由于蔡京人品等方面的问题,傅察拒绝了他的要求,却做了另一位宰相赵挺之的女婿,蔡京对此怀恨于心。 登第进士成为宰辅的东床佳婿,除了上述所列举的之外.肯定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虽然有贵为宰辅的岳父的扶持。由于个人能力和机遇的差异,真正成为一代名臣的毕竟是少数,官场是残酷的,大多数人恐怕一生只能做个中下级官僚。尽管如此,宋人仍不忘津津乐道:“本朝公卿多有知人之明,见于择婿与辟客。盖赵参政昌言之婿,为王文正公旦;王文正之婿,为韩忠宪亿、吕惠穆公弼;吕惠穆之婿,为韩文定忠彦;李侍郎虚己之婿,为晏元献殊:晏元献之婿,为富文忠弼、杨尚书察;富文忠之婿,为冯宣徽京;陈康肃尧咨之婿,为贾文元朝、曾宣靖公亮。如此之类甚多,不可悉数。皆拔于稠人之中,而其后居位风节,往往相似,前代所不及也” 。 “而其后居位风节,往往相似”道出了个中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