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ECFA的意义.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050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ECFA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ECFA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ECFA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ECFA的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ECFA的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 ECFA 的意义摘要:十七世纪东南沿海的郑氏海商集团,在清廷“海禁” “迁界”政策的打击下,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海上贸易逐渐萎缩,因而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生存困境。这段历史说明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三百多年后。历史呈现了它的相似性:中国大陆仍然是东亚贸易中心、台湾对海外贸易依然高度依赖、台湾仍须加强与大陆的经贸联系。与清廷“海禁” “迁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背景下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达成一项特殊安排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ECFA 是两岸凝聚共识、特别是大陆方面展示善意的结果,它不仅可以提

2、高台湾经济成长率、有助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而且将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ECFA;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1-0111-05 十七世纪的中国东南沿海,郑氏海商集团活跃了将近六十年时间,但最终归于失败。郑氏集团失败的原因,除了军事实力方面逊于已经统治大陆的清王朝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经济方面的,那就是在清郑双方军事对立、大陆与台湾经济联系几乎隔绝的情况下,郑氏海商集团赖以生存的基础海上贸易。特别是与大陆的贸易,这一“商业性生2存要素”逐渐

3、萎缩。而郑氏海商集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海上贸易,也就是说郑氏集团的收入来源是从海上贸易中获得的税收和利润,并且它的许多重要军用物资也来自海上贸易。但海上贸易的顺利进行单凭占据海洋这个舞台,有能够击败海上对手、保护贸易顺利进行和征收“牌饷”的军事力量还不够。它的最基本条件是郑氏集团拥有或者能够交易到大量的合适贸易物品。然而,这个最基本条件却是郑氏集团难以维持的,因为在获取合适交易物品方面郑氏集团不时面临严重问题。 清廷为了削弱郑氏集团,坚决采取“海禁” 、 “迁界”或“锁界”政策二十余年。正是针对郑氏集团这一关键弱点。这些政策集中到一点就是切断郑氏集团获取战略资源的途径,包括粮食、军用物资和主

4、要贸易产品的供应。清顺治十三年(1656)六月,清廷颁布“申严海禁敕渝” ,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正式颁布“迁界令”:“谕户部:前因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濒临地方逼近贼巢,海逆不时侵犯,以致生民不获宁宁。故尽令迁移内地,实为保全民生。 ”要求“将山东、江、浙、闽、广滨海之民,尽迁入内地,设界防守,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则海上食尽,鸟兽散矣。 ”清廷借用“保全民生”这类冠冕堂皇的借口。实际目的是要断绝沿海地区与郑氏集团之间的物资交流,阻断郑氏集团的主要战略物资来源。 “迁界移民”是“海禁”的扩大和补充,目的是更彻底地切断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 “迁界令”主要在闽浙粤三省实行。重点是福建

5、,其具体实行方式是:距海三、四十里以内范围的民众,一律迁往三、四十里以外区域, “以垣为界”或“筑边墙为界” ;距海三、四十里内原有村庄、田宅等,悉皆焚毁。可称是原始意义上的“坚壁清野” 。3“迁界令”的强制实施对当时的大陆和台湾经济都是灾难性的。它不仅使大陆沿海各省在界外多年耕作的土地荒废,造成无数迁民“自立界以来,尽失旧业,乞食无路” ,种种惨状难以尽述,财产损失亦难以计数, “更为严重的是(迁界海禁政策)割断了中原经济与海外的联系,使明代已经发展起来并对中原经济起着很大促进作用的对外海上贸易衰落了。中外经济联系处于断绝状态,白银输入锐减,大陆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摧残。 ”关于清廷的迁界

6、海禁政策对郑氏集团的影响。林仁川和陈支平两位先生早就进行过分析。他们认为:第一,郑氏集团当时开发台湾时间不长,台湾可供出口的物品相当匮乏;第二,由于清郑双方军事对立,为满足军事需要,台湾进口贸易中军火贸易(枪、炮和制造枪炮的金属,比如铜)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需要消费很大一笔资金,对海商集团的资本周转和积累十分不利。结论是“脱离了以大陆经济为后盾的台湾海上贸易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要得到很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 我们可以对比郑氏集团割据台湾后期与郑芝龙时期的“贸易物品构成” ,看清廷的迁界海禁政策对郑氏集团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郑氏集团海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是日本、东南亚地区以及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

7、的殖民贸易公司。中国大陆产品中,它们最迫切需要的是生丝、丝织品和瓷器,这些产品无论是销往日本还是欧洲都可获得巨额利润。以中国输出的生丝和丝织品为例,1628 年郑芝龙在厦门与荷兰人那茨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贸易协议中有:“郑方每年须以生丝一千四百担及砂糖、纺织品等供应荷方,并向荷方购买胡椒一千担。 ”嘲日本长崎的荷兰商馆4日记载明:“一六四九年七月十七日,一官(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的船一只,从安海载来自生丝五千斤、绢五千斤以及大量的织物。近期同一船主的船还将有三、四只入港。 ”郑氏集团是长崎生丝的主要供应者,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存在竞争,郑氏集团基本上左右着长崎市场的生丝价格,以至于荷兰人一六五

8、四年九月二十四的日记说,长崎商人必须“等到国姓爷(郑成功)的船入港后才能确定生丝的价格” 。 然而到康熙六年(1667) ,曾有一艘郑经的商船去日本长崎贸易,不料海上遇飓风,中途漂流到朝鲜济州。据商船首领林寅观自述:“寅等本舡装载白糖、冰糖贰拾万斤,鹿皮壹万陆千张,药材、苏木各伍千余斤,及胡椒、纱、绸、缎等货,欲往日本国笼仔纱箕贸易。 ”由此可见,到郑经据台时期,郑氏商船所载货物的种类以台湾土产糖和鹿皮为主,来自大陆的绸缎等物品已十分次要,并且在数量上大幅减少。根据英国人 1670 年的记载:“(英国商船)在中国之诸港口时常受严重之监视,甚至于既无货物输入,亦无货物输出。且沿海有一条似长城之防

9、线,每隔五小时路程有一座碉堡。 ”到 1675 年英国人的报告仍然称:“由于中国所发生之革命运动及扰乱,贸易几乎完全停顿,全无货物运入内地去,亦无货物可以运出,因此,我们既不能从中国获得供给,亦不能贩卖欧洲之制造品。 ”因此, “迁界令”的实行阻断了郑氏集团粮食和主要军用物资的来源,严重限制了其经营海上贸易所需丝绸、瓷器等物品的供给,导致其赖以生存的海上贸易逐渐萎缩。 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这段历史说明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与大陆紧密联系的。当这种联系被人为割断之后。不仅大陆官民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而且以大陆经济为天然后盾的台湾对外5贸易也肯定会遭受严重打击,其经济发展将难有起色。目前两岸签署的“两

10、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已经生效,ECFA 不仅是台湾经济的“维他命” ,可以为台湾谋取全球和区域竞争优势提供平台,而且能够强化两岸经济关系,降低政治对立。两岸经贸关系机制化将增进两岸互动与对话,为两岸最终和解营造积极氛围。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今天的两岸政治经济形势与三百多年前的情形混为一谈,不过,尝试进行类比分析可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许还有一些现实意义。 我们先来看两者的相似之处:其一,时过但境未迁。即穿越时光隧道后的历史大环境中国大陆作为东亚贸易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十七世纪中叶。整个远东地区的海上贸易都依赖作为主要输出和输入地的中国大陆,当时远东贸易兴衰都与中国大陆形势息息

11、相关。台湾地区学者杨绪贤曾对荷兰人据台时期的台湾对外贸易进行过分析,指出:“荷兰在台湾贸易的盛衰,完全看大陆供应是否充裕,其与大陆的情势相表里。 ”也就是说荷兰人在台湾的贸易依赖于大陆的供应和接收,与大陆形势“相表里” 。荷兰人据台时期是如此,郑氏据台时期台湾开发未久、土产有限,加上清廷迁界海禁的经济封锁,海峡两岸货物交通阻隔形势依旧。如今中国大陆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陆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而且已成为亚洲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要贸易伙伴。举例来说,中美两国目前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自 2005 年 5 月就取代日本,成为欧盟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12、,而早在 2004 年欧盟扩大为二十五国后,欧盟就曾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另据日本财务省发表的 20066年度贸易统计速报(海关统计)显示,2006 年中国大陆与日本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2009 至 2011 年中国大陆连续_三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据韩国关税厅的统计数字,2007 年中国大陆首次在进出口两个方向同时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8 至2011 年中国大陆连续保持作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至于中国大陆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自从 2010 年 1 月 1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2010 至 20

13、11 年中国大陆连续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 年 11 月,中国与东盟签署关于实施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第二批具体承诺的议定书 ,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大陆将继续保持在东亚和世界的主要贸易中心地位。 其二,台湾对海外贸易的依赖未变。十七世纪的郑氏海商集团原本就发迹于经营海上贸易,从事海上贸易的丰厚利润为其军队给养和日常开支提供了资本,海上贸易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海上贸易的萎缩会严重削弱郑氏集团统治下的整个台湾经济。早在清郑议和时期,郑成功就提出“通洋裕国” ,郑经为使台湾摆脱经济困境。同样极其重视发展海上贸易,1670 年他曾专门写信邀请

14、英国人、荷兰人等来台通商,并且约定给予他们种种优待,希望台湾能作为重要的贸易中转地,进而培育出繁荣的海外贸易。1670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班丹(Bantam)分公司在致郑经的公函中明确记载着:“因曾接阅陛下御函,宠召各国商民前赴陛下统治下各地通商。 ”同年 10 月 22 日,英国人克利斯布呈给该公司的报告说:“王(郑经)允诺愿收买在我等离开时尚未出售之货物。为奖7励起见,将对我等之货物不收关税,亦不收本年度之房租(照协议每年需缴五百元) 。国王渴望台湾能成为繁荣之贸易地” 。1675 年郑经占据厦门后,义发出通告“请中国人及外国人至该处通商,又在最初三年间可免缴关税及其他捐税” 。尽管郑氏集团

15、主观上做过种种努力,但由于台湾和大陆经济联系的断绝,海上贸易收入大幅削减,造成台湾经济凋敝、财政匮乏和政治纷乱。究其原因,原来台湾经济属外向型海岛经济,其本身天然资源有限、内需市场狭小,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发展。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台湾对贸易的依存度(即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比较高,1961 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约为 30%,后来逐年升高,七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曾达到 95%。 “此后(台湾)贸易依存度虽有变动,但多数时期均维持在 80%以上。 ”2005 年更是高达 127.5%。可以说,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这一点,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台湾民众最清楚。2010 年 4 月,台湾地

16、区领导人马英九向台湾民众倡导“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时特地用历史事例来增强说服力,他说:“没有贸易就没有台湾,这不是今天才这样,早在郑成功时代就是如此。 ” 其三,台湾与大陆加强经贸联系的必要性未变。郑氏集团据台时期,由于台湾和大陆军事对立而导致的两岸经济隔绝,使得台湾经济失去大陆人力物力支持。发展潜力受到很大限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台湾当局自 1987 年 7 月开放台胞赴祖国大陆探亲,两岸经贸关系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大陆早已取代美国、日本,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并且是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台湾则是大陆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和第

17、五大外资来源地,两岸8经贸联系日益密切。2012 年 1 月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公布的 2011年两岸贸易统计显示,2011 年全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达 1239.37 亿美元,占其出口总值的 40.2%,自大陆及香港进口 437.47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笔者结合大陆和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公布的 2005 年后双方各自进出口数据,将大陆商务部台港澳司公布的“1979-2005 年两岸贸易依存度统计分析表”改编成“1988-2011 年两岸贸易依存度统计分析表” 。据该表:台湾外贸对大陆贸易的依存度(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额占其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自 1999 年开始超过百分之十,2007 年达

18、百分之二十七(见图一) ;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依存度(台湾对大陆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百分比)1999 年超过百分之十七,此后逐年上升,2007 年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尽管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受到冲击。但 2008 和 2009 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依存度仍保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见图二) ;台湾自大陆进口贸易依存度(台湾从大陆的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百分比)1999 年超过百分之四,随后每年小幅递增,2006-2008 年每年都保持在百分之十三以上,2009 年由于金融危机对台湾的负面影响,这一年百分之一点四的数值可算是个特例。另一方面,2001 年 12 月和2002 年

19、1 月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自 2002 年开始,无论是大陆外贸对两岸贸易依存度,还是大陆自台湾进口贸易依存度都在逐年下降;大陆对台湾出口贸易依存度也呈下降趋势,即使是依存度最高的2004 年。也不过百分之二点二八。2010 年两岸签订 ECFA 之后,上述三项指标稍有变化,但下降趋势没有改变。这说明台湾发展与大陆的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而且两岸经济的相互依存明显呈现出不对称9态势台湾更依赖于大陆,特别是大陆的庞大市场。应该指出,台湾外贸对大陆的这种依赖由于两岸关系性质的改变而具有了正向效应。两岸政治关系由过去的对立冲突转变为和平发展,两岸经贸依赖也由担心相互施加经济制裁

20、转变为两岸互利双赢。同时,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的加强也有助于缓解台湾外向型海岛经济特有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 三百多年前, “迁界海禁”政策虽偶有破坏和松弛。但清廷一直坚持二十余年,其目的就是限制郑氏集团的物资供应、阻断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贸易交流、抑制郑氏集团的海外贸易。尽管清廷厉行“迁界”的目的基本实现,但大陆经济和沿海边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与此相对照,历史又体现了鲜明的不同。首先,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ECFA 是两岸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所做的一项特殊安排。它是两岸在互动基础上凝聚共识的结果,特别是大陆方面展示出善意不愿台湾经济被边缘化、不愿区域经

21、济一体化影响台湾地区人民福祉。其实早在 1993 年 4 月,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首次会谈时,就提出“关于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具体意见” ,建议海协会与海基会共同举办两岸民间经济交流会议并形成制度。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把握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新契机,2002 年 1 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即明确建议两岸共谋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可惜这些建议由于政治因素的阻碍而未能实现。2005 年 4 月,第一次“胡连会”后,国共两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其中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2008 年 12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

22、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030 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两岸可以“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另一方面,2008 年马英九在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即表示当选后将积极推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协议。2009年 1 月,台湾多个工商团体联合呼吁执政的国民党当局尽速与大陆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 ,避免大陆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台湾被边缘化。 ECFA 生效以来,两岸经贸发展速度加快,合作层次逐渐深化。一方面,两岸双向贸易均大幅增长。两岸依据 ECFA,经过三个阶段的降税,许多“早期收获计划”产品实现了零关税。为两岸尤其是台湾岛内相关业者减免了大量税额,增强了两岸经贸双向交

23、流的动力。据大陆商务部统计,2011 年 1-12 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 1600.3 亿美元,同比上升10.1%,占大陆对外贸易额的 4.4%。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 351.1 亿美元,同比上升 18.3%;自台湾进口为 1249.2 亿美元,同比上升 7.9%。而据台湾“海关”数据,2011 年全年,台湾向大陆与香港出口额为 1239.4亿美元,占台出口总额的 40.2%,较去年同期增长 8.01%;进口额为 4375亿美元,占台进口总额的 15.54%,增长 16.42%;两岸三地贸易总额为1676.9 亿美元,增长 10.08%,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 28.43%。自 2012年元旦起,437 项台湾货品销往大陆将享受零关税待遇,估计两岸之间的货物贸易将创新高。另一方面,两岸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加深。大陆向台湾开放了会计、信息、银行等十一项服务业,台湾则向大陆开放了九项服务业,尤其是 2011 年 12 月两家大陆地区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首次获批准在台北筹设分行,2012 年 7 月台湾银行也获准在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