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学决策理论中的“垃圾箱”模型探析摘要:大学和学院组织属于典型“有组织的无序”型组织,具体根源于目标选择上的模糊、技术路线上的模糊和参与人员的流动性上。基于这一认识,学者们提出了大学决策的“垃圾箱”模型。这一模型设计了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和决策机会等要素,提出了模型的实现条件。“垃圾箱”模型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动荡的现实需求,体现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有限理性”与“模糊决策”的理论导向。 关键词:大学决策;有限理性;有组织的无序;垃圾箱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5-0024-04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2、,有关大学的属性及决策模型的研究前所未有地兴盛了起来,引发了一场史称“高等教育管理革命”的变革,形成了众多大学决策理论型态。其中,由科恩(Michael D.Cohen) 、马奇(James G.March)和奥尔森(John P.Olsen)等人提出的“垃圾箱”模型是唯一一个直接以高等教育为研究背景的决策模型,堪称现代大学决策理论的典范之作。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科恩和马奇对 42 个文理学士学位授予机构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在访问了 41 位校长、39 位主要学术官员、36 位知名企业家和 28 位校长助理之后,他们得出结论,大学和学院组织属于典型“有组织的无序”组织, “垃圾
3、箱”模型2(Garbage Can Modal)是最适合这类组织的决策模型。 一、 “垃圾箱”决策模型的前提证明:大学“有组织的无序”特性 选择何种决策模型取决于对大学组织特性的认识。就“垃圾箱”大学决策模型而言,大学“有组织的无序”特性就是该模型的理论前提。 (一)何为“有组织的无序” 科恩等人所界定的“有组织的无序”主要是针对大学的模糊性而言的。所谓“有组织” ,是指大学作为正式组织所具备的制度化内涵。大学作为一个正式组织,总要构建一定的组织形式,遵循起码的规范,体现出秩序、等级、稳定的一面。所谓“无序” ,是指大学组织与人员的价值取向、活动安排、工作技术的多元化和离散状态。这种“无序”并
4、不是由于缺乏制度安排而出现权力真空和失控。恰恰相反,它正是大学这一独特组织制度建设的合理化和必然性的结果,是大学作为学术性机构所必需的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的需要。 (二)大学“有组织的无序”特性的根源 科恩等人进而探讨了大学“有组织的无序”特性的形成。他们认为,组织的决策程序是无序的,问题、目标与解决方案之间并没有一致的逻辑推演关系。这种“有组织的无序”主要源于大学决策的以下三个特征:1.目标选择上的模糊 在以往的组织理论看来,每个组织都有指导其成员行为和活动的明确目标。但对于大学组织而言, “我们把它看做是一个变化着的松散联合体大学组织通常是根据行动来做选择,而不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才去3行动”
5、 。在组织决策过程中,很难保证在决策情景中实现理性决策所期望的偏好一致。相反,决策是建立在很多没有相互冲突甚至没有明确定义的偏好之下的,组织的决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偏好缺乏一致和明确的界定。要么决策者的偏好是模糊的,要么他的偏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变化。也或者是存在几个决策者,而他们的偏好并不一致。因此,组织并非一种结构严谨的体系,而是一种松散的、能够容纳各种理念的结合体。这种目标选择上的模糊既跟人的理性有限有关,也与人的个性、兴趣有联系。像大学这一类组织很少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在对某一问题提出某种解决方案之后,由于每个人对问题的兴趣与目的不同,不同意见之间往往会出现争执不休的情况。旧的问题不仅
6、没有得到解决,而且产生了新的问题。这种在模糊与冲突中做出的选择,不可能像理性的计算那样精确无误,只能在决策执行过程中逐步调适。 2.技术路线上的模糊 组织做出的决策及具体的决策过程并不能为组织成员共同了解,人们很难理解和解释决策制定的“输入”和成果“输出”之间的关联。组织成员往往只知道与自身职责相关的业务。对整个组织的运作缺乏清晰的认识。由于每个人所拥有的信息或知识的储备并不一致,他们对所要达成的目标也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因此,在决策的方法或技术上,人们要么选择“试错”的方式,要么就凭过去的经验行事,而不是依靠理性的规划。在组织层面,大学本身也不清楚自己的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管理工作也主要是
7、凭借试错、模仿、经验和机遇而进行。这种技术路线上的模糊还与大学内外边界的模糊相关。科尔(Clark Kerr)的4“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就认为。大学是由多个社群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它包含许多互相矛盾的社群。边界的日趋模糊,权力分配与运行方式的多元,必然带来决策制定与实施的多元化。 3.参与人员的流动性 大学中参与组织决策的成员常常是变动的,时多时少,无法固定。“组织成员参与决策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常常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参与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下的参与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标准的选择理论和权力理论就显得不恰当了,对解决决策的模糊性也无能为力” 。此外,由于组织决策就像一个舞台,参与者可以自由地进出
8、这个舞台,参与者的进入与离去亦是无法预测的。职员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参与决策上。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组织的界限非常模糊,决策者与参与者对任何政策的参与都不能通过“理性的计算”精确地得出。对大学的这种“有组织的无序”特性及成因,克拉克(Burton R.Clark)称之为高等教育系统内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对于大学建立起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又必不可少。鲍德里奇(Baldridge,v.)则认为, “有组织的无序”是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组织所必须具备的特性,学院和大学必然表现为“具有模糊与纷争的目标系统;服务于其需求影响到决策过程的顾客;多方面的非常规技术;高度的专业化和相互割
9、裂的专业人员队伍:对外部环境的日益脆弱。”“有组织的无序”观点对我们认识大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大学决策模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二、 “垃圾箱”决策模型的要素构5成与模型实现 1972 年,科恩、马奇和奥尔森在美国著名的行政管理科学季刊(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上发表了“组织选择的垃圾箱模型”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mzational Choice)一文,正式提出了“垃圾箱”决策模型。从那以后,它被广泛应用于美国政府行政机关、大学等各种组织决策当中。 (一) “垃圾箱”决策模型的构成要素 科恩等人认为,要在“组织
10、化的无序”状态中达成组织的决策,往往需要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和决策机会这四个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要素。这四个相关又相互独立的要素汇集成决策的选择场所,从而形成一个包容各个要素的“垃圾箱” 。它们在“箱内”任意而不停地搅动,最终产生决策。用科恩等人的话就是, “参与者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被倾倒在一个垃圾箱里,理解组织过程的关键就是在这个垃圾箱里提供选择的机会。 ”决策过程并不遵循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这一顺序,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不一定是一开始就联系在一起的。决策的四个要素具体如下: 1.问题。指组织内外人员所关注的问题。问题既可能产生于组织内部,也可能产生于组织之外,包括生活方式、家
11、庭、职业、团体关系、地位、工作和资金分布、意识形态以及媒体和大众所关注的各种问题。 2.解决方案。指组织内的新思想和选择办法。这些方案主要是个人观点的产物,不同的人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它们在决策过程中出现、流动和消失。要想提出解决方案,必须首先找到组织内存在的问6题。 3.参与者。指参与决策的那些进进出出的人。这些人员不断地流入和流出决策,他们的经历、价值观和知识面都有所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因水平、角度、程度、观念等原因而有所不同。 4.决策机会。指一个组织什么时候决定从事决策。一般而言,决策机会都会有规律地出现,每个组织都会定期宣布决策,这些决策包括签订合同、招聘人员、人员解聘、财
12、政支付以及责任重新分配等等。 这四种要素或相互独立或关联甚小,在不明确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明显的标准来规范各要素。此外,这四种要素进入垃圾箱时,也无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因此,在垃圾箱中,如果某问题在适当的决策机会能碰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则有效决策就能作出。否则,要么决策无意义,要么则没有决策可言。 (二) “垃圾箱”决策模型的实现 实现决策是组织中最为复杂和最具政治色彩的活动。 “垃圾箱”决策模型假设,在组织化的无序状态之下,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和决策机会四大源流独立地流入组织结构。这个组织结构又受到净能量承载量、进入结构、决策结构和能量分布四个变量的影响。四大源流经过四大变量的筛选、汇聚,最后产生
13、决策结果。同时,由于这个过程可能由许多个阶段、问题、解决方案、参与人和决策机会组成,时间段、问题数、解决方案数、参与人数、决策机会数就是模型的具体参数。下图是“垃圾箱”决策模型实现的形象展示。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模型中,所选用的概念既可以做定性划分7(在图中用小括号表示) ,如进入结构可划分为完全开放式、等级制式和专业化式;同时也可以由可观察的指标来显示(在图中用大括号表示) ,如进入结构用技术与价值异质化程度和组织闲置资源数量来标识。 马奇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垃圾箱”决策模型中,有三种可能的决策结果。第一种决策结果是问题得到解决,即恰当的问题、时逢合适的参与者在恰当的决策机会中,找到了恰当
14、的解决方案。第二种决策结果是“忽略问题的决策” ,在问题不明朗的情形下,解决方案已经做出。这与原来的问题已经没有关系。第三种决策结果是与问题无关的决策,当问题已经转移到其他方案上,原来的方案可以得到采纳。他们的研究表明, “垃圾箱”决策模型中大多数决策结果会呈现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果。科恩等人指出,虽然各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同一个国家内各大学的特点也相差甚远,但“垃圾箱”决策模型是可以普遍地适用于现代大学的。 三、对“垃圾箱”决策模型的评价 “垃圾箱”决策模型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在理论上的最大突破就是走出了“问题方案决策”的直线式思考路线,断开了问题、解决方案和决策之间的联系,
15、强调特定的决策并不遵循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有序的过程。而是组织内部几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产出。其次,通过将政策分析嵌入组织分析与制度分析之中, “垃圾箱”决策模型提供了一个视野广阔的研究战略和有很强生成能力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要求分别梳理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决策机会以及各自的演化脉络,在此基础上把握政策制定过程的全景,从而既提供了一个清8晰的观察与调查的指引,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容纳各种实际因素。 除此之外, “垃圾箱”决策模型的另一理论贡献就是努力调和行动与结构之间的紧张关系。与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相比, “垃圾箱”模型的“结构”不再是整体的社会事实,而是个体可观察的具体的决策变量。与有限理性学派相
16、比,通过大量引入结构性变量, “垃圾箱”模型克服了有限理性学派只能解释结构良好、目的明确的组织决策行为的缺陷。由于有效地将结构性因素与行动因素融合在了一起, “垃圾箱”决策模型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在实践领域,科恩等人以有限理性观点来解释组织决策的模式,后来为金顿(Kingdon)所采纳,并且被用来解释美国联邦政府多项政策的决策过程,从而发展出了一个应用广泛的“政策流”分析路径,取得了实践上的巨大成功。 但“垃圾箱”决策模型在近年来也开始承受愈来愈多的指责。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有限理性学派的本多(Bendor) 、莫(Moe)和肖特(shott) 。他们对 1972 年的“垃圾箱”模型的计算机程序
17、进行分析后提出,计算机版和书面语言版的“垃圾箱”模型几乎完全是两个世界。 “垃圾箱”模型与经验现象存在明显的不符之处,这一模型并没能真实地反映经验现象。其次,他们还对“垃圾箱”模型的解释力提出质疑,指责模型的原创者偏离了有限理性的前提框架,结果使决策制定成了漫无边际的自由讨论。此外,他们还指责这一模型过分夸张,并非所有的公共组织都必然具有“垃圾箱”的特征。 尽管出现了批评之声,但“垃圾箱”决策模型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9自“垃圾箱”模型提出以来,它不仅塑造了人们对组织的理解,从总体上也影响了政治科学和制度理论的发展方向。这一模型在融合行动与结构变量的尝试上。在大学组织特性的认识上,在对“模糊性”因素的强调上都体现出了独树一帜的气概。而且,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也还在不断地修正模型设计,通过引入更多的结构性变量和更全面地认识组织的模糊性状,以增强该模型在解释现象时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 石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