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当代佛教寺院与寺院财产研究摘要:与古代相比,当前寺院更深度地卷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寺院财产来源日益多元,面对丰富的寺院财产,如何保持佛教徒与财富的距离,如何保持寺院的纯洁,如何使用寺院财产成了丞需解决的问题。寺院通过兴建庙宇、修造佛像,以恢宏、庄严的建筑来供奉“三宝” ;加大佛学人才的培养,提升僧侣的修养;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向社会进行布施,对财产的正当使用,体现了佛教财富观中的超脱 I 陛,有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佛教 寺院 寺院财产 财富观 中图分类号:B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1-52-55 佛教传人中国后
2、迅速扎根于中国土壤,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传播佛教思想的一重要物质载体寺院,在宗教与世俗的互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不可避免上带有世俗的色彩,但却能摆脱世俗的羁绊,成为供奉“三宝” 、弘法和僧侣修行的重要殿堂。对于中国古代寺院经济,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诸多的研究,兹不多论,关于当代寺院财产的管理,也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探讨,本文从当代寺院财产的来源、佛教的财富观、寺院对财产的使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影响下,面对日益增多的财产,寺院如何保持自身纯洁,使其依旧作为僧侣修行、弘扬佛法和供养“三宝”的圣地,2在出世与人世之间使佛教与社会和谐发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3、 一、寺院财产的来源 佛教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紧密相关,除了几个极为特别的时期之外,中国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采取支持、或任佛教自由发展的态度,从政治上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保障,使得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寺院作为供奉“三宝” 、僧侣修行和弘法的场所,同时寺院担负着广大僧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重任,并程度不一地开展一些慈善活动,当然还需要维修寺院殿屋及相关设施等等。因此,要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寺院经济的支撑,寺院财产是佛教文化、佛教整体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物质基础, “中国佛学乃至佛教的发展与演变,是与一定的供养方式或经济模式直接相关的。 ”指出了佛教和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寺院经济伴随
4、着中国佛教发展、寺院壮大而产生,并且日益繁荣。 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但传播范围、信众有限,早期寺院也多由政府或贵族修建,费用自然由政府或信教的王公贵族支付。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不仅有上层社会的支持,佛教信徒也日益增多,就形成了独特的寺院经济模式。到唐宋之际,寺院经济进一步繁荣壮大,逐渐形成了发达的寺院经济,寺院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出租土地、经营工商业、信徒布施、货币借贷等。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允许佛教的存在与发展,但佛教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全面、具体落实, “政府鼓励和扶助寺观,按照现行经济政策经营手工业和其他服务事业,有
5、条件拨给土地、山林的地区可经营农业、林业。寺3观应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做到自食其力,以寺养寺。 ”政府希望寺院通过自己的劳动,从事农业、林业、手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以寺养寺” ,然而寺院不可能像古代那样靠出租田地、经营林业,放贷也不被法律所允许。在新形势下,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寺院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开辟多种经济收入渠道,最为显著的寺院或是地方政府利用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求佛祖保佑的心理或是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于是一座座寺院往往成为旅游热点,源源不断的观光客或香客给寺院带来了滚滚财源。寺院同时经营餐饮业、租赁业,销售宗教用品,举办水陆经忏,也有一些寺院开
6、办公司,凡此种种,与传统的寺院经济来源有了很大的不同,当然大多数寺院经济来源依然是以信众、社会组织或个人奉献和捐赠为主,通过这些方式,寺院不仅实现了自养,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和佛像,还积累了丰厚的财产。 当代寺院财产来源日益多元,为寺院自身发展、弘扬佛法及布施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寺院毕竟是宗教活动场所,其本身存在的依据是作为供奉“三宝” 、僧侣修行和弘法的地方,社会对它们的要求与看法自然与一般的社会经济体不同,作为追求“无常、无我、般若”境界的宗教,原本提倡弃世苦修,缘何“其发展会受到寺院的经济模式的制约,且出现义学与财富同盛共衰的情况” ;现实政治对佛教的影响一直左右着其发展,与政权的
7、紧密接触又使其不可避免受到世俗政治的沾染,如何保持宗教的纯洁,免受社会的诟病,如何使用寺院积累的财产,是寺院必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4二、佛教的财富观 佛教宗旨虽然是超脱的,其要追求涅?是人类企求的一种最高境界,但僧侣的生存、寺院的发展却是现实的,在生存的现实压力下,同时由于供奉“三宝” 、弘法和布施的需要,拥有财富的占有权和支配权成为必须,所以佛教并不拒绝财富,于是佛教与俗世中的财富发生了联系。在佛法系统中,财富作为身命依报的构成部分,具有其存在的正当性,但在佛法系统中,却不具有终极而无限的价值,这是由佛教的出世性格决定的,与佛教一切皆空、灭贪去执的基本教义相符合。 面对生存和弘法的问题,以及
8、菩萨道关于普度众生、布施天下的理念,佛教需要考虑处理财富的问题,从中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佛教财富观。同时佛教作为一种精神信仰,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其着重于提升人的精神层次;对于僧侣而言,出家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对物质享乐的放弃,以便于排除外界的干扰,将整个身心都置于对佛法的体悟之中;寺院则是僧侣进行修行和供奉“三宝”的处所, “一切皆空、灭贪去执”为佛教的基本教义, 大智度论卷 11 云:“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浃不定。 ”世间财物为“国王、盗贼、水、火、恶子”共有,不能独用,终有散坏之时,故无须强求,所以佛教僧侣不能把物质财富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
9、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求兔角。 ”法华经称:“一切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佛教作为人间宗教,修行者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人类的基本需求,只要保持一颗正心,在人世间也可以修行佛法。佛教认为财富本身是中性的,财富5本身并无善、恶、好、坏之分,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方能体现着财富存在的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性的贪欲、占有欲作祟,将人性的善恶附会于财富之上,在菩萨那里, “诸所说法随其意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财富只是僧侣在弘法修道、利益众生过程中的资粮,并不是佛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僧侣持戒修行的同时,佛教并不要求他们放弃对现实社会的注重以
10、及对世间财富的获取,主张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财富,通过正当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净财,不但可以维持生计,还可以利益社会,造福人类。 针对于僧侣个人,佛教倡导他们注重清修,过朴素淡泊的生活,主张个人可以清茶淡饭,所谓“三衣一钵” 、 “衣单二斤半” 、 “头陀十八物” ,但寺院团体不能不要财富。一些佛教经典中描绘的极乐世界就是一个安乐富有的世界,如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宫殿楼阁皆为七宝所称,极尽庄严堂皇,菩萨莫不宝冠顶戴,黄金铺地,富贵无比。佛教对安乐富有的佛教世界的追求,使得后世寺院“朱檐碧瓦、雕梁画栋,富丽庄严。 ” 但随着寺院财产实力的不断雄厚,一些教职人员的宗教信仰趋于淡化、贪图奢侈享
11、乐,私欲也日益膨胀,甚至侵吞寺院财产,与佛教“慈悲济世”精神、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行相违背,甚至触犯了法律,何谈修行与弘法?!僧侣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现象无疑会侵蚀佛教的健康肌体,损坏寺院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正如赵朴初居士所说:“这些邪恶腐败的风气严重侵蚀着我们佛教的肌体,极大地损害了我们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如果任其蔓6延,势必会葬送我们的佛教事业。 ” 三、寺院对财产的使用 现代寺院经济收入作为寺院存在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由于当前寺院深度的参与到市场活动,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寺院的兴衰,面对社会的新变化,一些寺院建立起具有佛教特色的发展理念和管理制
12、度,通过传统丛林制度和当代民主管理制度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健全了寺院财产管理制度及其组织机构。对寺院钱物支出的管理是寺院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特别是除了维护寺院日常开支及修建佛像、庙宇之外,由社会信众捐赠的钱物如何使用,作为一种宗教团体,在财富使用上如何体现佛教的社会功能,则最为社会关注,以免在世俗浊气之风的侵蚀下,失去其神圣性乃至信仰变质。 人们对佛教的传统认同和价值期许与当代寺院积累起巨额财富的现实存在着某种矛盾与冲突:世人常把出家僧人认定为方外独处、冥思静养的群体;而寺院也是一个修行的清净之地,是世人在凡尘中找回真我的精神净土与家园。如果寺院在参与经济活动中过度商业化,那么佛教的神圣性
13、将越来越淡化,甚至成为世俗不堪的赚钱机器,就永远失去了人们对寺院的传统认同和价值期许。佛教教义本身与寺院积累的巨额财富也相违背:佛教一方面认为“钱、财、宝”是修行的障碍,强调少欲知足是修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另一方面积累了巨额财富,从而产生了与一切皆空、制欲苦修的基本教条不甚一致的、以雄厚财力为支撑的金碧辉煌、庄严具足的外表。 若寺院积累了大量财富,不仅与僧侣弘法修行无益,反而为世人所7诟病,成了修行道路上的障碍。在当今佛教必须重新定位,寻找自身存在的新的合法性资源,发挥佛教济世功能。如何正确使用寺院财产,兴办慈善事业、培养佛学人才,加大佛学教育的投入,是寺院摆脱财富业障的出路。慈悲理念下的布施在
14、当今显得尤为必要,布施体现了佛教的福田思想,是建立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基础上,对于佛教而言,大乘佛教主张菩萨行者要发“上弘下化,饶益众生”的菩提愿,要有“祈愿众生离苦海”的大悲心,同时要有广施欢喜法乐的方便行。 大宝积经云:“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佛教教义要求僧人在慈悲为怀的理念下,帮助社会上所需要帮助的人。 观无量寿经称:“佛心者大慈悲是” ,即说佛教以慈悲为本,寺院通过具体的布施实践来体现佛教的慈悲理念。 大智度论卷 14 对布施进行了细化,认为布施有三:“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 ”菩萨在中国被广泛信奉,菩萨精神在要求自我完善的同时,还要广度众生,
15、菩萨所奉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都是以布施为先,财施又最为基础而直接,财施就是财物的施舍,要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布施行为完全是出于怜悯心、同情心和慈悲心,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 佛法能传承至今,离不开佛教的慈悲精神,济世利人是佛教的道德标准,从事慈善事业作为佛教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从事慈善事业不仅有助于佛法的弘扬,同时助人解除困难,将促进社会和谐。从佛教传人中国后,佛教修行者本着慈悲的精神,从事慈善业,以实际行动来推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如北魏的“僧祗粟”和“僧祗户” 、唐代的“悲田养8病坊” 、宋代的“福田院” ,佛教徒尽自己所能,
16、帮助社会上老幼贫疾之人。在当今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佛教界团体通过直接捐钱捐物的给处于危难中的人以救助;同时发挥佛教义理、心理方面的优势,通过仪式、心理疏导等方法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抚慰,发挥了其它团体所取代不了的功能,让社会认识到了佛教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成为佛教奉献社会的有效方式。 佛教积累的财富为发展佛教教育提出了物质保障。佛教发展离不开人才,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能够传承不绝,并不断发扬光大,与历代高僧大德的行持与感召力是分不开的,而佛教人才的培养同样离不开教育,赵朴初居士曾指出:关于佛教事业的未来建设, “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 ”现在随着佛教的发展和社会
17、的进步,佛教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有住持方面的、有研究方面的,包括寺院管理,对外交流、讲经说法等等。举办佛学院、僧人的访学进修、招聘法师、学者到寺院讲学等等,无不需要大量财力的支持,寺院积累的财产为解决佛教人才教育上的经费问题提供了可能,也是寺院财产的正当用途。 四、结语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面前,寺院财产问题,以及僧侣对于财富的态度较为突出。因此需要佛教对财富采取超脱态度,通过修建寺院、佛像,佛学人才的教育、佛教团体内部的交流,特别是通过开展社会慈善事业,规范了寺院财产的使用,弘扬了佛法,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使得佛教与社会和谐发展。 但对一些寺院日益严重的商业化、僧侣忙于俗事的管理,没有时间9修行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僧侣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现象,违犯了佛教徒简朴的生活方式原则,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侵蚀了佛教的健康肌体,亟待佛教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