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当代生态伦理的实践取向及其现实审思摘 要持续恶化的生态现实催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生态伦理学的产生,是协调人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求得二者和谐发展的结果。近年来,生态污染、恶化等问题不断地严重化,究其原因,是人类肆意妄行导致的结果。因此,只有提高到人类生态伦理道德的高度去感悟和对待这个问题,才能使它得到最终的解决。 关键词生态伦理;实践性;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X71/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4-0073-06 作者简介周 鑫(1981) ,男,江苏连云港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史学理论研究。 (北京 100048) Ti
2、tle: Study on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Author: Zhou Xin Abstract: Deteriorating ecology gave birth to a new subjectecological ethics. Its birth is the result of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and s
3、eek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two. Human behaviors account for ecological pollution and its deterioration. The ultimat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lies in 2human ecological ethics. Key words: ecological ethics; practicalness; ecological values 生态伦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社会与自然之间这三者关系的理解,是建立在将其视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个
4、体而进行认识和研究的,重点还应是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关系。无论是人类个体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还是群体行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人类与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伦理关系,一般都是以生态系统的综合变化展现出来的。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就是明显的例子,它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减少,还导致了多种原生物种的消亡,并最终引起原森林覆盖下的地表水土的大量流失,造成农田、村庄严重损毁,人类群体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甚至还会造成该地区的沙化,对人类生存的立足之地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体现出了这样的层次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社会与自然三个层
5、次。这三个层次是逐渐发展并不断上升的。最基础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从有了人类那一天便开始发生二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时这种关系只是表现为人类与身边狭小范围内的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总体上来说在长时期都是相互协调的。 “慢慢地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便被完全物化成了个人生存发展的生态条件。 ”如今,如果没有自然生态也就没有了人类;同样,没有了社会,人类也将不会存在。 “人们确立了生态伦理观念,并且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对生态不道德行为,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一定量的范围内去3协调,使人类与自然生态友好相处。 ”生态伦理对生态道德行为只有进行量的研究,并且在量的规定性上对之进行善恶是非的判断
6、,才能使生态伦理明确地被判断,操作起来既方便又准确。 一、当代生态伦理问题及其调适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生态问题却日趋凸显,生态质量令世人堪忧,我们共同生存于地球村上,生态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跨国生态污染日甚一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当代主要生态伦理问题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的分配和消费方面的不平等。据统计,发达国家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4%,却占有和消耗世界能源的76%,木材的 86%,钢材的 73%,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 912 倍,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占全球的 76%。其中, “美国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5%,却消费了占全
7、球 25%的商业资源,排放了 25%的温室气体。 ”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仍然经受着来自贫穷及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更加剧了贫穷。他们只在近 2030 年间的经济发展中才增加排放了一些温室气体,而且总量很少。所以,如何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分配和消费方面的平等关系,确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治理生态问题的不同责任,从而自觉地调整彼此之间涉及自然生态的利益和经济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就成为了真正的生态伦理问题。 4人类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但是,人是社会动物,人的需要受
8、社会关系和思想意识的制约。就人类的发展远景而言,人类的需求及满足又是非常有限的。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于人类畸形的需要观念。人类的需要有生存性、享受性和发展性三个层次。生存性需要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温饱问题解决了,才产生享受性需要。但是如何对待享受性需要,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有着不同的追求。一种人认为,满足享受性需要应当与提升人的本性同步,人类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不应当去刻意追求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应当追求全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悦,向发展性需要提升;另一种人却把享受性需要理解为满足感官刺激,疯狂占有和任意糟蹋资源。这既无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无益于自然的
9、生态平衡。遗憾的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有些人沉溺在这种生活方式里不能自拔。所以, “人类如何用科学的理性指导、驾驭和节制自己的欲望,提升自己的人性,是一个深层次的生态伦理问题。 ”有基于此,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调适措施,使社会发展更和谐。 (二)当代生态伦理问题的调适措施 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全世界通力合作,才能克服生态危机,这有赖于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国际非官方及官方组织在这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有关维护生态平衡的国际法律法规,建立开发自然的统一理论,以协调不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尽最大努力减少人类无节制破坏生
10、态平衡的活动。 5当然,法律法规的实施应当是正义公平的。一方面,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要考虑各国不同的承受能力和经济水平,不能“一刀切” ;另一方面,要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全球生态持续恶化的有区分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义务。事实上,目前存在的许多生态问题,特别是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海洋污染等,主要是过去200 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殖民主义政策和追求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恶果。直至今日,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是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和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所以,对全球生态问题承担主要责任的理所应当是他们。遗憾的是,多年来发达国家并没有很好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美国借口大多数不破坏
11、生态的技术都为私营公司所拥有,因而政府不能将它们赠送给发展中国家。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生态问题的斗争仍在继续,全球的生态环境危机并没有缓解。所以,加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理性对话和磋商,建立人类共同的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乃当务之急。 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当抓好经济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都是社会财富和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任务。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体现在,没有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其他一切皆是空谈。因此,毫无疑问必须坚持将经济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任务,提高认识,常抓不懈;其次,大力发展经济必须以切实保护生态
12、系统的平衡为前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应当把生态平衡的保护作为衡量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的客观标准之一,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6分;再次,必须注重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保护生态平衡,也不单指经济发展,它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平衡的三者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孤立地追求生态平衡不能遏制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孤立地追求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崩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空间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是核心任务。 二、生态伦理的实践取向 (一)工业文明批判与生态伦理兴
13、起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及其成功,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走工业化道路” 。然而,这种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索取为主要动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模式,在给人类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后果,从而使人类陷入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两难境地。上世纪 3060 年代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公害事件对人类现实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直接地刺激了人类对这种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演进为一场以“生态环境与发展”为主题的思想运动。在此背景下,环境和生态成为引发社会各种矛盾的核心问题,而一系列重大的思想变革都是围绕生态和
14、环境问题的争论而引发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实践性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把一个和谐、繁荣、稳定、发展的中国带入 21 世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7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吸收全球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新理念,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破坏生态的严重教训,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和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成为我国当代生态伦理思潮的重要理论来源。 邓小平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了中国当时的发展战略,其主题是倡导“先富论” ,即加快发展、不平衡发展,主要表现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
15、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1989 年,邓小平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对人口、生态、资源方面构成的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有后劲、能够持续” 。江泽民高屋建瓴地指出:“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生态、人口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更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更加鲜明地把生态问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指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一思想
16、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丰富和重大发展,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则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中共十六大报告就已开始构建这一发展战略。2003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其基本内涵概括为“树立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8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生态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协调、
17、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文化、政治、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推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协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实现社会进步和经济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人口相协调,促进人
18、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 2004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指出,抓好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温家宝强调,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推进发展和改革。 (三)生态问题的伦理研究向度 20 世纪,由于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灾难性事件频发,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6070 年代,一批绿色先驱者纷纷发表论著,9阐述对于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批判和对生态问题的忧虑,由此引发了
19、一场对于人类文明影响深刻的“绿色运动” 。联合国于 1972 年 6 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生态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面觉醒。在这期间,作为各种社会矛盾的核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生态伦理的兴起,同时也引发了人类对于 1819 世纪进化论所阐述的人类进步乐观思想的反思与质疑。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文化、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核心之一,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运动继续保持着强势推进的姿态。生态问题在实践中牵涉层面复杂,成为催动众多国际性冲突与合作的介质。生态保护运动在西方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主要是他们形成了不同的阵营,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参与生态保护的社会民众不断
20、增多,但力量却有所分化。它表明,生态环境问题不只是利益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价值的层面,生态问题的解决由此就成了不同利益群体或社会力量间协商合作的结果。 基于这种社会背景, “正义”的主体在生态伦理中日渐凸显。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于 1971 年发表正义论 ,由此实现了伦理学的范式转型。根据罗尔斯的理论,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所享有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性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基本内核受到广泛关注。它所着力强调的生态伦理的“正义”主题,具体来说,一是在生态问题上,各种理论争辩实质上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和纠缠;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非常具体的,它与各种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不是孤立的,探讨人与自然的关
21、系如果离开了人的现实生活,只能陷入一种理论上的抽象。作为生态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正义” ,促进了实践导向的生态伦理的10发展和研究。 生态伦理学在实践层面的关注焦点是发展需求扩张下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以及自然资源利用特点引发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问题,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生态伦理中的关键问题是生态正义和代际公正问题,也就是当代人与后代人以及当代人之间在自然资源上的公平分配问题。 “代际公正”和“生态正义” ,可以说已经成为实践导向生态伦理中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概念。 三、以实践观解读生态伦理及其当代意蕴 “生态伦理是有着明确
22、的价值取向的,不是抽象的理论探讨。 ”它目的是为生态保护实践提供道德的理论支撑,来源于对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它要求人们认清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以人类与自然的高度统一性为出发点,明确自己对自然的义务和责任,认清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这是人类在寻求摆脱生态危机的过程中理性反思的结果。今天生态伦理要求人们付诸于切身的行动,它正在成为生态保护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共同投入到开创未来、拯救地球的伟大使命中去。因此,我们今天选择从实践观的视角解读生态环境伦理,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首先,从实践观的视角解读生态伦理,必将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注入新的血液。生态伦理自上世纪 80 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在众多学者的呵护下在中国大地上经历了发芽、成长、壮大等几个阶段。但这离其成熟和完善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因其是一门新兴学科。对于正飞速发展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