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090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摘 要】当前中国的对日文化外交,主要通过媒体传播、教育交流、汉语推广和设立孔子学院等方式进行。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被低估的中日文化差异、糟糕的对日文化传播受众环境以及中国作为对日文化外交主体的一些内在问题,是制约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发展的主要瓶颈。 【关键词】中日;文化外交;跨文化传播 一、文化外交简述 (一)文化外交概念界定 文化外交的概念同外交本身一样古老,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解释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文化外交中,文化有时被理解为外交的载体,有时文化传播本身又作为外交的目的。 本文比较认同对文化外交的如下定义,即“文化外交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

2、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 ”文化外交通常被认为是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其主体是一国政府及其主导下非政府组织,以促进对象国民众对本国的理解与信任,构建和提升本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为目的。(二)文化外交机理 1、文化外交的理念 2文化外交遵循跨文化传播的原则,以双向沟通为基础,反对单方面、强制性的信息输出,注重在交流与互换彼此意向中达成公认与共识。同时,文化外交讲求一种“信誉政治” ,一国需要依靠诚实、诚信来增进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信服力,以说服力促进认同力和对外影响力。 2、文化外交的路径 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外交,通常是依靠互联网、

3、广播、电视、电影、书报、音像等国际媒介,通过向国际公众社会展开国际公共关系活动,培植或影响国际舆论,从而间接左右他国行为来实现其外交战略意图。文化外交不仅传播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语言和艺术,更致力于出口经过精心编码、能够准确反映本国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 二、当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概况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没有明显的改观,在当前日本对中国外交政策整体右倾化的局势下, “政冷经凉”和国民感情淡化的趋势成为人们新的担忧。很多研究中日关系的学者都认为,深度互信的缺乏是阻碍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而要化解这僵局,推动两国民间的深入交往势在必行,这就凸显出了中日间文化外交

4、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同对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对日文化外交建设可以说是相对滞后的。一方面,对日文化外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日文化外交也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当前中国的对外文化外交,主要借助媒体传播、教育交流、大众文化交流项目、汉语推广等形式展开,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国家)年项目、奥运会、国家形象片等都是中国推行文化外交的有益实践。具体到3当前中国的对日文化外交,媒体传播、教育交流、汉语推广和设立孔子学院是主要形式。 (一)对日传播媒体 当前中国的对日传播媒体主要包括,以 CCTV 大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为代表的电视广播媒体,以人民网日语版、中国网日语版为代表的网络

5、媒体,以及以人民中国 、 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月刊中国 NEWS )为代表的印刷期刊。中国的对日传播媒体已经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体系。 (二)中日教育交流 截止 2010 年底,在日的中国留学生为 86173 人,居各国及地区之首;同期的日本在华留学生为 16733 人,日本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留学生生源国。留学生交流以及专家学者、智库交往是中日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作为一个数量较大的中日文化交往人群充当着文化外交的使者,而专家学者作为更了解中日彼此情况的群体,往往比普通民众对彼此持以更高的好感,是深化中日民间交往的桥梁。 (三)对日汉语推广 根据国家汉办提供的数据,截止 2007 年,汉语在

6、日本已经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学习汉语的日本人数已达到 200 万人。汉语在日本的传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大学普遍开设了汉语课程,各类中国语专修学校蓬勃发展;汉语学术研究及国际交流活跃,成果丰硕影响大;汉语水平测试种类多,考试制度完善。 (四)孔子学院 4中国在世界各地赞助了 300 多所孔子学院,主要提供中文语言教学课程,组织文化演出活动,传授中医课程以及开展其他文化活动项目。截止 2011 年,日本国内共设立了 19 所孔子学院,是在亚洲仅次于泰国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但与超过 80 所孔子学院的美国以及英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对日文化外交的主要制约因素 当把文化外

7、交视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时,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解构为传播主体、客体,信息、信宿、信道以及信息的编码、解码几个部分来考察。对于尚未发展成熟的中国对外文化外交来说,在上述几个部分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具体到中国对日文化外交时,下面几个制约因素格外凸显,是阻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发展的瓶颈。 (一)中日文化差异 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参与者和研究者来说,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并在跨文化交流中抱持以求得有限共识为目标的务实态度,是一种基本素质。这里把中日文化冲突的问题单独提出来是因为,中日文化一直被我们认为是同源相近的,这使我们习惯性地忽视了相比中国同欧美文化差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中日文化间存在的张力。对中日文化差异

8、性评估的错位是影响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深层原因之一。 中国的中日关系研究通常认为,中日文化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 ,将中日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历史和中日文化的共同部分视作增进双方好感的源泉。然而,尽管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典型的原生型大陆农耕文明同日本的外源型岛国稻作文明5实际上具有根本的异质性。同时,中日之间长期的“文化阻隔” ,也使双方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文化机制。一项名为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中国文化对日传播调查研究显示,日本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更多地集中表层中国文化,如饮食、中文以及长城、熊猫等符号,而对制度性和价值观方面的中国文

9、化认同度相对较低。 一直以来,中日两国特殊的发展历程使双方的民众都培养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双方的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再遇到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挑拨,使得中日间的文化张力一直存在,且呈现趋紧之势。对中日文化差异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在传播对象设定、信息选取和编码环节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失效,从而影响解码环节,达不到预想的传播效果。 (二)对日文化传播的受众环境 2011 年公布的中国日报与日本言论 NPO 联合民调显示,日本公众对华好感度仅 20.8%,而这一数据在中日关系围绕钓鱼岛领土纷争问题进一步恶化的局势下,已经跌到了创历史新低的不足 20%。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日本民众不喜欢中

10、国,中国对日文化传播的受众环境十分恶劣。糟糕的受众环境无疑受到中日之间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矛盾的影响,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但同时日本媒体长久以来带有偏向性的涉华报道,则是人为色彩很强的影响中国在日形象基础的原因。 1、日本媒体渲染下的中国负面形象 日本有一些反华刊物长期以来专门发表污蔑、攻击中国的文章或访谈。例如,日本产经新闻报社,不仅发行正论等杂志,而且经营富6士电视台。该报各系统迄今一直与台湾关系密切,对中国大陆则持批评态度,负面报道居多。该报所属出版社还出版了日本“ 教科书编撰会” 撰写的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调查显示,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是日本的大众

11、传媒,其次为身边的中国人以及到中国留学、旅游,最后为学校课程和中国媒体。日本媒体的涉华报道以负面报道、歪曲信息为多,导致中国的形象没能得到准确、全面地反映,日本民众通过日本媒体了解到的中国是一个一定程度上被片面化了的形象。尽管有学者在对比了日本媒体的涉华报道和对日本国内新闻的报道后认为,日本媒体有进行负面报道的习惯,对其国内新闻的报道亦是如此。但是日本大众媒体作为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主要渠道,其报道的偏向性会对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产生主导,导致不真实的中国形象在日民众中的形成。 2、中日现实冲突中加剧恶化的对华态度 2010 年 9 月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一轮反华游行示威,仅从

12、 2010 年 10 月 2 日到 2010 年 11 月 20 日就有 12 起反华抗议,参与规模共计达到了将近两万四千多人次。此次日本国内的一系列反华示威游行是一个新现象,与以往日本右翼势力引导的反华情绪不同,此番不断增长的反华情绪与日本保守势力的重新抬头密切相关。伴随着日本国内严重“厌中”情绪的是,日本朝野政党为了迎合这种不健康的民意,争相显示对中国的强硬政策,加剧了日本政府的右倾化。无论是民主党还是自民党,日本政客们正在努力将国内民众对日本政治的不满诱导成7为对中国的不满,以变在转嫁矛盾中让本当和自身得利。政府的右倾化政策反过来引导舆论和民众进一步右转。 恶劣的对日文化传播受众环境,使

13、得中国的对日文化外交一开始便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但也显示出了开展对日文化外交的迫切必要,同时对对日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要求。 (三)中国作为对日文化外交主体的内在问题 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外交,必须遵循双向沟通的原则,在主体与客体交流、互换彼此意向中达成公认与共识。讨论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制约因素时也不能忽略了中国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整体的中国文化外交来说,文化外交体系、机制不成熟,文化大战略和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文化产品本身竞争力不足,民众作为文化外交最重要使者的媒介作用未得到充分开发等都是制约我国对外文化外交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对日文化外交的语境中,中国国内的反日因素和中国对

14、日媒体传播力不足是中国对日文化外交的具体制约因素。 1、国内反日因素 日本在历史上对中国进行的两次侵略战争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日本右翼势力的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却在不断地刺痛着中国民众最敏感的那条神经。中国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大力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巩固了民众的对日民族主义情结,伴随着今天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以及中日在钓鱼岛领土争端的不断升级,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近两年反日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的浪潮此起彼伏,甚至发展到了对8日企、日本车打砸烧的非理性境地。而国内民间仇日、反日情绪在互联网中体现更为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涉日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的重要活动平台。

15、在电视传媒方面,据统计仅 2012 年一年于国内某影视基地开拍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就多达上百部,文化产业消费的风向标也反映出了国内媒体环境中的反日大潮。 这种情形对于中国的对日文化外交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我们一方面努力促进中日双方民众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另一方面国内却弥漫着浓重的反日情绪,一些不理性的反日行为甚至直接损害到了日本企业和民众的合法利益。如此一来,我们苦心经营的对日文化沟通便丧失了信服力。虽然这样的局面也是日本对中国外交政策整体右倾化的条件下形成的,但被骄纵的对日民族主义无疑也越来越对中国自身的利益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 2、对日媒体传播力不足 日本人眼中的

16、中国形象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中央电视台以外,日本民众对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的接触和使用率都很低,日本民众对中国媒体缺乏信任,认为中国媒体的报道不够准确客观,政治宣传的意味大过信息传递。 国际传播影响力不足是中国媒体的通病。赵启正先生认为,提升话语力,应对西方媒体的游戏规则需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增强信息的公信力;促进多元主体表达,放大民间声音;提高修辞能力,积极追求正面效果。这些技巧正是定位于对外传播的中国媒体所缺乏的。除了要学会展示中国的真实状况,传递中国的民间声音,使用可被接受的9修辞外,中国媒体还需逐渐改变官方色彩浓重的形象,祛除宣传意味;改变传者本位的思维方式,努力融

17、入对象国的传媒市场,提高针对性,做好本土化,从而真正被对象国民众所接受。 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月刊中国 NEWS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月刊中国 NEWS的内容精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由日中通信社翻译为日文,编辑成册。该刊实行市场化运作,受众锁定为受过高等教育、关心国际事务并关注中国发展的日本知识型读者,内容多为民众关心的深度报道,目前已经进入日本的主流杂志发行渠道。 四、结语 从现代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意义上讲,中国的文化外交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其所面临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在中国对日文化外交中都有所体现。很多宏观的问题,对于还未成体系的中国文化外交而言与其说是问题,不如说是待完成的体系建构。在这种情况下,

18、一些大的问题很难具体展开来说,因此本文仅选取了中国对日文化外交中的几个具体可见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笔者认为可能有所启发的一点,就是人们对中日文化的差异性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2 胡文涛.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J.外交评论, 2007 年6 月. 3 李智.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J.学术探索,2004 年 10 月. 104 赵新利.中日传播与公共外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年 3 月第 1 版,第 48-50 页. 5 沈海涛,李永强.中国对日公共外交探析J.日本研究, 2011

19、年第 3 期. 6 苏婧.日本汉语学习的现状与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 年 3 月. 7 林雨,王建勤.日本汉语教育兴衰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5 期. 8 吴瑛.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年 1 月第 1 版,第 6-13 页. 9 刘金才.中日“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J.日本学刊, 2013 年第 1 期. 10 关世杰主编.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年 5 月第 1 版,第 198 页. 11 刘永江.日本媒体与中日关系J.对外传播,2009 年 3 月. 12 YANGLijun&Courtney FU Rong(2011).The Rise of Neo-Conservative Forces and Anti-China Protests in Japan. East Asian Policy, JUL-SEP. 13 周永生.日本政治、社会右倾化问题探讨J.东北亚论坛,2013 年第 3 期. 14 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年 6 月第 1 版,第 6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