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父亲李寿铨和黄兴的深厚友情我父亲李寿铨(18591928) ,字镜澄,江苏扬州人,祖籍丹徒。与人共同创办安源煤矿近 30 年。他受黄兴的引领走上了革命道路。以下我以第三人称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 李寿铨一肩承担建矿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势孱弱;光绪维新,积弱图强。在改革家张之洞和实践家盛宣怀两位大臣的倡导下,有识之士,主张引进西方技术,兴办邮电、铁路、银行、矿山诸端。我的父亲李寿铨,原在扬州安定、梅花两书院执教,迅速接受了西方维新思想。斯时,全国铁路总公司事务督办大臣盛宣怀檄调武进人张赞宸挂帅,开发江西萍乡安源煤矿。首要是延揽人才。李寿铨便经友人介绍由张赞宸邀请,两人约好在上海见面。他们志同道合
2、,相见恨晚,张赞宸当即邀约李寿铨同往江西。 安源,原是江西省袁州府萍乡县治东南 14 里的一个山村,其下煤蕴丰富,惟沉睡千年,未遑开发。 1897 年夏、秋,张赞宸偕李寿铨及德国矿师赖伦等多次间道赴萍,跋涉入山实地考察,认为安源为最理想的建矿基地,建议运用西法,大举开采。这些意见迅速得到盛宣怀的采纳,立即会同张之洞奏准清廷开办萍乡煤矿。 1898 年 3 月 22 日(光绪廿四年三月初一日) ,萍乡煤矿总局成立于安源地方。张赞宸任总办,李寿铨任机矿处长。张赞宸长于理财,经常2奔走于沪汉一带,负责筹款、交涉、联系工作等事务;而建矿工程的全部领导工作,则由李寿铨常川坐镇安源,一肩承担。 他在此期间
3、,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惨淡经营,艰苦备尝。经过十年的艰难创业,大功终于告成,使荒僻无人之境,变为通衢繁富之场。矿以外天梯石栈,厂房云连;矿以内毂击肩摩,煤巷如市。萍矿的煤炭,除主要供应汉厂外,还运济各省厂埠,有时远销至日本和美国旧金山。成为远东的大煤矿之一。 黄兴送来血泪书邀请信 这时已届清朝末季,政治腐败,丧权辱国,李寿铨耳闻目睹,思想上乃由向往维新变法而逐步具有迫切要求变革的愿望。光绪廿九年(1903)冬,李寿铨在安源半山腰桐梓坡私人寓所中,一天晚上,忽有一位不速之客,前来拜访。其人像貌堂堂,身材魁梧,年约 30 岁,长沙口音,虽是商人打扮,令人一见就肃然起敬。来人自称明德学堂教习,秘密来
4、安源,故未通过办公室,迳来尊寓。原来其人即革命领袖黄兴。黄兴见左右无人,使开门见山地说:“我刚从长沙组织成革命团体华兴会 ,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对外称华兴公司 ,以兴办矿业为宗旨。并提出发展工业特别是采煤工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理想。久闻先生锐志振兴实业,救国兴民,特来邀请入会。 ”他立即取出一封邀请信,题名血泪书 ,并读其中词句有:“凡属炎黄子孙,急宜奋起图存,誓驱鞑虏出关,否则瓜分之日立至。血泪陈词,伫望速起。 ”李寿铨这一时期的爱国思想,正需要有一个革命组织来引导。他初次听到“革命” 、 “推翻清廷” 、 “炎黄子孙” 、 “誓驱鞑虏”这些新名词,感到非常新3鲜,非常崇高,又非常亲
5、切。对黄兴风度和言谈,由衷钦佩。当即正襟危坐表态道:“华兴会的宗旨和本人主张不谋而合,本人表示愿参加华兴会的组织,与诸君共同奋斗!”黄兴一听,立刻兴奋地站起来说道:“我就是华兴会会长,现在我代表组织正式接纳李寿铨为华兴会会员。 ”两人随即紧紧热烈长时间地握手致意。黄兴随又取出一本小册子,封面刻着邹容著革命军三个人字,递给李寿铨说:“这本小册子革命军是清廷禁书,很不容易弄到。外边暗中秘密流传,弄一本要十两银子。华兴会搞到几本,特赠送一本,可以从中汲取教益。 ”李寿铨敬谨收下。当晚两人倾谈,推心置腹,志同道合,时已夜深,李寿铨就留黄兴在山斋同榻,抵足而眠,自此引为莫逆。翌晨黄兴离去继续进行发展会员
6、的工作。 经黄兴介绍入同盟会 李寿铨秘获革命军一书,于黄兴别后,连夜迫不及待挑灯夜读。他读完革命军 ,掩书而起,不禁仰天长啸道:“革命军必须天天读,循环读。 ”他重读之下,便逐字逐句,或圈点,或加批注心得。每读一遍,革命意志就更加坚定一层,并在书末濡笔书写道:“凡致力于革命者,不可不读革命军 ,凡真诚致力革命者,不可不天天诵读革命军 ,凡有志推翻清廷、缔造共和者,尤不可不循环仔细诵读革命军 。”从此革命意志就更加强烈。 光绪卅一年(1905)八月,华兴会和兴中会等合并为统一的同盟会,孙中山和黄兴任正副领袖。李寿铨便首先经黄兴介绍参加同盟会。自此,李寿铨以安源为基地,积极支持和多次掩护黄兴的革命
7、活动。黄兴先后4手赠李寿铨照片多帧。并亲书对联赠李寿铨,联曰:“襟怀欲吐天开朗,意气相倾山可移。 ”以纪念两人深厚的革命友谊。又书赠横额:“博雅”两个大字,其上加盖一长方白文图章,文曰“铲除世界一切障碍使者”十个字,于此可见黄兴气魄之雄伟和抱负之宏远。后来,全国著名文史掌故家郑逸梅于 1988 年著书林片叶 ,特将黄兴书赠李寿铨并钤此图章事记载其书中。 李寿铨自参加同盟会后,又经黄兴介绍参加革命诗社南社。南社前后共吸收社员 1200 余人。黄兴入社书为 323 号,李寿铨入社书为329 号。李寿铨入社后,即时常和南社总干事柳亚子书信往还,并随时应柳亚子索稿,寄去诗文,分别刊登在各期南社丛刻上。
8、后来有人统计:南社中的扬州人发表在南社丛刻上的诗文最多的是李寿铨,计诗 79 首、词 2 首、文 2 篇。某日,李寿铨接到柳亚子来函。略谓“余江苏吴江黎里镇人氏,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此湖昔为吴、越两国间巨浸,故称分湖 。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得名。鼎革后,湘乡李散木重绘分湖旧隐图 ,请赐题赠”等语。李寿铨接函后,即精心歌咏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七古 36 句,为时人所传诵,并刊在南社丛刻上。 响应黄兴号召输送矿工奔赴前线 光绪卅二年(1906)冬,在赣西、湘东发动了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起义,史称:“萍浏醴起义” 。系湘赣两省交界处毗邻的三个县:江西萍乡、湖南浏阳、湖南醴陵,同时发动起义。事件是
9、这样发生的:当时在湘赣一带,会党势力很大, “洪江会”即有徒众 10 万人。萍乡煤矿 65千员工中近半数入“洪江会” ,首领名马福益,就在前一年(1905)的湘乡局部起义中,为湖南巡抚端方所捕杀。端方被人民呼为“屠夫” ,会党痛恨已极,又为革命潮流所激动,立誓要报仇雪恨。 就在 1905 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怨声载道。1906 年,湘赣又大旱,人心更形浮动。马福益心腹醴陵会首李金奇和萍乡会首萧克昌等声气相通,所部 2 万人,跃跃欲试。黄兴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特派同盟会员刘道一前来负责组织起义并联络会党;矿工则由李寿铨负责策动。这时在安源领导层方面,政治态度各有不同。张赞宸
10、平时多半不在安源,此次因朝廷开始兴办银行,并钦派张赞宸为天津银行第一任总办,前来安源办理移交事宜。他一贯表示誓死效忠清廷,想方设法阻止工人行动。李寿铨则积极响应黄兴号召,秘密遴选有革命意识的矿工 600 人,利用矿区先进交通系统,将矿工们坐吊车先坠入井下,再经由挖煤暗道,输送出外,迅速奔赴前线。李寿铨便这样巧妙地绕过张赞宸这块“暗礁” ,达到同盟会要求矿工参加起义的目的。他们都是接触新式机器的产业工人,有较进步的政治觉悟,有较严格的纪律制度,而且能掌握使用和修理新式枪炮的技术,所以他们参加起义军后,立刻成为中坚力量。12 月初,各路义军闻风,纷纷响应,队伍迅速发展至 3 万余人,数天之?,即占
11、领麻石、文家市、上栗诸重镇。宣布实行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为“萍浏醴起义”赴汤蹈火 清廷闻讯,惶恐万分。迅饬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调军队围剿。并6檄新近调升两江总督的端方,前往坐镇。随行者中有丹徒人赵声,原在江阴训练新军,嗣调回南京任卅三标统.亦系同盟会会员。赵声到萍乡后,因同盟会员和同乡两层关系,先赴安源密访李寿铨磋商,研究矿工和新军配合等策略。两人均能诗,遂订交。为了加强起义军力量,赵声乃秘密向新军鼓吹革命宗旨,策动反正,参加起义军。事为端方察觉,迅饬萍乡县知事彭继昆缉拿。彭在萍乡任知县多年,和李寿铨友好,在发布缉拿令前,先暗中和李寿铨通气,李寿铨立即将赵
12、声保护起来,并化装成矿工,身穿挖煤服装,面涂炭灰,乘煤车掩护出境。终使赵声化险为夷,得以安全离萍,奔赴广州,组织黄花岗起义。 此时张赞宸尚滞留安源,他对“萍浏醴起义”极端仇视,对于清廷将他擢升要职,深感知遇之恩,总想在离开安源前乘机有所报效朝廷。正遇湖北援赣镇压起义之将领王协统,他俩原在汉口时是旧交;适值张赞宸在理财工作中,得卢鸿昶密报,察知会首萧克昌平日将会党用款存钱票于矿上钱庄,遂和王协统密谋,向外放空气说:“钱庄将倒闭,必须本人三日?亲来领取。 ”计诱萧克昌来矿取钱,将其捕获,并解送萍乡城,斩首示众。此举对萍浏醴起义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萍浏醴起义军坚持了一个多月,由于清廷所调湘、鄂、
13、赣及南京等处军队总数多达 5 万人,联防围剿。而起义军分散在各条战线上艰苦作战,补给困难,又缺乏作战经验,在敌众我寡和力量强弱悬殊形势下,节节失利,终于光绪卅三年(1907)一月,彻底溃散,转为地下潜伏,保存实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优秀的同盟会员刘道一、蔡绍南、李金奇等革命志士先后赴难。 7闻噩耗诗挽黄兴两首,无尽哀思 孙中山先生平日流传下来的诗篇极少,但其中即有吊刘道一七律一首,对“萍浏醴起义”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半壁东南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 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 横揽江流一奠公!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首次武装
14、起义,它像一声春雷,震撼了神州大地,它是同盟会的新的战略思想的首次尝试,是一次由同盟会员、新军、会党、矿工中具有革命意识者之大联合,其中又以同盟会起了策动、组织和领导的作用。萍浏醴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失败,但其轰轰烈烈的声势,足以威慑清廷,严重打击和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对此后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产生了积极影响,起了推动的作用,终于在短短的五年以后,即爆发了武昌起义,给统治了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撞响了丧钟。 辛亥革命成功,李寿铨因领导“保矿运动”被全矿员工推举为萍乡煤矿首任矿长。并任安源党部负责人。他曾为当时学生运动会作歌。歌词是:“天气暮春初,儿童学唱歌。拍球芳草地,竞走绿杨
15、坡。呼姐姐,8唤哥哥,我们来做运动会。莫笑我们年纪小,将来卫国保山河。大家拍手笑呵呵!”大大激发了青少年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赤子情操。 1912 年冬,黄兴返湘省亲,并来安源参观。11 月 9 日,李寿铨亲赴长沙迎迓。16 日,黄兴率随员 70 余人,由李寿铨陪同正式访问安源。临时将德国工程师史密特和娄格士的住寓腾出来作为行辕。举行盛大欢迎会于张公祠,会后公宴,并摄影留念。接着逐日在窿内外详尽地进行参观。于 21 日返湘。不到一周,李寿铨又应黄兴电邀,由 11 月 27 日到 12月 1 日,去长沙盘桓,畅叙友情。此后李寿铨便放大黄兴巨幅半身像悬挂在弹子房(招待所)大厅墙上,以供景仰。并修建“
16、黄兴桥”一座,以资纪念。 1913 年,黄兴在沪。3 月 20 日,宋教仁应袁世凯电召入京商国会问题,黄兴等送行至上海北站,甫入月台,即遭袁世凯所派刺客狙击,宋教仁中弹后殒命,黄兴险遭不测。后由沪赴南京,任讨袁军总司令。事不成,东渡日本。其后因病回国,于 1916 年 10 月 31 日在沪滨逝世,终年 42 岁。李寿铨闻耗,甚为感伤。有悼黄克强二首: 一别三年久,音书迄未通。襟怀包宇宙,踪迹渺西东。几中魔王毒,行嗟大道穷。苦心天不负,一将竟成功! 还我共和国,全凭笃实人。伤时频呕血,忧国倍怆神。白昼昏无色,长江惨不春。英雄今已矣!何以慰斯民? 诗中“几中魔王毒”即指上海北站送宋时险遭不测事。
17、而“英雄今已矣!何以慰斯民?”则是李寿铨对一代巨星陨落,表达了极其沉痛的悼念和哀思。 9李寿铨于 1924 年心力交瘁,急流勇退,回到扬州。原在安源时,曾和湖南都督谭延?交谊甚笃,谭并亲书“天上官府可千亿,江左人物第一流”对联相赠。到 1927 年,谭延?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特请其出山。李寿铨虽前往南京,会晤老友,但表示“业经息影山林,无意重作冯妇” ,以年老力衰婉谢。李寿铨的晚年生活是:读书、写字、赋诗、莳花、课子、和老友茗叙,藉娱晚景。生平最爱兰花。每日黎明即起,做健身操,几十年如一日。他回扬州后,一面感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得野鹤闲云之趣;一面仍关心时局和民间疾苦,并对未来寄予无限光明的希望。民国十七年农历四月廿八日(1928 年 6 月 15 日)李寿铨在扬州寓所因病逝世,享年 69 岁。 (作者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