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为主。真正感动人心的美文必定是缘情而发的,千般情感、万般思绪皆缘自内心,惟其真实真切,方可摆脱无病呻吟,摆脱矫饰空洞。 “是什么让我们感动”这个专题,精选了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刘亮程寒风吹彻 、马步升绝地之音 、萧红春意挂上了树梢 、埃尔文?怀特大海和吹拂着的风几篇抒情散文,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意象纷呈、千姿百态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些散文作者都成为高明的导游。他们以细腻真切的笔触,展现出充满浪漫气息的繁花山林,寒风凛冽的荒野冰原,高危险峻的古城营盘,特定情境、不同人群的喜怒悲欢,奇幻莫测、险象环生的海上航程跟徐志摩去翡冷翠,我们听到自然的脉
2、搏与音波;在刘亮程的冷峻叙述里,我们又听到生命的呼唤、呻吟和雪落在心底里的声音;还有马步升生命记忆里那串如丝如缕、如歌如诉的绝地之音人生的歌哭、自然的真幻,都那么真切地打动我们的心灵。 因情生文,文显得自然真挚;为文造情,则不免矫揉造作。真正能够打动我们心灵的,正是作者倾注笔端的满腔真情。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抒情散文精品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方面的高超艺术,体会到文字的深层美丽,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知、体悟的能力和审美品位。 2在具体阅读时,要能够提要钩玄,能够准确地感知把握文章的重要语句,精彩语言。 一、 全心投入,把握文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抒情散文贵在“真” 。作者
3、真心捧出的文字,读者也应该真情投入,才能产生真情的交流,获得阅读的真谛。文情是散文的精神,因而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散文的感情,以便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感情的共鸣。 学习“是什么让我们感动”这个专题,首先要全身心地沉入文字,跟随着作者去把握文情,弄清楚散文写什么(内容)和为什么写(意图) ,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观点(主旨) 。抒情散文的情感必须在思想的河流中浸渍、澄清,情感是魂,所有事、景、物必须萦绕在这精魂的四周,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 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徐志摩对山居生活的闲适和自由充满喜爱之情, 春意挂上了树梢中萧红对苦难者充满同情和愤懑之情, 寒风吹彻中刘亮程对生命的冬天充满忧
4、虑之情,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中埃尔文?怀特对人类欲辞难离的航海般的生活充满矛盾的情感。毫无疑问,这些文章的感情都是“真实” “纯粹” “坚决”的。寻找合适的情感突破口,进行抒情散文写作训练是对抒情散文更深层次的理解。 大多优美的散文都会有它独特的生成背景,也许与作者本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相关,也许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脱离了这样的背景,我们理解文情就会缺少必要的基础。 如读翡冷翠山居闲话 ,我们就必须了解徐志摩散文最大的特色就3是“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色彩。他喜欢用第一人称来表情达意,以一种赤子情怀在散文里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灵魂、个性和思想。他也喜欢用第二人称营造与读者交谈的亲切氛围,以便更直接和
5、强烈地抒发情感。所以读他的散文,必须要“走进去” ,如同面对徐志摩本人,与他结伴同到翡冷翠,循着字里行间的真情,见其所见,感其所感,体会作者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自由闲逸生活的向往。 要把握好主旨文情,须从标题开始,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标题或限定话题,或限定内容,或表达中心思想,或抒发感情。如刘亮程的寒风吹彻 ,题目的四个字贯穿了全文特别是主体部分。 “吹彻”二字,既有时间上的纵深感,又有广度上的普遍性,几乎吹彻所有处境困窘的人,还有深度上的彻骨彻髓,在肉体上逼向生命的极致即推向死亡,在精神上带来灵魂的深度痛感。这种带着自己亲身经历的对生命的
6、独特体验,读者很可能会感到比较有隔膜,所以必须要全心投入,沉浸到字里行间,沉浸到那个寒风吹彻的冰天雪地,跟着作者一起去触摸那种深深的寒冷和薄薄的温暖,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充满个性的生命感悟。 此外,阅读时一定要动笔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这些重要句子都有利于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总之,阅读抒情散文,一定要全心投入,跟着作者去领悟作品内涵,才能把握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才能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也才能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4独到的评价。 二、 体悟特色,学习技巧 1. 理清行文思路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
7、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透过“形”抓住“身” ,这其实就是散文的谋篇布局的问题。 我们阅读时要从文章标题入手,看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程、伏笔、照应、抑扬、段落层次等各方面,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常常“形散而神不散” ,即便外在比较“散漫” ,也必然有内在的“凝聚力” ,即“神不散” 。抒情散文要弄清楚抒情线索,也许就是某一种感情贯穿全文,勾连各种与之相关的材料;也许将这种感情附着于某种具体的事物,这事物便成为能够承载文情的线索。 如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自由人写自由文,虽是随想成文,却有内在章法。第一节写山居环境明净可人,景致美丽诱人,值得一游,为全篇抒情做了铺垫。第二段即写外在的
8、自由,不须踌躇肤色体态等等;第三段即写内心自由;进而在第四段描写自由独游时的美妙情景。最终以对自然之书的赞美收束全篇,回应开头。全篇行文自由而章法暗藏。 又如马步升的绝地之音 ,文章采用的是倒叙结构,先概写“七年间” “我”向朋友讲述“那天的经历和感受”以及疑信参半的困惑,自然过渡到“那年秋天”的考查历程。在写遭遇绝地之音前不断地设悬蓄势,故绝地之音蓦然出现就具有很大的震撼力;亲聆绝地之音后又写追踪和久追不得,及偶然捕获,最后写感悟,呼应首段,释疑解惑。全文结构十分严谨,而行文则婉曲跌宕。 5如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 ,全文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组织众多材料,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思路清晰,
9、结构谨严。 2. 把握散文语言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言为心声” ,抒情散文对遣词造句尤为重视。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练、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时就要认真领略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畅达的特色,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在形式与内涵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例如阅读刘亮程的寒风吹彻 ,我们会发现他的文章语言隽永,平中见奇,富有哲理。朴实乃至朴拙的表达中,总是淡淡地流露出一种沧桑感。而且行文中具体与抽象自然结合,常常不露痕迹地在描写时表达生活的体悟。 注意把握不同作家的行文风格,有助于我们阅读理解及写作提升。如马步升的绝地之音 ,文笔大气、感染力强。这恰恰是很多高中生作文欠缺的
10、地方。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从文章的遣词造句间体会作者开阔的视野、雄健的笔力。作者总是以文化追踪的目光审读“绝地” ,赋予其一定的历史厚度。阅读时要紧紧把握黄土沟壑、晚秋朔风、长城遗址等意象,以及一些形象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 像大海和吹拂着的风的语言,晓畅而凝练,朴实而深刻,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读时宜抓住那些形象而含蓄的语言反复品味咀嚼。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6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
11、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锺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3. 关注表现技巧 技巧是具体体现“怎样写”的。阅读中能够关注写作技巧,不仅有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也同样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因为这些名家名篇都可以是我们写作的范本,深入推敲他们写作方面的技巧对我们的读写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抒情散文大多文情并茂,阅读时要注意品评语言,可以从各种修辞手法、句式选用、描写角度等各
12、方面入手品评语言的形神之美。 此外要注意各种表现技巧,如伏笔、照应、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等多种方法技巧。如春意挂上了树梢中,作者刻意让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汪林等尽情享受春意和乞丐盲人感受不到春意形成对比,少数人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形成对比。这些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又如大海和吹拂着的风中,一定要把握真幻交织、虚实相生的写法,这才能领略到作者“以真实记事,以虚幻抒怀”的艺术效果。 三、 丰富学法,渗透生活 作为选修课本, 现代散文选读所提供的名家名作可从不同的角度7用不同的方式去品读和探讨。同学们的具体阅读也应该以主动性、探究式自主阅读为主,教师的讲解分析为辅。 1.
13、 默读、个体朗读、全班齐读和鉴赏性的品读交错进行,力求最大程度贴近文情。抒情散文的朗读也是帮助深入理解的重要方式。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歌或文言文不同的是,默读的比重会更高一些,抒情的文字细致微妙,有时需要静中得趣,有时则是默中得悟。默读的时候会更易生成个体性解读的感悟。默读更容易养成仔细玩味语言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来。有的文章较深,语言含蓄而不直露,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深层的品读才能抵达散文的佳境。当然,集体朗读有时也还是必要的,尤其是文句特别精彩的部分,全班朗读的气势能更好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染力,也能让自己留下更深的印象。 2. 课堂上尽量不要一言堂,多
14、采用问题探讨的形式。正因为散文比较重视个体体悟,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同学们要积极发表自己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疑难问题。 3. 摘抄富有文采和哲思的句段,鼓励写读书笔记,尤其鼓励写出精彩段落的个性化解读。抒情散文大多情辞并茂,多品读、赏鉴、摘抄,恰能弥补作文内容贫乏、语言干瘪的不足。 4. 积极做阅读批注。散文阅读尤其要注意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 可适当辅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内容。抒情散文的阅读也并非一味的放羊式散读,必要的训练不可或缺。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全8卷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散文入选比重尤大。考题中涉及的句意把握、语言品
15、评、形象概括、文意理解等方面的要求,也给我们提供了自主阅读的主要方向,阅读时需要重视。 6. 有条件时可以开展一些“采风”或“体验生活”的活动,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提高读和写的学习效果。 四、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1. 走进作品,让文字感动心灵,用文字写出感动 文质兼美的课文应该在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会使我们在美文面前成为匆匆过客。刘亮程曾说,作家靠一种情感记忆在写作。我们应当走进作品,顺着作家的情感记忆漫溯,让优美深情的文字感动我们的心灵。 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徐志摩在体验了意大利著名城市翡冷翠(佛罗伦萨)的山居生活之后而作,表达了闲逸潇洒、从容不迫的生活情趣,纯朴天真而
16、颇有意蕴;春意挂上了树梢是萧红邂逅三月春意之后而作,从春意悄然降临的热闹之处起篇,联想到苦难者的不幸,饱含了忧虑和悲愤之情;寒风吹彻是刘亮程在体验恶劣的生存环境对生命的摧残之后而作,既对真实的情境进行了描绘,也蕴涵了作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恶劣生存环境摧残生命的理解;大海和吹拂着的风是埃尔文?怀特由生活中的梦写到航海梦,联想到英雄梦、冒险梦、漂泊梦,进而引发了“一个人该在何时告辞大海”的遥想。这些情感都是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它们都源于作者真实的生活和思想。这些文字率性而为,全无刻意斧凿的痕迹,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阅读这样的美9文,就要把握住“感情”这条“抒情散文的生命线” ,作深度
17、阅读,心灵旅行。防止心灵粗糙麻木,防止阅读“水土流失” ,全心投入地阅读,必会有所收获。 阅读题不妨“小题大做” ,扩展为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品评鉴赏,体现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或者用读后感的形式,写出内心的深刻感动。散文家的真情触动读者的真情,散文的哲思也能够点亮读者的哲思,这些受到触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性思考,都可以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养成这样的习惯,相信读者文字的深度和高度也会相应拓展和提高。 此外也可适当做仿写训练,因为选进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最好的范文,不能让它从我们手中白白溜走,要从作家手中“讨招”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也是我们手中丰富的资源。 2. 深入生活,让生活触动灵魂,用文字写
18、出真情 徐志摩以自然为最伟大的一部书;刘亮程一个人学一种课本,这种课本叫生活。本专题的各位作家都以动情的文字告诉我们,写作的源头在于生活,包括自然,包括社会。 学习本专题,一定要把走进生活,提高观察力、感受力、领悟力、思考力等同时作为学习目标。作家笔下包罗万象,涉笔成趣。我们的生活其实也同样丰富有意蕴。校园文化和校外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场所及生产生活经验等均可以成为“感动”我们的内容,有感而发,诉诸文字。 走进作家作品,得到我们对生活的体悟,再反观我们自己所在的生活,深入体察,真切感悟,把生活中最触动心灵的东西诉诸笔端,相信10会有“让我们感动”的文字出现。鲜活的生活入文,就可以防止作文的陈腐气,防止空洞无物;自己有感而发,写下来也容易打动别人。这样,我们的读写能力得到良性发展,同时生命之河也改变了宽度和深度,也许就能出现一个“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 真情实感是佳作之源。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拒绝麻木,拒绝冷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真善美的渗透和激发,学生在深入的体察中,会与麻木挥手,与冷漠告别,写出真情文字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好语文有利于提升孩子的情商。学会感动,珍爱生命中平常处的深情厚意,探究其中的喜怒歌哭,从而观注人生最有价值的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又何愁苦旅没有风景,笔端没有奇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