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96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实证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实证研究摘要: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等 10 省市 30 所高校的 1000 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现阶段高校教师总体幸福感较高,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认同、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以及高校教师专业认同感的增强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薪酬待遇、婚恋状况、科研压力、专业化发展可能成为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幸福感;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4-0003-07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

2、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各方面的态度和评价,即喜爱自己职业的程度。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势必也关涉着对幸福的追求。关注高校教师的幸福,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既是教学理论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也是教学实践工作者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诉求。高校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开拓者,他们的幸福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整个高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对于构建幸福校园具有重要价值。当下的高校教学生活中,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如何?哪些因素影响到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2通过实证调查,解构和分析当下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高校教师

3、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时间为 2011 年 3 月至 2012 年 12 月,主要选取北京市,上海市,浙江温州市,湖北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兰州市,河北省邯郸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池州市、安庆市等 10 省市 30 所高校 1000 位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978 份,问卷覆盖了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等特征。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前期以各级各类教师为研究对象,后期则主要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工作、会议、访学期间及电子邮件,对国内 10 省市的 30所高校共 1000 名教职员工进行

4、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 978 份。其中男教师 543 人,女教师 435 人;工作不满 10 年(含 10 年)的青年教师 678人,工作 10 年以上的教师 300 人;副高及以上 201 人,中层及中层以上管理者 164 人。这些教师涵盖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涉及 985 院校3 所,211 院校 4 所,普通本科院校 7 所(指除 985、211 外的省属本科大学) ,新建本科院校 10 所(指 1998 年以后升格的本科学院) ,高职类院校 6 所。 (二)研究工具 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霍波克(R.Hoppock)于 1935 年出版的工作满3意一书首次

5、提出“工作满意度”后,至今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工作满意度研究逐渐被引入高校,大多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等理论分析框架编制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 (TeachersProfessional Happiness Questionnaire,简称 TPHQ)是基于弗鲁姆(Victor H.Vroom)的期望理论,在借鉴了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等相关幸福感量表的基础上,整合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与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PWB)的理论框架与测评指标,

6、建构出的多方位、多功能的幸福感测评工具。包括一个指数(幸福指数) 、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 、职业地位、薪酬待遇、工作成就、专业成长、社会支持等八个维度(共 32 个项目,采用 5 级计分) 。与此同时,结合前两阶段预测过程中的访谈需要,编制了两份访谈问卷,分别为教师工作幸福满意度之访谈表(教师用) 和教师工作幸福满意度之访谈表(管理者用) 。 (三)数据分析 采用 Excel4.0 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 SPSS17.0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包括一般描述性的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三、研究结果 (一)高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较高 作为一种态度和评价,工作

7、满意度既可以是对工作整体状况的态度和评价,也可以是对工作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态度和评价,其相关组成方4面有工作性质、薪酬待遇、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个人特点、人际关系及外界环境等。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主要包括内在影响因素的人口变量(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婚姻和教龄)和外在影响因素的环境变量(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薪酬待遇、专业发展和工作本身) 。调查数据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34(其中最高分为 4.19,最低分为 2.12) ,标准差为 0.47,稍高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指数(3.21) ,说明目前高校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状况较满意,总体幸福感较高。其中得分在 2.

8、5 分以下的极不幸福的教师仅有54 人,占 5.5%;得分超过 3.5 分总体感觉较幸福的有 198 人,即有 20.2%的教师感觉非常满意,稍低于中小学教师的 28.9%(得分情况见表 1 所示) 。数据还显示,高校中行政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F=(2,975)=3.410,p=0.034。高校中层干部的幸福感相对较高,这也许跟当前高校管理学术化、行政化趋势有关。一方面,中层干部大多具有博士、教授头衔,社会地位、学术地位较高: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不需委身于行政权限下,科研教学活动相对自由。进一步分析发现,兼行政职务岗位的教师随行政级别的晋升其工作满意

9、度递增,但纯行政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却不高,这说明高校教师在关注职务升迁的同时,更希望把教师岗位作为第一身份(见表 2 所示) 。 (二)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体现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高校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虽然较高,但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5差分析的结果却显示:不同性别、教龄、职称等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更多来自于内部的影响因素,如教龄、工作地位以及专业地位等(见表 3) ,印证了相关研究中满意度确实与个体在一个单位的工作年限存在一定关系。男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这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

10、调查研究结果一致。数据还显示,985 高校教师与高职高专类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较高,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较低。 四、原因分析 (一)影响高校教师满意度高低的因素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期望与实际取得成就相吻合的程度,期望未能实现便产生不满意感,期望实现或得到的回报大于他所期望的回报才会对工作满意。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较好,总体幸福感较高,说明高校教师对其自身工作的态度和评价越来越高。 1.社会对高校教师群体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对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教师的社会认同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校教师。一方面,社会把高校看成

11、是培养人才的高地,把高校的学术水平看成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高校教师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另一方面高校学科的专业性客观上要求教师有更精深而广博的知识。因而人们对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敬重,对高校教师的工作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从高校内部关系来看, “教师之于大学的6重要意义,无可争辩地使其处于大学组织构成要素中的主人地位”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措施以保障高校教师的工作待遇、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也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高校教师也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厚望,对职业的

12、认同度越来越高,这是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的原因之一。本次调查亦发现,高校教师在涉及薪酬待遇、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得分较高(见表 4 所示) 。 2.高教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稳步上升 教师的职业认同指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它是一种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教师对工作满意度的感知总是以教师本人对职业的主动积极心态为前提的,与教师本人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工作心态有关。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观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工作绩效,且有助于其排除社会的干扰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和理想,获得工作成就感。尤其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否把所从事的工作当作谋生的职业

13、和内心坚守的事业,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工作绩效、教育信念和工作满意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其总体幸福感。 由于教师是一门专业性的职业。所以教师的幸福带有明显的职业色彩,教师劳动的精神性、示范性和奉献性要求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本次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教师在职业形象、职业环境、职业成就感等有关职业认同感方面的得分较高(见表 5 所示) 。一方面,国家对7高等教育的投入让教师的社会地位、生活待遇和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使高校教师逐渐成为让许多人羡慕的职业;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相对自由和谐的职业环境容易实现教师预定的人生理想、目标和价值。相对而言,一些高职类院校由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细分市场受到一定挤压,教师

14、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3.高校教师的专业认同感越来越强 教师对自身的专业认同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前,受传统思想影响。还有一些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不太认同,总认为教师职业只能称之为具有部分职业特性的工作岗位,教师的工作不如医生穿着大白褂、律师穿着律师服那样专业、显性、直接。1993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文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随着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聚集之地,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发源地,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使部分高校

15、教师认识到自己专业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的专业认同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认同,包括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教师只有在心理上认可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才能有激情和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从而激发自我的最大潜能,最终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职责,他们在与社会各层关系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专业的自我印象,进而对自身的专业生涯产生认同情感和归属感。本研究数据表明,高校教师的专8业认同感普遍较高(见表 6 所示) ,但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 (二)高校教师幸福感表现不平衡的影响要素 虽然高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较高,

16、但是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地域教师的幸福感在个别因素或某几个因素上得分较低,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意。尤其在地域变量上变化明显,如东部、大城市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大,中、西部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年教师的科研压力相对较大。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压力相对较大。1.青年教师生活压力较大 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将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虽然教师的工资水平有所提升,但相对于其他高收入行业,教育工作还是一个相对清贫的工作,与其成长成本相比更是偏低。高校教师的入职标准基本上为硕士及硕士以上,年龄约在 25-30 周岁之间,大部分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面临婚恋及购房

17、等压力,这就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对其收入产生了较大的不满足感。本次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在回答有关教师薪酬待遇的题目上平均得分仅只有 2.44 分,其中 60.2%的青年教师表现出不满意。具体来看,在薪酬待遇上,30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满意度最低;50 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的满意度最高。进一步访谈发现,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域的青年教师虽然都在薪酬待遇方面表现不满,但具体原因却各不相同。 东部高校青年教师在薪酬待遇方面的满意度较低。东部地区集中了我国优质的教育资源,东部高校的人职条件也较高,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不仅职称较低、收入较少,同时又面9临着恋爱、结婚、生子、高房价等多重负担,这些都降低了青年教师

18、的幸福感。另外,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高校青年教师与当地青年主流消费文化、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状态和评价标准,间接影响其工作满意度。 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较大。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经济待遇相对较低,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学校的薪酬水平相比其他地区较低;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教师并无第二职业,在校薪酬是他们唯一的收入。 研究还发现,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但未婚女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的未婚女教师,其工

19、作满意度最低(见表 7 所示) 。一方面,高校的入职标准使得高校女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 “剩女”比例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未婚女教师婚恋选择面较为有限,一些硕士、博士女教师往往乏人可选,造成被动“过剩”:另外,传统的婚恋观使得部分高校女教师在婚恋中高不成低不就,也是造成“过剩”的主要原因。 2.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压力较大 高校工作虽然相对稳定,但教学科研任务还是较繁重的。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除了备课、上课,还需做科研、写论文。再加上教师聘任与定编定岗机制、教师业绩考核制、职称评聘制、评优评奖制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等时刻影响着教师的幸福。 “白天忙教书,晚上忙论文,10周末忙备课,寒暑

20、假忙课题,隔三差五忙职称” ,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纠结在一起,使得他们看似有自由实则无闲暇。本次调查发现,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科研方面存在差异,985 高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最高,其次是 211 高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教师,得分最低的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见表 8 所示) 。究其原因,这与我国当前高校的评价导向有关,大部分高校都过于强调学术性评价指标,以“科研定乾坤” ,迫使部分非研究型大学教师加入科研行列,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限于研究实力未取得明显研究成果,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科研压力。 重点大学、省属本科大学、新建本科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来源各有不同。985、2

21、11 等重点院校教师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可利用资源较多,再加上学校名气较大,社会地位较高等,其申请课题、获得课题项目较容易;但在完成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存在压力(见表 3 所示)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教师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很少或几乎就不需要从事科研工作。也没有对科研评价的硬性要求,所以在这方面压力较小。而地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办学积淀不够深,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够高,办学特色不够强,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处于相对弱势,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又略胜一筹,所处位置不上不下,较为尴尬,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困惑也较多,如研究基础薄弱、获得资源能力有限等,致使科研压力增大,幸福感不强。 3.中、西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压力较大 中、西部高校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的制约,一些地区在教师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