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台山高僧事迹筒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237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五台山高僧事迹筒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代五台山高僧事迹筒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代五台山高僧事迹筒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代五台山高僧事迹筒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代五台山高僧事迹筒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代五台山高僧事迹筒述摘要: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观瞻、问学、焚修。五台山僧侣作为一个群体,有其别具一格的特色。他们或者向往神圣,远道而来;或者经历神奇,如梦似幻;或者杖锡萍游,寻访知识;或者高风亮节,令人敬仰。通过对古代五台山僧侣事迹及其群体特色的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古代;五台山;高僧 中图分类号:B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3-0050-09 五台山僧,指曾在五台山驻锡修行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或在五台山上有所作为,或最终于五台山圆寂的僧人。在古代,曾有众多僧侣在五台山中潜心修道,祈求成佛。他们或者原是异

2、地之僧,因仰慕佛教圣地五台山而千里迢迢,不辞艰辛,步行赴晋,到五台山观瞻圣迹,拜谒高僧;或者本是晋人,自小即在五台山出家,开始拜师、学佛焚修,后在问学过程中遇到难解的困惑,于是便毅然离开五台山,四方云游,拜访各路高僧;或者长期坚守五台山,苦心修行,数十年如一日,并终焉于斯。然而,由于僧侣出家,志在避世成佛,他们的事迹多不为世人所知,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历史又没有太大的影响。因而,在史籍中很难看到有关他们事迹的记载;即使偶然可见,也多是一鳞半爪,不得其详。即使是专门记载僧侣事迹的高僧传 ,如南朝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 、2唐道宣所撰续高僧传 、宋赞宁所撰宋高僧传 、宋普济所著五灯会元 ,以及今人所编著

3、的古代高僧传,如李山主编的历代高僧传 、赵超主编的新编续补历代高僧传等,虽然所记高僧人数不少,但要找出五台山高僧来,却又寥寥无几。虽知专记五台山佛教历史的清凉山志或许有较充足的历史资料,遗憾苦寻未得。这就为笔者试图将古代五台山僧侣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考察、研究,以探寻其群体特点及其成因,或在古代历史上有何直接或间接的贡献等问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尽管如此,笔者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还是搜集了若干有关古代五台山高僧的事迹史料,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爬梳、归类,试图探讨古代五台山僧侣群体的若干特点或可资颂扬的历史贡献。 一、向往神圣,远道而来 五台山佛教历史悠久。据相关典籍记载,东汉明帝在位时,因梦而派人西

4、访,寻觅拜谒托梦于他的佛陀。使者西行至西域,遇迦叶摩滕、竺法兰二高僧,于是延请二高僧到中国京城洛阳传播佛法,时在东汉永平十年(67) 。次年,二高僧以天眼观五台山,见山势雄伟,与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成佛的天竺灵鹫山的山形极其相似,便奏请明帝批准,在五台山上创建寺院。这座与洛阳著名的白马寺同年建成的寺院,时称“大孚灵鹫寺” 。自此,五台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历代封建帝王推崇佛教,欲借助佛教麻痹民众斗志,维护其封建统治,常常在五台山上大兴土木,崇建佛刹,弘扬佛法。随着寺院的不断创建,出家僧侣及在家信众日益增多,香火越来越盛,五台山的名声也传播广远,对僧侣及各地的信众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如磁石

5、于铁一般。故有学者明确指3出:“五台山能够在难以计数的神州大山中出类拔萃,遐迩闻名,完全是因着一个佛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佛给了五台山以活的灵魂。如果没有了佛 ,五台山便似灵魂出窍而失去了生命,毫无光彩可言。 ” 另一方面,佛教经典中有关五台山的记载,更增添了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的神圣性。印度佛教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 ”正是由于五台山的“知名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益增长,远扬海外,垂诸史册” ,许多佛教信众于是朝五台

6、山奔赴而来,包括三晋本地之人、国内异地之人,甚至还有许多域外来僧。 首先是不少晋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五台山僧之一部分。如五台山真容院释光嗣,俗姓李,太原文水人, “冲幼孤静,罕杂童雅,信尚(五)台山,乃为真容院浩威(禅师)之高足也” ;五台山善住院释无染,原在中条山(今山西南部)出家受业, “讲四分律 、 涅槃经 、 因明、 百法论 ,善者从之” 。佛经说东北方有“金色世界” ,文殊菩萨与一万圣徒居住于其中并演说佛法,而五台山正好位于中条山的“东北方” ,释无染认定这佛教天堂“金色世界”必定在五台山中;再加上他曾听说有自西域来的僧人佛陀波利不辞劳苦,穿沙漠,过雪山,到了五台山,果然见到了现形

7、为老人的文殊菩萨,因此,他毅然动身,向五台山进发,“以(于)贞元七年到(五)台山善住阁院” , “遂挂锡栖心,誓不出山” ,4决定将五台山作为自己焚修终老之地。此外,其他如唐代五台山华严寺释牛云,雁门(今山西代县)人;释岸禅师,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五台山真容院释光屿,应州(今山西应县)金城人;释昙鸾,雁门郡楼烦县(今山西代县)人等。 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的情况下,还有不少佛教信徒自千里之外而步行跋涉赴五台山观瞻圣迹并拜师学佛者,释神英及释法照便是其中两人。释法照原来栖止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市)云峰寺。他千里迢迢造访五台山的缘由, “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

8、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可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 。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获。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又现诸佛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时有嘉延、云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 ”后又“遇一老人,告(法)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 (法)照隆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 言讫不见。 ”法照于是毅然启程赴五台山。去除其中神话色彩,此事的真相大约是:衡州云峰寺中嘉延、云晖二禅师曾到过五台山观瞻问学,或从五台山云游而来,

9、在寺中曾与众僧述说过五台山的风景及传说,使五台山在法照等僧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使之对五台山产生了向往之情;但千里迢迢,路途艰难危险自不待言;为了吸引其他僧人与之同行,法照于是编造了上述种种神话,寓意5文殊、普贤等召唤他们到五台山去。法照这一招果然凑效,有“同志数人”与之偕行,虽历数年,终于到达了心驰神往的佛教圣地五台山。 隋唐时期,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已名声远播。在佛教信众心目中,五台山不仅中外高僧大德云集,是学佛焚修的理想之地,而且据说还是文殊大士的说法之地。文殊菩萨经常显形(或为老人,或为童子) ,得其指点迷津,涅槃成佛也许顺遂得多。于是,年青而志向宏远者毅然迈开步伐;而年老者虽出于现实

10、考虑,不敢作远游之奢望,然而他们却积极鼓动其他年轻僧侣克服困难到五台山去。五台山法华院僧神英,就是在神会禅师的鼓动之下启程赴五台山的。据载,神英,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人,自小出家从师,讽诵精勤,日夜匪懈,兼擅经论,远诣南岳,参神会禅师。神会认为神英在佛学上有潜质,对他说:“汝于五台山有缘,速宜往彼瞻礼文殊,兼访遗迹。 ”神英“既承指授,以开元四年(716)六月中旬到(五台)山瞻礼” 。神英果然不负神会禅师期望,终成五台山高僧。 还有释行严,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 “家袭簪组(官宦世家) ,业嗣典坟” ,因听人诵读庄严王经品 ,心有所动,向父母“求出劳尘” 。出家之后, “闻五台山文殊应现,凡

11、圣交踪,乃登游而隶名斯地” 。到了五台山后,行严得以向众高僧问学, “自尔一成慕学,三教皆明,谈论天人之际,听者茫昧,不知区域之内外耶!王公大人靡不回向” ,遂成为五台山高僧。释道义,江东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唐开元年间(713-741)至五台山,于清凉寺粥院居止。五台山清凉寺高僧澄观,本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11 岁出家,唐大历十一年(776)为五台山佛6教文化所吸引, “誓游五台” 。到五台山后, “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 。 也有父母向往五台山的神圣,认定五台山是修炼成佛的理想之地,因而将子女从小送到五台山拜师学佛的。五台山王子寺释诚慧即为其例之一。 不仅是国内各地皆有僧侣赴

12、五台山观瞻求学,甚至还有不少域外僧侣因仰慕五台山之神圣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五台山者。如:佛陀波利,北印度厨宾国(今克什米尔)人,为道而忘身,遍观灵迹。闻文殊师利在清凉山,远涉流沙,不远万里来华礼谒,于唐仪凤元年(676) ,杖锡五台, “虔诚礼拜,悲泣雨泪,冀睹圣容” 。在五台山,一日,波利见一老翁从山而出,用婆罗门语对他说:“师何所求耶?”波利答曰:“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 (吾)从印度来,欲求瞻礼。 ”老翁曰:“师从彼国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否?此土众生多造诸罪,出家之辈亦多所犯。 佛顶神咒除罪秘方,若不赍经,徒来何益?纵见文殊,亦何能识?师可还西国,取彼经来,流传此土,即是遍奉众圣,广利

13、群生,拯接幽冥,报诸佛恩也。师取经来,弟子当示文殊居处。 ”正在波利不胜喜悦,向山礼拜之时,倏忽已不见了老翁。波利于是重回印度,将佛经取来。 唐代中期曾在五台山传法、修建金阁寺、玉华寺等密教道场的不空是来自师子国(今斯里兰卡) 。据唐圆照贞元录载,不空原法名智藏,在阁婆国(今爪哇)遇中天竺密教高僧金刚智,随其来到中国洛阳,一起从事译经活动。大历五年(770) ,唐代宗诏请不空往五台山修功德,7作法会。不空的弟子中有华人,也有外国人,如慧超就是来自新罗(今朝鲜半岛) 。 古代从西域来的域外僧侣,汉文典籍通常称为“梵僧” 。古代五台山“梵僧”之多,在有关五台山的佛教神话传说中也有间接反映。如五台山

14、僧无染曾“于中台东忽见一寺,额福生 ,内有梵僧,数可万计” 。 有学者指出:除国内僧侣外, “还有不少印度、尼泊尔、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高僧甚至达官显贵朝礼五台山,致使五台山成为有史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个至关重要场所和纽带” 。 古代五台山僧多是远道而来。他们不畏危难,仅凭双足步行,不少人历经数年,才终于到达五台山。他们奔赴五台山的动因是什么?高僧传常将这些高僧的行为神化,说是受到了“神明”的启迪、指引。这些神话当然不可凭信。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僧侣是怀着对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向往而开始其千里之行的。故有学者说:“从南北朝以来,佛教信士的渲染,文人骚客的点缀以及帝王名公的崇建,就逐渐使五台山成为僧俗人

15、等巡礼朝拜的文殊菩萨道场,成为日后中国佛教四大道场的第一道场。 ”这使五台山成了对广大佛教信士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一个大“磁场” 。二、经历神奇,如梦似幻 据高僧传记载,五台山僧多有神奇的经历。他们常常见人之所未见,遇人之所未遇。这似乎可以看作是古代五台山僧之一特点。 据载,不少五台山僧都曾在五台山上见过文殊菩萨现形。 唐代五台山法华院释神英,于开元四年(716)六月中旬到五台山瞻8礼文殊,兼访遗迹。 “一日,食毕游于西林,忽见一院题日法华 。 (神)英遂入(其)中,见多宝塔一座,唪哗繁华,如法华经说同也。其四门玉石功德,细妙光彩,神工罕测。后面有护国仁王楼,上有玉石文殊、普贤之像。前有三门一十三

16、间,内门两畔,有行宫道场,是文殊、普贤仪杖。三门外状(绘画) (五)台山十寺,杳然物外,观瞻浩荡,神情恍惝。 (神)英试出院,又见众僧且非恒(平常)所见者,而多诡异。疑预未决,遂出门东行,可三十步,忽闻门户铿然,回目视之,了无一物。 ”神英弄不清眼目所睹到底是梦幻还是现实;但他坚信这是“大圣”文殊对他的“警悟” ,告知他“于此地必有缘矣” ,日后定能成佛。于是,神英遂在所见多宝塔处结庵而居,并发愿通过募化建寺院一所。结果,“日居月储,信施如林,归依者众。遂召工匠,有高价者誓不酬之。乃于易州千里取乎玉石,用造功德,细妙光莹,功侔(同)所见” 。依照虚幻中所见情景,建成寺院一座,号“法华院” 。神

17、英在法华院住持说法,影响很大。后无疾而终。 据载,在五台山上见过文殊现形的还有唐代五台山华严寺的释牛云。牛云俗姓赵,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之所以又姓牛,是因为前生曾为牛。牛云童蒙之时颇显愚鲁迟钝,父母送他人乡校读书,终日不识一字,唯独见了僧尼,合掌有畏惮之貌。父母认为此儿或许与佛有缘,12 岁时把他送至五台山华严寺善住阁出家,礼净觉为师。在寺院中,众僧尼都轻视取笑牛云的“朴钝” 。年满受戒后,牛云仍然因为愚钝而无法诵习。及至 36 岁,牛云想,我听说台山上常见文殊菩萨现形,我如今就赤脚到台上去,如果有幸真能遇见文殊,就只求文殊给我聪明,让我顺利学诵9经法。于是,他冒着寒风大雪上山。到了东台山顶

18、,只见一老人燃火而坐。牛云觉得奇怪,问老人,如此雪寒,从何而来?为何不见来时踪迹?老人问牛云冒雪挨苦上山来有何心愿?牛云说:“吾虽为僧,自恨昏钝,不能诵念经法。此来欲求见文殊,只乞聪明果报。 ”老人称奇,又问:“此处不见文殊,更欲何之?”牛云说,东台上如果见不着文殊,就到北台上去看看。老人点头称是。牛云告别老人,便到北台去。薄暮时分终于到了北台,却又见老人已在台上燃火而坐!牛云于是醒悟,莫非此老人就是文殊菩萨显形?便望老人礼拜。老人通过入定寻找牛云生性愚钝的原因,发现牛(赵)云之前生是牛,故而“暗钝” 。经过作法,老人终于使牛云“心乃豁然,似暗室立于明灯,巨夜悬于圆月也” 。老人这时才显现文殊

19、原形,对牛云说:“汝自后诵念经法,历耳无忘。又于华严寺东院大有因缘,无得退转。 ”话音刚落而文殊已不见踪影。果然,牛云下山后, “凡日经典,目所一览,辄诵于口” ,遂成为五台山一高僧。 一些五台山僧在山中还目睹过“佛光” 。何谓“佛光”?佛经中说,佛光是佛祖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人们在山中看到奇异的光,便自然想到“佛光” 。如宋高僧传载,五台山华严寺僧无著就在山中见过许多奇异景象,曾目睹“有白光两穗,入户悠扬,少顷而灭” ;灭后不久又再出现。善住阁院释无染, “前后七十余遍,游历诸台,睹化现金桥、宝塔、钟罄、圆光,莫穷其际” 。所谓“圆光” ,大约就是众人所称的“佛光” 。更奇异的是,

20、释法照从衡州赴晋, “到了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 ;到佛光寺后, “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法)照” 。 10透过以上充满神奇色彩的五台山僧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五台山僧的一个特点,这就是他们善于利用神话神化五台山,使之成为佛教信众心目中的“神圣”之地;又善于利用神话进行宣传、募化,以建寺造像,弘扬佛教。这一点,从以下所述二例即可见之。 例一:释道义,江东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唐开元年间至五台山,于清凉寺粥院居止。一日,道义到山下运柴。负重登高,颇感艰苦。于是,道义以一双竹鞋为代价,雇请他人挑担。走到楞伽山下,遇一老僧与一童子偕行,热情请道义至山寺饮茶消乏。道义便随之入寺。但

21、见“大阁三层,上下九间,总(全部)如金色,闪烁其目” 。饮罢茶,道义依依不舍地与老僧道别。行及百步,回头看时,山寺已无踪影,唯见满目山林,乃知原是“化寺”!道义后来到了京师长安,经奏请皇帝批准,并“宣十节度助缘” ,终于在五台山建成了金阁寺。道义奏请皇帝敕建金阁寺,如无一段“神话故事” ,要打动皇帝及十节度使恐怕并非易事。因此,对于道义的神奇经历是真是假,似乎无认真追究之必要。 例二:宋高僧传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载:释法照,不知何许人,原栖止衡州云峰寺,唐大历二年八月启程赴五台山,至大历五年四月五日到达山西五台县,远远就看见佛光寺南有数道白光。六日至佛光寺。其夜四更,又“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 。法照问随行众僧这是什么光?有僧答道:“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 ”只有与佛有缘者才能有幸目睹。跟着这道光线寻觅,于佛光寺东北五十里许,见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 。 “方圆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花树,充满其中” 。法照进入寺中,至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