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构建民族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摘 要:民族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他院校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民族高校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的建设。但受传统观念、高校扩招、市场经济等的影响,民族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试图就民族高校师生关系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原因,进而对如何有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民族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62-02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如何处理,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够
2、激发高校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有效完成,提高教学水平, “优良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1,而中国自古有着尊师重道的传统,所以在这漫长的教育历史中都非常重视教师的权威作用,师生之间大多都是一种师权专制的和师尊生卑的关系,然而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环境逐渐开放,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在国际竞争越来越围绕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展开的大背景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竞争和善于合作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种能力并不能在教师的权威作用下培养出来,教师的权2威地位受到了冲击,师生关系也日趋紧张。因此高校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需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3、一、民族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和问题 民族高校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主要的关系。现在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总体来说是和谐的,教师既教书育人,又从各个方面关心、保护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交流,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学生对老师也很尊敬,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冷漠的师生关系 民族高校师生关系冷漠是师生关系中最凸显、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传授式教学为主,教师往往觉得自己就是权威,忽略了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尤其是在民汉师生中,这种教学方式毫无效果,学生只会无精打采地听着,表现出一副麻木不仁的表情,师生之间缺少了对话和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这
4、种权威似的教学中, “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复存在,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 ,只是作为教师的必要而存在”2。 (二)单向灌输式的师生关系 “我们把师生关系传统地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产生的一种交往关系,将其看作是附属于教育教学的、被认为是知识教学的工具,师生关系围绕知识的传播和接受而形成。 ”3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只是单向的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在民族高校中,因为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教师应与学生之间相互多交流,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认真地学习,通过3课堂相互的交流,使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使教师
5、和学生获得双丰收地效果。然而,在我国大学的课堂上,大多都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教师独自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教室里记着笔记,教师根本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只是通过一张万能的卷子来测试学生学习的好坏。 (三)功利化的师生关系 民族高校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就是师生间变得更加实用,趋向于利益化、商业化。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的本真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 ”4在这种功利化所师生关系中,师生间交往渗透着非常明显的等价交换、有偿服务的功利色彩。一些学生会经常带礼品拜访教师,或因入党、助学金等等事情给教师送礼,或请老师吃饭,使师生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严重扭曲了师生关系的精神实
6、质。同时,这些老师也被一些荒唐的代号而取之,例如,拉面老师,包子老师等等。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的今天,部分教师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念也悄然出现偏斜,把师生间交往变为交易,利用自己的权利,改变了以往纯洁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被功利化所取代。 二、影响民族高校师生关系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日常行为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高校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感人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4事迹。但是,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一味地追求单方向、多知识的灌输,对民族学生来说也不知
7、道是否能够接受。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通过“百度” 、 “搜狐”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更加快捷,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授予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弱化,在客观上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隔阂。 (二)师资的不足 自 1999 年以来高校逐年扩招,使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教师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在民族地区的高校采取“少数民族学生降分录取”政策,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文化基础水平与以往的民族大学生相比较薄弱。教师队伍的不足和学生的增加使原来的“小课”被扩展为“大课” , “小班”被扩充成“大班” 。因此教师教学工作量越来越重,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和知识
8、更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只好疲于应付,面对面地管理和交流方式被正规的控制方式所取代,从而加深了民族高校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淡漠,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师生价值观念的差异 民族地区高校师生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教师由于职业角色的要求,受传统教育和特定历史时期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思维方式、处世待人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在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学生粗犷豪放、诚实守信、热情好客,但情绪控制力较差,再加上受现代文化、宗教思想等的影响与教师存在着思想、心理上的“沟壑” ,产生一定的心理差距,所以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判断是不一致的。当教师5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自己截
9、然不同时,教师通常会用权威和习惯去教导和规范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难以再次敞开心扉和老师沟通,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就变远了。 (四)经济思潮的冲击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高校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经济化,教师和学生也更趋于现实和功利,民族高校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原本对自己的职业怀着崇高的理想、满腔热血的老师,却把学生当成谋生的手段,对工作缺乏热心,对学生缺少关注。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变得功利,认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服务,教授学生知识是天经地义之事,和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认为有些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另有目的,在这样的状况下师生关系也只能
10、趋于经济化。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分析 (一)从学校角度 1.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教师的经济待遇主要是指教师的工作收入、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有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而较高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教师自信心的形成,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能够更加投入和热爱自己的岗位,从而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落后,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在这里工作的教师更是辛苦,他们不仅肩负着科研、教育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为高校的稳固,乃至边疆的稳固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校应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提供良好的6工
11、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使教师们更有精力与动力投入自己的工作,使师生关系可以有进一步良性发展的机会。 2.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师生管理模式 在高校中,要更新学校的教育观念、转变师生管理模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机制既要向全国高校看齐,又要根据本校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民族高校应把科研、教学、育人三者协调发展,摒弃旧的“重科研轻教书育人”的观念,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上级领导也应该适当地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使组织管理有效地进行,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做铺垫。 (二)从教师角度 1.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平等观念 作为一名
12、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培养自己崇高的人格,树立一视同仁的观念。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是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言传身教” ,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信服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身教”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灵魂。 “平等”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原则,教师要强化自己的平等观念,平等地看待自己和每一位学生,摒弃传统的“师尊生卑”的师生观,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考虑,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民族高校里,除
13、了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7素质、树立平等观念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外,还要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只有民族团结,才能有稳定,只有稳定了才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倍加关注民族大学生,增进师生交流 民族大学生一般来自偏远落后地地区,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在思想方面有也很大的差异,进入校园后表现出诸多的不适,例如在汉语的交流中,表达不够流利;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由于家庭条件差,造成自卑的心理,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也较大。针对民族大学生的这些情况,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在学习上更多的指导,多加鼓励,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帮助,并对其进行自立、自强教育,克服自卑心理;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慰藉,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加强团队意识的
14、培养,帮助他们走出孤僻和偏执的泥潭,让他们感觉到校园的温暖。在一些评先选优和助学金的发放等方面可根据民族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倾斜,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他们敞开心扉,积极地和老师、同学交流,增进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从学生角度 1.加强自我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民族高校的民族大学生,由于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等原因,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更应该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课余时间,要学会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博览群书。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受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加强民族团结,正确认识、评价事物与人。 82
15、.加强自我约束力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好动时期,自我控制力较差。在高校,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期间随意接电话,交头接耳等现象比较普遍。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得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耽误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约束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严于律己,加强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 3.尊重和支持教师,主动与教师沟通 在大学里,学生的“尊师”理念要牢记在心,只有做到“尊师” ,才会得到教师的尊重与爱护,才能和谐发展师生关系。大学生几乎都已经成人,思想更加成熟,应该要理解教师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也有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在某些方面有不足和局限性,但学生不能因此贬低教师的作用和努力,
16、而应支持教师的工作。在学习、生活、感情等方面可以通过电话、短信、QQ 等信息手段与教师进行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许多方便和需求,还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民族高校又为贫困的地区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服务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速度,提高教学质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给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带来阻碍,因此高校要利用有利的条件,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平等、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 9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85.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教育学30 周年纪念版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2. 4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