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提取证人记忆中嫌疑人面孔的理论探究【摘 要】面孔再认是证人识别犯罪嫌疑人特征的项目中最具判断力的一项,证人对面孔再认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顺利侦破。如何最大程度的从目击证人的描述中还原其面孔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人对面孔的识别有天然的敏感性,大脑在视觉认知进化过程中,面孔识别已经出现了与其他物体的差别,面孔记忆有一套独立的系统。如何将面孔识别提高到一个准确的水平,是应当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面孔记忆提取的因素,并试图通过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用最佳的手段还原证人记忆,以达到最真实的水平。知觉到的事物是人对其加工后进行动态存储的,
2、因为记忆是一种随时提取和存入的状态,因此再认过程中如果提取过程出现误差,则有可能造成再认失败,例如证人对犯罪嫌疑人面孔的言语描述,犯罪嫌疑人面孔画像形成过程以及面孔重建中对细节的把握等。由此可见再认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可控的过程,因此无论警方还是证人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再认完全可靠。从影响面部记忆的识别和提取的因素上探寻,找出适合的方法来提取证人记忆显得极为重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认知相关电位检测,全息影像投射技术,情绪模拟系统等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心理面孔;言语描述;面孔画像;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2面孔再认是证人识别犯罪嫌疑人特征的项目中最
3、具判断力的一项,证人对面孔再认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顺利侦破。人对面孔的识别有天然的敏感性。大脑在视觉认知进化过程中,面孔识别已经出现了与其他物体的差别,面孔记忆有一套独立的系统。如何将面孔识别提高到一个准确的水平,是应当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的问题。 知觉到的事物是人对其加工后进行动态存储的,因为记忆是一种随时提取和存入的状态,因此再认过程中如果提取过程出现误差,则有可能造成再认失败。再认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可控的过程,因此无论警方还是证人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再认完全可靠。这样,从影响面部记忆的识别和提取的因素上探寻,找出适合的方法来提取证人记忆显得极为重要。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4、和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证人面孔再认工作中。 一、嫌疑人面孔记忆的提取 提取证人记忆中的犯罪嫌疑人面孔时,警方主要的工作是对其进行语言引导和记录。这一过程要严格遵照格式塔(Gestalt)原则。在回忆时首先对其案件整体进行完整回忆,再根据时间线索进行细节回忆,最后在记忆中形成完整的犯罪人形象。面孔是一个人最具区别性的外部特征,对目击证人来说,识别犯罪人的最直接途径就是通过辨别他们的面孔。 还原证人记忆中的犯罪嫌疑人面孔形象是需要进行多方诱导和记录的,这一过程必须谨慎进行,因为再认过程往往会受到询问语言的诱导3而出现形象上的变化,最后造成提取出的面孔与真实面孔出现差距。一般提取犯罪人面孔的过程应
5、该是要求证人以时间线索为主,在目击案件的时间内对接触犯罪人进行回忆,并在这个阶段搜索记忆中犯罪人面孔时段,不同时间段的特征整合为完整的面孔特征。 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在知觉事件或人物时基本遵循整体性原则,即知觉到的往往是整体,细节特征是包含在整体之中。记忆的提取过程也是从整体到细节的,因此,证人记忆中最完整和准确的部分还是事件整体。熟悉的事物在长时记忆中会形成短时记忆知觉模板,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会提高知觉的速度和准确性。熟悉事物由于知觉模板,完全可以在回忆时将信息任意呈现在短时记忆中,不会受到整体和细节的限制,但不熟悉的事物则只能按照整体到细节的顺序进行知觉和回忆。虽然人的面孔有着天然的
6、记忆模板,但是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仍然会有较多的误差,因此在诱导目击证人回忆时,要遵循完形原则。 (一)言语描述与面孔提取 在获取证人对嫌疑人的面孔信息时,主要的方式是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来还原,所记录的是证人对嫌疑人的面孔言语描述。虽然图像记忆可以通过言语转换,但是两者的信息加工编码类型差距较大,证人的言语描述可能与犯罪嫌疑人的实际面孔有差距。并且进行过嫌疑人面孔询问和描述的证人,在后来的嫌疑人面孔识别时,可能会因为先前的言语描述受影响。Schoole 进行过言语影响面孔识别的研究,实验让三组被试观看犯罪情景录像,在识记过程结束后,一组被试要求对犯罪人进行面孔言语描述,一组要求分辨照片,最后一组
7、作为对照组。两天后再次进4行犯罪人面孔再认,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的再认正确率最低。这是由于面孔记忆的图像编码进行了一次语义输出编码转换,短时记忆中的语义编码影响了面孔记忆,语义输出编码干扰了图像输出编码,于是出现了再认正确率下降的现象。 证人的面孔语言描述能力和视觉面孔辨认正确率没有较大关系,而且言语描述具有干扰作用,嫌疑人面孔确认工作中,首先安排的应该是列队辨识。在进行证人辨认之前,警方首先注意的应该是确定证人在目击案件过程中,其注意是否完全集中在犯罪嫌疑人面孔上。因为只有进入意识范围的图像才能被加工和记忆。Loftus 提出的“武器效应”就指出,证人在目击犯罪人持武器的案件发生时,证人对嫌疑
8、人的指认能力较差,原因是由于证人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武器上,而不是犯罪人的面孔。 嫌疑人的面孔描述属于语义转码的图像,在询问一个案件中的多个目击证人时,应当规避一个证人的目击描述对另一位证人的影响,因为证人间由于交流或者无意听到都会产生一种描述趋同性。Jenkins 和Davies 的研究发现,在进行图片列队再认前对被试施加影像性描述比再认后有更大的影响。Rakover 和 Cahlon 提出了特征捕捉模型,在面孔识别中综合各个目击证人相同的部分特征,避免了目击证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该模型还遵循了知觉格式塔原则,按照整体规律拼合了面孔图像。 (二)言语描述与嫌疑人画像 将目击证人的语言描述
9、直接转换到实体图像的方式主要是嫌疑人面5孔画像,通过这种技术很多嫌疑人面孔得以还原并帮助了案件侦破,但画像师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长期经验才能达到准确。并且嫌疑人画像的过程是从证人的语言描绘反映到画像师的作品上,中间的言语和理解过程可能会出现偏差。并且通过画像对嫌疑人进行通缉,可能会由于描绘的失真,造成嫌疑人的误认。 为了提高面孔画像的准确程度,研究者提出了很多面孔整合方式。例如,面孔拼图和照片合成系统的出现,提高了嫌疑人画像的效率。但这类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将局部细节合成整体特征的,在实际操作中,证人选择某一特征时,可能会忽略整体性特征。最后将这些细节特征组合成的面孔,可能与实际面孔有较大差距。 H
10、aig 的面部特征敏感性研究发现,人在知觉面孔时,只对固定的特征敏感,而对其他部分不会非常关注。实验过程是,让被试先看一张原始面孔照片,然后变换面孔的部分特征来修改照片,再让被试看修改后的照片,看被试能否可以观察出两次呈现照片不同之处。在所有的面部特征当中,面孔三角区的眼睛、鼻子和嘴部的微小变化都会容易的报告出来,而如双眼距离和耳朵高低之类的变化却很难被察觉。因此面孔画像中应当特别注意面孔三角区的细小差异。由于三角区部分的变化会给整体辨认带来较大影响,Rakover 和 Cahlon 的特征捕捉模型给面孔三角区位置较大的组合权重。 虽然嫌疑人面孔再认程序中列队辨认是最可靠的,但列队辨认也会受到
11、错误记忆的干扰。 Wells 的列队识人研究发现,如果证人在心理上已经假定罪犯就在队列中,很可能出现指认错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警方在要求目击者识别时,暗示过他们罪犯就在其中,而目击证6人很可能会受到这种暗示的误导,将无辜者错误的再认为罪犯,因此在列队辨认嫌疑人过程中,警方保持中立的态度极为必要和重要。 二、面孔记忆提取过程中的重要细节 在提取目击证人的面孔记忆过程中,有很多细小但却起到关键作用的细节,把握这些细节工作可以使还原出的嫌疑人面孔尽可能达到准确。面孔心理重建中的重要细节主要包括面孔本体特征和附加因素两方面。 (一)面孔本体特征因素 面孔呈现角度。面孔呈现角度是证人再认成功与否
12、的重要因素。大脑的面孔记忆模板包括正面和侧面两类,单一呈现正面或侧面面孔照片只能激活一类记忆模板,但选择类似 45 度的角度呈现时,可以同时激活两类面孔模板,从而达到最好的辨认效果。 面孔三角区。三角区的影响是整个面孔中占比重最大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发型、眉毛、眼睛和嘴部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再认产生重要影响。面孔识别过程中再认的面孔与真实面孔存在这些差异时,应当注意还原这些变化的三角区特征。 面孔表情。表情可以较大程度上改变个人对面孔的主观认识,特别是不熟悉的面孔,受到表情的影响更大。比如我们熟悉的人从来没有愤怒过,当这个人出现愤怒表情时,就会感觉反差很大。因此在再认嫌疑人面孔时,应当注意表情的模
13、拟。 (二)面孔附加因素 案发原始环境。目击过程的环境背景会影响证人回忆犯罪嫌疑人面孔的能力,由于目击证人所处的环境是其记忆的背景,其记忆信息包含7了环境和嫌疑人面孔,而记忆信息是一个完形整体。变换回忆的场景等于割裂了记忆整体,记忆信息分裂对证人的回忆有较大影响。在案件原始环境中让证人进行回忆,有助于证人激活对嫌疑人面孔的记忆。 社会性特征。认识个体的特征不仅限于面孔的记忆,根据格式塔原理,证人在目击犯罪嫌疑人时也登记了其社会特征,例如个性特征、方言、职业特征等。再认面孔只能激活图像记忆系统,如果加入社会特征,再认过程所激活的记忆系统就包含了个人的整体性信息,从而达到准确的再认结果。 三、认知
14、神经科学技术在面孔识别中的应用及展望 现代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应用对面孔识别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从最初的手绘画像到近代的计算机合成图像,面孔的重建和再认有了飞速的提升。虽然这些现有的技术还存在着各种缺陷和不完善,但目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发的应用和发展,面孔识别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点。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脑诱发电位,当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大脑时,大脑会产生相应的电位变化,它可以有效地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由此可见事件相关电位是由心理现象所引发的最为直接的生理变化。认知事件所引发的脑电变化可以被清晰的捕捉,并且它对事件相关脑电的记录可以精确到毫秒级,正是因为这种优势
15、,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认知事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司法领域中,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主要应用在测谎的探究上,我们知道真实记忆由于是在脑中确实存在的客观映像,因此证人一旦知觉中出现原有刺激,已有映像就会与原刺激进行匹配,错误记忆由于没有在大脑8中存储映像,仅仅是在再认过程中脑中构建了模糊映像,或者只是在再认过程中由于非认知因素产生的熟悉感,因此不存在严格的匹配,二者消耗的神经元能量,引起的电位变化也是不尽相同的。由此可见,通过时间相关电位技术,可以清晰地再测证人对嫌疑人面孔构建和识别的正确性。 全息影像投射技术最早是由美国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全息术基础上发明的,他们将将通信行业中“侧视雷达”理论
16、应用在全息术上,带动全息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全息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是,首先通过 CCD 等器件接收参考光和物干涉条纹场,由图像采集卡将其传入电脑记录数字全息图;然后利用菲涅尔衍射原理在电脑中模拟光学衍射过程,实现全息图的数字再现;最后利用数字图像基本原理再现的全息图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数字干扰,得到清晰的全息图像。全息影像投射技术可以呈现立体化的面孔和图像,而不再仅仅处在二维的平面的水平。这种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面孔识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优越,不仅仅是三维图像更接近与自身,而且人眼在面孔识别过程中立体图像所形成的深度知觉与平面模拟出的二维知觉是有差别的,因此立体化的面孔呈现更有利于目击证人对
17、嫌疑人面孔正确识别和再认,并且全息投射的技术可以任意变换面孔的呈现角度,来匹配对罪犯嫌疑人面孔的最佳再认位置。 除此之外,情绪模拟系统的应用也在证人面孔识别的再认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它通过对面孔的各类情绪表情的模拟,最大程度提高再认的正确性。有研究指出,表情的改变会影响目击证人对面孔的识别和再认9过程,因此将呈现的出面孔调整为最接近证人初次看到的样子,以减少证人再认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四、结语 证人的指认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确认犯罪嫌疑人的面孔上。基于已有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提取证人的面孔记忆中加以利用,将对顺利确定犯罪嫌疑人面孔有重要帮助作用。警方在询问中应当
18、充分利用完形理论和面孔记忆提取技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面孔记忆提取理论,并为今后的嫌疑人面孔确定工作提供更好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New York: Freeman,1990. 2 Schooler J W, Engstler-Schooler T Y. Verbal overshadowing of visual memories: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J.Cognitive Psychology,1990,22:36-71.
19、3 Loftus E F, Loftus G R, Messo J. Some facts about weapon focus J.Law and human behaviour,1987,11(1):55-62. 4 Jenkins F, Davies G. Contamination of facial memory through exposure to misleading composite pictures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5,70:164-176. 5 Rakover S S , Cahlon B. To catch a thief with a recognition test: The model and some empirical results. Cognitive Psychology,1989,21:423-468. 106 Bruce V, Yang A W.Understanding face recogni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6,77:305-327. 作者简介:赵爽(1986- ) ,女,汉族,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