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同模式”的争议与荣光谋发展保古城要立足城市本身 记者:听很多去过大同的人说大同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大同现在整个的发展有哪些变化? 耿彦波:大同这几年在城市化的建设中面临两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再一个就是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我们怎么能避免被平庸化的浪潮所淹没,怎么走一条个性化的以特色为引领的路子,即怎么能保住它的个性,这是我们思考的两个重点。 按照这两个重点,大同最基本的思路就是“双城模式” ,也就是双城并美。大同有条御河,以御河为轴线,在御河的西面是古城,在御河的东面建了个新区,叫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我们走
2、的就是这样一条创造特色的路子。 在这个复建的过程中,大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关注也给了大同很大的动力。现在大同的保护和建设基本可以这样讲,经过五年的坚持,大同一轴双城的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一方面是从保护的角度对古城区历史风貌进行恢复性的保护,使它的一个大风貌得到了再现。另一方面御东新区现代化城市的格局也初步形成。但是它还是任重道远,大同领导班子还肩负着更多责任。 古城拆迁要以百姓利益为先 记者:上世纪 90 年代,您担任山西灵石县县长时,修复了王家大院,然后 2000 年的时候,您又到榆次做市委书记,修复榆次常家大院以及榆次老城。这说明您对古城的这种文保工作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您到大同以后,
3、是怎么想到大同要走“一轴双城,新旧两立”这样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呢? 耿彦波:立足大同的本体,思考大同是什么?大同为什么?把这两个问题讨论清楚。大同是什么呢?大同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1982 年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古城。它的基本历史状况是什么呢?它有历史风貌的建筑,还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起来占三分之二。另一方面,在这个城市当中还存在着巨大的民生问题。 其实我这个名城保护,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拆迁还不是我去做的,我去大同之前就开始拆迁了。当时一个高等院校做过古城规划,提出作为协调区是可以搞多层建筑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古城风貌就会遭受更大的建
4、设性破坏。任何的文物建筑,它都是一个环境的产物,它不可能从它所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它有一个保护的问题,它怎么保护,它周边的拆除怎么办?那样一种思路就是我在这里拆了旧的,我再盖新的,盖多层,这样一来,它带来一种可能,就是名城保护的彻底毁灭。大同的实际情况是对每一个建筑,只要有历史文化信息的都千方百计的保护下来。 记者:您在做名城保护之前,也研究了其他一些古都的做法吗? 耿彦波:对,实际上我们名城保护的路子,国外也有案例,你比如说像波兰的华沙。华沙古城 1944 年德国侵略的时候 85%被夷为平地,后来二战结束以后,从 1945 年开始到 1965 年,在这 20 多年的时间里,
5、它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它也是有依据的,各种依据,特别是找来了当时著名画家对华沙古城所作的完整记录,据此对历史遗存进行全面的修复,修复以后,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中国历史也是一样,历史上我们也是不断的进行修复,像著名的岳阳楼,它还是重修的,现在的岳阳楼不是宋代修的,是清代修的。罗哲文先生做过统计,中国现在存在的历史建筑,大概 90%都经过维修,要么经过重大修缮,要么是重建,它有成功的案例。 记者:在您的理念里就是对于古城保护要有一个整体性的保护,包括它的环境,但这好像恰恰也是涉及到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因为古城里面有十万住户,古城保护的状态也涉及到了这些老百姓的生活问题,特别是拆迁这一块,您怎么
6、看? 耿彦波:大同现在的古城,人口严重超量了,十万人挤在一个城里面,无论如何规划其问题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我们的宜居城市,合理的上限就是一平方公里一万人,那 3.28 平方公里,除了国保 1 平方公里,只有两平方公里,还有历史名居,不能拆除,那就不可能在这个古城内解决老百姓宜居的问题,那肯定要有大量的搬迁问题,有计划的搬迁。老百姓也有迫切强烈的愿望,我们在拆迁中,有一个很大的政策就是拆迁谁、改变谁、造福谁?关键是惠民政策是不是到位。 以前因为有些老百姓没有享受过福利分房政策,就给他回购政策,变公产为私产。 800 块钱等于就是象征性的价格,老百姓 50 平米以内是享受优惠价的,大概优惠价就
7、是 700-900 元,根据城区区位不同,我们在城的四周按照区域位置,制定不同的价格,由老百姓自主选择。大同建设安置区的标准是比较高的,叫五配套, “五有” ,第一有幼儿园,第二有中小学,第三有购物场所,第四有社区医院,第五有老年服务中心,配套服务设施很到位,安置房就是要把老百姓盼望住楼房的梦想,彻底解决好,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拆迁政策是怎么样的政策,安置政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 记者:您把老百姓迁出来,古城里面就不留百姓吗? 耿彦波:没有,在规划中,古城留大概不超过 2 万人,因为大体是这样划分的,国保修复以后的面积,包括代王府修复以后,它们的面积,连上大东街、大西街,大概是一平方公里,剩
8、下还有两平方公里,两平方公里历史遗存可能占到一平方公里,就是历史街区的完整保护。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古城里面可能还会留 2 万多人,我知道之前对于大同的拆迁是先拆迁再补偿,但是 2011 年国务院发布了房屋拆迁条例 ,这个要求是先补偿后征收,它整个是按照市场价来进行评估,对于房屋的价格,您一直强调的大同拆迁要公平,可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同的发展无论房价也好,整个城市的价值也好,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谁留下,或者是说这个房子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估价,可能面临新的公平问题,这个如何解决呢? 耿彦波:在搬迁过程中,大同的征收政策是先安置后搬迁,先把危房急需要搬的老百姓搬出去,等安置房盖好后,再搬迁回来
9、,城市的代价也比较低。 从 2008 年开始建安置房,现在五年多了,安置房已经起来了,百姓有了安置房再搬进去的条件。同时原来的私产房,是老建筑,政府鼓励他去改造。因为古城不能成为一个空壳躯体,那个时代的人文不能消失了,而且古城应该是有经济意义,有生命力的,把名城保护和老百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古城最好的保护。 “名城”概念不该是狭义的旅游 记者:大同是煤都,您在上任期间也一直希望旅游业能成为大同的第二大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到底能不能成为大同发展的新增长力,请您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耿彦波:凡是历史文化名城它一定是旅游名城,也是旅游城市,凡是世界旅游城市,肯定是世界名城,这是无一例外的基本规律,
10、世界上的名城都是靠文化来立世和扬名的,所以,我感到大同最高贵的价值应该是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大同最大的财富。所以在大同城市发展方面,政府吸取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梁陈方案,把古城保护和新的行政区分开,实现了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梦想。 大同 3.28 平方公里古城保留下来,它就是个具有完整性、真实性的古城,它的价值是无限的,而且大同还有文化三张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国家名胜风景区北岳恒山,都是完整的,大同还很多旅游资源没有开发出来。大同在 2300 年的城市发展史中,有 400年京都和陪都的光辉历史,它是高贵的,文化旅游产业将来会成为一个支柱,现在正在发展中。现在整治好以后,每年旅游
11、将有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经营城市不是为经营而经营 记者:您在曾经发表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经营城市这样的概念,在您看来用经营的眼光看城市,土地是资本,道路是资本,一切可经营的城市元素都是资本,对于这样的一个理念,能不能讲讲您的想法。耿彦波:经营城市这个名声很不好,也是受到大家议论的焦点,因为土地财政会带来一些问题,但也要一分为二。我们经营城市不是为经营而经营。我们搞城市建设,跟企业家有同样的追求。企业家是为了企业升值,我们是为了使整个城市升值。政府的核心理念是让城市升值,打造城市的品牌。因此,城市规划要按照逻辑大于存在的原则,就是按发展的逻辑来进行规划,因为城市规划是
12、一门经验科学,不能因为存在而降低规划的标准。 第二个是生态大于经济,我始终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坚持生态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原则,但最终生态效益好了,城市升值,经济效益自然提高,实际上是双赢的。第三个是历史大于现在。在城市发展中,把城市的历史价值,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因为历史是不可以复制的,也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们的历史价值一定是高于现在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完整的,具有真实性的,具有丰厚遗产的古城,它的价值无限。是非常生态宜居的。城市有宜居环境,城市就升值。 名城保护要注意处理各种关系 记者:对于名城保护,耿市长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吗? 耿彦波:大同的名城保护,我特别希望多听听专家的意见,我
13、们特别尊重他们的意见。 我们现在的名城保护要看到它的现状,它是在巨大的建设性破坏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保护,没有现成的方案可循。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的小心谨慎,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它不是五十年代,它也不是得到很好保护的条件下,是在巨大建设性破坏的条件下的一个保护,这个保护我们怎么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民生的问题,包括经济利益的补偿问题,包括城市未来的方向都需要很好的把握。 记者:您觉得大同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迫切解决的,还有未来的发展方向? 耿彦波:大同现在总体发展思路是四位一体:打好文化牌,走出转型路,创造特色城,建设生态区。大同转型还有很大的压力,任重道远,在“十二五”期间,古城住房最困难的老百姓一定要住上楼房,一定要让他们实现住楼房的梦想,解决他们的安居问题。棚户区改造,虽已改造上千万平米,但还是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老百姓的住房、看病、上学、就业、养老等涉及到民生的根本问题都要很好的解决好。转型现在任重道远,大同现在要抓一些大的项目推进,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顾此而不失彼,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据凤凰网,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