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1508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8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一、人类健康模式的演变(选择)1.迷信的健康模式:健康由鬼神主宰。2.机械的健康模式:健康是肉体的正常工作状态。3.生物健康模式:健康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4.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把人看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人,强调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治疗躯体疾病,还要帮助个体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调适的能力,对人的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给予全面关注。,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二、健康的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选择)这是目前最普遍、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

2、有学者提出的“道德健康”/“健康新概念”不存在。,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三、现代健康观的内容根据WHO的定义和标准,现代健康观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理健康:身体健康,无疾病与虚弱的躯体健康2.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社会适应良好:能适应开放社会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转换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四、现代健康的标准(WHO阿拉木图宣言10条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3、(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龇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五、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动力和保证。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关系)2.生理健康是社会适应良好的前提3.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及学习、工作

4、效率的提高。,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个方面。从内部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各项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从外部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应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奥尔波特的6条标准(略),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二、马斯洛和密特尔曼的10条标准(人本主义心理学经典10条)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3.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实际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

5、要求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具体标准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3.有幸福感;4.在生活、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感。,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四、我国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接受生活,乐于工作5

6、.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五、心理状态等级的划分一般来说,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可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4个等级。1.心理健康状态:本人不觉痛苦、他人不觉异常、社会功能良好。2.心理不良状态/心理问题状态: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引起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短时间的痛苦感。,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六、心理异常及其判别1.不易判别心理异常的原因(1)心理健康的概念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并不是绝对的;(2)心理状态是较长时间内持续的过程,始终是动态发展

7、的;(3)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4)异常心理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标准不一致;(5)单纯的心理问题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六、心理异常及其判别2.区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1)自我评价标准:精神科叫自知力;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诊断常把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疾病的指标。(2)心理测验标准(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最客观,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4)外部评价标准(5)社会适应性标准,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亚健康,又叫“第三状态”(布赫曼),是指人体处于

8、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卫生部曾对我国10个城市上班族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专家预言,疲劳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二、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危害1.临床表现:(1)躯体方面的表现(2)心理方面的表现(3)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2.危害:(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2)明显影响工作、学习效能和生活质量;(3)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4)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5)影响身心健康,易早病、早残。三、亚健康的成因长期处于紧张和心理疲劳状态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四、

9、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保健1.心理初级预防保健心理障碍尚未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预防工作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比率。它以人类社会整体作为保健对象,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在三级预防体系中是最为困难的。具体项目:(1)通过教育、舆论宣传增强保健意识;(2)通过训练提高抗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通过改造环境减少有害的外部影响;(4)发展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2.次级预防保健对尚未演变成严重心理障碍的问题(心理问题)进行早期识别诊断和防治,避免问题扩大和加重。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任务,不用药3.专业治疗工作(第三级保健)针对已经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康

10、复的活动过程。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任务,用药,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一、心理和谐1.概念: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心理的各要素协调统一、相对稳定,保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2.内容:(1)个体内部心理成分与主体行为的协调统一,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而产生精神痛苦;(2)在处理事情时理性、冷静、适度和乐观;(3)与人交流默契融洽,易融合于群体之中,并承担适当的社会角色。,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一、心理和谐3.特征:(1)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2)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3)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4)表征意义上的总

11、体性;(5)持续时间上的稳定。 4.作用:(1)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核;(2)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3)心理和谐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保障;(4)心理和谐是社会发展创新的活力源泉。,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二、社会心理和谐体系1.概念2.当前心理不和谐问题的主要表现3.社会心理和谐体系的构建(1)物质基础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前提条件(2)教育辅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有效手段(3)价值共识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首要准则(4)文化引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重要途径,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三、专业人员如何促进自我心理和谐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3.合

12、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关系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一、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心理问题1.心理疲劳: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工作压力过度导致的疲劳。(“心累”)2.职业倦怠: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3.心理异常: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精神病(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等)4.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5.失眠,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二、心理压力过大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心理压力是指个体面对难以适应的外

13、界环境要求或威胁时产生的心理体验。心理压力过大对生理健康的危害:(1)头痛的频率与强度增加;(2)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3)肌肉紧绷酸痛、皮肤干燥过敏、骨骼脆弱;(4)食欲降低、失眠或嗜睡。心理压力过大对生理健康的危害:(1)产生有害心理;(2)破坏人际关系。,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三、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异常的原因1.工作压力: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竞争激烈2.社会压力:知识更新、分配不公、角色矛盾3.个性特征:如“我做事认真,追求完美,但却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怎么办?”(强迫型人格障碍)/“我经常觉得精力不足、多愁善感,怎么办?”(悲观心理障碍)/“我受不了别人比我好

14、,而且喜欢斤斤计较,我想改正,怎么办?”(偏执型人格障碍)/“我身边的人老在背后对我说长道短,我该怎么办?”(敏感型人格缺失),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心理压力的应对模式压力伴随着人的一生,谁都不可能避免。寓言:九只狐狸与压力应对您做哪一只狐狸呢?案例分析(不定项选择),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1.第二只狐狸使用的是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A.合理化 B.投射 C.退行 D.幻想2.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心理防御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的压力,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B.心理防御机制全都是起消极作用的C.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

15、缩的性格D.未雨绸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3.从应对挫折的角度来讲,这些狐狸表现出的应对方法包括( )。A.冷漠 B.攻击 C.自责 D.偏执,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二、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1.宣泄法:自我宣泄、向他人倾诉(找对对象)2.转移法:兴趣、爱好、娱乐3.放松法:放松基本程序、深呼吸放松、想象放松4.系统脱敏法: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个人对本来感到紧张、害怕的事物逐渐失去敏感性,达到处之泰然的效果。熟练掌握放松方法建立害怕事件的层次系统脱敏过程5.运动法:体育运动、家务运动等以上均属行为疗法,侧重行为改变,不注重心理根源的消除,因而有治标不治本的缺点。,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

16、的方法,三、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1.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提出,从转变不合理的认识、观念入手去改变、控制人的不良情绪。ABC理论/ABCDE模式:,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三、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2.辩证思维法:合理化酸葡萄效应: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心理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得不到的都是不好的)甜柠檬效应: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得到的是最好的)3.补偿升华法(1)补偿法:小泽征尔(2)升华法:歌德,第三节 心理疲劳的预防与调适,一、心理疲劳心理疲劳是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简单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劳。二、心理疲劳

17、的产生和影响因素1.心理负荷情境:过高或过低都易引起疲劳。2.工作态度和动机:动机强不敏感,动机弱敏感。3.期望:期望的实现降低疲劳感。4.情绪因素:积极的情绪降低疲劳感。5.精神负重: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年人。,第三节 心理疲劳的预防与调适,三、心理疲劳的症状1.人体无力感。2.注意失调、感觉失调、动作紊乱、记忆故障、意识衰退。3.学习、工作不起劲,工作中错误多,效率低。4.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芝麻大一点不顺心的事也会大动肝火。5.眼睛容易疲劳,视力迟钝,全身感到不舒服:眩晕、头痛、头重、背酸、恶心等。6.乏困,可是躺在床上又睡不着。7.没有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等等。,第三节

18、心理疲劳的预防与调适,四、心理疲劳的预防与调适1.确保休息睡眠时间:安静休息、活动休息、交替休息2.保证营养充足合理:多吃健脑益智食物、不偏食3.合理安排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量力而行4.明确目的,培养对工作的兴趣5.学会使用背景音乐6.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7.磨练意志8.适度进行体育锻炼,第四节 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一、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指标(burn-out 1974)1.概念: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2.指标:(1)情绪衰竭;(2)去人格化/玩世不恭;(3)个人成就感低落。二、职业倦怠的表现1.工作负荷过度;2.工作动机的改变;3.工作疏离;4.个人出现身心交瘁的症状;5.

19、对工作感到厌倦。,职业枯竭是否已经悄悄逼近你?,1.你的情绪变化无常,并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担心。2.你总感觉自己的精力透支,经常有即将“坍塌”之感,失眠现象严重。 3.你的记忆力糟糕、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4.脾气暴躁,为一点小事动怒。 5.经常加班,每天平均睡眠不足6小时。 6.经常胃痛、头痛、背痛,感觉全身乏力。 7.一想到上班心情就低落,总是盼着假期快点到来。 8.和同事关系紧张,想到见上司就发憷。 9.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对家务活也提不起精神,过分贪睡,饮食不规律。 10.自我评价降低,经常有失败感和无能为力感。,第四节 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三、导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1.环

20、境因素工作压力过度(慢性持续而严重的工作压力)是导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此外,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常常让专业技术人员感到难以应付。2.个人因素容易处于职业倦怠的人,比较倾向于理想和完美主义,而且也具有高成就动机和责任感。,第四节 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四、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1.主动适应环境,正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2.认清自我,不断调整心理倾向3.及时排遣,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4.要学会工作和生活,第五节 失眠及其矫治,一、失眠的原因、后果及类型1.什么是失眠失眠是指在睡眠过程中或者睡眠觉醒后感到睡眠状态和效果不理想。2.失眠的原因(1)生理原因:

21、年龄、性别(女)、身体状况(过饱或过饥)、饮料和药物(咖啡浓茶)、疾病。(2)环境原因:噪音、光线、温度、卧具等。(3)心理原因:大多数失眠者的主要原因,如焦虑、紧张、兴奋、激动、抑郁、生气、忧虑等。,第五节 失眠及其矫治,一、失眠的原因、后果及类型3.失眠的后果失眠会导致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出现诸如疲乏无力、头痛、精神萎靡、烦躁易怒等症状,严重的还导致抗病能力降低,甚至神经系统功能紊乱。4.失眠的类型(1)根据失眠常见特点分:起始失眠、浅睡失眠、间断失眠、早醒失眠、多梦失眠。(2)根据失眠的心理原因分类:情景性失眠、认识性失眠、习惯性失眠、神经性失眠。,第五节 失眠及其矫治,二、失眠时的调适

22、方法1.数数疗法:排除杂念、忘掉睡眠;慢数;加情景。2.调息疗法:通过控制和调节呼吸来促进睡眠,白天的联系和配合,配合想象。3.失眠的焦虑消除法:积极的暗示,如“我现在还不够疲乏”等。4.失眠的想象疗法:想轻松愉快的事,随波逐流。5.失眠的暗示疗法:对想知道时间的心理和习惯思考问题的心理进行积极的暗示。,第五节 失眠及其矫治,三、失眠的矫正及调适1.调整改变睡眠相关的细节问题(1)把握最佳睡眠时间,保证适度的睡眠量(22-23点易入睡,最佳入睡时间22点左右);(2)创造安宁舒适的睡眠环境;(3)改善睡眠的物质条件:基本卧具;(4)调整改变睡眠姿势:侧卧位。2.心理调适(1)对条件反射性失眠的

23、调适;(2)对睡前自我兴奋状态的心理调适;(3)对睡前恐惧心理的调适;(4)对易惊醒的心理调适;(5)提高抗干扰能力。,第五节 失眠及其矫治,三、失眠的矫正及调适3.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加强锻炼(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注意营养、饮食有节;睡前刷牙、梳头、烫脚;思想放松。(2)改变不良习惯:不睡懒觉、不吸“倒床烟”,睡前不饮用兴奋饮料、不做剧烈运动,不吃的太饱。(3)加强体育锻炼4.改变不良个性(1)精神易兴奋型人的睡眠调整;(2)A型性格的调整;(3)敌意人格的改善。,第五节 失眠及其矫治,四、恶梦的预防与心理调控1.愉快、积极地面对生活梦有宣泄和恢复心理健康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不快

24、都会在梦中以各种象征形式出现。要预防恶梦发生,必须改变白天的感受,让自己愉快积极地面对生活。2.积极预防治疗生理疾病生理因素引发恶梦,及时检查确症,确诊的疾病要及时治疗。3.控制自己的梦境勇敢地与恶梦中遇到的伤害自己的意图和行为斗争。,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一、情绪、情感与情操情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71-72页)2. 联系:(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2)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具体体现。三、情绪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略),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四、情绪(情感)的两极性1.肯定(满足需要)和否定(

25、不能满足需要)情绪2.正面(积极的增力的)和负面(消极的减力的)情绪 有时同一情感(如恐惧)既具有积极性质又具有消极性质。3.紧张(应激状态)和轻松情绪4.激动(强烈的、短暂的、爆发的,激情)和平静情绪5.弱和强情绪,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五、情绪的分类1.心境: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一般是弥散性的。(“人逢喜事精神爽”)2.激情: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欣喜若狂”、“暴跳如雷”、范进中举)3.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引起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分积极的和消极的应激状态。,第一

26、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六、情感的分类1.一般情感:爱、恨、惧、乐、疏(疏离),个人内心的强烈的情感体验。热情是“爱”的具体形式,是强有力、稳定而深刻的情绪状态。2.高级情感:人的一种持久和强烈的社会和精神需要,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的社会性行为有一定影响。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七、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2.动机功能:适度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活动的效率。3.组织功能: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第二节 情绪、

27、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一、健康情绪和不良情绪1.健康情绪的标志(1)情绪的目的性明确、表达方式恰当。(有原因、有对象、能觉察)(2)情绪反应适时。(情随境迁)(3)情绪反应适度。(4)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2.健康情绪的特征(教材80页,8条),第二节 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良情绪(1)焦虑:个体主观上预料将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威胁出现时的不安情绪。(指向未来)(2)压抑:情感不能得到尽情倾诉。(3)抑郁: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4)冷漠:对人对事冷淡、漠不关心。(5)易怒:易激惹,反应过度。 (6)嫉妒:影响

28、人际关系,使自己处于烦躁痛苦中。(7)对不同情境作同样反应。,第二节 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二、情绪、情感对专业技术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略)1.健康情绪对专业技术人员身心健康的促进2.不良情绪对专业技术人员身心健康的危害三、情绪、情感对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工作的影响(略)1.情绪、情感对专业技术人员认知过程的影响2.情绪、情感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四、情绪、情感对专业技术人员个性的影响(略)五、情绪、情感对专业技术人员人际关系的影响(略),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调适,一、情绪调适的可能性情绪不易调适,但并不是不可调适。1.从影响情绪的主观因素(主观认知和理念,可改变)和客观因素(不

29、易改变)看2.从影响情绪的先天因素(气质等,不易改变)和后天因素(习得的,可变的)来看3.从情绪发生时的身体内部变化(不易可变)和外部表现(可改变)来看,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调适,二、调适情绪的方法1.理智调控法:面对现实(承认消极情绪的存在)分析原因三思后行(考虑后果、“心理位移”、辩证思维)2.遗忘调控法: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最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3.转移调控法:另建一个新的兴奋灶,抵消或者冲淡引发消极情绪的优势兴奋灶,如进行体育运动、干体力活等。,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调适,二、调适情绪的方法4.宣泄调控法:直接宣泄、间接宣泄,哭泣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5.升华调

30、控法:改变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高水平宣泄。6.同情调控法:尽力发展自己爱的情绪或同情心,体谅他人的处境,平复自己的情绪。,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调适,二、调适情绪的方法7.暗示调控法:语言对情绪有极大的暗示与调整作用,通过语言暗示缓解消极情绪。8.音乐调控法:音乐对人的情绪有明显影响。9.自慰调控法: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机制安慰自己,如“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10.“自控”调控法:如气功、瑜伽、禅宗、放松练习等。,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调适,三、如何疏导激情1.激情的控制:将激情疏导,使之以安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

31、2.控制激情的自我训练(1)程序(教材96页) :找引发事件(A)找不合理信念(B)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设计新的情绪表达方式(2)方法:模仿法、角色扮演法、强化法,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调适,四、如何减少对别人发脾气愤怒是一种最常见的消极情绪,强烈愤怒的爆发往往造成伤人伤己、于事无补的结果。控制方法:1.平时注意检查自己头脑中有哪些对人际关系的不合理信念。2.一旦发现自己对对方产生了不快情绪,不要简单压抑下去,要及时处理。3.学会用适度的、得体的言语、表情、动作表达较强烈的愤怒。4.换一个角度,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调适,五、健康情绪的保持1.养成快乐的习惯2.

32、学会宽容悦纳3.适当的自我定位4.善于与人交往5.学会自我解脱,第四节 培养积极情感,一、端正认识、以理育请二、提高能力、以智育情三、优化性格、以性育请四、营造氛围、以情育情五、创设情境、以境育情,第一节 人格及其健康标准,一、人格的概念人格也叫个性,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二、人格的基本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个性包含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即独特性;也包含一切人共有的特性,即共同性。2.稳定性与可变性: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并在各种情境下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出来。但这也不排斥它的可变性,这为改造人的人格提供了可能性。,第一节

33、人格及其健康标准,三、人格形成和发展理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2.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自我论,自我实现,第一节 人格及其健康标准,四、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可能性,智力、气质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2.家庭环境因素(1)父母人格的影响力: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2)家庭教养方式:X型(顺从),Z型(独立),Y型(物质独立、情感依赖)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第一节 人格及其健康标准,五、健康人格的标准1.马斯洛的人格健康标准(自我实现人格特征)(1)正视现实;(2)接纳自我;(3)

34、言行坦率;(4)热爱事业,乐于工作;(5)永不衰退的欣赏能力;(6)同情关心他人;(7)独立独处;(8)高峰体验;(9)自主的独立于环境的倾向;(10)与所有人平等相处,打成一片;(11)人际关系和谐;( 12)毫无恶意的幽默感;(13)信守道德标准;(14)富有创造力;(15)不随波逐流。2.周易中的理想人格(略),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人格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体意识的积极性的表现,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表明一个人稳定的类型特征,包括自我意识、能力、气质和性格。一、个性倾向性1.需要需要是个体的和社

35、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1)需要是推动人意志活动的动力,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2)需要层次理论,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一、个性倾向性2.动机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以满足相应需要的心理倾向。(1)动机与需要的不同 动机由需要引起,但不同于需要。需要在主观上通常以意向或愿望的形式被体验着;只有当愿望激起和维持人的活动时,它才能成为活动的动机。(2)动机的类型 (1)起源:自然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影响范围: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3)作用主次: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一、个性倾向性3.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分类 (1

36、)兴趣目的性:直接兴趣、间接兴趣;(2)兴趣广度:广博兴趣、狭窄兴趣。4.信念和世界观(1)信念: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世界观: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的观点体系。,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二、个性心理特征1.自我意识(自我)自我意识:个人对其自身以及他与客观对象关系的认识。自我由主我(认识和知觉的主体)和客我(认识和知觉的客体)构成。自我意识的形式:(1)自我认识: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成功感和失败感,自豪感和羞耻感;(3)自我监控: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我意识的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

37、我 心理自我,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二、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从事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两类。每个人的能力差异表现在质(能力类型差异,多元智力理论)和量(能力发展水平高低和表现早晚)两方面。,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二、个性心理特征3.气质气质是人格中比较稳定、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成分,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时的动力特征,是一个人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等特点的总和。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夏季的火:容易兴奋 难以抑制 不易约束多血质-

38、春季的雨:反应敏捷 活泼好动 情绪外显抑郁质-秋季的风:对事敏捷 体验深刻 孤僻畏惧粘液质-冬季的雪:安静沉稳 反应迟缓 情感含蓄,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看待如何气质?(1)气质是人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有利有弊。(2)注意气质的自我调节。,第二节 人格(个性)的心理内容,二、个性心理特征4.性格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在人格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个体的活动方向,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最主要特征。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类型 (1)性格活动倾向类型:荣格,内倾、外倾;

39、(2)性格的意志特征:A型、B型、C型。,第三节 塑造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一、丰富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二、悦纳自己,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1.愉快地接纳自己 2.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 3.提高自信心:观察自信者形象;找回成功地感觉;练习爽朗地大笑;学会欣赏自己。三、勇于实践,培养广泛的兴趣四、从小事做起,优化自己的性格1.优化性格的原则 2.改变过于内向的性格3.改变优柔寡断的性格五、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一、自卑与自负1.自卑表现: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常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不安、内疚、忧伤、失望等。矫治方法:(1)正确评价自己; (2

40、)正确表现自己:从小成功入手,循序渐进;(3)正确补偿自己:勤能补拙、扬长避短 。,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一、自卑与自负2.自负表现:(1)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3)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理。成因:认识上的原因;情感上的原因矫治方法:(1)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2)与人平等相处,即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交往。,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二、害羞、怯懦与依赖1.害羞表现: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任何时间、任何场合)成因:先天原因(粘液质、抑郁质);教育不当;缺乏自信(低估自己);挫折经历。矫治方法:(1)丢下包

41、袱;(2)树立自信;(3)学会交往;(4)意念控制(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突破开头的阻力);(5)增强体质(缓和神经系统反应)。,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二、害羞、怯懦与依赖2.怯懦表现: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容易屈从他人,甚至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张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失败。成因:与家庭溺爱、袒护、娇惯有关,也与缺乏意志力有关。矫治方法:(1)气势激励;(2)勇于行动,矫治怯懦性格最有效的方法;(3)不怕失败。,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二、害羞、怯懦与依赖3.依赖表现:缺乏信心,总认为自己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别人为自

42、己做出决定。矫治方法:(1)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参与意识,逼自己独立面对问题,增强独立活动的信心;(3)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激发自己的独立意识,改变不良个性。,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三、偏激、狭隘与嫉妒1.偏激表现:认识上的片面性;情绪上的冲动性;行为上的莽撞性。原因:知识经验不足。矫正措施:(1)丰富知识经验,培养辩证思维能力;(2)加强意志力的锻炼。明确行为目标,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逐步磨练意志;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三、偏激、狭隘与嫉妒2.狭隘表现:“心眼窄”“小心眼”,受到一点委

43、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矫治方法:待人以宽;充实知识;主动矫正3.嫉妒表现:看见别人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矫治方法:缩小“我”字;善于自知;将心比心;充实生活。,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四、急躁与暴躁1.急躁表现:“急性子”、急功近利、易怒矫治方法:(1)学会遇事冷静;(2)培养行为习惯;(3)讲究具体方法。2.暴躁表现:易激惹矫治方法:(1)认清危害;(2)学会容人;(3)学会自制。,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五、猜疑、神经质与孤僻1.猜疑表现:神经过敏,遇事好疑神疑鬼。矫治方法:(1)保持头脑冷静;(

44、2)注意调查研究;(3)及时开诚布公;(4)坚持待人以宽。2.神经质表现:易紧张,好激动,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容易沮丧,并常常伴有睡眠不好。矫治方法:(1)树立远大理想,开阔视野,拓宽心胸;(2)与人交往、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避免猜疑;(3)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4)参加体育活动;(4)积极暗示或心理放松。,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五、猜疑、神经质与孤僻3.孤僻表现: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矫治方法:(1)主动与人交往;(2)多参加活动;(3)深交几个朋友;(4)主动关心朋友。,第一节 挫折及其构成要素与类型,一、挫折的概念挫折,又称挫折感,是指人在进行有目的活动

45、时,因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二、挫折产生的条件(1)有必要的动机和目标;(2)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行为;(3)受阻遇挫的情境;(4)主体对挫折的感知;(5)主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焦虑、痛苦、失望等),第一节 挫折及其构成要素与类型,五、挫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响消极影响:(1)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工作效率;(2)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3)损害专业技术人员的身心健康;(4)促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改变性格,或出现行为偏差。积极影响:(1)磨练专业技术人员的性格和意志;(2)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认识自我,提

46、高生活适应能力。,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产生挫折感的原因,一、产生挫折感的客观原因1.挫折源,挫折形成的客观原因,即引发挫折情境发生的各种客观原因。包括:(1)自然环境原因(2)社会文化因素(3)工作单位因素(4)家庭生活因素(5)个体因素2.导致专业技术人员产生挫折感的客观原因(教材154-155,共9条),第三节 挫折反应,一、情绪性反应,焦 虑,人在受到挫折后,情感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的增加终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感受所交织成的复杂的心情,概括称之为焦虑。,第三节 挫折反应,一、情绪性反应,攻击,当个体遭受挫折后,常常引起愤怒的情绪,

47、为了将愤怒情绪发泄出去,便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按其表现方式又可分为两种:1.直接攻击2.转向攻击 (寻找“替罪羊”、迁怒他人、迁怒自身),第三节 挫折反应,一、情绪性反应,冷漠,当个人遭遇挫折时表现出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毫无情绪反应。其实,冷漠只是个体把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这种现象表面冷漠退让,内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一种受压抑极深的反应。(“哀莫大于心死”),第三节 挫折反应,一、情绪性反应,幻想指个体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应付挫折,借以摆脱现实的痛苦,并在此虚幻情境中寻求满足。幻想偶尔为之,并非失常。一旦形成了以幻想来对付现实中的挫折,希求从

48、幻想中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的习惯,将是十分危险的。,幻想,第三节 挫折反应,一、情绪性反应,退化,这又叫倒退或回归。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有时会看到老年妇女钱被偷后,在大街上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退化这种受挫后的表现其根本目的在于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博取别人的同情和关注。,第三节 挫折反应,一、情绪性反应,固着是个体受挫后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个体受挫后需要有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来摆脱所遭遇到的困境。但是有人在重复碰到类似的困境后,依旧用先前的方法,盲目地解决已经变化了的问题,“撞到了墙还不知转弯”便是固执的最好注释。,固着,第三节 挫折反应,二、理智性反应1.坚持目标,矢志不移2.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减低目标改换目标3.身处逆境,奋起升华,第四节 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