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1618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学复习题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 选择题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 1000 多年的( B )。 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D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C )。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C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

2、一词的是( C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D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D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 )。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

3、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A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4、 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C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二、 辨析题 1、 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答: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 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学的本质属性。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学的质的规定性

4、。如果失去了这一致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得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因此此说法错误。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与以往的教育具有渊源关系,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同时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3、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

5、所特有的现象,早在人类出现之前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遍的存在于动物界。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 式,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兴趣而已。 答: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虽然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但其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把动物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进化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的机械的还原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4、论语中提出了 “教学相长 ”, “因

6、材施教 ”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它 看作一部较为完善的教育学论著。 答: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论语中虽然有众多对教育的论述,但是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前教育学阶段,虽然对教育活动的论述已经不少,但是在论述教育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和简单形式逻辑的推理上,即使有些论述比较深刻,也显得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三、 简答题 1、请说明教育的概念 答:广义的教育:有目的的增强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品德思想 ,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狭义的教 育: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

7、和未来的需求,遵学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进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2、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中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中介系 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三者之中教育者是主导行的,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

8、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造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 材料分析题 1、学生肖强(化名)曾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直是众人夸奖的对象,是父母的骄傲。但最近一段时间,肖强象是变了一个人:不及时、甚至是根本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从不叫老师,而直呼其名(这是以 前从没有过的),经常和母亲发生冲突,而且冲突日益升级(其父在外地工作),曾离家出走三次,开始逃学。经了解,造成肖强这么大变化的原因竟是因为这样一件事:一天晨读上语文,语文老师(班主任)为了锻炼

9、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利用晨读时间演讲,讲完后大家讲评。这天演讲的同学讲完后,老师说他站的不直,形象不好,随口问同学:“他象什么”?老师的话音刚落,肖强随口答道:“像二流子”,老师大怒,当众严厉批评了他,说:“我看你才像二流子”。老师让同学拿出课本读课文,肖强拿书的声音比较大,老师说他在摔老师,并让他停课写检查。整 个上午的课老师都没让他上,中午放学回家,见到妈妈大哭一场,妈妈安慰他一番,吃饭时,嘴里不停地说:“老师再不让我上课怎么办” ?妈妈让他尽管放心上学,如果老师再不让他上课,妈妈去和老师沟通。肖强的妈妈向老师赔礼之后,老师答应肖强上课,交份书面检查,就不在班上讨论和检讨了。这件事情

10、表面解决完了,但并未风平浪静。此后,肖强由惧怕班主任老师慢慢发展到逆反,由班主任一位老师扩展到几位任课教师,在学校表现不好,家长就要批评他,和家长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冲突不断升级,出现了上述症状。 请用所学理论分析肖强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要点) ( 1)晨读的风波只是一个导火索,造成肖强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其成长过于顺利,缺少抗挫折的能力有关,也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有关。 ( 2)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肩负着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是“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 3)教师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教育学,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不断

11、地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领悟教育的真谛,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提高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专业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 选择题 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D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 C )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 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3、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 B

12、)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4、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5、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6、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 D )观点。 A、内发论 B、白板说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遗传 B、成熟

13、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8、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 B )。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二、 辨析题 1、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决定教育活动必须根据个人身心发展最佳进行。 答:正确。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明人的身心发展不同方面而有不同的发展,即存在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对人的发展起辅助作用。 答 : 错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三、 简答题 1、说出人发展的规律性 答:顺序性

14、 不平衡性 阶段性 个别差异性 整体性 .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什么功能? 答: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 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 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 (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

15、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四、 材料分析题 1、 这是广泛存在于校园的绕口令 :不学不厌,不厌不学,边学边厌,边厌边学,越学越厌,越厌越学,学学厌厌,厌厌学学,何时学了不厌,厌了不学。结合所学教育理论分析 答:这是教育对个体发展负向功能的具体体现。( 1)现有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如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数,强调标准化,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扼杀了创新精神。( 2)学生在外部高强压力之下,内部学习动力显得明显不足。他们在被动学习,处在一种“要我学”的境地。( 3)绕口令的最后也体现出学生对学习自由和快乐学习的一种希望和憧憬,这

16、正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由 “要我学”为“我要学”,需要教育系统多方面的不懈努力。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 一、 选择题 1 ( D )决定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传统 D、生产力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不包括 ( D ) 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权利 C、决定受教育目的和内容 D、决定一切 3 ( A ) A、人力资本理论 B、教育独立论 C、教育万能论 D、筛选假设理论 4 ( B )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5、一个 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 C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

17、规模 6说明受教育权制约于 ( B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人口 二、 辨析题 1、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答:正确。 2、进入 19 世纪以后,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复杂多样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结构的复杂多样。 答: 错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又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所以错误。 3、 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答: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是实现科学知识

18、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手段。教育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教育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制约,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 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三、 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1)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它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

19、性工作的能力。 (2)筛选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收入正相关的论断,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调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生产力对教育发展有什么影响和制约 ? 答:生产力是整个针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必然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教育的结构、 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都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1)

20、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有什么影响与制约 ? 答: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4)政治经济制度还对教育制度产生影响和制约。 四、 材料分析题 1、 1993 1996 年,全世界共有 35 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1、化学奖、生物学奖、医学奖、经济学纪念奖,其中 25 人是美国人,占获奖总人数的 71.4%,另有 2 人为非美国籍的科学家,但是在美国的研究机构中从事研究工作而获此殊荣。在这 25 名获奖的美国科学家中,有 23 人来自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占美国获奖总数的 92%,占全世界获奖总数的 65.7%。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例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了:( 1) 美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一直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2)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得到进一步证实: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3)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通过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他

22、们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不竭动力。( 4)知识、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教育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责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 选择题 1、( A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 基础是 ( C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A )。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4、“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 B社会本

23、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5、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D )。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 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 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C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7、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A

24、)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但是,他的努力不能说是成功的。 A杜威 B卢梭 C马克思 D孔德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社会本位论是同 19 世纪中期以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和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相联系的 B人们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之所以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个体有不同的利益需要 C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给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D卢梭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笼统地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持个人本位的教育目 的论 9、 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人才的规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

25、个性全面发展的问题 B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C全面发展强调五育并举,就是坚持学生的平均发展 D全面发展教育指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二、 辨析题 10、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标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教育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答:错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所教育 者提出的,而教育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11、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包括道德与学识。 答:错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和精神 三、 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 答:教育目的:教育要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基本精神: (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育目的指的是什么? 答:广义的教育目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