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633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摘要】 传统的权力理论仅限于解决单个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问题,而如今出现的网络组织,超越了传统的科层制企业,对这种新型组织权力的研究还处在萌芽期,理论研究已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韦伯等人的权力理论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其引申到跨边界的网络组织之中,在新的背景下给予重新解读,以期对新的经济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权力 网络组织 依赖 一、引言 权力是一个人类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凡是有序的组织活动中都存在着权力问题。对权力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Aristotle 和Machiavelli 等,但他们都没有把权力现象放在组织中进

2、行研究。权力一词最早由 Emerson 提出,主要用于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在网络组织研究领域里,很少有学者将权力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研究。笔者认为,权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互动、关系和行为的基本驱动力,同时还是个体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般认为,权力是为达到欲求结果的可用力量或潜在力量。Weber 认为, “权力意味着在一定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一般来说这种机会来自于两个方面,一种是正式权力,即由领导者的合法身份和恰当能力而形成的指挥他人履行职责的法定权力,笔者称其为显性权力;另一

3、种是非正式权力,即主体由于占有某种优势或拥有某种资源而享有的经济权力,笔者称其为隐性权力。如果一个组织非常需要一种专门知识,而这种知识在这个组织中又非常稀缺,并且不存在可替代的知识来源,那么这个组织将会高度依赖掌握这种知识的其他组织(马迎贤,2005) ,进而掌握这种知识的组织就拥有很高的权力。 二、韦伯权力理论启示 Weber 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对组织内部权力关系的研究而得出的权威结构理论。在研究过程中,他基于“个人为什么会服从命令,人们为什么会按他们被告知的那样去行事”这一问题对权力和权威进行了区分,指出权力是无视人们反对,强迫人们服从的能力;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是出于自

4、愿。Etzioni 概括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权力,即强制性权力、有报酬的或功利主义的权力,以及规范的或具有特性的权力,这些权力分别以肉体伤害、物质奖惩,以及荣誉性称号的操纵为基础。Follett 把组织当作“综合统一体” ,认为,权力的概念已不再是“控制”的权力,而是“共有的权力” ,并指出,组织领导人必须知道如何“提高组织的权力,而不是突出哪一个人的权力” 。根据 Follett 的观点,笔者认为可以将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加以研究,进而推导出网络组织权力理论。Weber 等人的权力理论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将其引申到跨边界的网络组织之中,在新的背景下给予重新解读,则会对新的

5、经济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Weber 的权力理论重点在于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对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并未涉及,但将其权力概念广义化之后可知,不仅单个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存在权力关系,组织之间也存在权力关系。从经济权力关系上看,企业间的作用往往不是完全对等的,占有某种优势的企业凭借其优势而对缺乏者产生影响,以获取经济利益。在此,笔者将占有某种优势或价值资源的组织称为制约主体,把不具备某种优势或资源的组织称为被制约主体。正是由于这种不对等关系的存在,被制约主体为了不受控于制约主体,就会想方设法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以保证其在缺乏资源时可以借助这种关系而得到其所需资源,甚至还可以站在制约主体的优势地位,对其他被

6、制约主体施加影响和压力,来获取经济利益。因此,笔者将权力定义为“制约主体凭借其拥有的比较优势或价值资源而对被制约主体施加影响的力量” 。 三、网络组织权力分析 1、企业获取权力的途径 (1)创造依赖关系。权力和依赖是密切相关的,依赖是权力的对应面,最具代表性的关于组织间权力和依赖的理论阐述是 Pfeffer 和Salancik 在 1978 年合著的组织的外部控制:一种资源依赖的视野 。权力来源于依赖关系,在这种依赖关系中,制约主体能给被制约主体提供其缺乏的资源,因此被制约主体依赖于制约主体,这就是经济权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占有优势或享有资源的制约主体拥有较大的权力,可以对被制约主体发号施令

7、并获得被制约主体的顺从。要创造这种依赖关系,组织就要了解对方需要的资源,进而努力去获得这些资源。比如对方需要得到某种信息,而如果组织提前通过某种方式得到这种信息,那么它就具有了对方对它的依赖关系,进而获得了相应的权力。但是,单个企业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取这种依赖关系的,尤其是力量比较单薄的小规模企业。这种通过创造别人对它的依赖关系而积聚的权力是暂时性的,一旦对方获得了所需资源或具有了某种优势,这种权力就自然消失了。而且,被制约主体也可以通过对依赖关系的了解来设法寻找替代性的依赖资源,以降低或摆脱对制约主体的依赖,从而提高自身的权力地位。 (2)建立网络组织。寻找那些具有独特优势或价值

8、资源的组织,与其建立网络组织,就可以共享网络中其他成员所拥有的价值资源,从而提升自身对网络外部组织的权力地位。网络组织中存在多种依存关系,物质、信息、技术等资源在网络成员之间沿着某种或多种方向流动。比如企业集群,单个企业势单力薄,而一旦形成集群就可以借助集群优势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如连锁经营,可以凭借其大量采购而获得低成本优势,加盟店可以分享总部的品牌、服务、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降低经营风险,对于那些独立门户就具有很大的“权力” 。网络组织要求合作各方必须具备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优势的聚合形成综合实力,发挥后发优势(孙国强,2001) 。正因为每个结点都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每个结点都有相应的

9、权力,结点之间可以相互制约,长期保持这种权力关系。另外,建立网络组织不仅可以获得优势,还能保护自己原有的优势。Thompson 认为,依赖性组织(被制约主体)的董事会可以通过参与所依赖组织(制约主体)的竞争与合作策略来保护自己组织的技术核心。他和 McEwen(1958)确立了组织之间合作关系的三种类型,即联盟、商议和共同抉择。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增强了各自的创新能力,也提升了整个网络的竞争优势。 2、网络组织权力探源 (1)网络组织形成诠释。网络成员基于获得更高权力之目的而加入网络组织,网络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彼此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为了获取彼此的异质性资源,成员间相互依赖、共存共荣。它

10、们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相互交流,使其在网络中沿着某种或多种方式流动,为网络成员所共享。网络成员通过频繁的相互联系,可以彼此了解对方实力大小,进而可以明白自己在网络中的权力和地位。网络权力是一种在成员间的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是组织法定授予的,而是被成员自觉认可的。由于网络成员各方拥有资源的量与质存在差别,因此依赖关系并非对等,拥有资本、技术、信息、管理水平、品牌、市场关键或稀缺资源的企业在网络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景秀艳,2008) 。网络权力较高的成员往往以不太明显的非形式化或不甚强烈的方式施加自己的影响力,达到所欲达到的目的。它们常利用自身在某方面的优势对权力较小的企业施加影

11、响,以此来获取经济利益,权力较小的企业有很强的依赖性,害怕失去与大企业继续合作的机会,就会主动或被动地采取措施以维持双方的合作。因此,景秀艳(2008)认为,网络权力来源于网络企业之间资源或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网络企业之间虽存在“共存共荣”的依赖关系,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等级关系。 (2)网络组织权力特征。网络中各成员由于依赖而聚集在一起,一个成员依赖于另一个成员,两个成员也可以相互依赖,当一个成员的依赖性大于另外一个成员时,权力变得不平等。所以,网络组织中存在着权力大小的分配,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核心企业处于网络组织的中心地位,能更多地从所联结的合作者那里获得外部资源,更可能比非核心企

12、业得到新的信息并更早地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也意味着更高的地位与“权力” (孙国强,2005) ;第二,在结构洞中充当“桥”角色的成员有机会获得两种异质的信息流,可以将潜在的信息、利益转化为经济利益,并凭借对信息流等的控制在网络中保持较高的权力(Burt,1992) ;第三,有些结点虽不处在网络中心也不在结构洞中充当“桥”角色,但其拥有的核心能力无法被其他结点即有的资源所替代,同时也难以被其他结点所模仿,甚至还对网络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这些结点也拥有较高的权力;第四,有些结点可以获得预先信息进而预测未来事件的发生,将不确定性事件化为确定性事件,提高了其他结点对它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加

13、它们的网络权力;第五,拥有良好信用和声誉的结点能获取网络外其他行动者的信任并能吸引其加入网络,相对其他结点而言驱动力较强,所以权力也比较高;第六,结点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对网络组织创新的贡献是决定结点在网络组织中地位与权威的重要依据(林润辉,2004) ,亦即,网络中信息加工能力强、对网络创新贡献大的结点,也具有较高的权力。由于各结点的动态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其占据的比较优势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结点所拥有的关键资源的重要性、稀缺程度及不可替代性强弱也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网络组织的权力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网络结点拥有某种比较优势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权力。但加入网络并不意味

14、着从此就可以止步不前,各个结点要努力保持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否则其权力相对于其他网络成员会越来越小,受控于其他结点,甚至被网络淘汰出局。网络中每个结点都必须努力强化和凸显自身比较优势,才能与其他结点“势均力敌” ,从相互制约中受益,同时也能使自己保持持久的有效活力和生存发展的能力。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每个结点都要努力朝着网络中心迈进,一个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企业被认为可以享有更多更有效的资产流、信息流和权力流,而这些都将成为竞争优势的资源来源(阎海峰,2000) 。 四、未来展望 前人对组织间权力关系理论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涉及到将组织间权力关系与网络组织的形成相关性的研究尚不多

15、见,组织间权力关系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网络组织产生和存在的理由。本文虽对网络权力关系的来源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展开,进行更加详尽系统的研究:本文虽然对获取权力的途径以及网络权力分配特征做了详细的阐述,但并没有建立一个清晰的网络组织权力关系理论模型;本文对网络权力的研究重点在于缺乏关键资源的企业对拥有价值资源的企业的依赖所产生的权力关系,并未涉及到地方政府的政治权力对网络组织权力关系的影响;本文讨论了网络中成员由于权力不对等而产生的“以大欺小”现象,但并未涉及到如何对这种由于权力关系不对等所产生的不公平待遇的治理问题。由于本文是初次对网络组织权力进行

16、探讨,不免有疏漏之处,有关网络组织权力的研究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希望能抛砖引玉,为网络组织权力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91)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0YJA630137) 。 ) 【参考文献】 1 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2 孙国强: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条件与方式J.商业研究,2001(10). 3 Thompson,J.D.,McEwen,W.J.Organizational Goals and Environment:Goal-setting as an Interaction Proces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8. 4 景秀艳:生产网络、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 孙国强:重读法约尔J.企业管理,2005(4). 6 Burt Ronald,S.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7 林润辉:网络组织与企业高成长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8 阎海峰:跨国公司组织演进路径及其新发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