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引玉米品种的综合 性状 评价 李娜 张桂阁 李学杰 吴明泉 邱牧 刘秀菊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聊城 252000) 摘要: 2014-2015 两年 田间试验, 选取聊城市四个示范县试验基地, 对 3 个玉米 新 品种的生育期、植株特性、灌浆 特 性、 产量 等 进行 系统 分析,以期为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表明,迪卡 517 籽粒 含水量低 , 产量高, 最易于机收 ; 登海 618 抗倒性强,灌浆期长 ,机损率较高;聊玉 23 号 后期 持绿性较好, 籽粒含水量高, 机损较低,易于机 收 。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玉米 新 品种、 性状、示范推广 鲁西 地区玉米
2、种植方式多样,生长期内受前后两茬冬小麦约束,同时农户生产规模小,单位面积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投入较大。 近年来,聊城市场上玉米 新品种 层出不穷 ,农民 选择品种盲目性较高,黄淮海主推的新品种尚没有系统可靠的大田数据作参考。因此,研究这些品种在聊城地区种植的 生育期、植株特性、灌浆 特性、 产量等性状,进而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为新品种在鲁西地区大面积 示范推广提出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2014-2015 年两年田间试验, 选用迪卡 517( 鲁农审 2014015 号 ) 、登海 618( 鲁农审 2013010) 、聊玉 23 号(鲁农审 2013009 号)等 3
3、个新引玉米品种,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路口村、阳谷县刘楼村、茌平县洼李村、高唐县 小李楼村 等 4个示范县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基地地处聊城市四个方位,基本代表聊城主要玉米产区,试验地块地势平展,肥力均匀,灌溉方便。试验田每个品种种植面积1333.3m2, 等行距种植 , 行距 60cm,种植密度 5000 株 /666.7m2。 1.2 田间管理 各试验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械化播种,遵循统一管理的原则 。 6 月中旬播种, 前茬作物为冬小麦,麦后抢茬直播, 亩施种肥硫酸钾复合肥( N、 P2O5、 K2O含量 15%、 15%、 15%) 25kg,播后浇蒙头水;出苗后喷施苗后除草剂,进行除草治虫防病
4、; 7 月中下旬,亩施硫酸钾 复合肥 15kg 做追肥。 8 月上旬 , 随水亩撒施尿素 10kg。 成熟后机械化收获测产。 1.3 数据收集、调查与分析 玉米生育期间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等;灌浆期每隔 5 天,选取生长正常果穗 10 穗,取中间部位籽粒 100 粒测鲜重, 80烘至恒重,测籽粒干重,计算籽粒含水量;生育后期测量株高、穗位高等植株性状,记录空杆率、倒伏倒折率;成熟时实收按照 14%水分折算单产,每个处理连续取10 穗进行室 内考种,测定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 数据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玉米产业
5、技术体系(编号: nycytx-02) 作者简介: 李娜 ( 1985-), 女 ,山东聊城人, 农艺师,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玉米育种及栽培, 通讯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聊大西路 11号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965759268, E-mail: 。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生育进程 及植株性状 分别记录 2014、 2015 年 3 个试验品种在四个试点的生育期及植 株性状 数据,将 两个 年份同一试点的数据平均统计,得出 四个 试点 各品种的抽雄、吐丝天数 、生长天数 以及 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表 1)。 综合分析 ,登海 618 抽雄吐丝期略早于迪卡 517、聊玉 23 号
6、 。 同时随着 生长天数增长 ,各品种籽粒含水量均表现下降趋势。 收获时, 聊玉 23 号籽粒含水量较高( 112d, 29.5% / 115d, 27.6%), 登海 618 次之( 112d, 28.6% / 115d, 27.2%), 迪卡 517 最低( 112d, 27.6% / 115d,25.2%)。 表 1 不同玉米品种生育进程记录 品种 地域 抽雄天数( d) 吐丝天数( d) 收获时含水量( %) 生长天数( d) 聊玉 23 东昌府区 55 56 30.9 112 阳谷 54 58 28.2 114 茌平 54 55 27.6 115 高唐 54 56 29.5 112
7、平均 54 56 迪卡 517 东昌府区 53 55 27.4 111 阳谷 53 56 26.4 115 茌平 55 57 25.2 115 高唐 55 57 27.6 112 平均 54 56 登海 618 东昌府区 52 54 28.6 111 阳谷 52 55 27.8 115 茌平 53 54 27.2 115 高唐 55 57 28.6 112 平均 53 55 通过 对 品种植株性状 调查(表 2) 发现,参试品种株型均为紧凑型, 登海 618叶片数 略 少于聊玉 23 号和迪卡 517;品种之间 株高 差异不明显,穗位高差异显著,表现为聊玉 23 号最高,迪卡 517 次之,登
8、海 618 最低 。 计算品种 的 穗 位 系数,聊玉 23 号为 0.430.46,迪卡 517 为 0.390.40,登海618 为 0.290.35。 有 研究 表明 ,玉米穗位系数 为 玉米穗位高度 与 玉米地上部高度 之比 。如果系数 0.35,抗倒性不好;如果系数 0.35,抗倒性较好。系数越小抗倒性越好,系数越大抗倒性越差。 从表 2 可知,聊玉 23 号倒伏倒折率略高于迪卡 517 和登海 618,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 表 2 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调查 品种 地域 叶片数 株型 株高( cm) 穗位高( cm) 穗 位 系数 空秆率( %) 倒伏率 (%) 倒折率 (%) 聊
9、玉 23 号 东昌府区 20 紧凑 256.9 115.5 0.45 0.0 0.0 3.5 阳谷 19 紧凑 247.6 107.6 0.43 0.0 0.0 1.0 茌平 18 紧凑 237.7 104.0 0.44 0.0 1.0 0.0 高唐 19 紧凑 210.0 96.0 0.46 0.0 0.0 2.4 平均 18-20 0.43-0.46 0.0 0.3 1.7 迪卡 517 东昌府区 18 紧凑 259.6 104.5 0.40 0.5 1.5 2.0 阳谷 18 紧凑 231.7 89.5 0.39 0.0 0.0 0.3 茌平 19 紧凑 250.7 100.4 0.40
10、 0.0 0.0 0.5 高唐 20 紧凑 238.0 101.5 0.43 0.0 0.0 1.3 平均 18-20 0.39-0.40 0.1 0.4 1.0 登海 618 东昌府区 19 紧凑 263.7 86.6 0.33 0.5 1.0 1.5 阳谷 19 紧凑 235.8 69.4 0.29 1.0 0.0 0.6 茌平 18 紧凑 255.7 88.7 0.35 2.0 0.0 0.0 高唐 19 紧凑 235.0 70.0 0.30 0.0 0.0 1.2 平均 18-19 0.29-0.35 0.9 0.3 0.8 2.2 籽粒灌浆特性调查 记录 2014、 2015 年 3
11、 个参试 品种 在 4 个试点 灌浆期( 授粉 35d 到 收获期 )籽粒鲜重、干重及含水量的变化(表 3) 。 经数据统计整理,分析品种灌浆的基本规律 (图 1-3) 。 表 3 不同玉米品种的灌浆特性调查 品种 授粉 35d 授粉 40d 授粉 45d 授粉 50d 收获期 百粒鲜重( g) 百粒干重( g) 含水量( %) 百粒鲜重( g) 百粒干重( g) 含水量( %) 百粒鲜重( g) 百粒干重( g) 含水量( %) 百粒鲜重( g) 百粒干重( g) 含水量( %) 百粒鲜重( g) 百粒干重( g) 含水量( %) 聊玉 23 号 42.96 24.20 46.31 46.1
12、6 27.42 42.71 49.18 31.99 36.73 49.46 34.55 34.31 48.56 35.07 29.99 迪卡 517 39.81 23.29 45.62 43.01 26.95 39.52 44.10 29.20 33.90 45.10 32.36 30.62 43.58 32.88 27.11 登海 618 44.63 25.36 45.41 47.72 29.36 40.38 48.34 32.92 34.91 48.96 34.25 32.13 48.44 35.21 29.56 从图 1、图 2 可 知 ,迪卡 517 灌浆期间 籽粒 鲜重和干重 明显
13、低 于其他两个品种 ; 登海 618 灌浆 前期 籽粒鲜重和干重较聊玉 23 号高 ;后期 鲜重和干重 变化趋于缓慢,低于聊玉 23 号 。 参试 品种 之间 含水量区别显著(图 3),聊玉 23 号含水量较高,登海 618 次之,迪卡 517 最低。 比较各品种之间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变化 ,聊玉 23号在授粉 40d-45d达到最大灌浆速率, 登海 618 在 授粉 35d-45d 均保持较高灌浆速率,迪卡 517 在授粉 35d-40d 表现最大灌浆速率 (图 2); 同时 , 聊玉 23 号 仅 在授粉 40d-45d 间表现最大脱水速率,登海 618、迪卡 517 在授粉 35d
14、-45d 均保持较高脱水速率 (图3) 。 图 1 百粒鲜重变化 鲜重变化趋势39.042.045.048.035 40 45 50 收获期授粉天数(d )百粒鲜重(g) 聊玉23迪卡51 7登海61 8干重变化趋势23.026.029.032.035.035 40 45 50 收获期授粉天数(d )百粒干重(g) 聊玉2 3迪卡5 1 7登海6 1 8图 2 百粒干重变化 图 3 含水量变化 2.3 果穗性状 及产量 调查 分析 考种 数据 (表 4) 可知,迪卡 517 穗长、穗粗、秃 尖 均低于其他两个品种,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出籽率等产量性状较高,最终产量最佳,达到770.9kg/
15、666.7m2; 登海 618 穗粒数、穗粒重、 出籽率 、 百粒重较高,但因穗位较低,收获时机械损失率高, 影响机收产量 ,为 732.5kg/666.7 m2; 聊玉 23 号穗部性状表现中等,因其 后期 持绿性较好, 机械损失率最低, 最终产量 达到750.8kg/666.7m2。 表 4 产量及果穗性状记载 3 结论 迪卡 517 株型紧凑,叶片数 18-20 片,穗位系数 0.39-0.40; 5000 株 /666.7cm2密度下,存在一定程度的倒伏倒折; 穗长、穗粗、秃尖低于其他品种,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出籽率等性状较高,籽粒含水量较低,机收损失率 2.9%,产量达到 770
16、.9kg/666.7m2; 聊玉 23 号株型紧凑,叶片数 18-20 片, 穗位系数 0.43-0.46; 5000 株 /666.7cm2密度下,倒伏倒折率较高;穗部性状表现中等,籽粒含水量较高,机收损失率低品种 地域 穗长(cm) 穗粗(cm) 秃 尖(cm) 穗行数(行) 行粒数(粒) 穗粒数 穗粒重 ( g) 出籽率 ( %) 含水量14%的百粒重( g) 机收损失率( %) 产量 ( kg/666.7m2) 聊玉 23号 东昌府区 19.4 5.6 2.1 13.2 31.2 408.8 204.4 76.8 40.6 0.5 885.1 阳谷 20.2 4.8 0.3 16.2
17、32.2 522.0 163.4 81.2 38.1 3.4 805.6 茌平 16.2 4.5 0.8 16.0 30.0 480.0 173.8 85.9 37.4 0.5 623.6 高唐 20.7 4.9 0.9 15.8 32.5 511.4 49.6 86.7 33.2 1.1 689.0 平均 19.1 4.9 1.0 15.3 31.5 480.5 147.8 82.7 37.3 1.4 750.8 迪卡 517 东昌府区 20.1 5.1 1.3 16.8 35.1 589.5 201.5 86.7 39.3 1.5 1010.2 阳谷 18.4 4.4 0.1 16.6 3
18、3.4 556.7 203.1 85.8 34.1 4.9 720.5 茌平 17.1 4.5 1.2 18.0 33.0 594.9 204.4 89.9 31.4 2.4 656.7 高唐 17.8 4.4 1.1 17.6 31.7 557.9 83.6 88.4 30.9 3.1 696.2 平均 18.3 4.6 0.9 17.3 33.3 574.7 173.2 87.7 33.9 2.9 770.9 登海 618 东昌府区 19.6 5.2 2.6 15.0 33.0 495.8 174.3 86.0 38.9 1.9 840.6 茌平 17.3 4.7 0.9 15.3 35.
19、7 546.2 201.9 89.4 37.3 7.1 680.9 阳谷 21.3 4.8 0.6 16.5 37.6 620.4 238.8 81.3 36.6 4.0 743.9 高唐 21.0 4.8 2.2 15.4 30.0 460.5 95.9 89.0 35.8 4.5 664.8 平均 19.8 4.9 1.6 15.5 34.1 530.7 177.7 86.4 37.2 4.4 732.5 含水量变化趋势27.030.033.036.039.042.045.048.035 40 45 50 收获期授粉天数(d )含水量(%)聊玉2 3迪卡5 1 7登海6 1 81.4%,产
20、量达到 750.8 kg/666.7m2; 登海 618 株型紧凑,叶片数 18-19 片,穗位系数 0.29-0.35,穗位较低; 5000株 /666.7cm2 密度下,倒伏倒折率较低;穗长、穗粗、秃尖高于其他品种,穗粒数、穗粒重、出籽率、百粒重较高,机收损失率高 4.4%,产量为 732.5 kg/666.7m2。 4 参考文献 1王冲 ,张闪等 .玉米品种登海 618 种植密度与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关系 J.中国种业 ,2015(7):33-34 2李学杰 ,侯廷荣等 .玉 米杂交种聊玉 23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山东农业科学 ,2013,45(9):110-111 3吴秋平 ,郭新平等 .玉米高产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J.山东农业科学 ,2015,47(4):30-33 4王瑞芳 .山西省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特性区域试验对比及适应性研究 D.中国农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