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农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一、加强农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农村人才的培养是农业发展的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方式。只有拥有了足够数量的、质量过关的农村人才,才能迈向农业现代化,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 首先,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经过培训的农村人才,其技能与创新能力会大大提高,并优先掌握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与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能够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原有的传统农业结构,将资源约束型农
2、业调整为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的农业发展阶段,微观上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中观上可以推进当地农村的发展,宏观上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壮大,能够有效地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改变原有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转变为质量高的、品种多元的、成本较低的农产品生产,实现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等协调发展,繁荣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能够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揭示出我国政府对人才强国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我国人口众多,但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应竭尽所能,努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这一过程,重点是怎样有效
3、提高占我国人口一多半的农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能够使我们尽快将人口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造完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着力培养农村人才的策略 (一)营造农村人才成长的环境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适合农村人才发展的氛围与环境。首先,创造宽松的、适合农村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党和政府各级部门应抓紧通过一系列有关培育农村人才的政策,在培训、奖励、保障等方面要优先对待,积极营造利于农村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人才的管理机制,包括人才引进、使用选拔、培养培训、考
4、核奖励等方面,以此来激励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人才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贡献才智。其次,营造良好的保障环境。应加强涉及农村人才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和住房、交通等补贴,保障人才的生活和发展。建立健全各级部门的负责人与农村主要人才的定期联系制度,包括定期举办农村人才见面会,了解并解决农村人才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加他们的归属感。此外,利用媒体的力量。报纸、网络等媒体和电视台等单位应加大力度宣传优秀的、有突出贡献度的农村人才,树立典型,使其成为大家羡慕与尊重的对象,提升农村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 (二)强化农村教育培训机制 政府应继续深入推进对农村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定期对各地区农业部门的主管进
5、行培训,并将最新的精神传达下来。各级部门要重视与加强对当地的农业人才继续教育与培训,在继续教育的规划制定、交流研讨、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鼓励与扶持。逐渐增加农村各类人才的开发力度,以培养现代农业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为核心,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农村的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培养一批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从农村基层农业人才中选拔,尤其是对农村发展已经起到重大作用的基层农技人才。支持这些农村人才农业高等学府和涉农的高科技企业研修、学习,参观新产品,学习新技术,提高农村人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其次,培养农业企业负责人。培育一批合格的农业企业负责人,是实现农业现代
6、化必要因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益手段。应强化培训农业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采用因地制宜的、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方式对农业企业负责人进行短期或自主培训,并鼓励农业企业负责人定期到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交流经验、交流技术。另外,应强化农业企业负责人的法制教育,建立其法制意识,使其在法制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发展农业企业。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来源于实践,既懂管理又有法律意识的现代型农业企业负责人。 最后,培养大批农村生产能手和能工巧匠。建议从农业发展好的生产与经营第一线筛选农村生产能手和能工巧匠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学习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国家政策;聘请农业专家教授种植或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技
7、术;同行之间的相互经验交流与研讨等培养,大力提升农村生产能手和能工巧匠从事农业生产与加工的能力。 (三)推进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 与农业相关的科研单位是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科技因素。政府与地方各级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指导意见,在农村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积极发挥农业科研单位的作用。 首先,应大力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单位进行农业研究的基础条件,政府应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也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使农业科研方面的预算比同级财政收入的增幅要高。而对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政府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财政上都应尽力鼓励与支持,包括帮助建
8、立适合的融资体系与渠道,保证其研究经费,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支持农业科技人才积极申请各级各类与农业相关的科研课题,尤其是高水平的或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科研课题,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保证这些农业人才能够安心、潜心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农业的生产率。 其次,应推进农业科研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的薪酬制度,将一些领域的分配权下放到科研单位,分配要向农业科研一线人才与优秀人才倾斜。建立健全与农业科研人才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成果转化率挂钩的多元分配体系,并完善与其适应的人才奖励制度,激发农业科研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积极性。 最后,支持培养一定数量的农业科研优秀人才。针对
9、各地农业发展的情况建立农业科研团队,并以此为基础,选出有潜力的农业科研人才,支持他们进行学习、考察、合作等,以此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农业学科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进行农业科研优秀人才的培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软环境建设。 (四)构建农村人才市场体系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农村人才市场也逐渐完善起来。但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市场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市场体系。各地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专业性人才市场,健全管理人才市场,并推进急需人才与优秀人才数据库的完善,以信息化带动人才市场的发展,建成规范、守法、及时、实用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这些可以促进农村人才的有序流动。此外,要强化农村人才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村人才市场行为,大力推进信息化人才市场的发展,促使各地市场联网,互通有无,使农村人才能够资源共享。二是打造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各地要转变思想,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宗旨改变农村人才引进方式,可以包括调入、聘用、借用的方法,也可考虑兼职或者参与技术攻关与开发、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咨询等多重方式、方法,把单纯的农村人才引进变成适合各地发展的智力引进。同时,实施灵活的农村人才引进办法,采取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灵活机制,变户籍管理为身份管理。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思政部) 责任编辑: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