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065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摘要:我国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伯明翰、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在产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从产业创新战略、升级传统产业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转型的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引进来”战略和大力发展科技和金融中介服务业等方面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产业转型;创新战略;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107-04 产业转型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质量、产业模式等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发生转变的过程和结果。从产业结构角

2、度看,产业转型可表现为第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从发展质量看,产业转型可表现为低经济附加值产业向高经济附加值产业转变;从产业发展模式看,产业转型可表现为传统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为指导和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目标,在改造提升制造业方面提出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引导部分产能过剩产业实施兼并重组,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我国实施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工业驱动型,这种产业结构特征导致的

3、直接结果就是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生产要素(特别是能源要素)的投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加剧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以及企业环境支出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现实需求。第二,从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看,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转移,低端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需求的大量劳动力资源投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其经济贡献严重不匹配,而产业的关键技术始终为发达国家掌握,也为发达国家贡献了大量超额利润,最终导致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第三,从产业发展的模式看,世界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型向创新驱动

4、型转变,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成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产业发展呈现出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和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看,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比偏低,而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比偏高,反映出我国依然是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形态。从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的分布可看出,2011 年,第一产业吸纳了我国就业人口的 34.8%,但仅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10.04%,表明第一产业的运营效率亟待提高;第二产业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钢铁、汽车等产业的产能明显过剩,且第二产业由于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产

5、业增加值不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以粗放型为主;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比例依然偏低,且其发展主要由商业和服务业驱动,而信息产业、金融服务业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尚未凸显。 (见表 1) (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规划,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在专利总量持续提升的同时,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研发投入偏低。2010 年,我国研发投入总量约为 GDP 的 1.7%左右,计划在“十二五”末达到 GDP 的 2.5%,

6、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现阶段的研发投入水平已超过 2.5%,特别是日本的研发投入在 2008 年已达到 GDP 的 3.33%。第二,创新成果质量不高。在我国已获得授权的专利中,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二者合计约占专利总量的 80%,而最具有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仅占 20%左右。同期的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均超过 50%,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发明专利约占专利总量的 80%。第三,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程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创新支持体系偏重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缺少与企业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新行为的盲目性及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难度。 (三)产业科技含量

7、低 为了通过龙头产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产业的整体发展和升级,我国在1988 年启动“火炬计划” ,旨在通过该计划的支持下推进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五大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该政策的支持下,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持续提高,并吸引了众多外商来华投资,很多高技术产品逐步实现了中国制造。虽然这些产业产值有了较大提高,但科技含量依然偏低,一些发达国家在向我国实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众多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产业链低端产业转移到我国,而汽车发动机、核心电子元器件等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为国外所垄断。2008 年,为打破我国众多

8、关键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窘境,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旨在以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和升级。 二、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伯明翰工业区、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在产业转型与升级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并取得了经验: (一)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工业区。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之间,鲁尔工业区以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作为区域内的支柱产业,但这种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在受到廉价石油产业的冲击下暴露出其脆弱性,导致产业急剧衰退、人口外流、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经济和社会问题。为重振鲁尔工业区的经济活

9、力,德国政府积极推动产业转型,通过对区域内的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进行企业合并、技术改造等方式,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位于英国中部的伯明翰,历史上是一个依托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进入 20 世纪,随着煤、铁资源的枯竭,伯明翰逐步走向衰落。为尽快走出衰退的困局,伯明翰当地政府以金融服务业、专业咨询、零售产业和会展产业作为该地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进而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韩国在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特别重视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重组合并,韩国的汽车企业由 9 家缩减到 2 家,从而有效规避了市场集中程度不高导致恶性竞争等经济无效率现象的发生。在这

10、一政策的支持下,10 余家韩国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的行列,三星、现代等超大型企业为韩国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为支持转型后产业的持续发展,韩国通过立法、建立基金等多种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清晰定位产业转型目标 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国家,都确立了明确的转型目标。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换代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积极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物流产业和文化产业,特别是以区域传统的煤炭产业为基础开发的反映煤炭工业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产业转型的主要特色之一。英国伯明翰工业区积极引导已有产业向知识密集化、技术密集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从而使传统产业的

11、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微电子产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并选取金融业为发展的突破口,通过金融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区域内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新加坡完成了从单一的转口贸易向工业化的转型,石化、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新加坡得到蓬勃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新加坡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信息产业和金融业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进人 21 世纪,新加坡将发展知识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产业形态也成功由技术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电子、生物制药、现代金融、文化传媒等产业成为现阶

12、段新加坡的主导产业。 (三)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强力推进合作创新 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合作创新能进一步促进高科技的研发,并使研发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德国政府积极推进合作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产业转型提供动力支持,鼓励大学设立技术转化中心,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对产学研间的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提高了产业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 (四)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的顺利转型需要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为有效改善区域内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环境,德国鲁尔工业区打造了由高速公路、联邦公路和乡村公路组成的交通网络;英国伯明翰工业区政府加大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改善、交通

13、和通讯条件优化的财政投入力度,从而使伯明翰这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现代国际化城市。 三、对我国的启示 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具体要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为我国产业转型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战略 世界主要国家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实现成功转型以及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要形成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创新联盟模式。一方面提高产业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及企业在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化方面

14、的协同效应,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二要大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以此为平台积极增强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实现企业的人才聚集和知识聚集。三要根据产业转型的需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引导资金流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精细化工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增加值的产业。 (二)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首先,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换代,通过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并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农业为例,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方式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汽车制造技术的基

15、础上发展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在于动力电池和电动机替代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可不以传统汽车制造为基础而直接介入汽车的生产制造中。美国特斯拉电动汽车厂没有与汽车相关的生产和制造经历,却仅凭对电池技术的研究直接进入该行业,并通过市场定位、技术创新和营销模式的有效组合创造了商业奇迹。 (三)加强产业转型的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是实施创新的最关键要素,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0 年,研发人员在我国万名就业人员中的比例不足 34 人,远远低于同期日本的 139 人、德国的 131 人、俄罗斯的 122 人。在产业转型的人才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强产业

16、领军人物的引进力度,通过领军人物的引进带动产业人才的团队建设;突破传统的技术优先观点,形成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是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亟需的人才的理念,既要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也要重视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搭建服务企业与人才的交流平台,以该平台为依托,企业可随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各层次人才也可以在该平台推介自己,从而降低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四)进一步实施“引进来”战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经验在于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并引进外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速本地的产业转型。在进一步实施“引进来”战略过程中,要引导资金流入高新技术产业

17、、战略性新兴产业,尽量减少外资流向钢铁、汽车等产能过剩产业,提高外资投向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的门槛,在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有计划、小范围地尝试对外开放。 (五)大力发展促进产业转型的科技和金融中介服务业 产业转型需要大量的经济、科技和金融支持。如,通过并购方式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和知识产权,是促进技术加速成熟、产业升级换代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企业并购尤其是跨国并购过程中,需要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提供的科技和金融中介服务。大力发展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既是我国产业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现实需要。在促进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方面,应大力拓展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如,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并购的服务主要局限在财务分析范畴,距离国际知名投行有效提供财务咨询和专业技术咨询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大力引进国外知名中介机构,通过其典型示范作用促进我国科技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加速成熟;推进市场化运作。打破我国现有的政府主导的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将中介服务机构推向市场的方式,促进其经济职能的发挥、运作效率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责任编辑:张佳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