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选择.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121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选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选择摘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传统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破解点、给力点与切入点。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加大“三农”投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长效机制建设,既是传统农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传统农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传统农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17-02 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

2、是传统农区面对发展现实、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正视和分析传统农区“三化协调”的问题,积极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破解“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短板”和“软肋”1,探寻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与切入点,对于破解传统农区“三化”协调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短板”和“软肋” (一)传统农区的“短板”问题 1.支柱性产业动能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农区一般说来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农业比重较大,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但另一方面,其工业化水平低、总量小,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产品、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缺乏支柱性产业,大众产品多,知名品牌少,商品市场竞

3、争力弱,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换过程中,支柱性产业缺乏,产业化经营效益不强,对地区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仍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竞争能力受制约明显。从资源禀赋的视角看,传统农区资源并不缺乏,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分治管理,致使传统农区的交通、电力、信息、物流、商贸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整体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再加上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投资环境的相对较差,导致其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十分有限,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陷入被动和不利经济环境之中。 3.农业发

4、展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虽然传统农区农业基础较好,但也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二是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三是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差,资金、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能力被严重削弱;四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流转的规模小,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水、电、路建设滞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传统农区的“软肋”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当前,传统农区“三化”协调发展亟待解决

5、的问题是夯实农业基础,这也是传统农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着力解决的“软肋”问题。 1.农业生产要素持续流失,城乡差距扩大。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作用下,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业的经济比较效益较低,导致资金、技术、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乡发展失衡加剧,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1)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损。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资源短缺的影响,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资、农机、农具、土地、人力等生产费用的大幅上涨,相当程度上吞噬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步入高成本、

6、高价格、低收益时代;同时,农业生产的高成本,也直接侵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迫在眉睫。 (2)农村人口结构加剧变化,劳动力素质下降凸显。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导致农村人口结构急剧变化,农业生产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社会问题逐渐突出,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特征更加明显,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少,另一方面是土地“撂荒” 、 “闲置”的情况随处可见,农业土地改革亟待进行。 二、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城乡一

7、体发展的核心内容,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要从农民进城入手,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适应新时期“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 (一)着力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动力 1.加快经济结构转变培育支柱产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一方面,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持;另一方面,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并加速城镇化2。由于传统农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支柱性产业动能不足,导致其城镇化缓慢。因此,传统农区要以“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主题,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强化产业支撑,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增强对城镇化和农业

8、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一是结合当地实际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加工工业。二是立足地方基础和优势,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吸引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城乡规划、区域经济结构等的调整,化解矛盾,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不仅能有效地“引领”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还能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其一,要加强规划统筹,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城镇规划,强力推行规划实施,用科学规划引领“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做

9、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3,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其二,依托载体建设增强城镇实力,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互动,以产兴城。 (二)着力促进城镇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载体 1.建立发展协调的现代城镇体系。其一,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以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构建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协调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和现代新兴服务产业,强化城镇服

10、务功能,吸纳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城镇集聚,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条件。三是全面强化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拉动消费的推进器,统筹城乡的联结点,因此要把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抓好抓实。 2.努力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力。一是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健全人居环境,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二是要实施中心边缘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基础 农业

11、现代化滞后是影响和制约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 1.加快现代要素投入改造传统农业。其一,加快制度创新,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健全以城带乡和城乡人口布局优化的长效机制。其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土地产出率。其三,强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2.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难题。一是以增进农民利益、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土

12、地管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二是切实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改革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力度,完善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的机制,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 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农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推进工农和城乡的良性互动。 (一)科学编制规划,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

13、前提 规划工作关系到传统农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首先就要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作为规划的编制者和引领者,要站在三化协调发展的高度,坚持城乡规划一支笔,最大限度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全面描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城镇的布局、农民居民点的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等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其次,坚持公开规划,编制规划要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支持、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规划的科学性。 (二)加大“三农”投入,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财政支撑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须始终把保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在突

14、出位置,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一是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入,特别是增加对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公共服务部门建设。二是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改革地方财政收支制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三是强化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四是改革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和方式,进一步健全“三农”投入长效机制。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产业转移是产业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现象。承接产业转移是传统农业区经济启动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一是承接产业转移能为加快传统农

15、业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承接产业转移能为传统农业区壮大建立优势主导产业;三是承接产业转移能加快传统农业区推进服务业迈上新台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业项目,这对促进中心城市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的跨越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 (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抓手 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示范带动、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以点带面,示范推进的方式,因地制宜,大

16、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农民自觉地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五)搞好长效机制的建设,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难度大、任务重,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建立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制度化的长效机制。要围绕“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这一核心,按照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使农民成为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主体,同时成为“三化”最大的受益者。重点是围绕“三化”协调发展,加强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三化”协调的新型体制机制,如在行政管理、财税管理、土地利用流转、投资融资、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格局提供制度保证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