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媒体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在教学中得到非常广范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学习和交流中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那么,教学中该如何使用多媒体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
2、学经验来具体地谈一谈。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内容有的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
3、学习更贴进生活。 我亲眼目睹我校的一位老师教学了成正比例的量的这一课的两次教学,第一次他采用了自学方法,效果不是很好。第二次他引用了多媒体教学,他的课件是做了六个同样大小的玻璃圆柱型杯子,让水分别流进杯子中,依次从左到右增高,在教师的演示中,利用风趣的语言,唤起学生好奇心,于是他们认真观察,准确地了解到在同样杯子中水倒的越多,水的体积越大,水的体积和高度成正比。经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很快地联想到速度一定的前提下,车走的时间越长路程就越长;废纸卖的越多得到的钱就越多(这里还培养了学生的保持卫生的好习惯呢)同学们的争论不止,后来老师问,那年龄越大身高就越高吗?年级越高跳远就越远
4、吗?很自然地总结出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来。在一阵轻松愉快的讨论过后我们又进行了测验,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样的测试题,收到了不同的效果。这就充分地证明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重要性。 二、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因为我学校是一个小班型的学校,每班 30 人左右,正是当前大中城市提倡的小班化教学。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在教学三年
5、级周长的认识这一课的时候,制作的课件非常精彩。因为这个概念教学很难理解,如果学的不好,那么将来六年级的组合图形的周长就很难理解,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很关键。上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利用 flash 动画,一只小蚂蚁在音乐的伴奏下,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一周,很自然的引出课题。特别是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有的需要移动后观察,我的课件就把一个凸起的不规则图形变成了长方形,这样学生就完全可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很自然的算出不规则的图形的周长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轻松了,让学生亲眼经历了整个变化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手总是举得高高的,眼睛亮亮的,小嘴巴张得大大的,整个教学气氛一直很活跃。再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
6、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 ,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较好。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7、“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达标”的教学模式,确立了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探究者;教学的重点必须转移,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知识更为重要。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做。教师既要当好“幕后导演” ,又要当好“台前主持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克与千克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视频,水果店里的出售各种水果的情
8、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把课前自己动手搜集有关知识进行汇报,于是很自然地引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中来,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物品的质量是有轻重的,然后告诉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准确的物体的质量,掂一掂一枚 2 分的硬币重1 克、估一估 500 克精盐、称一称 1000 克的白糖,来完成克和千克的进率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思维异常活跃,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多的问题让我意想不到,课堂气氛热烈,部分同学甚至提出了非常有创意的思路,说如果这节课去超市去上会不会很好呢?很值得深思和回味啊!这种课堂改变了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动手能力,并且充分展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的
9、转变,从好奇到领悟、从让我学到我主动学、从初步认识到高度领悟的过程。这样既能激发兴趣、提高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在教学“ 时、分、秒 ”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不但可以很自然地总结出一小时等于 60 分钟的道理,而且还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