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南地区超甜玉米金菲高产栽培技术超甜玉米金菲于 2004 年 5 月通过上海市审定。因其在果皮厚度、籽粒色泽、加工品质等方面表现优良,深受加工企业的青睐而被广泛引种和试种;同时由于其成熟较早(较绿色先锋早熟 67 天,较粤甜 3 号早熟 45 天) 、抗寒性较华珍稍强,在甜玉米发展迅猛的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省市)仍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近几年加工企业和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地采取“良种+良法”的配套措施,摸索出了一套超甜玉米金菲在华南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1 严格隔离,防止串粉 超甜玉米金菲的种植,必须与非甜质玉米及其他类型甜玉米(普通型、半加强型和加强型甜玉米)严格隔离,最好与
2、超甜玉米的其他品种也要隔离,以免不同品质品种间串粉影响金菲品质。 隔离方式可采取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一般要求不同品种种植地块间距不少于 500 m,如有树林、房舍等屏障,可适当缩短距离;时间隔离要求相邻品种间的植株叶龄相差 7 叶以上。 2 冬春二作,提早上市 由于金菲品种的熟期较早和亚热带温带基因特性,其抗热性相对较弱,因此建议作春作和冬作以发挥其品种优势。一般春播气温稳定在14(低温稳定在 12)以上时可露地直播,地膜覆盖可适当提前(但仍需确保低温稳定在 12以上) ,广东地区一般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播种,上市时间较华珍等提早 1015 天,可以在鲜食市场上获得较高效益。冬
3、作一般要求在月平均气温 15以上的地区种植,如广东的阳江海陵岛、电白东南部、穿过茂名至高州中部、化州城、廉江南部一线及以南地区。该区北靠山、南临海,11 月至翌年 3 月各月平均气温 1522,1 月平均气温 1517,平均有霜日数1.0 天,热量条件可满足冬种甜玉米要求,是冬种甜玉米的理想区域。播期一般从 10 月上中旬即可开始。 3 起畦种植,确保排灌 玉米是水分需求较多的旱地作物,怕旱怕涝,必须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华南地区雨水较多,一般起畦种植较好,畦连沟宽 1.4 m,种2 行,宽行 80 cm,窄行 60 cm,株距 2734 cm,直播时每穴放 23 粒种子,出苗后每穴留 1
4、株。另外,超甜玉米种子干瘪,淀粉含量少,幼苗顶土能力弱,播种深度一般以 23 cm 为宜。播种后土壤水分要求均匀、充足,以利出苗和齐苗。 4 合理稀植,培育大穗 超甜玉米为果蔬型作物,商品外观要求较高,适当疏植有利于培育大穗和促进籽粒发育,减少秃顶。华南地区春季阴雨天多,植株偏高,一般种植密度掌握在 3 3003 500 株/667 m2 为宜;冬季气温逐渐降低,雨水相对较少,日照充足,早熟品种金菲 667 m2 种植 3 5003 800 株,以兼顾群体产量和个体质量。 5 早字当头,一促到底 金菲生育期短,高产栽培要侧重于壮苗早发、一促到底。尤其在温度高、雨水多的华南地区,玉米前期生长较快
5、,对肥水的需求也相应提早和增多,因此,重施基肥、施足底肥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一般每 667 m2 施腐熟有机肥 1 5002 000 kg、过磷酸钙 50 kg、复合肥 50 kg、尿素 15 kg 作基肥,撒施后旋耕作畦。苗肥在直播出苗后34 叶时追施,提小苗促平衡,一般用化肥对水浇施,667 m2 施尿素510 kg;穗肥(攻秆肥)在 1011 叶时重施,以促进穗位附近高效叶面积的增加和穗分化,主攻大穗,一般应施在植株旁 1015 cm 范围内,667 m2 施尿素 20 kg、硫酸钾 5 kg,结合中耕培土将肥料覆盖;视后期叶色和植株早衰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粒肥(攻苞肥) ,叶色较淡、有
6、早衰趋势者,可在抽雄前 710 天叶面喷施尿素液 5 kg/667 m2。 如遇干旱年份,施肥要与浇水(或沟灌)结合,确保拔节、孕穗、抽雄、开花、灌浆等几个玉米需水敏感时期的水分供应,以利穗的分化、发育、籽粒灌浆和形成大穗。 6 间苗移苗,确保齐苗 34 叶期进行间苗和移苗补缺。为保证生长整齐,在播种的前 2 天,用 50 孔的塑料穴盘按照 5%的比例培育预备苗,以便移苗补缺。栽后即浇水,4 叶时每穴定苗 1 株。间、定苗要掌握除大、小苗,留中间苗的原则,确保幼苗大小一致、整齐均衡,并结合追施苗肥进行中耕除草、松土。 7 综合防治,控制病虫 超甜玉米植株及果穗含糖量均较高,会受到较多种类和较多
7、数量的病虫为害,且常常出现害虫世代交替为害的现象,特别是生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季节,表现尤其严重。金菲品种的病虫害主要为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和菜青虫、玉米螟、纹枯病和大、小斑病,防治策略上要强调综合防治,尽量选用低毒或生物农药,以确保超甜玉米的鲜食安全。 出苗期至 6 叶期主要是以地老虎为主的地下害虫和菜青虫为害。防止地下害虫咬断幼苗而造成缺苗,可采取毒饵诱杀,播后苗前用 90%敌百虫晶体 8001 000 倍液浸泡甘蓝、菜心或白菜叶片几分钟,于傍晚时分撒在田间诱杀;人工捕捉,清晨在受害株根部扒开土层进行捕捉;药物防治,可用除尽(溴虫腈) 、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 1 0001 500 倍
8、液喷施。防治菜青虫为害叶片,可采取 10%兴棉宝(氯氰菊酯)乳油 1 0001 500 倍液喷施。 7 叶期至抽雄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玉米螟幼虫一旦钻入超甜玉米茎秆和果穗为害,将很难防治,而且造成玉米产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必须经常观察,提前防治。当发现植株心叶中出现多个直径约 1 mm 的虫眼时,马上全田防治。可用 98%巴丹(杀螟丹)或杀虫单可溶性粉剂 500 g,与过筛后呈芝麻粒大小的 黏土 4050 kg 拌匀,配制成毒土,每 667 m2 用 7.5 10 kg 撒于心叶内,也可用以上药剂或蔗虫杀净 1 0001 500 倍液喷施,或者将药液均匀灌注到植株心叶中去。每隔 710 天施药
9、1 次,连续施药 3 次,即可对玉米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双效 Bt (棒棒宝)颗粒剂防治玉米螟,于大喇叭口期按 3 500 株 200 g 的剂量适量拌土后撒施于心叶内,效果也较好。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可采取药物防治,用 5%井岗霉素水剂 400500倍液喷施,每隔 710 天 1 次,连续施药 23 次。农业防治,及时把植株下部病叶剥离清除。 大、小叶斑病的防治可采取药物防治,在植株心叶末期至吐丝期用异稻瘟净、特力脱、蕉斑脱等农药,1 0001 500 倍液进行喷施,每周喷 1 次,连续喷施 23 次。农业防治,采取和其他作物轮作、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及时摘除底部病叶、增施肥料、加强田间
10、管理等增强植株的抵抗能力,从而减轻病害。 8 适时采收,确保品质 适时采收关系到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采收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其食用品质及经济效益。春季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适宜采收期一般只有23 天;秋季采收期处于凉爽季节,适宜采收时间较长。 掌握适宜的采收期要一看、二掐、三计算。一看花丝是否干枯、变成深褐色;二用手掐籽粒是否有浓浆溢出;三计算吐丝至采收天数,一般在吐丝 2023 天后为最佳采收期。但吐丝至采收的天数因不同的年份和气候条件而有差异,必须灵活掌握。采摘时间通常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此时温度较低,便于储运和销售。超甜玉米采收后可溶性糖含量迅速降低,风味变差,严重影响品质,因此尽量在 24 h 内处理完毕,有条件的农户或合作社可连带苞叶储藏在 05冷库中,可保鲜 71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