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土保持规划意义的探讨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601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意义的探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意义的探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意义的探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意义的探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意义的探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水土保持规划意义的探讨研究摘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对于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等灾害,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对建设项目中的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探讨,为寻找解决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提供合理的、科学的依据。 关键字:水土流失;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相应措施 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所谓的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

2、、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以下分别介绍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的危害。 1、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危害 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可利用量。流域上游山丘区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降低蓄水保水能力;同时缺乏拦蓄降雨和径流的蓄水保水措施,就会使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大,流速加快,大部分降雨以地表径流方式汇集河道,成为山洪流入江河湖海,土壤入渗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水位下降。暴雨时山洪暴发,暴雨过后又很快河流干枯、土壤干旱、人畜吃水困难。 2、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危害 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外营力对土壤及其母质的分散、剥离以及搬运和沉积

3、上。由于雨滴击溅、雨水冲刷土壤,把坡面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在水力侵蚀严重地区,沟壑面积占土地面积的515%,支毛沟数量多达 3050 条/ km2,沟壑密度 23 km/ km2。上游土壤经分散、剥离,砂砾颗粒残积在地表细,小颗粒不断被水冲走,沿途沉积,下游遭受水冲砂压。如此反复,细土变少,砂砾变多,土壤沙化,肥力降低,质地变粗,土层变薄,土壤面积减少,裸岩面积增加,最终导致弃耕,成为“荒山荒坡” 。同时,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滨海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蒸发强烈时,土壤深层含有盐分(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的地下水就会由

4、土壤毛管孔隙上升,在表层土壤积累时,逐步形成盐渍土(盐碱土)。它包括盐土、碱土和盐化土、碱化土。盐土进行着盐化过程,表层含有 0.62%以上的易溶性盐。碱土进行着碱化过程,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 20%以上,结构性差,呈强碱性。盐渍土危害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渗透压过高,引起作物生理干旱和盐类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由于过量交换性钠离子的存在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的土壤性状。 3、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水和土地都是不可替代的珍贵的地质资源。水土流失对水土资源的破坏,使生物生存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2004 年 11 月 2 日,一家隶属于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名为“世

5、界保护联盟”的环境组织宣称,由于很多国家的政府以及企业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世界上的濒危物种名单正令人担忧地以空前的速度膨胀。 二、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对策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 1.1 流失类型和形式多样 开发建设项目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如矿业资源、交通、电力、工业、水利工程、城镇建设、农林开发等。这些开发建设项目从施工建设到生产运行,其生产环节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必然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1.2 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点、线、面区位特征,影响程度各异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分布于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他不是单一完整的自然单元或行政单元,可能是跨越多

6、个自然单元或行政单元,以点、线、面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组合分布,这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重要特点。 1.3 在时间上阶段性强,发生时间集中 开发建设项目,一般分准备期、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等阶段。不同性质的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造成的水土流失差异较大,有集中于建设期的,也有集中于生产期的。但由于施工期大面积扰动地面,产生或堆置大量松散弃土弃渣物质,水土流失集中于建设期的占多数。 1.4 水土流失量大,流失强度变化大由于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采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了大量剥离和开挖,使具有肥力的表土损失殆尽,甚至剥蚀到心土层,植被和土壤几乎不存在,再加上所产生的不同于自然土壤的固体松散物质

7、,引起的水土流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水土流失,其水土流失量是自然水土流失量的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1.5 水土流失具有潜在性,可控制性和可预防性低 水土流失的潜在性表现在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生产运行过程中造成的属土流失及其危害,并非全部立即呈现出来,往往是在很多种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首先呈现其中一种或几种所造成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余侵蚀营力造成的危害才慢慢显现出来,如对于大多地下生产项目如采煤、采铁、淘金等,除扰动地面外,随着底层的原有结构被破坏和地下水的疏干,形成地面塌陷、植被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2.1 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山区农业开发的管理

8、与引导,禁止在 25 度以上坡度的山坡开荒;禁止在花岗岩风化壳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垦植;调整农产品结构,改良耕作制度,尽量种植水保效果较好、可增加土壤肥力的经济作物;开发的坡耕地须同时修建必要的水保设施,修建简易公路须有必需的水保措施。加强对林业开发、森林砍伐的监管,大力推广山区替代能源,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对易发生侵蚀和侵蚀严重的地区实施封山育林。使环境生态得到休养生息,林草覆盖率大幅提高。 2.2 进一步强化社会各行各业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宣传和监管,落实“三同时”制度,确保厂场、道路、采石和取(弃)土场等土地扰动较大的区域修建完善的水保设施,避免大片开发区的长期撂荒闲置。业主及建设单位应积

9、极配合水土保持工作,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减少地表扰动,结合地形采用架空、地埋和梯级结构,尽可能减少挖填方及土石方就地平衡;施工期间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做好水土保持临时措施,按高标准做好原有植被保护和复绿。 2.3 水土流失治理的理念要有新突破,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科学规划、统筹考虑,注重小河流治理与生态环境整治相结合,在提高抗旱、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充分考虑山地、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实现长治久安、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目标;在组织措施上要打破部门分割的习惯,发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在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按各自的职责范围组织实施,集中人力、

10、财力、物力处理好突出问题,体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内涵。 深入推动土壤侵蚀治理工作,抓好中、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源头治理,以政策为龙头,以利益为导向,推动各地转换土地和林权经营机制,吸引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治理,通过建立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田还河(还滩)的力度,做好封山育林,促进小流域生态的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让广大群众自觉地成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体,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反哺生态建设。 四、小结。 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困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争取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权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持水土,根除灾害,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