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建筑设计初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短缺现象逐渐显现,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文章以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为切入点,重点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 设计 城市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每年的新房建设中有 80%为高耗能建筑,因此,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笔者依据学习掌握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和长期从事建筑设计研究的实践经验,
2、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 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巨大,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再生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现有建筑面积 400 多亿平方米,预计在今后 30 年内,还要建设 400 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 、以低耗为核心发展中国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内,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我们可以从两方
3、面着手:一方面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代表,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鼓励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减少资源使用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迅速在最大份额的中低端市场推行以减少使用、合理使用资源为主要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 、坚持适当技术原则,强调“整体设计”思想。 所谓适当技术就是尽量采用符合当地产业,设备、材料和劳动水准的技术,因地制宜,积极适应建筑物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保持当地的文脉和传统。所谓整体设计,就是要从全球环境和资源出发,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构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一) 、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4、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二) 、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的原则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
5、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三) 、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6、(一) 、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
7、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 (二) 、建筑单体的设计 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
8、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
9、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四、绿色建筑的评价 建立绿色建筑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决策者、管理机构、社区组织、业主和使用者都具备环境意识,共同参与营建的全过程。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建筑环境评价结果,形成共识,使其贯彻始终。因此,绿色建筑体系迫切需要现代科学评价方法作为实施运作的技术支撑。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生命周期评价法、美国的环境评估工程、法国的 ESCALE 法等等。 五、结语 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
10、寻求的理智战略,它告诫人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界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参考文献: 1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信息所。多伦多的“绿色住宅”A。建设科技动态,2008, (9818) 2黄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J。建筑学报,2010, (9) 3罗玲玲。MER97 面向 21 世纪的环境行为研究国际会议” 回顾A。建筑学报J。2012, (12) 4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信息所。美国的“绎色邮局”J。建设科技动态,1998, (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