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梁预制T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3106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公路桥梁预制T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公路桥梁预制T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公路桥梁预制T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公路桥梁预制T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公路桥梁预制T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公路桥梁预制 T 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摘要:预制 T 梁是公路桥梁上部构造普遍应用的一种类型,预制 T梁稳定性好、施工简便、经济适用。目前,从已通车运营几年的桥梁中检查发现,预制 T 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给后期的工程养护增加了难度和费用,笔者从事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多年,认真分析了预制 T 梁施工过程中出的问题,并提出了控制问题出现的要点,希望能给同行在 T 梁施工中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预制 T 梁质量问题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四通八达的现代快速交通网络,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文化

2、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公路工程建设迎来了高峰期,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软基地段、线路等)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因此桥梁又成了陆路交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桥梁施工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了很多不同类型高难度的桥梁,而预制 T 梁在桥梁工程上部构造中普遍应用,预制 T 梁质量控制直接关系着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由于人为原因预制 T 梁在施工过程中未得到很好控制,导致在通车不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预制 T 梁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预制 T 梁的使用耐久性。二、预制 T 梁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预制

3、T 梁未严格按图纸设计相关规范施工、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淡薄和随意性操作等方面原因,导致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水泥混凝土强度偏低、T 梁结构尺寸偏差较大、腹板钢筋间距不均匀、腹板及马蹄出现大量的气泡和蜂窝、混凝土表面色泽不一局部出现深黑色、T 梁底部和端头出现漏浆及空洞、翼缘板钢筋间距不均匀及高低起伏、马蹄处出现漏筋、T 梁顶面出现细裂缝、拆模时出现掉块、波纹管固定不到位或破损出现钢绞线不能顺利穿过、预应力张拉时端头混凝土崩裂、预应力张拉拱度过大及有效值达不到要求、压浆不饱满、横隔板及翼缘板凿毛不到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及碳化深度值过大等问题。 三、预制 T 梁施工质

4、量的控制要点 1、预制 T 梁台座布置 1) 、台座布置应顺着路线方向,台座宽度按 T 梁底部宽度,长度比T 梁长度略长 100cm 左右,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钢筋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 T 梁自身重量、台座尺寸计算出台座基底应力和台座钢筋混凝土标号,应对现场原地面地基承力进行检测,若不能满足计算出的基底应力,必须对原地面碾压夯实或浇筑混凝土使基底应力达到要求,确保在 T 梁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沉降。台座两端应加强布设,因 T 梁张拉时台座两端受力最大。 2) 、台座钢筋混凝土浇筑时,采用 PVC 管埋设预留孔,具体高度和间距视 T 梁模板而定,确保预留孔和模板能配套使用。在台座顶面设置向下的二次

5、抛物线反拱,反拱大小应根据图纸设计数据、现场实际情况(如存梁期、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特性及地区气候等)和经验进行设置。在台座顶面两侧布设角钢,能使台座顶面钢板有更好的固定连接。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应采用水平尺寸进行磨平以便顶面钢板能更好的铺设。 3) 、台座顶面钢板厚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不小于 8mm,应平整铺设与两侧角钢电焊连接,两顶面钢板电焊连接不能有焊缝且打磨平整。在台座顶板两粘贴橡胶垫,确保 T 梁模板与台座顶面能紧密结合,避免出现漏浆现象。 2、预制 T 梁模板安装与拆除 1) 、采用整体式钢模,每侧边模用两块大钢模组成。模板钢度、强度及稳定性必须符合图纸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模板

6、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可设倒角。模板第一次使用前一定要均匀涂上足够的脱模剂或脱模油(机油与柴油比例 1:1) ,一则防止模板生锈,二则使脱模方便、容易。每次脱模后,立即把模板表面的砼残渣清理干净,并涂上脱模剂或脱模油,不得使用废机油。 2) 、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以现场混凝土试块强度为准) ,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能进行。模板拆除时还应讲究方法,采用手拉葫芦或千斤顶反压,不能采用铁锤大力敲打,避免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受损,还要特别注意使模板与混凝土全部脱离开,并移到翼缘板外侧方能起吊。 3、预制 T 梁混凝土配

7、合比及原材料控制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科学、适用、经济,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满足图纸设计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能宜根据结构物情况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如混凝土运输设备、输送方式不同等)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低坍落度的混凝土施工。 2) 、混凝土配合比所用原材料、施工工艺、气候条件等不同时,应及时的验证混凝土配合比,并根据试验证情况调整配合比参数,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满足图纸设计及施工需求。 3) 、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规定,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8、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MPa,且其特性应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 、粗集料: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连续级配) 、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碎石宜采用捶击式破碎生产,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c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 、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小的洁净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 2.6 以上的中砂。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6) 、外加剂:采用高效减水剂,并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与水泥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且质量稳定。 4、钢筋、波纹

9、管、钢绞线制作及安装 1)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规定采用。钢筋进场后,必须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应在加工棚中集中制作加工,并采用数控弯曲机,确保钢筋加工的尺寸、形状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加工好后钢筋半成品再运送到台座上绑扎,或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绑扎好后再整体吊装到台座上,但必须保证钢筋骨架不能出现变形。钢筋骨架进行绑扎必须采用钢筋定位架,确保钢筋及半成品间距均匀。钢筋接长采用电弧焊或绑扎,采用电弧焊搭接,两钢筋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两结合钢筋的轴线应保持一致,搭接长度及绑扎数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按设计规定要求埋设预留钢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圆形同标号的水泥混凝土垫块(具体

10、厚度根据设计规定) ,在安装钢筋时直接套入,确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2) 、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穿入波纹管,在混凝土浇筑时在波纹管内再穿入 PVC 管,相互有干扰时适当移动钢筋。预应力管道宜采用圆形金属镀锌波纹管,墩顶处负弯矩钢束宜采用扁形塑料波纹管。波纹管宜采用砂轮进行切割,严禁采用乙炔切割;接长必须采用直径略大的套管进行接长,长度宜为连接管内径的 5-7 倍,并用透明胶包裹密实,以防混凝土浇筑时进入水泥浆堵塞管道。波纹管固定采用井字形钢筋网片进行固定,钢筋网片采用电弧焊点焊连接时,应做好预防焊渣掉入波纹管上的措施,以防烫破波纹管。钢筋网片固定间距直线段为 80cm,曲线段为 50cm。 3)

11、 、钢绞线钢筋进场后,必须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绞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张拉前穿入,并需做好防腐措施。钢绞线宜采用砂轮进行切割,严禁采用乙炔切割。钢绞线下料长度必须按设计规定,并满足张拉时所需的工作长度。 5、水泥混凝土浇筑 1) 、水泥混凝土严格按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不得擅自进行更改,并严禁在施工现场加水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如遇问题必须通知试验检测人员,加水泥浆给予调整,确保水泥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规定。 2) 、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性连续分层浇筑完成,采用插入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每次分层厚度不宜超过 30cm。混凝土布料不能离 T 梁端头过远,必须确保端头混凝土振捣

12、密实及强度满足设计规定,避免张拉时出现端头崩裂。底板、梁胁部位混凝土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小直径插入式振捣器配合使用;顶板部位混凝土采用插入振捣器结合小平板振捣器振捣。严禁混凝土过振与漏振,振捣时必须控制好振捣时间,直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浇筑混凝土时,还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预埋件等。3)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进行第二遍抹面并拉毛,并对混凝土表面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6、水泥混凝土凿毛及养护 1) 、T 梁模板拆除后,对 T 梁端头、端横板、翼缘板等部位采用专用机具进行凿毛,凿毛密度达到 90%以上,

13、并有足够的深度,确保与新混凝土有更好的结合。 2) 、T 梁模板拆除后,必须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在夏季气温较高时采用喷淋或喷雾养护,使结构物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在冬季气温较低时采用蒸汽保暖养护。 7、预应力筋张拉及孔道压浆 1) 、混凝土强度和龄期达到设计规定时,方可张拉。千斤顶和压力表应根据相关规范规定进行标定后,方可使用。根据设计规定及相关规范要求计算出张拉控制应力和理论引伸量。张拉机具宜采用智能张拉机进行张拉,确保两端同时均匀张拉,避免了人为因素引起的张拉不到位现象。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控制应力时,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

14、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2)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孔道在 48 小时内完成压浆。压浆材料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制的浆液。压浆设备采用高转速的搅拌机,转数不低于 1000r/min,搅拌叶的线速度不宜小于 10m/s,最高线速度宜限制在 20m/s 以内,且应能满足在规定时间内使浆液搅拌均匀。压浆机应采用活塞式可连续作业的压浆泵,基压力满足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上下层设置的孔道先下层后上层顺序进行压浆。同一孔道应连续、缓慢均匀的进行,一次完成。浆至孔道的另一端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

15、水泥浆溢出为止,即封闭出浆孔,宜保持一个不小于 0.5 MPa的稳压期,该稳压期的保持时间宜为 35min。压浆完成后,应通过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密实,应及时进行补压浆处理。 四、结束语 预制 T 梁施工时,我们应严格按设计规定和相关规范进行,并编制可行的施工专项方案,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过程控制,对一线工人做好技术交底,使各工序合格率达到 100%,避免出现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高预制 T 梁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实施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年第 1 版 2、姚玲森, 桥梁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年第 1 版 3、王向锋, T 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1 年 1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