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敬业忙碌六十载 巧运神笔书辉煌摘 要辽宁省鞍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离休干部邵长兴先生,今年84 岁,参加工作 60 余年。先从事新闻工作 14 年,任新华社记者,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走遍大江南北,采写编发各类稿件上万篇;然后从事教育工作 22 年;最后从事地方史志工作 28年,发表文章 300 多篇。最让大家敬佩的是他离休后 20 多年来,一个人年年遴选编发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 、 中国地方综合年鉴十件大事 、中国地方综合年鉴要闻录 、 中国新版方志学年鉴学暨相关编著述略 、中国地方志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活动要览 ,跑遍神州访志友,主编出版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 。对促进中国
2、当代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关键词辽宁省;鞍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邵长兴;60 余年;辉煌成绩 最近,拜读了几篇评论邵长兴先生著作的文章,令笔者激动不已,如同巨石投入心海,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方志大师傅振伦赞扬他:“其活动,或属填补历史空白,或属他人所不愿为不能为;其举措,或属豪情壮举之列,或属智者勇者之流。 ”中国当代方志学者杨静琦称赞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用笔勤奋,思路开拓,勇于创新的方志编纂的实践者和方志学理论的研究者。 ”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苏长春歌颂他一生从事的事业:“就是对人生的顽强拼搏,对事业的锐意追求,对目标的2如痴执着。 ”中国当代方志学者于平天高度评价他为方志大业
3、记事记人记书的举措是:“十万方志大军中普通一兵的壮举!” “邵先生笔下的志评文章,主题新颖,评论准确,常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新的笔法,评论出新意。在不经意间不时迸发出新奇的思想火花,启迪你去联想,去思考。 ”这些话语好像惊雷在耳边阵阵回响。好像喝了一碗蜂蜜茶,沁润肺腑,美不可言。好像镌刻在脑间,铭记不忘。多么想去见他啊,可惜路遥,不易成行。只好择吉,借电波交谈。 “三部曲”曲曲悦耳动听 蓝天白云,阳光明媚,金秋送爽。浴身清心,端坐桌前,笔纸齐备。拨通邵先生的电话。 安庆:邵主任,您好! 长兴:(高兴地)安庆啊,好久没说话了,忙吧! 安庆:您这会儿有时间吗?请教您几个问题。 长兴:(谦虚地)不
4、客气。 安庆:很想知道您这几十年的经历。 长兴:我的经历很简单,三个阶段,三部曲:当记者、教书、修志。安庆:(询问地)你曾是新华社记者? 长兴:(沉思地)是的。那是 1949 年,我以东北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新华社干部训练班,后改称北京新闻学校。学习后,从事新闻工作14 年。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走遍大江南北,采访城镇乡村、沙漠草原、名山大川、青藏高原。有幸拜访各阶层人士,3采写编发各类稿件上万篇。稿子不仅在国家级各大报刊、电台播发,有的还被香港报刊转载。 这个时期出版了青藏高原旅行记 。参与创办对前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家的直播节目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寄送节目。
5、安庆:(崇拜地)发表后保存下来的还有吗? 长兴:(回忆地)发表后保存下来的很少,绝大多数稿子随电波消逝。1954 年 10 月,随部队自西宁沿青藏公路进藏。沿途采访,随写随发。12 月 18 日在拉萨写通讯千年石峡今日开 ,发表在 1954 年 12 月 19 日人民日报 。这篇稿子被香港大公报等多家报刊转载,保存至今。 安庆:(朗诵地)很是珍贵,它是你从事新闻工作的代表作品,是你 14 年新闻工作的印证。你像喜鹊,从早到晚匆匆飞行。歌唱家家喜事,歌唱神州日新月异如日东升;你像蜜蜂,不辞劳苦繁忙不停。飞进城镇乡村崇山峻岭,酿造出伟绩丰功! 长兴:过奖了。我工作的第二阶段是从事教育工作,22 年
6、。1962 年,一纸“工作需要”的调令将我“下放”到鞍山市从事教育工作。 安庆:(赞扬地)我看到一篇你当年同事写的文章,说你是好教师、好校长。您是明灯,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您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您是园丁,哪一朵花上都有您的心血,哪一朵花上都有您的笑影! 长兴:(真诚地)那是应该做的。我工作的第三阶段是修志,至今28 年了。1984 年,我被调到鞍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先任联络指导室主任,之后,任第二编审室主任,重点指导经济部类数十部专志的编4写,参与市志的农业、交通、教育等卷的编写审稿。上述各卷有的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有的获省市社科一等奖、二等奖。 安庆:这时,
7、发表了哪些论述如何写志书的文章? 长兴:(满意地)发表了精心拟订专业志篇目 、 专业志的编写、评议和审定和精心编写大事记等论文。有的获优秀论文奖。 安庆:(佩服地)你在任工作几年? 长兴:(深情地)4 年,时间虽短,却情缘深深。 安庆:(高度评价地)你做地方志工作 4 年就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真不多见!您是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固定。默默无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您是举起的铁锤,锤锤发出响声。任劳任怨,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忠心耿耿! 你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做出优异的成绩。一个阶段犹如演奏乐曲吸引着观众,曲曲悦耳动听,曲曲博得满堂掌声,曲曲绕梁三日余音无穷。您是好榜样,向您致敬! 长兴:(谦逊地)不
8、敢当。 离休后创建丰功伟绩 安庆:你是 1988 年退的? 长兴:1988 年 10 月离休。 安庆:离退休对于绝大数人是进入人生的养老休息阶段。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全国的修志同仁们都知道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出自你的手笔。20 多年来,你因此繁忙不停。你是怎么想的? 长兴:(激动地)绝大多数人离退休之后,不再做业务工作。我接5到离职休养的文件,不由百感丛生。60 年的风风雨雨像过电影一样,展现脑海。辽东营口当年的盐碱荒滩,虫雹水旱,战祸频繁,民生难言。 安庆:(同情地)那年月,你吃了很多苦吧? 长兴:(沉痛地)我吃的苦三天三夜说不完啊。那时家道贫寒,生计艰难啊。母亲含辛茹苦,育我成人。新闻学校,育
9、我成才。新闻单位,教育战线,修志事业,工作成绩,微不可谈,寝食不安。是按规定休息,是发挥余热,苦思冥想,选定后者。 安庆:(不解地)你为什么不去经商挣大钱,还要做清贫的修志工作呢? 长兴:(兴致勃勃地)编纂志书是为世修志,不胜光荣。修志事业本身和修志者本人,也同样需要为之存史立传,但当时尚无人涉足此荒漠之地。为此,我便确定自任“记者” ,以方志事业为采访对象,开始逐年遴选编发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 。其后,于 1995 年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编发中国年鉴十件大事 。 安庆:之后,你又编什么述略,什么要览? 长兴:我又编发全国新版方志学年鉴学暨相关编著述略 ,又编辑出版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 、 中国地方综
10、合年鉴要闻录和中国地方志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活动要览 ,被方志界称为“四文两表” 。 安庆:(大加夸奖地)你填补历史空白。可谓:“谱群星辉吾志苑,书伟绩壮我中华。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大家都认为应当做,却没有人去做;没有人安排你去做,你自觉地去做;没有人给你一分钱的经费,你自己解决。克服了想象不到的重重困难,一年一年地编写,一年一年6地发表,至今已 24 年。84 岁高龄笔耕不辍,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为数极少! 长兴:这项工作得到同仁们鼎力相助,给我寄志书、论述、刊物。我几乎每天都要接、打长途电话,几乎每天都要收、寄包裹。每天都要收信、写信、寄信。有时一天要写、寄几封信。 安
11、庆:你每年要看多少志书、论著、刊物、文件? 长兴:(如数家珍地)要看党中央、国务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有关文件。要阅读出版的刊物 300 多份。还要阅读同仁们自己寄来的志书、论著 、信件。还要看每天的电话记录、日记。 安庆:这四大项加起来,全年要阅读多少文字? 长兴:全年阅读大概有 5000 多万字。以 2000 年为例,全年收到各类志书 179 部(册) ,来往飞鸿 635 件。我坚持每年参编一书,每月或每季撰写一文,每旬或每月读一书。 安庆:每年发表两个十件大事 ,平均每年发表多少字? 长兴:平均每年发表两个十件大事的字数是 12000 多字。 安庆:你从 5000 多万字里选出 120
12、00 多字,这是名符其实的“海选”,你坚持了 24 年啊!我大概计算了一下,24 年,你编发两个十件大事的总字数是 288000 多字。其中, 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收入单位大事1090 多件,个人大事 150 多件;中国地方综合年鉴十件大事收入单位大事 800 多件,个人大事 120 多件。还有述略 、 、 群星集 、 要览 、 闻录 。这么多年,你耗费了多少心血,你付出了多少时间,你用去了多少笔墨纸张,你付出了多少经费,谁能知道?连你自己也没法计7算,也计算不出来吧?你是十万修志大军的榜样,给你记功,理所应该!长兴:(欣慰地)这功劳是大家的。这项工作是支持者日众,参与者日众。你不是也给我寄书吗
13、? 安庆:(兴奋地)是啊。我著的 15 万多字的小册子县级综合年鉴编纂概要有幸被你编入1999 年中国地方综合年鉴十件大事 。我们单位编印的舞钢月鉴被你编入2009 年中国地方综合年鉴十件大事 。谢谢您。 长兴:是应该的。没有同仁的帮助,我干不出这事。 安庆: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修志部门已形成赞大事,做大事,评大事的热潮。为能被选入十件大事而感到无尚光荣。它“是志坛的光辉历史画卷” 。它形成中国地方志文化发展历史的基本线索,构成中国方志文化的品牌和名片,是经典之作。 长兴:全国的志坛人士对两个十件大事给予热切的关爱和大力的支持。 安庆:你在编发两个十件大事的繁忙工作中,又主编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
14、。收入多少人,全书有多少字? 长兴:(记忆犹新地) 群星集以全国修志者为采访对象。 “九出关东会诸友,五下江南访群星。 ”到哪里,哪里同仁都大力支持。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 197 人入选,共 178 万多字。我自己采写或与人合写28 人,占全书七分之一多点。该书第一集获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被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吉林大学图书馆等8多家单位收藏。 安庆:你离休后主编的“四文两表” ,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 长兴:(十分高兴地)是啊。 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出版后, 人民日报以为十万方志工作者作传为题予以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说,该书反映新中国方志事业的艰苦历程。2
15、0 多家省、市、自治区的史志刊物、社科刊物载文评论。 安庆:我看到天津史志发表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编审郭凤岐的文章中说:“他当时正在运作编辑群星集 ,我听到后不禁肃然起敬。一则这是创见,以往没人搞过;二则这是胆识,在一无人手,二无经费的情况下,主编出版覆盖华夏的群星集 ,其难度可想而知。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出版该书,受到高度评价。 ” 长兴: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原常务理事,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原副会长、编审杨静琦撰文指出:“这本书写出了方志工作者不为商品经济大潮带来的金钱诱惑所动,甘愿以清苦、辛苦、艰苦自乐;为人民写书,为人民树碑立传,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交上一
16、份十分有价值的地情文献。 安庆:你从 1999 年至 2011 年连续 10 多年主撰述略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市县志工作处原处长、 河南史志原主编、中国当代方志学者于平天高度赞扬:“邵先生不辞劳苦,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所需要的资料,将全国方志界每年出版的理论新著集纳在一起推介给读者。 ”“在述略中,邵先生用点睛之笔,略加评论,阐发个人看法和观点,评点内9容,或分析当年编著的大势与特点,或归纳编著做法与经验,或赞扬编著者的著述精神。 ”你每年主撰的述略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方志刊物上,为同仁们提供了新的信息资料,对推动修志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长兴:对两个十件大事也有许多评论。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
17、、学术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希贤撰文称赞:“它引导方志潮流的学术导向。它是方志界十万人辛勤劳动的结晶。 ” 安庆: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原主任鲁德政评价说:“十件大事是中国当代方志事业熠熠生辉的历史缩影。 ” 长兴: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侯月祥撰文说:“我有几位学者朋友,有的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有的在港澳台地区。几年前,他们就知道有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活动,专门向我打听过有关情况,可见十件大事传播影响之广泛,给人印象之深刻。 ” 安庆:(感动地)您的大作董一博从事方志理论与实践活动纪事 ,宛如一根红线牵住我的心,让我夜不能寐,让我爱而不舍,让我潸然泪
18、下。谢谢您啊! 长兴:(激动地)效果是那么好吗? 安庆:(深有感触地)一个个情节扣人心弦,一句句话语指明方向,一个个形象鼓舞前进,让人百看不厌。 纪事简直是一部 170 多集的电视剧。 长兴:纪事中写事 172 则,3 万多字。 安庆:各则有各则的事件,每件事有每件事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总10数是 216 人,无名无姓的还有很多。描绘出一幅幅以董一博为主人公的非常亮丽的修志画面。你是借此表现出全国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可喜形势,对吧? 长兴:(异常兴奋地)是啊。告诉世人,我国当代修志大军上上下下齐心协力,为早日完成新方志的光荣任务而勤奋工作。 安庆:纪事是一幅闪耀着金色光芒的“长征”路线图。走这条
19、路的人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董一博。他从 1981 年 7 月 25 日至 1987 年 11 月 25 日,走过山东、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安徽、河南、天津等 10 多个省、市、自治区,到过的地、市、县无计其数。他是 70 多岁的离休干部,带病工作,不辞劳苦。他走到哪里,讲到哪里,有求必应。即是住院,刚咳过血,他仍谈兴颇浓,不辜负来客心意,谈他对志稿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长兴:他在 6 年又 4 个月里,参加会议 37 次,讲话、作报告 29 次,发表论文 14 篇,共 373000 多字。他要求大家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突出时代特点,突出地方特点。他在这条“长征”路上为全国修志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安庆:因此, 纪事还是功劳薄,记载了广大方志工作者做出的显著成绩,记载了董一博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学的创建做出的开拓性业绩,记载了他这个方志工作者楷模的光辉形象。 长兴:他同广大方志工作者建立联系,为单位和个人题词 60 多幅,写信、作诗 20 多封(首) ,给予鼓励和帮助。 安庆:董老也给你题了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