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民国第一位海军上将刘冠雄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刘冠雄是一位无法忽略的人物。此公文武兼备,能谋善断,长于权变,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的近代中国军政舞台上,从清季一路闯到民国,直至执掌中国海军经年,是北京政府时期 6位海军总长中的一位,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位海军上将。其人其事,颇有些传奇色彩。 崭露头角 1861 年 6 月 7 日,刘冠雄出生在福建侯官县(大致为今福州市区和闽侯县部分)一个箍桶匠家里,14 岁就迫于生计而报考马尾船政后学堂。凭借聪慧的天资,刘冠雄成功考入驾驶班第四期,在经过了 4 年的校内课程学习和 1 年多的舰上实习后,刘冠雄顺利毕业,成为了“镇南”号炮舰上的驾驶官。中法战争中马江海
2、战的惨败,使清廷上下认识到了海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法战争一结束,清廷就忙不迭地作出了“大治水师”的决策。显然, “海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师” ,已无法指望本土力量来培养相应的建设人才,于是清廷决定派遣留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刘冠雄因为一贯表现优良而被选为驾驶专业的留学生。 1886 年 4 月,刘冠雄与另外 18 名第三期驾驶专业的留学生一道,从香港乘坐法国邮轮,取道马赛前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枪炮操控和军舰驾驶。是年 10 月,刘冠雄被派至英舰“额格士塞兰德”号学习舰炮知识,一年后转入一家军工厂学习装备制造技术。1887 年,清廷在2英、德两国订购的“致远” 、 “靖远” 、 “
3、经远” 、 “来远”等 4 艘新式巡洋舰建成交付,需要派员接舰,由于经费紧张,清廷没有为四艘军舰购买保险,只能把航行安全寄托在接舰人员的素质上。所以,在接舰人选上,清廷相当慎重,左挑右选,邓世昌、叶祖珪等当时大清海军一等一的人才均在其中,而刘冠雄由于成绩优异,作为唯一一名被特招参加接舰任务的驾驶专业留学生,在“靖远”号担任“总管船内事宜”的大副。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接舰人员的齐心协力下,4 艘巡洋舰穿越大西洋、地中海、红海和印度洋,于是年底顺利抵达中国海域,刘冠雄也得以结束了留学生涯。 1888 年 12 月,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舰队成军,刘冠雄被正式任命为“靖远”舰帮带大副(大
4、副的副手) 。 “靖远”舰与“致远”舰的最大航速都是 18 节,是北洋舰队中最快的两艘巡洋舰,两舰当仁不让地承担了更多的紧急平乱、对外交涉、海上巡防等重大任务,刘冠雄得以在丰富的实践中迅速成长,两年不到就晋升为帮带(相当于副舰长) 。1894 年 7 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靖远”舰奉命于 9 月 16 日参与往朝鲜运兵的护航任务。次日上午返航时,北洋舰队在中朝边境的大东沟外 10 海里与日舰遭遇,战史上著名的大东沟海战爆发。 “靖远”舰在海战中中弹数十处,先后 3 次失火,为扑灭火险、修补舰体,刘冠雄协助管带叶祖珪指挥“靖远”舰且战且退,一直退至大东沟西南的大鹿岛沿岸,不料日舰尾随而来,刘
5、冠雄主动请缨,沉着指挥舰首炮手猛轰日舰,打得日舰无法靠近,为“靖远”舰抢修赢得了时间。17 日, “靖远”3舰修迄归队,正碰上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的信号桅杆被日舰击毁,舰队遂失去指挥,陷入了被日舰分割包围的不利境地。危急之中,刘冠雄力主由“靖远”舰代替“定远”舰指挥,统率舰队迎战日舰,这是个可以力挽狂澜的大胆主张,也是个极易舰毁人亡的危险举措:在海战中,旗舰向为敌军攻击之重点,同时更要对整个作战的胜败承担责任。叶祖珪经过一番慎重考虑,采纳了刘冠雄的建议,毅然下令“靖远”舰升起令旗,向分散在各处的战舰发出了集合信号。北洋舰队的重新整合令日本人吃惊不已,加之天色将晚、日舰也受损不少,遂急驰撤离了
6、战场。“靖远”舰也带领舰队驶回了旅顺港。此役,虽然北洋舰队损失惨重,但中国官兵成功粉碎了日军“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袁世凯在事后上奏朝廷,高度评价了大东沟海战,并对刘冠雄给予了很高评价。当然,战争终究是实力的对抗,刘冠雄等年轻官兵的智勇顽强毕竟不会改变战争的结局,在大东沟海战后的黄海海战和威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一败再败,直至全军覆没 风生水起 甲午战败,清廷为逃避责任,首先拿劫后余生的北洋官兵开刀,北洋海军将士几乎全遭罢遣,连叶祖珪这样重量级的海军将领也难逃革职的处罚。刘冠雄却因为在大东沟海战中的出色表现而继续留营效力,1895 年 6 月还奉命赴德国接收“飞鹰”号驱逐舰,回国后就升任该
7、舰管带。 “飞鹰”舰排水量只有 850 吨,但在所有大型铁甲舰损失殆尽的甲午战后,已是大清国最大的新式军舰了,能当上“飞鹰”的“当家人” ,刘冠雄所受到的重视和信任可见一斑。 41898 年 9 月,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发动政变,镇压了康有为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慈禧还下令封锁京津两地的一切陆上交通,全力缉拿变法领袖康有为。不料康有为先走一步,慈禧上谕刚下,他就登上一艘英国货轮驶往上海。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闻讯后,一面急令烟台和上海方面待康有为上岸时将其捉拿,一面调遣军舰到海上实施追缉,刘冠雄也就奉命指挥“飞鹰”号全速追赶英国货轮。 “飞鹰”号是驱逐舰,航速是普通货轮的两倍以上,追上货轮易如
8、反掌,可令人费解的是“飞鹰”号偏偏就是没追上。对此,史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因为“飞鹰”号燃煤带少了,不得不半途而返;有人则认为, “飞鹰”号没追上英国货轮,实乃刘冠雄故意为之,因为他从内心赞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支持变法运动,便以要先返航添加燃煤为借口而故意拖延时间。历史的真相究意是什么,现在已很难查考。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刘冠雄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职”而受到影响,随着叶祖珪“东山再起” 、被任命为海军统领全权负责北洋海军的重建事宜,深得老上司信任的刘冠雄在海军的地位更加巩固,出任了当时最大军舰之一的“海天”号巡洋舰管带。刘冠雄迎来了他事业上的“黄金期” ,历史也给了他展示身手的机会。
9、 原来,意大利眼瞅着列强肆意瓜分中国,也想趁乱分一杯羹,便提出要租借三都澳,被清廷严辞拒绝,意大利政府分析清廷欺软怕硬,遂于 1899 年派出 6 艘军舰驶抵烟台炫耀武力,并下达最后通牒,企图胁迫清廷就范。意大利人来势汹汹,吓坏了不少朝廷重臣,息事宁人的声音5甚嚣尘上。刘冠雄却一反众议,向叶祖珪建议:我方有“海天” 、 “海圻” 、“海容” 、 “海筹” 、 “海琛”5 艘军舰,就算没有意大利军舰多且没他们强,但在海上正面迎敌还是可以的;另外,意大利人远涉重洋,属劳师远征,士气、补给都成问题,我方以逸待劳,外交上又是正理,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何愁打不赢意大利人?叶祖珪对刘冠雄的建议深以为然,
10、立即将刘的建议作为海军的意见上报朝廷,清廷决策者们见海军方面底气十足,便也强硬起来,断然拒绝意大利方面的无理要求。意大利政府当局原本就是虚张声势,想混水摸鱼,见清廷态度强硬且备战有序,遂偃旗息鼓。刘冠雄着实立了一功。 1900 年,刘冠雄又率先响应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的号召,率领海军各舰驶抵上海,与盛宣怀、沈瑜庆(沈葆桢之子)以及各国驻沪领事共同发表了东南保护约款 ,明确表示海军加入“东南互保”行列,拒不执行慈禧下达的与 11 个国家作战的命令。刘冠雄的举动,既为他赚足了名声,也使他得到了极其重要的政治资本他被袁世凯看中了。 遇难呈祥 刘冠雄犹如一颗明亮的新星冉冉升空,各种赞誉和褒奖纷至沓来,
11、不料就在他春风得意之时,一场意外事故使他差点丢掉性命。 1904 年 2 月,日本和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在我国东北爆发战争,史称“日俄战争” 。腐败无能的清廷当局,既无力制止这场史上罕见的把战场设在第三国的“强盗战争” ,更无力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只好宣布“中立” ,听任日俄两国铁蹄践踏我东北的锦绣河山。4 月 23 日,清廷当局命令刘冠雄率“海天”舰从秦皇岛驶往江阴6装载军火,以供“中立”之需。 24 日, “海天”舰在航行途中遭遇海上大雾,海面上又刮起了大风,天气十分恶劣,能见度低到了连灯塔浮标都一无所见的程度,大副杜锡珪建议减速慢行,等待天气好转。但刘冠雄认为时间紧
12、急,自己又有 30年的海上驾驶经验,完全可以应付眼前的恶劣天气,遂下令“海天”舰以全速向目的地进发。 自古大意失荆州,过度自信更是兵家大忌,刘冠雄显然犯了这个低级错误。25 日凌晨, “海天”舰驶至今浙江嵊泗县北鼎星岛附近海面时,左舷方向有鸣笛声,刘冠雄判断可能是民船,为避免相撞,遂下令全速转舵,不料顾此失彼,军舰撞上了礁石。由于舰速太快, “海天”号舰体冲过了礁石,舰首高高翘起,直指长空。虽然刘冠雄迅速采取了种种补救措施,但偏巧海上突刮西北风,汹涌的海水猛烈地拍打着“海天”舰,加剧了舰体与礁石的碰撞和摩擦,终致沉没。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接到“海天”舰触礁的报告后,立即派时任北洋海军统
13、领的萨镇冰赶往事故现场。在萨镇冰的积极努力下,“海天”舰上 351 名官兵除 3 名失踪外全部获救;萨镇冰想用洋人的先进抽水机排水,以减轻军舰重量使其上浮,但海水随抽随灌,此计行不通;萨镇冰转而联系了丹麦一家有打捞铁甲舰经验的公司,可等丹麦公司赶到时,已是“海天”舰沉没两个月后,除了打捞舰上装备已无计可施了。 “海天”舰长约 130 米,甲板厚达 127 毫米,排水量 4300 吨,与“海圻”舰一并是甲午战后大清海军最大的两艘军舰,其不幸损毁无疑7是海军的巨大损失,作为“海天”舰的最高指挥官,刘冠雄难辞其咎,依法当处以砍头极刑,他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想到了自杀。就在刘冠雄精神濒于崩溃
14、时,一个不期而至的“贵人”救了他一命,这位“贵人”就是袁世凯。 为了帮刘冠雄开脱,袁世凯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辩称军火运输责任重大,刘怕延误时机,才“冒雾前行” ,是“因公奋往” ,强调刘“其罪可诛,其才可录” ,可以将其革职后协助萨镇冰组织善后工作,戴罪立功。袁世凯乃当时一言九鼎的大清重臣,有他的力保,刘冠雄自然顺利过关,仅受到了革职处分,不久就在袁的举荐下担任了德州兵工厂总办。为了报答袁世凯的救命之恩,刘冠雄遂投靠袁的门下,死心踏地为其效力,并将自己以后的兴衰荣辱与袁世凯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宦海浮沉 时间是医治创伤最好的“良药” , “海天”舰沉没事件渐渐被淡忘在了档案卷宗里,刘冠雄重返海军的
15、时机也成熟了。1908 年,他被清廷赐予工科举人出身,1910 年出任海军部军学司科长,1911 年改任广东水师营务处总办。鉴于刘冠雄的能力和在海军的影响,辛亥革命后,上海都督陈其美聘请他为沪军都督府高等顾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又聘请刘为海军部顾问,协助时任海军总长的黄钟瑛制定海军章程。在当顾问期间,刘冠雄赢得了黄钟瑛的高度肯定和全盘信任,黄逢人就称赞刘冠雄“资望才学中外共知” ,甚至向孙中山建议由刘出任海军总长,不过孙中山没有同意。 然而,局势的动荡变化很快就将刘冠雄推向了政治活动的最前沿。81912 年 2 月,南北议和,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委派教育总长的蔡元
16、培为专使,率人北上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自己的“恩公”要来南京主政,刘冠雄兴奋不已,遂主动请缨参加北上迎接团。袁世凯哪里肯来南京,一番阴谋诡计、软硬兼施后,袁如愿以偿在北京荣登总统宝座。袁世凯在运作于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的过程中,刘冠雄虽然没帮什么忙,但逮到机会就会向人宣讲袁世凯此举的“合理性”和“苦衷” ,还策动海军次长汤芗铭、 “海容”舰舰长杜锡珪两名海军要人投奔袁世凯,也算是袁世凯上台的“有功之臣”了。袁世凯投桃报李,一当上总统就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并于是年 11 月授予刘海军上将衔,刘冠雄终于问鼎中国海军的最高领导权,也成为了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位海军上将。 刘冠雄认为中国陆海交错,海防
17、任务繁重与海军力量薄弱的矛盾十分突出,得从装备、战术、人才上全面加强海军建设。甫一上任,他就着手制定了十年发展计划,接收各地海军机构,组织制定条例规章,积极整顿海军教育,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从唐绍仪内阁到徐世昌内阁,刘冠雄均担任海军总长,甚至还兼任过两天的交通总长、两个月的教育总长,足见当时各界对其能力和政绩的肯定。当然,刘冠雄所作所为是有一定前提的,那就是听凭袁世凯的调遣,袁世凯希望刘把海军建强建好,当然是希望能为袁本人所用,而在刘冠雄的统领下,中华民国海军在不少时候都扮演了“袁家军”的角色。 1913 年,孙中山发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 ,刘冠雄率海军积极镇压,部署汤芗铭在
18、湖北镇压江西讨袁军,他本人则亲率海军9陆战队南下参加攻打吴淞炮台之战。不久,刘又兼南洋巡阅使,率领海军赶赴江苏镇压讨袁军。8 月,刘又奉袁世凯之命,到福建以“编遣”为名,解散了宣告独立的许崇智的第十四师,把马尾船政局及各炮台收归海军部管辖。12 月,刘冠雄兼任福建都督,他趁机解散了国民党福建支部,追缴全省国民党员证书证章,一举整垮了国民党的福建地方组织。刘冠雄为袁世凯鞍前马后,袁世凯当然不会没有表示,不仅在政治上给了刘一等文虎章、一等嘉禾章的殊荣,还在经济上给海军以巨款支持,当刘冠雄在 1914 年回京当面向袁报告经费开支时,生性多疑的袁世凯一反常态,当场将清单扔到地上,埋怨刘冠雄道:“这么一
19、点小钱儿,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怎么还来烦我!”可见袁世凯对刘冠军雄的宠信与倚重非同一般。 刘冠雄事事唯袁世凯是从,但他并非盲从之徒,也有一些自己的独立思想,尤其是在袁推行帝制上明确表示反对,甚至与王士珍一道规劝过袁世凯,不料被袁训斥为不懂政治,便再也不敢公开反对帝制,一度还随大流组织海军联名上书袁世凯赞成帝制。不过,刘冠雄虽然表面上同意,但从内心深处却认为跟着袁世凯搞帝制是“祸在日后” ,不跟从则“祸在目前” ,对袁当皇帝后封自己为“二等公”更是惶惶终日、夜不能寐。1916 年 1 月,犹豫不决的刘冠雄奉命南下镇压“护国运动” ,至 5 月才回京。在亲身感受了全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对浪潮后,刘冠
20、雄断定袁世凯已行将末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遂称病坚决不露面。 事实证明刘冠雄此举的明智,他的“归隐”使他没有因支持过袁世凯称帝而受到牵连,在后来北京政府走马灯式的内阁中,他又接连当海10军总长,直至 1919 年 12 月靳云鹏当总理才由萨镇冰接任。至此,刘冠雄一共当了 9 任海军总长。不过,或许正是因为没有了袁世凯这个靠山,刘冠雄在政治上也成了强弩之末,他本人曾想以“福建镇抚使”的身份入闽主政,却因各地闽人通电反对而作罢。受此打击,刘冠雄顿感心力交瘁,遂萌生退意,不料北京政府既不用他也不准他辞职,一直拖到1923 年 11 月才同意他的辞职请求。 关于刘冠雄退隐后的生活,很多资料都是说他寓居位于天津马场道123 号的宅院里(2005 年被列入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 ,终日以栽花植树消遣,只是有一篇沈葆桢后人的回忆文章描述得与众不同,刘冠雄女儿刘璧卿曾专门撰文予以反驳。1927 年,刘冠雄罹患肠病,只能吃流食,偏巧他又饮食不慎,导致肠出血,于是年 6 月 24 日病故,终年 66 岁。当时,正值北洋政权行将殒灭之时,即便像刘冠雄这样连任 9 届海军总长的“北洋重臣” ,他的去世也未引起世人过多的关注,一代海军枭雄就此沉寂在历史的长河里。 作者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责任编辑:谢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