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59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摘要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有: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功能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为此,应在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扶植和培育农业技术市场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主要原因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98-04 收稿日期 2013-11-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扶贫开发与贫困农民增

2、收双向互动机制研究” (13BJY103) ,负责人宋军。 作者简介 张淑辉(1978-) ,男,山西临汾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 郝玉宾(1975-) ,女,山西潞城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信息网络教研部副教授。 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促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变革,或是诞生新兴行业,或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使生产力以几何级数增长,创造巨大效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数量庞大,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2对较低。农业科技成果中仅有占总量较小比重的物化成果能够在市场上得到转化,有很大一部分成果根本无法进入市场,造成了农业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探寻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

3、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所谓有效供给不足,是指缺乏有市场潜力、有推广价值、适宜转化的高质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不足。在绝对数量上,全国每年鉴定 6000 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 2000 项左右;在相对数量上,根据 2011 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登记的科技成果以应用技术类为主,共有 39218 项成果,占登记成果总数的 88.71%,其中第一产业即农业科技成果仅占 15.73%;基础理论成果 3083 项,属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占 10.12%;软科学成果 19

4、07 项,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约占 9.15%,所占比例不高。造成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有: 首先,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障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活动遵循“申报、立项、科研攻关、项目试验、专家鉴定评奖”的程序。在现有农业科技考核制度下,农业科研人员对如何能顺利完成课题立项、出科研成果、获奖、发表论文或专著的数量等考虑较多,而对科研成果是否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能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则未给予同等的地位。隶属于不同上级政府部门主管的农业科研机构,大多有面向上级主管部门的倾向,机构之间信息沟通比较缺乏,使得面向市场统一研发农业科技成果的可能性3极小。

5、1 农业科研人员在课题立项时常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而企业与农户则比较关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及其获得收益的多少,结果农业科研人员与企业、农户的目标不一致。这就导致一方面科技成果不断被鉴定,不断积累和被存放,成果总量膨胀;另一方面,企业和农户对农业科技成果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产生较大差异,不能形成成果的有效供给。农业科研管理松懈,一些农业科研人员申请的课题经费有很大一部分并不用于课题研究,从课题申报到鉴定的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了全课题的 50%以上,而用于课题项目研究的时间和经费则很少。研究项目在审批时缺少系统严密的论证过程,管理部门鉴定验收过程形式化严重,对农业科研

6、成果不能严格把关,造成课题成果不成熟,质量不高。 其次,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 年“农、林、牧、渔业”R&D 投入费约为 88 亿元,占国家财政农业总支出的 0.8%,占农业总产值的 0.11%,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约 1%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强度 2%4%的一般水平差距就更大。很多农业科研成果因为得不到持续投入,使得中试、熟化研究难以进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较差。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主要是因为投入渠道单一,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是其主要来源,私人投资很少。近年来,尽管国家大力吸引企业、科技开发机构、金融机构、私人等渠道的资金,支持

7、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但投入总量仍然不够。第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流通环节不顺畅。我国农业科研、教育、4推广机构之间本是分工协作的关系,但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三部门在上项目、争资金等环节互相竞争、重复立项,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都搞科研、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相互配合协调较差,存在非合作博弈的动机。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者不懂技术,而技术的持有者又不熟悉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流通,造成有农业科技成果的地方没力量推广,有推广人员却没满足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形成资金和人力的重复浪费。 2 二、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是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

8、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要农业企业或农户形成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购买意愿;二是要有购买能力。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的经济实力、文化素质及农业的经营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果转化率。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只有 1/3 对利用农业科技较为重视,多数农户对采用农业科技新成果顾虑较多,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动力不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当前我国 70%以上的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很差,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中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所占的比例仅有 1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

9、业教育的农村居民比例不超过 5%。受教育水平、风俗习惯、传统经验的影响,农民对采用新成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较强的风险躲避意识,阻碍着对成果的有效需求。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随着乡村非农产业的崛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使得5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民都转移到了第二、三产业,非农就业收益显著提高,比较利益原则体现明显,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对成果有效需求的强度受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制约。我国农村主要采取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这使得大规模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不能顺利进行,尤其是严重影响那些系列配套、综合性强的农业技术。虽然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

10、,在一定程度上起代替劳动力的作用,但仍没有缓解农业生产对科技成果有效需求强度低的矛盾。 3 另外,农业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疲软。有分析表明,农业企业要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第一步是成为成果需求的主体。相对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跟市场联系更为紧密,更了解农业生产的具体需求。尽管农业企业进入农业科研领域,并在此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成果转化注入了新的力量,但我国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涉农企业普遍基础较弱,农业开发研究能力并不强。在市场竞争中,尽管农业企业愿意采用新科技成果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农业企业自我积累能力不强,资金投

11、入缺乏,农业信贷支持的比重较小,再加上新成果应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减弱了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表明,涉农企业的投入强度均低于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农业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费用不到销售额的 1%,开发资金短缺,有些农业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研发部门,削弱了其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收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与一般商品相比较,在供给和需求方面更具有复杂性。6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生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是推动成果转化的两种重要力量,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了成果供给主体与目标主体的行为一致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确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为农

12、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驱动力,两大系统的均衡程度紧密联系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另外,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与农业生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难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利于实现成果的转化,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组织体系,构建成果转化各环节间常态化的交流机制。 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功能不健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目的在于通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导入新技术,改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虽经过几次大的调整,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已建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大多以农技推广部

13、门或农业科研单位为中心,仍是利用行政手段和以推广技术为主的自上而下纵向直线型推广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诸如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信息不畅、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现有推广体系内部既没有明确分工,又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内部机制僵化,推广人员推广成果的效果与其个人利益没有直接联系,利益诱导机制、评价机制、驱动机制不健全,使得农业科技人员难以正常发挥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作用。推广机构的功能和职能越到基层越被弱化,多元推广主体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同一层级间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严重阻碍了成果7转化。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不但要接纳、消化、吸收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还要与成果需求用户对接。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14、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行不畅,推广人员很少与成果需求方发生直接的信息联系,没有发挥推广体系应有的中介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完成成果供给方与使用方的对接任务,降低了用户对成果的有效需求。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基本上依附于各级政府部门,按行政区划设置,长期循规蹈矩地执行政府行政指令,多以单项新技术为中心进行推广服务,农业科技推广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都不高,导致农业新科技成果的推广不能满足成果转化的需要。我国农业推广基层机构技术力量严重缺乏,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占农民总数的 0.053%,这个比例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1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

15、部门之间沟通不通畅,推广部门与相关单位之间不协调,缺乏对推广人员的激励机制,县、乡级的推广机构缺少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学科带头人,且中专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较高,从事常规作物推广人员的比例远大于从事其它经济作物推广人员的比例。 农业科技推广投入的主渠道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民间资本一般不愿在此领域进行投资。但国家财政推广投入严重不足,且始终不及国家财政支农的其它支出部分,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 0.2%,人均经费更少,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一般为 0.6%1.0%,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但不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将科技服务

16、领域向产前、产8后延伸,而且也不能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能够承担成果的供给与农户科技成果需求之间有效的双向沟通职责,难以经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 农业技术市场能够在供给方和需求用户之间传递农业科技并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经济产生联系的中介环节,在价格、信息、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成果转化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技术市场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了途径,通过“技物结合” ,物化型农业科技成果以实物为技术载体,以产品进入市场交易或有偿转让进行推广,能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我国目前的农

17、业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有关农业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尚不健全,政府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能力不强,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产权激励机制、技术评估机制以及风险保障机制,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科技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成果交易风险较大。 4 现有成果从科研立项、研发、试验、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主要依赖政府推行,而政府不可能迅速准确地传递市场上的一切农业信息,很可能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用户需求相背离。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满足成果需求者的多样性要求,由于存在市场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传播渠道不通畅,配套服务不尽完善,实现转化成果供求均衡需付出很高的费用,成为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严重障碍。同时,农

18、业科技成果交易活动没有完全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常常出现农业科研成果外流、被占为己有以及坑骗民众的事件。另外,农业科技还面临“柠檬市场”问题,成果9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存在逆向选择现象,高质量的科技成果难以寻得需求方,低质量的科技成果充斥市场,造成最优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交易不容易实现。 在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在政府支持下顺应市场规律来进行,除了有较强的研究开发机构外,还有较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我国少量的农业技术市场主要是由原来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成立的或由部分部门转变而来,由于部门职能转变和人员角色转变的不够彻底,使得农业技术市场的服务能力和功能不强,从业人员面向市场与农业

19、只是进行简单的联络沟通,无法对农业科技成果作深层次评估和咨询,导致农业技术市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建立农业技术市场的一个必备条件是要储备充足的农业科技信息,而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不够发达,农业信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信息技术平台的辐射作用不够强大,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有资料显示,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之一。20012011 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 36.5亿元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每年约 3 亿元,在整个国家农业科技支出中占比不足 5%,地方财政也只有很少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

20、转化投入总量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多数农业科技项目单位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在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分配不合理,重应用研究轻成果转化,使得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有限,甚至还有项目单位根本未设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银行贷款的申请难度也较大。另一方面,1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转化资金管理需要改进和完善,对东、中、西部地区投入重点不突出,项目投入分散,没有充分体现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果转化资金的效用;在行业结构方面,转化投入力度不均衡,种植业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比重明显大于畜牧业、加工业和生态环境的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比重;重点项目投入所占比重偏小,缺少对重点农业科技

21、成果转化项目持续投入的支持机制,一般项目投入占绝对多数,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和需求不相适应。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使得一些农业科研项目很难向纵深发展,也不容易进行大面积转化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严重影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既需要政府、科研单位、高校、推广机构等主体的支持,又依赖于农户、农业企业的需求和积极参与以及市场机制下的商业运作。因此,要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应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以市场需求定项目,以科研任务定经费”的方式,鼓励农业科研人员进行精细的农业市场实际调查,防止出现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与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建立利益诱导机制、激励机制,使利益分配合理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成果评价制度,形成成果转化动态跟踪机制。其次,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稳健增长的投入机制,联合财政、经贸、金融和银行投资,跨部门融资整合推动,进一步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制定合理成果转化资金利用的政策,吸引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新体系。第三,要在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