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78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关键词: 契嵩;非韩;文学 摘要: 当北宋“尊韩排佛”浪潮被以欧阳修为核心的古文创作群体推至巅峰之时,契嵩选择了以古文“非韩护法”策略,代表了当时韩愈批判的最强音。契嵩对韩愈的批判是全面的,其中有关文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否定韩文的传道功能、把韩愈定位为“文词人” ,批评韩文构思怪诞、思理不周、语言随意等弊病,这些批评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圭臬的,其背后隐藏着援儒护佛的真实动机。契嵩“非韩”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不仅对他本人的古文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更开启了稍后理学家“重道轻文”文学批评的先河,从而使他成为理学文论的先驱者。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10012435(2014)01002108 契嵩(1007-1072) ,北宋云门宗僧,藤州镡津(广西藤县)人,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7 岁出家,13 岁剃度。契嵩学识渊博,遍通内外典籍。当时,以欧阳修为领袖的古文创作群体秉承韩愈传统,对立儒学与佛教,不遗余力地以古文为武器打击佛教。嵩契针对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辟佛言论,撰写大量反驳文章,并多次游走京师将其论著呈献给仁宗皇帝及王公贵臣。仁宗甚为嘉赏,嘱传法院将这些著作编入大藏经,并赐契嵩“明教大师”称号。契嵩示寂 30 余年后,门人怀悟禅师收其著作辑成镡津文集 。这是研究宋代儒佛关系的重要史料,对研究唐2宋古文运动亦有意义。 镡津文集共

3、22 卷,其中第 17-19 卷为非韩 。 非韩由 30篇文章和一篇简短的叙组成,共 3 万字。在非韩中,契嵩对韩愈的辟佛言论及伦理观、道统说、心性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集中批判。除非韩外,契嵩的其他文章也涉及对韩愈的批评问题,如劝书 品论 纪复古 书文中子传后 与章表民秘书书等。目前有关契嵩“非韩”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儒释关系论、道统说、心性论等哲学、宗 *收稿日期: 2013060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JA751065) 作者简介: 张勇(1970-) ,男,安徽濉溪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佛学与中国诗学。 引用格式: 张勇.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

4、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1):021-028. 契嵩:镡津文集 , 四部丛刊三编集部,上海书店,1986 年。本文所引契嵩文章及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 、怀悟镡津文集序、原旭宋明教大师潭津集重刊疏 、惠洪礼嵩禅师塔诗 、守端吊明教嵩禅师诗凡一百韵并引等序赞诗题,均出自该书,以下只注篇名。教问题,钱穆读契嵩镡津集 ,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卷五)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年;陈斐:契嵩“非韩”与宋代的儒释互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年第 4 期;郭畑:宋代儒释互动的一个案例 , 船山学刊2011 年第 4 期。而对其文学意义的揭示尚显不足,本3文意欲在此方面做些尝试,以求教

5、于方家。 一、尊韩浪潮中的异样声音 中唐,韩愈为打击佛老复兴儒学而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韩愈被其追随者们尊为“圣人之徒”1756,其文也被尊为“韩文” 。24204 至晚唐五代,尊韩热潮逐渐冷却, 旧唐书韩愈传所谓“于道未弘” “为文纰缪” ,可谓是官方给韩愈的盖棺定论。此时,虽然也偶有尊韩之声,如皮日休的请韩愈配飨太学 ,但毕竟十分微弱。 韩愈真正走出寂寞是在北宋。362 首先打开局面的是柳开(947-1000) 。他十分喜爱韩文,竟达“七年日夜不离于手”的地步,甚至认为韩愈“过于孟子与杨子云远” 。4卷 11昌黎集后序其后,孙复(992-1057) 、石介(1005-

6、1045)等人进一步推动尊韩思潮。孙复在上孔给事书中把韩愈视为孔子之道的正统继承者,与孟子、荀子、扬雄、王通并称为“五贤” 。5167 生性狂放的石介更把韩愈推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他在是非辨中把韩愈视为自古以来能为天下“定是非”的五人之一,其余四人是尧、舜、孔子与孟轲。668 石介还专写尊韩一文,谓“孔子后,道屡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 ,既同意孙复的“五贤”之说,又把韩愈视为“贤人之卓” 。679 把北宋尊韩思潮推至顶峰者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他在记旧本韩文后中说:“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 ,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

7、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4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7536 欧阳修与尹师鲁等人相约而致力于古文的写作,亲自校定、补缀昌黎集 ,使“韩文遂行于世” 。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学韩之风盛行,甚至达到“非韩不学”的程度。如果说孙复、石介尊韩是以“道”为中心,那么欧阳修则更偏重于“文” ,他把尊韩落实到了古文的创作实践之中。 旧唐书在韩愈的“为道” “为文”等方面颇多微词,欧阳修等主修的新唐书对这些观点作了修正,对韩愈可谓推崇备至:“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85269

8、 此处的“泰山北斗”之谓,所代表的已经不是个人观点,而是官方观点,此时的尊韩浪潮已达顶峰。这股强大的尊韩浪潮,终始伴随着一个主题排佛,这也是韩愈在北宋被追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韩愈是最早正式把古文运动与打击佛教联系在一起的人。在韩愈之前,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们,如李华、梁肃,并没有激烈的辟佛言辞,相反,他们大都与佛教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华、梁肃都是天台九祖湛然的弟子,梁氏还著天台止观统例以会通儒释。韩愈把国家的衰弱、儒学的衰败归罪于佛教,因此以奋不顾身的战斗气概打击佛教,连续写了原道 原性 原毁 原人 原鬼进学解 谏佛骨表 与孟尚书书等一系列文章,攘斥佛老,抵排异端。 北宋的那些尊韩者同时也都是佛教的

9、猛烈批判者。孙复上孔给事书斥佛教为“空阔、诞谩”的乱道异端,石介中国论极力赞扬韩愈“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激烈排佛手段。欧阳修三5篇本论 ,对韩愈原道 原性 谏迎佛骨表中的辟佛言论大加发挥,并提出“修本”以战胜佛教的新思路,他所谓“本” ,是指儒家之“礼义” 。陈舜俞在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中描述当时的尊韩排佛浪潮说:“当是时,天下之士学为古文,慕韩退之排佛而尊孔子。 ” 比石介小两岁、与欧阳修同龄的契嵩,就被包围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尊韩排佛浪潮之中。为了挽救风雨飘摇之中的佛教,他一方面撰写大量论著为佛教辩护,另一方面以文会友,广交文士,以争取他们对佛教的理解与同情。针对当时排佛者的“尊韩”思路,

10、契嵩写作专论非韩 。指出“学者不复考之道理中否,乃斐然徒效其文,而讥沮佛教圣人太酷。吾尝不平,比欲从圣贤之大公者辩而裁之,以正夫天下之苟毁者。 ”(非韩第三十 )当时的学者只知道仿效韩愈以文排佛,而不知道其思想中的谬误,因此契嵩写作本书来正本清源。 契嵩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韩愈,而不是欧阳修、李觏(1009-1059)等当时的排佛斗士,这是有其苦衷的。守端(1025-1072)在吊明教嵩禅师诗凡一百韵并引中说:“适操权衡者,兼领辞翰职。率意务品藻,庶形在埏埴。 唐书预之修,韩语例增饰。窃自比丘轲,拒我过杨墨。”这位借“增饰”韩愈来打击佛教的“操权衡者” ,指的就是欧阳修,他“兼领辞翰职” ,在当时

11、拥有巨大的号召力。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契嵩不便与其针锋相对,只好选择“非韩”这一迂回战术。在非韩中,契嵩对韩愈的辟佛言论及伦理观、道统说、心性论等几乎所有重要问题都进行了猛烈批判,还对韩愈的原道 原人 原鬼 与孟简尚书鳄鱼文 送高闲序 毛颖传等文章作了专门评论。契嵩非韩,在6北宋虽然不能算是最早的,契嵩在非韩第三十中说:“近闻蜀人有为书而非韩子者,方传诸京师,所非谓有百端,虽未睹乎蜀人之书,吾益言之,恐与其相重姑已。 ”但就力度、深度与影响而言,他当之无愧地代表了当时韩愈批判的最强音。契嵩对韩愈的批判是全面的,其中有关文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否定韩文的传道功能、把韩愈定位为“文词人” ,批评韩文

12、构思怪诞、思理不周、语言随意等弊病。契嵩“非韩”不仅对他本人的古文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更对稍后理学家的文论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 “道不至,虽甚文奚用” 文道关系是唐宋古文运动的核心问题。关于此问题,韩愈曾从两方面做了说明。一是“文以明道” 。他在题欧阳生哀辞后中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1305 二是“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此命题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来的,它说明“道”对“文”的影响,即作家的道德修养与古文创作之间的关系。 对韩愈的文道关系论,契嵩是持赞成态度的。关于做文之目的,契嵩明确提出“文以传道”命题。他在非韩第三十中说“夫文者,所以传道也” ,在纪

13、复古中又说“原古文之作也,所以发仁义而辨政教也” 。至于道对文的影响,契嵩在与章表民秘书书中说:“于道有所自得,故其文词之发也懋焉,韩子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在纪复古中也说:“视其文,仁义之言炳如也。 ”这两句话都是对韩愈“仁义之人,其言蔼如”的发挥。契嵩虽然在理论上同意韩愈的文道关系论,但他并不认为韩愈真的做到了“文以明道” ,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对7韩愈提出批评。 (一)不及儒之至道 契嵩虽然赞成韩愈的“文以明道”主张,但他认为韩愈并不真正理解儒“道”的内涵。对于儒家之“道” ,韩愈在原道中解释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

14、道与德,为虚位。 ”113 在韩愈看来,儒“道”的基本内涵就是仁义道德。对此,契嵩表示反对,他说: 始视韩子原道 ,止以仁义为道德,谓韩子如此当绝不识儒之道德也夫中庸诚明者,真圣贤道德仁义百行之根原也。如此韩子固亦知有中庸诚明之道德, 原道何故弃之而不言也?心不达诚明中庸至理,虽益著书,可传以为法乎?(非韩第二 ) 他认为,韩愈把仁义视为“道”之全部内涵,这是不懂“道”的表现。他指出,儒“道”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中庸” 。 中庸以循率此性,乃谓之道。修治此道,乃谓之教。教则仁义五常也,是岂道止仁义?道德在礼则中庸也、诚明也,在书则洪范皇极也,在诗则思无邪也,在春秋则列圣大中之道也。(非韩第一 )

15、 在契嵩看来,儒“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现, “仁义”只是在“教”方面的部分内容,其他方面,在礼则“中庸诚明” ,在书则“洪范皇极” ,在诗则“思无邪” ,在春秋则“大中之道” ,这些表现虽各有侧重,但其核心精神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庸” 。因此,契嵩认为“韩子议论拘且浅,不及儒之至道” , “轻亡至道而原道,欲道之8辩明,是亦惑也。 ” (二)虽甚文、道不至 批评韩愈不懂儒“道”之后,契嵩又把矛头指向韩文,认为它们不符合儒道的基本精神,起不了传道的作用。 非韩第三十云: 刘昫唐书谓:“韩子其性,偏僻刚讦” ;又曰:“于道不弘” 。吾考其书,验其所为,诚然耳。欲韩如古之圣贤,从容中道,固其不

16、逮也夫文者所以传道也,道不至,虽甚文奚用?若韩子议论如此,其道可谓至乎? 他首先引用刘昫旧唐书对韩愈“偏僻刚讦”性格的批评,再验之以韩文,从而得出结论:韩文不能体现儒家的中庸精神, “虽甚文” ,但“道不至” 。接着,契嵩又通过对韩愈京尹不台参答友人书 送毛仙翁十八兄序 与冯宿论文书等文的具体分析进一步申述其观点。 余读唐书 ,见其为韩子与李绅争台参移牒往来论台府事体,而见愈之性愎讦,言词不逊,大喧物论。及视韩子论京尹不台参答友人书 ,而其气躁言厉争之也韩子儒之行何有?故旧之道安在?使后学当何以取法?(非韩第十五 ) 韩子谪潮阳,与方士毛于姬遇,遂作毛仙翁十八兄序乌得不顾此而辄如众人惑于毛生乎

17、?韩子自顾为学圣贤之儒如何耶?苟其道不至,安可以学圣贤自负乎?(非韩第二十九 ) 夫圣贤之所以著书,岂欲与人争强乎?圣贤唯恐道不明而人不治,故为之书,欲以传其道也韩子师儒,为言不类其法,不亦误后世之学者也。 (非韩第十一 ) 9在以上几段文字中,契嵩批评韩愈文章“气躁言厉” “惑于妖言”“以文争强” ,都违背了儒家的中庸精神,不能担当“传道”的使命。 (三) “第文词人” 契嵩给韩愈在古文运动上定位是“韩子第文词人耳” (非韩第三十 ) ,称不上复兴儒“道”的思想者。契嵩给韩愈以“文词人”的定位,是建立在他对“文”之内涵的独特理解上的。他把“文”分为“人文”与“言文”两大类。何谓“人文”?何谓

18、“言文”?契嵩在文说中回答说:“仁义礼智信,人文也;章句文字,言文也。 ”在人文中,契嵩又对“人文”做了另外一种解释:“何谓人文乎?曰文武王之道也。文武相济以贲人道,故曰人文也。 ”综上可见,契嵩所谓“人文”有两方面内涵:一是仁义道德,二是治国之道,前者着眼于“德” ,后者着眼于“治” ,两者合起来就是儒“道” ;所谓“言文” ,指章句文字、文学形式。在契嵩看来, “人文”与“言文”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传道” ,能传道者为“人文” ,否则即为“言文” 。契嵩又结合中国思想史进一步阐释“人文”与“言文”的区别,他说: 周末列国、嬴秦时孰不工文?而圣人之道废,人文不足观也,盖其文不敦本乃尔圣人岂特

19、事其空文乎?君臣父子师徒朋友,其文词有本仁义礼信,霭然天下不治未之有也。 (文说 ) 东周列国至秦,礼崩乐坏,儒道不举,虽然此时也不乏有文采的文章,但由于缺少“圣人之道” ,而沦为一纸空文,只能算“言文” ;相反,如果“文词有本仁义礼信” ,即能传道,则为经国之“人文”了。契嵩批评韩愈说: 10孔子曰:“大人不倡游言。 ”盖言无益于用而不言也。谓韩子圣贤之徒,安得为无益之言耶?将韩子虽谓文人,于道尚果有所未至乎?(非韩第二十 ) 在这里,契嵩批评韩愈的一些文章“于道未至” 、 “无益于用” ,属于孔子所谓“游言” ,也即所谓“言文” 。这类文章,虽然也不乏文采,但又有何用呢?(“虽甚文奚用”

20、)因此,契嵩给韩愈的定位只能算一名“文词之人” ,算不得思想家。 三、 “取陋巷鄙语文以为戏” 契嵩论文,提倡“词理渊而淳,意义约以正” (与章表民秘书书 ) ,。他对韩愈尚奇好怪、以文为戏、语句过于随意的文风十分不满,提出猛烈批评。 (一)尚奇好怪 韩愈论文,主张“能自树立,不因循” 。1207 为达此效果,他不惜借助神灵鬼怪,以增强文章的新奇度。虽然这类“怪怪奇奇”之文在韩文中只占少数,但这种尚奇文风被其弟子片面放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韩门弟子皇甫湜在答李生第一书中说:“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众,出众则奇矣。 ”9卷四这就把韩愈尚奇文风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他所谓“意新”主要是指构思新奇。 “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 ”1057 晚唐以后的古文创作, “都把生涩怪奇当作创新” ,普遍走上了怪怪奇奇之路。11198 随着北宋古文运动的兴起,这股险怪的文风在古文创作群体中十分流行,并且愈演愈烈。石介公开倡导“险怪”文风,为当时文坛以新奇险怪为主要特征的“太学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