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框架及其因应策略摘要 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进入比较成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中国大陆对专业社会工作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尚未有效理顺。随着中国近年的灾害多发,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本文从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灾区人民需求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等角度分析社会工作介入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建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并从社会工作角色新的塑造、介入的基础与目标、介入的策略等视角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工作;灾后重建;服务框
2、架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5-0122-07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社会都逃避不了各种各样灾害的侵袭无论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1最近几年中国较大的灾难就有:2008 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 年台湾“88”风灾、2010 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2010 年“87”甘肃舟曲泥石流、2013 年“420”四川芦山大地震等,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尤其震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着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2毁严重的困难局面。如何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成为摆在政府和学者面前的重要
3、课题。由于地震不仅破坏了灾区人民生活的物理空间,导致灾区大量人员伤亡,也使受灾地区本来脆弱的公共服务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对灾区现有社会关系网络和灾区人民内在心理空间造成强烈冲击和破坏。因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简单恢复,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伦理秩序、心灵秩序等非物质层面的重建。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经验,社会工作是有效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项专业服务机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主旨的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也被各方广泛关注。 而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五年来,灾区老百姓在社区层面面临的生计问题、生态问题、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等等,这
4、些关乎社区社会根基重生的议题,无论是研究还是行动都显得非常薄弱。作为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害社会工作的践行者,笔者及所带领的团队经历了汶川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的整个过程。作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员,笔者所带领的社会工作团队现在仍然在汶川地震灾区持续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把在汶川地震灾区开展社会工作的经验进行一些梳理,以期望能快速运用到芦山地震灾区及以后可能发生的其他灾害管理中,使得社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作为专业的助人职业,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有长期参与应对灾害的经验,灾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实务。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积极介入灾后恢复重
5、建的各项事务,国外对美国“911”恐怖3袭击、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害、南太平洋海啸灾害等重大突发灾害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研究也比较多,已经逐渐形成灾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分支学科。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灾害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对专业性社会工作认知的偏差和实践中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没能有效理顺,社会工作还难以发挥其独具特色的功能。但由于灾害多发,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灾区恢复重建,其参与社会重建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社会工作者自身不断反思的问题之一。因此,在现有背景下,探讨社
6、会工作在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介入空间、服务框架及其发展路径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考察 (一)从主体角度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但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力量,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政府往往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基础秩序的重建,这就要求在社会内部寻找其他力量作为中间过渡的环节,而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毋庸置疑成为其最佳的协作力量和恢复重建的理所当然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由此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政府的合理定位和功能的界定,灾后恢复重建才内含着对社会工作广泛而迫切的需求。 (二)从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考察社会工作介入
7、灾后恢4复重建的空间 灾难发生之后,灾区人民的身心状态和社会关系均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濒于瓦解,亟需合适而有效的救援和重建机制来加以恢复。而社会工作功能与作用契合了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可以推动灾区社会和社区救助水平的提升,提供多种资源帮助和心灵安慰,促进灾区社会关系重建和家园重建。正是灾区社会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和社会工作担负的责任、功能与作用的相互契合,才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前提。 (三)从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和专业理论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是促进社会成员的能力提升和社会资源体系的支持合作,促进社会福利和公正,其服务所蕴含的恢复和发展人的
8、社会功能的目标、助人自助的理念、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及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特有的价值观、专业理论和方法,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也是回应和缓解灾区民生问题和社区建设问题的有效专业基础。社会工作对灾区生产生活重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获得灾后重建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具体情况,包括灾区人口类型分布、灾区人民主要需求、灾区家庭结构变化、灾区社会网络状况等。在了解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尽快找到帮助当地居民重建家园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方法,并持续性地根据需求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上述诸多相5关理论与实
9、践文献均提到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对象、角色与功能、方法和模式,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的实践经验,尝试架构一个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一)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社会工作介入领域亦即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2准确界定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是社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条件,有助于将社会工作领域相对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从文献研究和实践观察而言,地震灾后社会工作的介入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领域展开: 1.救灾领域。为弥补政府救灾物资发放机制的不足,进一步促进救灾物资合理发放,满足灾区人民对救灾物资的特殊需求,社会组织可以参与救灾物资需求评估和
10、资源链接工作。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领域的具体功能体现在:一是介入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震后灾区社会救助政策进行细致分析,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的薄弱环节,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相关政策法规更适合灾区弱势群体诉求;二是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对灾区家庭经济进行调查,获取灾区人民需求的真实信息,使灾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为理性和恰当;三是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灾区自强自立、缓解其对救助依赖方面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让有劳动能力的灾区民众做到经济自立。 2.教育领域。针对汶川地震灾区家长、教师、学生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以及学校重建复课后面临的诸多困难,社会
11、工作组织可以通过6开展矛盾协调、资源链接、个案辅导、成长小组、生命教育等多样化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并派出驻校社会工作者,将成长小组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开进学校课堂,帮助学生改变人际关系,促进沟通互动,学习适应社会技巧,如通过对北川任家坪访谈,结果发现青少年在社会工作站通过小组形式学到了知识,同时认识了新朋友,增加了对团队活动的认识,较大程度改变了他们消极、沮丧、厌学等问题。 3.就业促进领域。台湾“921”灾后失业率大幅提升,其就业促进措施包括三个部分。就业服务:组织灾区民众以工代赈,加速灾区清理。雇佣奖励津贴,政府给七日内登记为获得就业推荐或职业培训的灾区民众发放就业券,凡雇主雇佣持有就业券的
12、灾区民众,政府给予雇佣奖励津贴。失业给付:给非自愿失业的灾区民众发放失业金。职业训练:愿意参与职业培训的灾区人员,政府给予随到随训政策;参与全日制的就业培训,政府给予职业训练券以补贴培训费用。在汶川大地震中,社会工作在就业领域广泛借鉴了台湾等地区和欧美国家的做法,在就业援助方面探索了一些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路径,如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把灾区人民生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组建妇女手工艺小组,将心理辅导与物质帮助结合在一起;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政府借助社会机构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开展就业辅导,等等。 4.心理重建领域。汶川大地震之后,绝大多数灾区人民均有较强的无力感,普遍
13、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对生活感到迷茫,社会心理存在较大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地震伤亡家庭社会心理服务过程的跟踪、7效果评估以及专业反思,总结和归纳出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即“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支持网络”的社会心理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有效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是由社会工作者衔接,在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个体、服务对象小组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并依托于外部生态系统社区支持网络,由此促进社会工作介入灾区人民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的形成。5.社区重建领域。社区重建是灾后恢复的关键环节。 “512”地震灾区民众传统上处于村落以及血缘的联系之中,社区意
14、识恰好能够在灾难之后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社区意味着人们之间的纽带并非来自村落或血缘,而是来自于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居住环境,为更好的生活而共同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社区重建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重建。在物质层面,包括建筑物、环境设施、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恢复等。在精神层面,包括形成新的社区文化、社区制度以及社区居民生产恢复等。前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划,后者则需要社会工作者的长期介入和关怀,因为精神层面的家园重建,远远复杂于物质层面的恢复。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象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需求定导向的专业,根据专业使命选择并确定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提。
15、根据汶川大地震的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社会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四类群体: 1.丧亲群体。汶川大地震使近十万人失去了生命,丧亲群体成为地8震灾区受到伤害最深的一个群体,面对自己挚爱的亲人死亡会产生安全感的丧失,难以理解一个意外或失去控制的事件所能造成的损失、伤害及死亡,往往会经历思维上的困难,容易变得心烦意乱,感到困扰和迷惑,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产生焦虑。丧亲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帮助生者恢复生存的意志和信心至关重要。日本大地震后有许多人在未来的数年间,始终无法摆脱丧亲的阴影,因而寻求自杀解脱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对丧亲群体进行哀伤处理,帮助他们减缓精神压力,重振生活信心。 2.儿童青少年群
16、体。儿童作为地震灾害中的弱势群体和最不能表达诉求的群体,因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等因素,在自然灾害面前最容易受到伤害。汶川大地震以后,一些儿童因父母伤亡而流离失所,成为孤儿或无人陪护的儿童,父母健全的家庭也因忙于灾后自救和重建而常常忽视对儿童的关怀。同时,在地震中学龄儿童失去同学、玩伴、学校及可以玩耍的场地,社会、学校、家庭及朋辈群体的支持网络也遭到破坏。此外,地震本身也对儿童产生较多不利影响,包括恐惧、厌学、自闭等。 青少年则处在人生的多变期,其生理和心理处在不断的变化成长中,他们需要有发展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多青少年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亲人,他们在受到创伤的同时,又不得
17、不承担责任。地震给他们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使他们变得焦虑、迷茫、抑郁,可能会导致他们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如或者在家混日子,或者长时间呆在网吧等。3.老年人群体。由于老年人在社会处境上的特殊情况,在经历汶9川大地震之后他们在心理上有较多特殊的反应,往往会引发他们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回忆,尤其是对自己以往坎坷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会因缺少亲人的陪伴而感到抑郁、焦虑。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也给其生活带来较多负面影响。老年人是地震灾后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应成为社会工作组织援助灾区的工作重点。 4.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是地震灾后需要关注的一个特殊困难群
18、体。汶川大地震尽管没有夺走残疾人的生命,但却严重损伤了其生理功能。由于自己的特殊情况,残疾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比较消极,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不愿出去和人交往,但他们需要有沟通的平台,他们也想有所发展,却不知从何做起。因此,这一群体长期处于情绪悲观、受人歧视、生活不能自理、生计难以维持的状态,亟需社会工作组织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在涉及灾区人民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服务,扮演服务提供、资源动员及协调、服务的个案管理、方案设计、重建项目推展等多种角色,对灾区社会重建发挥积极作用。面对不同的灾区人口群体,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他
19、们的需要。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深入持久,对案主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缺点是耗时、耗力,且需要掌握高度技巧的心理咨询师才能胜任此工作。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灾难10中受影响较严重的个体。目前,在该领域,叙事治疗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工作方式倍受推崇。在个案辅导中,咨询师应帮助案主重新定义灾难带来的影响,抛弃旧有的消极框架,重建案主的积极框架,用积极的态度解读和改写命运。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常用方法。小组工作基于这样的理念:营造安全、接纳的小型“社会环境” ,即小组,让小组中的每一个个体在这种具有安全感和接纳氛围中发生自然而然的变化。在小
20、组工作中,团体动力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工作者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出强烈的团体动力,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进入到小组中,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地震中有类似经历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小组,组内成员彼此倾诉,彼此理解,成为个体疗愈的主要因子。较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的特点在于受惠人群广,团体动力足,组内成员会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有助于成员重新恢复积极的生活状态。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相对于上述两种主要方法来说,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社区是联系受灾民众的中间单元,有着人员分布广泛、需求复杂的特点,社区工作需要社会工作的长期和持续介入,以便了解社区受灾人员的具体需求,发动和组织需要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同时将社区需要的资源有效地跟社区进行链接,促进社区的动态进步和发展。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激发社区居民重建家园的动力,培育主动积极地维持社区安定团结的意识。社区这一中间单元好比社会的细胞,每一个细胞拥有活力,整个社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