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66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摘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服务业态,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融合性、创新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并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门类逐步齐全,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体制、技术、人才、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产业组织模式,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并推动其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转型升级 ;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

2、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038-00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一种新型文化服务业业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发达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并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明确这种新型文化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把握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促进作用,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是现2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分析 从内涵来看,生产性文化服

3、务业与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着重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性功能。文化产业包括多种类型,但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性文化产业,如娱乐业、消费性媒体行业、电影电视行业等,主要满足人们最终消费需求;另一类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则主要是以中间性产品、要素投入的形态,满足社会生产性需求,或为生产活动提供辅助性服务,体现出文化的生产性功能和特征,如工业设计、广告会展、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这类文化产业可称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其次,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文化”元素。加拿大学者 Grubel &Walker

4、(1989)认为,生产性服务是指“那些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 ,因而也称为“中间投入服务”,它与那些用来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的消费性服务相对应,用来满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中间性使用需求。1因此,从满足生产性消费需求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二者的功能取向基本相同,均用来满足中间性生产需求而非最终消费需求。但就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仍存在一定区别。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直接以“文化”为要素参与生产,或通过在其产品(或服务)渗入大量“文化”或“创意”元素的方式来实现其生产功能。当然,这里的“文化”可以有多种表现

5、形式。 3与一般文化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广泛的产业融合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不是文化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功能和内容的有机交叉、高度融合。以工业设计为例,它跨越了 IT 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内容延伸到通信技术、文学、艺术、金融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行业融合性和领域交叉性。特别是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突出的产业融合特征,既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之间的交叉融合,更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跨产业融合。 第二,密切的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咨

6、询、培训、广告及会展等多种行业,几乎覆盖了产业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全部环节,具有明显的产业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及旁侧关联特征,并通过这种产业关联,进一步发展为产业集群,关联性与集聚性逐渐成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形态。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早在 2002年,北京制造业文化服务化指数(即制造业文化服务化程度,用以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关联程度)就已达到 21.7%,而上海市这一指数在 2007 年也达到了 20.6%。2可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带动能力。 第三,突出的产业创新、创意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以“文化”要素实现自身功能,其中包含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知识

7、、智力等要素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科技创新因素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以先进的4科学技术为支撑,如信息服务业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知识,工业设计离不开科学设计理论。创新、创意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创意产业为例,创意的新颖性、奇特性和实用性是决定创意产业功能大小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说,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维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功能。 第四,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功能主要通过文化要素来实现,而文化植根于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习俗、历史传统等众多因素之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由此

8、也使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系具体构成区别明显,同一类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不同的区域也往往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以创意设计业为例,北京市创意设计业主要包括时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上海创意设计业则侧重于研发、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而深圳则更加注重 IC 设计、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 二、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面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将发挥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

9、用(如图 1 所示) 。第一,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文化产业不仅发展速度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稳步提高,正稳步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迈进。但需要指出的是,只从满足最终消费角度发展5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只能是一个逐渐和线性的过程,除非出现新的重大消费业态出现。而基于我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的现实,从满足生产消费角度发展文化产业,则易于出现爆发式、跨越式发展态势。伦敦的创意产业早在 2003 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即已超过了金融业。我国艺术授权产业 2010 年的产值即高达 2.5 万亿元,2011 年

10、,以该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 968.46 亿元人民币推算,中国艺术授权所带来的生产总值可达近 3000 亿元。3可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第二,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正成为撬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杠杆。 (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高增长性、高附加值和低碳环保等特征,是典型的“无烟产业” 、 “绿色产业” 、“朝阳产业” ,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有三大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二是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应对新产业

11、革命的冲击;三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大有可为。(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本身即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服务业中创新创意性较强、附加价值较高、文化艺术特质突出的新兴服务业。其发展不但有利于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更有利于优化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2)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我国前几年已确定了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发展其他新兴产业,因6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范畴,其内容和要求会随着国内外产业、技术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完全具

12、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质与要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具备的文化、创意内特质与内容。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服务、创意产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产业将在自主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产业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其创新力度和强度将会超过工业企业。4这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对新产业革命冲击具有重要意义。 (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通过融通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现代国际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绿色化和网络化趋势,实际上还应加上一个“创意化” 。创意、文化、设计等要素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制

13、造业,成为创立知名品牌的上佳要素。早在 1996 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世界上的销售额高达 602 亿美元,首次超过其他产业,成为出口的支柱产业。5事实证明,通过融入文化、创意要素形成的品牌,往往具有更为持续和久远的影响力。企业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再到品牌竞争,最终实际上归结为文化、创意的竞争。制造业产品的创意性正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存量规模巨大的传统制造业,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较为受人关注的两大领域。前者已被确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后者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如果能将两大产业内容打通,形成相互融合、互

14、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那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因此注入新的强大驱动力,而大7力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即是打通文化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实现二者互动、融合发展的有效通道。 第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力催化剂。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高的突出表现是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位置,从价值链分工中分得的利益较低。一项研究表明,每台iPhone4 的生产线上,掌握产品设计、软件开发、产品管理和销售等高利润环节的苹果公司攫取了绝大部分利润,而负责制造与装配的中国公司获得的利润仅占到整机利润的 1.8%6,面临着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面对新的国际产业分工,中国必须着力推动研发

15、和设计能力的提升,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再分配。而研发、设计、品牌建立等高端环节无不与文化、创意要素息息相关,借助特定文化、创意要素形成的品牌,往往具有更为持续和久远的影响力。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如果说技术曾是超越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企业制胜法宝,那么,文化、创意、设计等逐渐成为超越技术竞争之上的新的制胜利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将更多的中国先进文化要素和创意理念融入制造业,创立出更多在国际上具有独特优势和文化特质的中国知名品牌,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尽快攀升到国际价值链中高端的有效途径。 从微观层面来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作用体现在其微笑曲线上

16、位置的变动(见图 2):其一,技术创新成为我国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最终决定了其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位置,研发和设计处于产业链条的初始端,对下游制造和行销环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8是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键。而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研发设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积累,突破其在工艺、产品种类及功能上的壁垒,是企业优先获取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 1 的移动。7其二,在技术更新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和盈利周期大大缩短的背景下,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及产品展览能够将产品特性快速、有效地展示给消费者,成为企业发掘市场潜在需求、拓展渠道、塑造品牌、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有效途

17、径,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 2 的移动。其三,与研发设计和广告会展作用具有明显的业务边界和周期限制不同,咨询、策划、教育、培训、软件开发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则对企业生产和获利的全过程和全周期提供支持和保障作用。以职业培训为代表的培训业除了对企业员工提供基础岗位培训,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生产和提供的连续性外,还通过知识溢出和“干中学”效应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而以计算机维护、软件开发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则为企业业务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撑,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扩大利润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授权经济的崛起,企业产品边界趋向模糊,开始出现融合,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集

18、实用性、观赏性、技术性、艺术感多位一体,且文化作为垄断性竞争要素的注入,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 3 的移动。 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随着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升级过程中曾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并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9发展正方兴未艾,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作用正逐渐体现。正是由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和远大发展前景,2012 年国家在对 2004 年文化产业分类所作的调整和补充中,增加了文化创意、软件设计服务等产业门类,而新增加的这些产业

19、门类主要属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三、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为全面客观地把握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有必要对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此,首先需要对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含的主要门类进行划分。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分类中,都还没有专门划分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及其门类。这里我们根据生产性文化服务的内涵、特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 、我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 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等为标准和依据,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行业及门类进行初步划分(见表 1) 。 我国生产性

20、文化服务业主要包括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会展、教育培训等六大行业,各行业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相应的子类。由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主要在我国经济、技术相对发达的城市得到较快发展,并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作用。因此,这里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主要以北京、上海等主要大城市作为考察对象。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以下发展特征及态势。 第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长迅速。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10济增长速度整体呈下行趋势,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规模实现持续扩大,增长迅速,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地区 GDP 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逆经济周期特征。以北京为例

21、,2011 年北京市广告会展、设计服务、咨询服务等主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约 1291.8 亿元,同比增长 22.02%(2) ,高出同期 GDP 增速(8.1%)13.92 个百分点。同样地,上海市 2012 年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增加值达 1605.42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05%,超出当期GDP 增速(7.5%)12.55 个百分点(见表 2) 。可见,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起步较晚,但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这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居民文化需求不断上涨,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政府各项扶持政策日趋完善等有较大关系。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22、正在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占 GDP 比重稳步提升,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统计显示,2012 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18071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3.48%,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 5.5%。同年上海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为 7.95%,而早在 2011 年,北京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占 GDP 比重即已达到这一水平,显著高于同期文化产业所占比重(见表 3) 。不难看出,在北京、上海这类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也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 (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占 GDP 比重的不断攀升,有效地提升了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可通过与制造业良性互动、艺术授权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