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方法述评关键词:图书采购;招标;供应商选择 摘要:围绕图书招标采购中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选择方法的研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年代分析,从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两方面分析研究主题,总结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特点,并简单介绍目前国外有关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重点。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011-05 1 图书招标采购的社会环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经营图书销售的民营企业快速壮大, “新华”独大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图书供应环节的竞争愈显激烈,在图书馆面前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各有优势,图书供货市场的业态演变使得图书馆采购从卖
2、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过去图书馆图书采购是有求于书店,现在成了供应商有求于图书馆1。另外有别于以往小金额图书采购,现在的采购项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面对以上情况,为了防止各种贪污腐败行为,提高图书质量,各图书馆渐渐以政府统一招标的方式为主要采购模式。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招标采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一般金额较大的图书采购项目都必须通过政府统一招标进行采购;另一种是零散采购,这是图
3、书馆在深入了解学校发展需要,以广大师生荐购信息为依据的情况下,在补充、完善馆藏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自主地少量采购部分有急切需求的图书,涉及金额一般很少2。 2 国外相关研究 由于图书采购问题的研究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实际性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实际情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招标采购属于政府指导行为,并由政府统一安排进行,这有别于国外图书馆的图书采购。研究我国这种具有法律背景的采购模式,必须结合实践,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分析,主要在于对评价方法的介绍与使用上,所以笔者在搜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时,试图从了解国外招标评标的视角出发把检索重点放在评标方法的研究上,使搜集文献的范围不限于图书
4、采购领域,从而学习国外比较先进的招标评标方法,为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提供有益的思路。 在国外,早期部分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建立评价指标,对指标权重的分配问题往往限于专家的主观判断及经验积累,如 Russell(1992年)提出了评标过程中分析与评估的决策模型3,该模型的重点在于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Holt(1998 年)在研究承包商选择的问题上,对多属性指标进行了具体设计,考虑每个属性下的决策者权重,求出单个决策者对各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值,对偏好进行集结4;Ohno 与 Harada 提出在保证价格最有利的情况下,把非价格因素作为定量属性,3用线性模型进行加权计算,最后把价格因素与非
5、价格因素得分相加,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5;由于在实践中固定权重的缺点逐渐暴露,Panos L. Lorentziadis 从避免腐败的角度考虑,指出以往在招标文件中早已确定的固定权重不利于评标的公平进行,建议权重应在投标文件公开时根据投标的实际情况确定6;Rood hooft 为了减少进行多目标决策过程中加权因子评价的随意性,在Vendo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an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pproach一文中提出使用基本活动的成本分析法7。 通过阅读国外有关招标评标的文献可以发现,国外招标采购的使用范围很广,遍及各行各业,而且实行的时间较早
6、,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体系化,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的实际情况其评标方法各有不同。而且从Post-objective determination of weights of the evaluation factors in public procurement tenders一文中可知指标权重并非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得到更合理的评标结果,可以运用一些合法、公平的方法使指标权重与招标的整个过程紧密相连,随时反映实际情况的变化,体现招标及评标的真实需求。 3 国内相关研究 为了说明相关研究的进展及本文研究主题的整体情况,笔者以“图书 and 采购” 、 “图书 and 采访” 、
7、“图书 and 招标” 、 “图书 and 供应商”为关键词,另外以“文献”代替“图书”建立上述检索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采取“精确匹配”的方式检索近十年(即 2001 年到2010 年)与图书采购相关的文献,共计 4,734 篇,其中与图书招标和图4书供应商选择相关的文献有 691 篇,经过笔者认真阅读和筛选,论及评标及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有 84 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选择从 2001 年开始检索图书采购相关的文献资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于 2000 年颁布,也就是高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图书招标采购最早于 2000 年开始执行,笔者是基于现有法律框架下,对高校图
8、书招标采购进行研究,虽然 2000 年以前也能检索到相关内容,但由于前期研究缺乏相关法律的引导与支持,其研究结果在本文研究中只做参考。 3.1 年代分析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最早关于图书招标、评标及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是贾晋渝于 2005 年发表在图书情报论坛的怎样制定图书招标采购评分标准8。为了使检索数据能重点反映相关研究进展,笔者选取 2005 年至 2010 年的检索结果做重点分析。从 2005 年开始,随着越来越多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采取招标采购的方法,出现了不少学者对图书招标采购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相关文献的数量逐年上升,与此同时,有关评标及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
9、从 2005 年的 1 篇增加到 2010 年的 26 篇,而且从图 1 可知,相关研究的文献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到 2009 年已占图书招标采购相关研究论文数量的 19%。这证明评标及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在图书招标采购中已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是本学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之一,但相应的文献数量和研究成果还是有所欠缺。 3.2 主题分析 根据检索结果,笔者把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分类总结,从而更深入了解本文研究主题的整体情况。从研究角度看,图书情报界的学者们对5于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的研究主要分为评价体系的研究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而从研究方法看,相关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分析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两方面。 3.
10、2.1 研究角度 在国内,关于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完善,如在第一篇关于评标方法的文献怎样制定图书招标采购评分标准中,贾晋渝指出,使用招标投标方法采购图书,应当采取打分评标的方法,评分标准应结合本单位的自身情况,可采用综合评分法或采用性价比法6;2006 年,陈琳在图书采购招标评标标准的制订与把握一文中认为在招标过程中还应对书商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特色、合作伙伴、书目组织、图书采购方式、售后服务等诸多评价指标进行多方考察,并就评标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评标标准提出建议9;2007 年,赵会平在图书采购招标评分要项的探析中谈及如何根据图书馆的自身发展,预设评
11、分要项的权重问题10,这些都是早期对于评价体系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2007 年,李明珍等人在中文图书采购招标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设置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11;2007 年,曲长生在其硕士论文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书商体系的研究中采用 Delphi 法确立评价指标,对各指标重要性进行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建立指标体系12;2008 年,潘艳对图书供应商进行现状分析,构建出一个具有详细评分参考的指标体系13;2010 年,范翠玲、郑云武系统地、深入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6购政府招标“低价中标”现象的原因及后果,并
12、探讨了相应的对策14。另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评价方法的改进,其中,2009 年,沈光宝等人在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的图书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中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评价方法分析供应商15,马晓英在图书采购招标的拟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及 Matlab 实现中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专家的经验,而又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运用拟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评分,具体说明了此方法能有效避免现有熵值法计算量大和算法不可行的缺陷16;2008 年,王敬与李武分别在硕士论文高校图书采购的招标中评标模型及系统的研究和供应商选择群决策模型及应用中提出对现有的群决策层次分析法进行修改,改善各矩阵可信度及一致性问题17和基于
13、序数法中的个体各自评价法的多准则群决策模型,定性与定量结合,对于图书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18;2007 年,周伟和孙晓雅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提出模糊评价法,并通过实际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1920。以上针对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在评价体系相对完善的基础上,引入合理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从而使合理的数学模型运用到图书招标对供应商的评价上。由此可见,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是由整体到局部,从基础指标到数学模型的一个发展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完全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 3.2.2 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是供应商选择研究的基础,也是早期相关研究用得比较多7的方法
14、之一。早期的理论分析重点在于对图书招标的需求以及特点进行论述,并根据招标法的要求探讨、设置招标文件中的各项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如 2006 年,温万虎对图书采购招投标的特点以及设置其评价指标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对图书采购招投标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21;2007 年,曲长生提出采用改进德尔菲法建立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方法针对初步确定出的 26 个评价指标,选择了 12 名从事中文图书采购工作均在3 年以上的专家作为专家咨询人员进行了两轮咨询,在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筛选出了 19 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图书馆中文图书采
15、购招标的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22。经过一段时间对指标体系的研究,学界中已有一个相对成型的指标体系理论,近几年,学者们的理论研究开始转向评价模型。如何在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实现评价结果的合理、客观是目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细化的问题。2008年,赵海兰根据图书采购招标需要同时考虑投标者的多个指标,且由多人进行共同决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理想解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对每个评标者定义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求出对每个评标者而言各供应商与其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基于群体贴近度矩阵定义整个评标委员会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计算决策群体对各备选图书供应商的最终评价结果23;2009 年,刘新文根据图书馆图书采购特点,
16、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提出了图书供应商评价体系结构,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该方法解决图书供应商选择和评价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4;2010 年,李武等针对图书馆图书供应商选择由多个专8家根据多个指标进行决策的特点,考虑多种偏好形式同时存在且具有多级指标的情形,建立一种混合型多准则多层次群决策模型25。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 2005 年后才全面以招标的形式实行图书采购,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发现,前期关于供应商选择的一些理论研究不能有效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顾健指出:设注册资金门槛不利于公平竞争;合理设置标段有利于取得相吻合的折扣;折扣率的不同计算方法对评标结果影响不同;
17、服务和折扣分值关系取决于各自的分值差距;服务内容急需标准化和客观评价体系;通过数据而不是对方宣传承诺来了解投标人的真实能力;专业人员的选择和程序是保证招标质量的手段;合同履行过程对招标工作的目标有重大影响26;周国华对折扣率问题提出质疑,指出折扣不应该是中文图书招标的核心因素,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7。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时,学者们意识到,在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结合实际,采取以实践为依据的方法,由近年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有所增加。张利、王瑜、张涛以 30 家图书馆图书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根据 BP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建立了图书供应商综合能力与信誉、业绩
18、、书目数据、优势项目、到书率、到书速度、差错率、加工服务、折扣优惠、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 11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各指标在图书供应商综合能力评价中的重要程度28;陈琳从浙江省属高校图书资料政府采购活动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政府采购中需要关注的诸如企业注册资金、招标文件细节、折扣率和招标方式等若干问题,并就政府采购背景下图书馆该如何作为提出建议29。 3.3 研究特点 93.3.1 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偏冷 从搜集的相关文献观察,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中偏冷,笔者从其自身寻找原因有两点:一是与图书招标的社会环境有关,二是由于相关研究缺乏实证条件。 图书招标
19、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进行,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由政府进行统一采购。这样虽然一方面体现了对供应商选择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另一方面则约束了图书馆的灵活性,使图书馆的很多想法无法体现在图书招标的过程中。在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同时,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不能抵触相关的法规,由此一来,使研究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被无形地限制起来,导致对此研究的学者感到有心无力。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图书情报学界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即实际解决问题的相关研究,但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存在一个“天生”的缺陷,就是真实的招标采购数据是无法得到的,因为这些数据按规定都应该保
20、密。所以实证问题摆在眼前,如何获得符合实践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是每个研究此主题的学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采取招标方式采购图书,关于图书招标的问题不断出现,利用早期的研究成果解决目前的问题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我们也不能因为实证数据的屏障而减慢甚至停止研究的步伐。相反,我们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收集数据使其尽量符合实际情况,满足研究要求,如沈光宝等人在论述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的图书供应商选择方法时,咨询了 5 位文献采访专家12,对三家图书供应商进行了模拟评分以此作10为实证研究内容,加深了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证明该方法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另外由于上述实证数据的获取问题,给研
21、究设置了“准入门槛” ,国内对此主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从事采编或招标工作的图书馆人,一般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难以开展与招标采购供应商选择相关的研究,这也是目前该研究主题偏冷的原因之一。 3.3.2 研究深度不够,实践结果不理想 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一般涉及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对应的权重设置,如,评价指标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权重如何分配等,但这些指标都是在评价初期也就是在评分前已经设好,无论最后如何评分这些指标及对应的权重都不会再变。显然,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对应权重设置是研究图书招标供应商选择的基础,但仅仅这样并不能较好地解决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据笔者了解,在以往的图书采购中曾出现到货率低、图书质量难以
22、保证、恶意低价中标等现象30,原因主要在于图书馆在招标文件的制定中存在失控因素,在制定招标文件时过于依赖现有法规制度,使招标文件内容生硬,缺乏灵活性,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04 年 18号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货物服务招标采购的评标方法分为最低价评标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财政部于2007 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 (财库20072 号文)规定综合评分法中的价格分统一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显然,图书采购招标的评标方法如选用最低价评标法,只会鼓励书商的恶意竞争,而采取“基准价”算法也给恶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