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与北京西山.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780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名人与北京西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化名人与北京西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化名人与北京西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化名人与北京西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化名人与北京西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化名人与北京西山一、西山概说 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支脉。其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泉流潺潺,古刹林立。加上辽金以来历代帝王的行宫丽苑,自古以来就成为游览胜地。同时,她又是佛道儒三教同尊之圣地,文人骚客吟咏不尽的佳绝。可以说,北京西山“山以贤称,境缘人胜” ,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西山素有“大西山” 、 “西山” (又称小西山)之说, “大西山”即明代宛署杂记所云“太行山第八脉” ,其南北绵亘数百里,东西连接亦百里,气势壮哉!她也是北京西郊诸山的总名,历今房山、门头沟、石景山、海淀、昌平等多个区。 “西山”则泛指靠近京城之石景山、蟠龙山、翠微山、卢师山、青龙山、香山、玉泉山、百望山、城子山、

2、阳台山、鹫峰、凤凰岭等诸山。如果说“大西山”为京都宝地, “西山”则是镶嵌在宝地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 “西山摩崖石刻”中的名人 1.“水流云在” 在北京西郊温泉的显龙山上,有一处著名的“水流云在”石刻,这处被誉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摩崖石刻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报人英敛之手书的(英母亲的娘家就在温泉) 。 1913 年 2 月,英敛之携妻儿来到温泉探亲,闲暇时他登上显龙山顶眺望。虽然时值冬日,但是山下的温泉水涌溢,缓缓流淌,热气蒸腾,2以致山上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英敛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不禁信口吟咏起杜甫的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稍后,他发现山顶西面有一巨石

3、,其北壁如削似切,甚为平整。看着这块巨石,英敛之深思片刻后,匆匆离去。 第二天,英敛之雇人带着笔墨再次上山,借着头天的余兴,他挥洒大笔写下榜书“水流云在”四字,下面题注:“英敛之偕内子淑仲小儿千里游此偶取杜句寄意时宣统退位之次年正月也” 。这一年,英敛之 47岁。 (图一) 据实测, “水流云在”每个字有 4 平方米大,题注字每个字也 0.3 平方米有余,总面积约 30 平方米,巍巍壮观,气势磅礴。此石为大青石,石质坚硬、抗风化,历经 80 余年风风雨雨,刻字仍清晰可见。 “文革”中红卫兵们数次用榔头、斧子砍削,均未能将其毁掉。如今,石壁上累累刀痕犹存,成为历史的印记。 2.“勤俭为宝” 民国

4、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曾在 1912 年 5 月至 1925 年 1 月间三上天泰山慈善寺。慈善寺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 400 余年历史。整个寺庙占地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共有 38 座殿宇,100 余间房舍,总建筑面积 3000 余平方米,基本上都是明末清初的原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该寺早期在民间又被称为“魔王和尚庙” 。因疯僧的肉胎与清世祖顺治极为相似,因此在民间又衍生出“顺治出家天泰山”的传说。今天,慈善寺被列入北京“人文奥运文物保护项目”并被定为社会科学类专题遗址博物馆,是京城翠微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面与八大处3“虎头峰” 、香山“鬼见愁”隔岭相望。 在该寺山门外的东

5、山坡和寺后北山坡上,可看到冯玉祥将军当年留下的阴文楷书石刻六处,分别为“真吃苦” “勤俭为宝” (图二) “耕读”“淡泊” “灵境” “谦卦” ,二三尺见方,至今保存完好。在后四字附近还有从周易中摘录的“八卦谦”200 余字,每字半尺见方。 三、 “西山诗词歌赋”中的名人 1.老舍:致郭老 老舍先生曾两次在西山小住,一次是少年时,再一次是 1964 年 10月,他来到西山门头村小住,此行的目的,主要为撰写正红旗下搜集素材。当时住在村子 39 号院的一户贫农家中。 老舍来的时候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很是清苦,根本吃不饱。老舍也叹曰“饮食稍苦,但颇欢快。 ”这是文人的婉转修辞。这天

6、晚上,老舍写信给郭沫若报告他在乡下的见闻, “门头村生产青菜与水果,地处香山稍南,晴日可见山上红叶” 。 致郭老 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夸。 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 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 瓜果齐歌丰产日,高天一弹吐光华。 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三日于香山门头村 郭沫若接信后给老舍回信和诗一首: 门头村里社员家,四季青青岂浪夸。 4争取青边三点水,赢得锦上又添花。 欢腾西域冲天弹,红遍香山映日霞。 反帝防修站前哨,万邦翘首望中华。 看,我们的文人们说得多么好呵! 2.胡适:秘魔崖月夜 这里讲胡适先生“同样是在山里,同样是月夜,但感受却完全相反的一段故事” ,借以注释“境由

7、心造”一词。 1923 年胡适旧病复发,于 4 月离开北京到杭州,休憩了四天,跟刚刚离婚的曹诚英(其表妹)见面并同游西湖。胡曹二人双双坠入情网。 此后的 6 月至 10 月,胡适在杭州度过了他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神仙生活” 。他在西湖南山的烟霞洞疗养,租了三间房。在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徐志摩、陶行知、汪精卫、马君武等友人都曾探访过胡适,但长期陪伴在他身边的却是曹诚英。表面上是曹诚英帮胡适照料日常生活,胡适帮曹诚英补习功课,实际上发生了性爱关系。 同年 10 月 3 日,是胡适与曹诚英分手的前夕。因为第二天曹诚英就要回杭州女师读书,而胡适也要回上海办事, “蜜也似的相爱”的时光即将结束。一提及离别

8、,他们“便偎着脸哭了” 。 10 月 4 日凌晨,胡适写下一段十分哀婉的日记:“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在我的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弦的残月,光色本惨惨,何况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不禁黯然5神伤。 ”像这样的文字,在胡适的全部著作中十分罕见。 12 月中旬,胡适从南方返回北京。虽然人到了北京,感情上却仍然久久沉浸在杭州烟霞洞的温馨中。大冬天的,他却不住家里,跑到西山八大处,借宿在证果寺秘魔崖下实业家刘厚生先生的房子,独自回味 同样是在山里,同样是

9、月夜,胡适在秘魔崖的感受跟在杭州西湖南山的烟霞洞疗养的感受完全不同。他眼前出现的是“无数森严的黑影” ,“像狰狞的鬼兵” ;耳边是“秘魔崖的狗叫” ,惊醒了他的迷梦。抬头是微茫的小星,凄清的月光,而他的心情则分外孤寂和烦闷。此正所谓“境由心造” 。 (图三) 这时,胡适心头涌出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诗:“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这个“人影”当然就是曹诚英的身影。怀着无法排遣的感伤和苦闷,独自在冬夜的山上望月,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秘魔崖月夜: 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月下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

10、的人影。 解放前夕,胡适不听曹诚英的规劝流亡到美国,从此两人鸿雁断绝。1973 年曹诚英患肺癌在上海去世,终年 71 岁。遵遗嘱,亲友将她安葬在绩溪县旺川公路旁。她认为胡适如果魂归故里,一定会经过这里跟她相聚的。 四、 “西山别墅宅园”中的名人 西山地区是北京最美的自然风景园林区。这里地势高,森林密,春6天来得迟去得晚,夏季非常清凉,是京郊最佳避暑消夏之地。又由于地处上风上水的北京西北,自古以来就是京城的尊贵之地。古时的帝王视西山为龙脉,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养生之地。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代皇家园林、达官显贵的私家大宅遍布西山地区(见别墅一览表) 。 五、 “西山墓葬”中的名人 北京西郊香山一带,向

11、来被称为“风水宝地” ,这里是历史上的京畿地区,是历代帝王贵胄、骚人墨客涉足游憩之佳境。在我国传统的垄丧厚葬习俗的影响下,这里很自然地成为帝王后妃、皇亲勋戚、太监官吏以及名士文人死后丧葬的理想处所。 “京西多古墓” ,是多年来流行的说法。从玉泉山北之金山往西到香山,山脉连绵,坟茔错落,当地有“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的顺口溜。这里的“府”是对封建王侯墓地的吉称,如娘娘府、四王府、杰王府、西小府等。北京西山符合风水理论,前有照(水) ,后有靠(水) ,又符合“西方正路” 、 “驾鹤西游”之说。 海淀区地名志以坟墓命名的村名就有 52 处之多,如九王坟、双贝子坟、黄带子坟、公主坟、牛碌坟、老公坟、

12、铁家坟、杰王府、笑祖塔院、四统碑、董四墓等等。而以各类坟墓命名的地名那就更多了。在方圆只有几平方公里的香山景区里汇集着如此之多的历史名人,在全国也实属罕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地域文化的雄厚。 1.萧友梅家族墓 萧友梅先生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先行者,堪称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萧先生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许多第一:他是音乐学研究领域获德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音乐教7育机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管弦乐团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团;他还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他也是我国现代第一首室内乐、第一首管弦乐、第一首铜管乐的作者。

13、北京是萧友梅考取文科举人的地方,也是他回国后最早开创事业的地方。西城区的博学胡同萧友梅故居尚存,而西山则保存有他的家族坟。半个多世纪后,他又魂归故里(图四) 。 早年就患有肺结核病的萧友梅,因长期积劳成疾,结核菌侵入肾脏,引起肾出血,医治无效,于 1940 年 12 月 31 日,逝世于上海体仁医院,享年 56 岁。逝世后家里极为萧条,丧葬费用全为音专师生捐赠。转年 1月 2 日在中国殡仪馆大殓,安葬在虹桥万国公墓,墓碑上书“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萧友梅博士之墓” ,碑文是书画大师叶恭绰的手笔。 上世纪 50 年代,上海市区扩建计划实施时。由于家属没有看到报上的有关迁坟通知,未能及时办理迁坟手续

14、,以致萧先生墓竟被填埋,下落不明,实在遗憾。如今墓地不存,人们也无缘凭吊了。 萧家坟位于碧云寺东侧的公主坟村,占地四亩。葬有萧家许多前辈和亲人,其中有萧先生的父亲、哥嫂、弟弟、侄女等人。据记载,萧友梅曾多次与兄弟侄辈来此祭扫父亲。萧家坟自建成后,专门安排了当地村民刘玉山常年守护,给他钱粮并盖了房,此房至今犹存,即在园内靠西面的几间坐北朝南的小平房。据了解,其后代如今仍在该院居住并协助照看墓地。 2.刘半农墓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8先生和他的胞弟、著名的音乐大师刘天华的墓地,位于香山东北方向的玉皇顶上。 原来,半农先生陵墓墓顶有 6 级石台阶,以汉白玉和绿石

15、砌成。整个墓盖宽约 80 厘米见方,高约 100 厘米,上面精雕缠枝花纹,正面刻有半农先生侧面半身浮雕像;雕像下由当时著名画家黄宾虹写的“刘半农先生貌像”七个篆字。 刘半农墓前原竖两块石碑,都是很珍贵的文物。一块是周作人(北大教授、鲁迅之弟)撰写墓志,魏建功(北大教授、语言学家)书石,马衡(国学大师、故宫博物院院长)篆盖;另一块正面是由吴敬恒(国民党元老)题碑,背面是蔡元培(我国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撰写墓志,章太炎(国学大师)篆书书碑额,钱玄同(著名文学家)书丹。在“文革”十年浩劫中,刘半农墓地遭到严重破坏,墓茔前的两块墓碑也被砸碎,墓基墙裙残破不堪,碎砖瓦中杂草丛生(图五) 。 1983

16、年,刘半农先生之子刘育伦等人重修其墓,由于条件所限,墓顶的规模大为缩小,但基本保留了浮雕、图形和刻石。重立了一块红色的大理石墓碑,正面重新复制了吴敬恒题字;背面用了蔡、钱、章原碑文拓片,重新复制。 现在,周作人撰文、魏建功书石、马衡篆盖的那块原石刻已断为二段,废弃在墓旁。蔡元培撰文、钱玄同书石、章太炎篆额的那块已碎成数段,散落在墓旁。 六、结束语 西山是北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最好的地方,自然的美妙与人9文的记忆融合的相当和谐。历史的沉淀、人文的熏陶给这块少有的风水宝地平添很多神秘色彩,使它与大都市的浮躁形成强大的反差。要真正了解西山的风采,得用毕生的经历和心情去品味、去研究,才有可能把她读

17、懂、读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西山就有这样的山水。历代文人墨客的西山情节,为这块宝地增添了神韵。达官显贵的眷顾,更为这里的山水平添了尊贵。博大的胸怀,雄壮的气度,西山已经不仅仅是这山这水,更是龙脉所系。在西山的每一天,如同在时空中穿梭了一步,只有深厚的文化涵盖力和宽阔的胸襟,才能够和西山相融相生。对西山的尊重,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西山是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艺术家们养精蓄锐的“加油站” 。究竟有多少文化名人饱餐过西山的精神食粮、得到过西山的身心庇护,实在是难以统计。从元代的熊梦祥到明代的孙承泽,再到清代的曹雪芹、顾太清等历史名人都曾居住于此;中华文

18、化史上的代表人物陈寅恪、丁玲、老舍等,更对此地有着深厚的情结。人之与自然之间,竟有着那相通的感情、密切的关系。 “仁者爱山” ,他们以大山为知己,为诤友、闲暇时游赏之,失意时隐匿之;长坐松柏之下,静听泉水潺潺;山屋著书作画,古寺谈禅品茗,进行人生的反思与总结。他们给大山以情感和生命,大山回报他们以灵感与启迪。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曾有多少名人在西山构建过宅院别墅?又有多少人生不能结庐西山中,只好身后长眠西山下? 西山吸引着名人,名人仰慕着西山;名人尚得名山衬,名山亦需名10人颂。自古以来,许多名人雅士与西山结下不解之缘,为之写下无数美丽诗文。自然风采、宗教气氛、人生况味,一起揉和成西山文化所特有的清幽、空灵之美。 这就是西山,一座由历史和文化所积淀而成的西山,一座处处都充盈着人文精神的巍巍圣山。在现实与历史的边缘,我以宗教一般的虔诚凝视着气势磅礴的太霄群峰。仰望西山,也就是仰望大师、信仰文化。 注:父老传言,曹雪芹曾在附近法海寺出家为僧。 注:村外长渠,引永定河水北来,灌溉效果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