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师范生教师教育技能的反思与重构摘要:大众化教育的深入实施,使地方高师院校实现了规模扩张,但无论从外延建设,还是从内涵建设等方面,都没有同步跟上发展的需要。师范生由于就业方向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其教师教育技能应是最基本的。从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现状以及诸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呈整体下滑趋势,这已经影响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毕业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需要站在基础教育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回归师范生培养本原,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定位,打造教师教育技能拓展活动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协同合作平台,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意识、师范理念
2、和教师教育技能。 关键词:师范理念;师范教育;教师现代化;协同合作平台;目标定位;职业素养;教师教育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1-0117-06 人才是国家的未来,教师是人才的阶梯,师范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从地方高师院校本身的办学定位来说,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教育发展应是其首要职能。由于师范类专业学科门类十分有限,地方高师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日益向综合化、多学科方向发展,以实现学校的规模发展,获得规模效益。在 2013 年 52月份召开的河南省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与会的 14 所师范院校
3、就业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师范类专业仅占全校专业数量的 30%左右,师范类学生仅占本校学生总人数 30%40%,个别学校甚至低于 30%。当前,师范生对口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门路和渠道日益狭窄,就业层次、就业区域越来越趋向乡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由于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各级政府和公办学校在补充师资的时候大都实行“招教考试”模式,这对刚从学校毕业、缺乏教学经验的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他们一次考中的概率不到 20%。同样,政府各类志愿服务计划的实施(如:西部计划、服务贫困县计划等)以及“三支一扶”计划、 “特岗计划”的持续推进,部分非师范专业学生也迈向了教师教育行业,师范生就业
4、市场竞争态势异常激烈。无论是政府人事教育主管部门、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社会教育类培训机构以及高校和学生自身,也都意识到近年来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薄弱问题,并着手开始改善这种状况,但成效并不明显。因此,作为承担师资培养与供给的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正视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在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培养上下真功夫、谋新办法。 一、用人单位对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积极评价 以河南省某地方高师院校为例,自 2008 年以来,该校每年都会举行12 次的用人单位专题座谈会,重点听取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及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等的反映,并对部分重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校友进行
5、长期跟踪访问。同时,也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多次奔赴洛阳、三门峡、南阳、驻马店、平顶山等地市及部分县(区)3人事局、教育局、友好学校等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力求得到完整的、第一手反馈信息,以期形成综合调研报告,最终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专业调整等提供决策参考。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大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持肯定态度。 (一)毕业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能够满足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需要 从现实中小学教育对教师知识需求的角度考量,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经过几年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对相应学科知识有了较好地把握和理解,能较好地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从对部分中小学校及部分毕业生校友的实际调查访谈得
6、知,不少新入职的大学生在学校尤其是乡(镇)村学校往往承担着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学任务,或者是“包课” 。 (二)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较高,能够较快适应新角色 由于刚入职的毕业生大都想快速取得进步,他们谦虚、好学,工作积极性较高,富有激情和热情,他们重视每一节课,能认真准备每一次课,能虚心向老教师和同行请教,喜欢参加各类活动,以期尽快获得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与赏识,更希望尽快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好评。 (三)毕业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较强,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 年轻的大学生大多喜欢接受新事物,思维敏捷,善于创新。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通过图片、视
7、频、音乐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扩充知识信息,较好地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同时,他们还会及时通过网络了解、掌握、传授最新资讯,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4(四)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较好,最受单位青睐且发展快 有很多招聘单位认为,学生干部领悟能力较强,思想觉悟较高,特别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奉献精神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较好,稍微经过培训与指导,他们的教学技能都得到较快提高与改善。因此,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优先录用学生干部,而被选中的学生干部往往在教课的同时,也会被指派为班主任、团委、政教处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并委以重任。 二、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过程中
8、存在的问题 由于不少师范生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体制内就业,他们就会退而求其次,在非正规就业市场选择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暂时“栖居” ,一旦遇到合适机会,他们就会立马跳槽。因此,师范生在求职、就业、工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一)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且经验缺乏 在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集中反映最多的是毕业生教学经验缺乏,技能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准确把握课堂重点和难点,往往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其实,基础教育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原理,只需要简单实用可行的办法即可。正如一位中学校长所说“打铁靠师傅,驾校靠教练,学校靠教师,这些都不需
9、大道理,只要方法得当,把握重点即可。”二是不懂得讲课的基本流程,对教学环节缺乏认知,甚至连基本的课堂导入语都没有,更没有课堂提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测评等。5三是板书不规范,粉笔字太差。板书是知识的思路图。一位长期负责某中学招聘的校长说“在一场微型课招聘试讲中,60%多的学生在黑板上一个字都没写。而个别写的也存在字体差、板书设计混乱的状况,甚至还有不少写错别字的。这些基本技能即使在入职培训时强化训练,也大多难以改变。 ”在 2011 年该校新招聘的 150 余名大学毕业生中,粉笔字好的不超过 10 个。这一数据着实令我们深思。四是课堂用语不规范,普通话也不标准。不能有效地将日常用语转化成
10、书面语言,也不能很好地说讲普通话,造成学生聆听、理解、认知困难。五是对一些专业术语一无所知。一些毕业生不知道什么是微格教学,不知道什么是微型课,当然更不知道如何上微型课。 (二)不懂新课标理念且教学方法滞后 中学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的高等师范教育来说,并未同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还在坚持以往大学教育教学的方法, “说教式” “填鸭式” “灌输式”教学方法依然盛行,致使师范高校学生不能及时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标准,对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实践式、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方法鲜有了解和实践。当前,高等教育存在大量无效教学和无效课堂,有效课程开发十分不足,不能与中学
11、的需求有效对接, “学不能用”现象突出,导致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技能不符合新课改要求。同时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来说,既没有及时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也没有主动与中小学教育对接,甚至是不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状况。这些亦使学生不能及时把握新课程教师的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不能理解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与师德的重要性,不能树立“学生为本,师6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能坚持做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 (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差且培训难度大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实践的主要舞台,是教师阐述其思想和理念的重要渠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激励者,需要
12、对课堂进行全面的调控和把握。教师要充分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要使每一节课都是一场“精彩的演出”和“知识的盛宴” ,要讲的“恰到好处” “自然贴切” “水到渠成” ,学生要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以致用,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课堂管理如是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实现教学的目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但从用人单位的实际反馈结果看,新入职的大学生在课堂组织管理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13、,他们能够关心体贴爱护学生,却不能严格要求学生,不能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这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教学实践机会少、效果差、经验缺乏有极大关联。在某中学 2012 年招聘的 48 个师范毕业生中,80%经过近两个月的职前强化培训,教学技能、教学管理能力等都有显著提高,但也有 15%左右的师范毕业生,无论其本人如何努力,无论学校如何指导、培训都无法提高其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他们一年下来所教的课几乎每次模考都与其他班级相差 15 分左右,其中个别教师已经不得不停课从事其7他工作。因此,充分的教学准备和有效的教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四)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且沟通
14、能力差 “开言知肺腑,出口见精神”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只有教师的语言有感染力、号召力、信服力,教师才能够获得学生认可,教育才会获得成功,教师工作才会充满幸福感。陆机在文赋中说:“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一位负责招聘的老师说:“思维混乱必然导致言语颠三倒四,而评委往往根据应聘者言语表达能力在前三分钟即可判定是否给予其机会。 ”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则必能较好调控班级学习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同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展示自己的风度风采,提升吸引力、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与人沟通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而这些恰恰是不少刚毕业大学生的“短
15、板” ,他们不知道如何与领导有效沟通、与同事和谐相处,不知道如何取得学生的支持和喜爱。他们缺乏语言表达技巧,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较差,人际关系氛围紧张。他们不能把知识正确地传递、表达出来,学了多年汉语却用不上,更不用说外语表达能力,这必然导致不能很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一位中学校长说:“好汉出嘴上,好马出腿上。现在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太差了,需要好好的予以强化训练,至少让他们学会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而学会察言观色,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高层次的要求就暂时不要求了。 ” (五)就业思想观念落后且存在偏差 河南省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 80%左右来源于省内,且农村生源较8多
16、。一方面,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包括学生家长在内,毕业生普遍倾向于寻找“铁饭碗”体制内(或民办公助)在编教师之类的岗位,他们会参加各地招教考试,尽量往体制内挤。另一方面,他们的“等、靠、要、比”思想严重,自信心不足却又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还表现出消极、懈怠、碰运气的心理。他们总是期待下一个更好单位的出现,总是想靠运气而不是实力获得岗位,总是要薪酬高、福利好、待遇优、悠然自得的单位,总是想获得更多报酬、更好岗位却不看自己的实力,总是看不上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私营企业、微型企业,总是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而不是普通劳动者,总是觉得怀才不遇而牢骚满腹。毕业生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偏差,认为一切民办学校都是
17、不稳定的、福利待遇是不好的,因此只有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体制内就业时,他们才会暂时选择民办学校或培训机构,遇到合适时机,他们则会立马跳槽。孰不知,由于他们各项技能欠缺,民办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恰好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包括很多再教育、培训的机会,只要他积极追求进步。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无奈的说:“按他们近十年来的招聘情况和发展现状,当前的民办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几乎成了公办学校教师培养的摇篮和加工厂,即使民办学校待遇很高,干够三五年之后,一旦条件成熟,他们也大多会选择去考编制,且成功率极高。 ”民办学校现在处于优质教师“招聘难、留人难”的困境。 (六)求职技能欠缺且求职意识消极 在求职技
18、能方面,学生应聘时不能快速的“亮剑” ,不能在短时间内展示自己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在微型课试讲环节,毕业生不能让招聘9单位“眼睛一亮” “非你莫属”或者“要的就是你” ;也不会制作一份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简历,千篇一律甚至随意黏贴、造假、错别字连篇,显得极不认真;在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其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同样欠缺。在求职意识方面,毕业生求职的积极性不高,准备也不充分,他们在各类招聘会上往往“潇洒走一回” ,连求职简历都不准备,甚至有的根本不去参加招聘会。一个招聘单位的负责人曾说, “他在招聘时,常常遇到“招聘单位的人比前来应聘的学生还要多的状况,还出现过零应聘者的?境。
19、 ”即使是到场参加招聘会的同学,不少也是持观望、等待、攀比的态度,要么不投简历,要么投了简历不去面试。他们大单位等不来(招聘成本高,毕业生违约、跳槽现象严重)或条件够不上(如地方政府实施的教师直招,要求必须是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条件方可) ,小单位又看不上,即使是参加应聘面试、试讲的,最终真正签约时又常常失约、退缩、违约,招聘单位为此常常付出巨大成本,高校最后常常成为双方埋怨的对象。此外,毕业生还存在着不注意面试礼仪的问题,学生求职时着装随便,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自我推销和形象设计意识淡薄。 三、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重构 师范教
20、育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需要将师范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始终贯穿于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需要从具体的目标定位、师范理念、实践教学、协作平台等方面着手,实现教师教育培养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型,促进师范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构建出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 10(一)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人才供求态势的根本性逆转,高校已经到了从第一轮的注重规模扩展、外延建设为主转向第二轮的结构调整、内涵建设为主的调整期,不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生存将日益维艰。因此,对诸多地方高师院校来说,人才培养定位应包含如下重要两条:一是从培养优秀教师调整为培养
21、合格教师,使其拥有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使其具备将来发展成为优秀教师的基本潜能;二是从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三个方面,体现出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的发展提供服务。从 2013 年河南省高师院校就业市场建设座谈会上了解到,在各校毕业生中,当年在本地市区域内就业的平均数仅为 10%左右,而本地市区域内学生报考本校的比例甚至不到 6%。从全省范围内来看,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当年在省内就业者平均达到 75%以上。在省内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来说,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郑州、洛阳、新乡,其他地市则是学生的次优选择,到县(乡镇)一级的地方就业除非在有编制的情况下,他们才勉强愿意去。此外,毕业生在最初选择师范类就业岗位时,首要意愿是到高中就业,退而求其次才会到初中或小学任教。在公办与民办学校的选择上,学生明知招教考试岗位数量有限,但还是宁愿等待也不愿去民办学校。 据人民网 2013 年 4 月 27 日消息,在天津市重点中学南开中学公布了 2013 年教师招聘拟录用名单,共 9 位拟录用者,清一色的国内名牌大学硕士、博士。其中,两名北大毕业生格外抢眼,一位是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应聘化学教师;另一个是神经生物学博士,应聘生物教师。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