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高校校名的基本表征、内隐缺点及其调适摘要我国高校历经 10 多年的更名潮后至今形成的校名群具有一些显性特征,如显示出在空间与区域上的对称性、以省和省会城市名称所取校名的广泛性、以地市名或某一区域名所取校名的属地性等,但同时内隐了种种缺点或称校名问题,如过多地追求“高、大、全”校名、校名文化品牌的继承性不足、校名与高校的严重的同质化与趋同性倾向以及高校发展定位与目标的迷失等等。针对校名问题,高校更名的审核审批主体应以稳定现状为主要原则加强对办学主体的引导;办学主体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自身优势强化差异与错位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定位,消除办学的功利性。 关键词高校校名;更名;特征;缺
2、点;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116-05 在经历了 20 世纪 90 年代和本世纪初的高校合并与更名的热潮之后,我国高校更名的数量似乎减少了许多,趋于相对平静和稳定。对现有的校名给予审视,能够发现我国高校校名的诸多显性特征和隐性缺点。本文以教育部 2012 年公布的截至 2012 年 4 月 24 日的全国近 800 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含民办本科院校)的校名为基本研究对象,尝试探析之,并给出初步的调适管见。 一、我国高校校名的基本表征 21.校名在空间、区域上的对称性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近年来的高校合并、改制、更名生成了能够体现中
3、华之大,并以“中华”为轴心的“东西南北”四个“区域”与方位性大学,即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南华大学与北华大学。但没有出现“中华大学”的校名,这是因为“中华”覆盖全国,名字实在太“大”的缘故,现仅有中华女子学院,尚不能与“中华”并类。 与此相应,在现有的高校中无一所高校以“华东大学” 、 “华西大学” 、“华南大学” 、 “华北大学” 、 “华中大学”来命名,有的话,也是在其中加上了“学科专业类”等性质的限定词,如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等,即便如此,目前缺少了华西大学,原来的华西医科大学早已合并到四川大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以中华之“华”字开头的大学名称在区域与
4、方位上的对称性。 以中华所分区域命名的大学还有“中南大学” 、 “中北大学” ,但仅有南北之分,无东西之别,可能是取校名为“中东”大学、 “中西”大学,在汉语中容易引起歧义的缘故。 以我国传统的大行政区域与方位,如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命名的大学,现在看来,在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后,已较为齐全、完整,对称布局为东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与东南大学。此外,笼统地以我国南方、北方来命名的大学已有北方工业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筹建完毕,获教育部批准正式使用该校名。 总之,以我国东西南北中等核心方位词命名的大学的系统或框架体3系已初步建立,且这一体系相对完
5、整。 2.以我国大陆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省会城市名称所取校名的广泛性 全国有 26 所大学是以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名字来命名的,体现了校名分布的广泛性。按从北到南的区域分布依次有: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其中不乏国内名校,26 所大学中属于“211”高校系列的就有 19 所,“985”高校 8 所。至今我国大陆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仅缺少了
6、广东、福建、甘肃、陕西、江西 5 个省没有相应的大学称谓。响亮的江西大学名字早已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合并潮中改名为南昌大学,令人稍感遗憾。 全国 27 个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中以该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包括学院)共有 14 所,从北到南分为哈尔滨学院、长春大学、沈阳大学、兰州大学、石家庄学院、郑州大学、济南大学、合肥学院、南京大学、长沙学院、武汉大学、福州大学、郑州大学、成都学院、贵阳学院、昆明学院、广州大学。另外 10 个城市没有以该城市命名的大学。 全国最早开放的 4 个经济特区与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 13 所以该城市命名的大学,体现出这些城市的综合实力与广泛性、开放性。如
7、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从北到南依次有大连大学、天津大学、烟台大学、青岛4大学、南通大学、上海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福州大学、广州大学;4 个经济特区分别有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和厦门大学。 3.取自江、河、湖、海、山的大学校名的标示性 最主要的标示是显现出对我国著名山川湖海的纪念意义,以及对该大学所在区域的显著标示。如长江大学(武汉)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三峡大学(宜昌) 、重庆三峡学院、闽江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泰山学院、黄山学院、燕山大学、井冈山大学、武夷学院、渤海大学等。 4.以地市名和某省内某一泛指的区域名命名的校名具有属地性 至今,每个省、自治区所属的地方本科高校中均有以地市名命名
8、的一批综合性学院,如山东的济宁学院、潍坊学院等 7 所;河北的邢台学院、唐山学院等 6 所,等等。此类高校全国共有 80 余所,近 10 多年来大都由专科学校改制、升格、更名而来,显示了我国高教大众化进程强劲的推力和高校改制、更名的运动特性。 此外,以泛指的约定俗成的某一区域名来命名的一批高校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如位于山西榆次市的晋中学院、辽宁丹东市的辽东学院、江苏连云港的淮海工学院、安徽六安市的皖西学院、江西赣州市的赣南师范学院与赣南医学院、河南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山东烟台市的鲁东大学、湖北武汉市的江汉大学、湖南郴州市的湘南学院、广东江门市的五邑大学、四川南充市的川北医学院、贵州都匀市的黔南民
9、族师范学院、甘肃西峰市的陇东学院、甘肃张掖市的河西学院等。 5.以理工、工业、科技命名的高校校名的趋同与一致性 现统计,除海南、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外,每一省、自治区、5直辖市都有以理工、工业、科技命名的高校,全国共有 90 余所,分布广泛。有的省有数所同类高校并存,如辽宁省有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也有沈阳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并存。甚至在一所城市有两所名称几近相同的高校,除了青岛理工大学外,还有青岛科技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坐落于青岛;西安市有陕西科技大学与西安科技大学,也有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并立。 6.一些高校校名内含了其办学宗旨与使命的寓意,具有隐喻性 目前国内
10、最具典型性的校名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与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同济大学“同济”一词最早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当时的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 ,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办学造福人类;暨南大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7.以历史名人命名的高校校名体现出鲜明的纪念意义和价值 目前我国仅有 3 所以历史名人命名的高校,即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仲恺农
11、业工程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1924 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在他逝世后,学校于 1926 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以此铭记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 1927 年招生,何香凝先6生首任校长。星海音乐学院的原校名为广州音乐学院,1985 年 12 月,为纪念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二、我国高校校名的隐性缺点 尽管我国高校校名具有如上所列的显著特征,但毋庸讳言,在更名潮中迅速浮起的校名群下却隐含着种种与高校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相
12、背离的缺憾,或称校名问题。 1.新校名体现了过多地追求“高、大、全”名称与外在形象的倾向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强力推动与高校合校并校等所引发的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是大多高校追求“高、大、全”校名的客观动因;在校生数量的跨越式增长与办学规模的膨胀,则进一步激发和掀起办学主体强烈的更改校名的心理冲动与追求,以至于形成似曾相识的“运动”式追“高” 、贪“大” 、求“全”的更名热潮。所谓追“高”是对高职高专“升”本,或者一般本科学院“升”为大学等改制、升格现象的概括;贪“大”是对一些高校孜孜以求去掉“学院”之名并冠以“大学”名称,或者把“小”地名改成“大”地名等更名现象的描述,如 2011 年 1
13、 月份湖北的孝感学院、襄樊学院、咸宁学院同一时间分别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求“全”则指借以规模、数量增长之口,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行扩张学科专业之实,以求得大学之“大”的虚名。此类高校广为存在,不胜枚举。 2.大量新校名显示出大学文化的继承性不足、稳定性差、变化性大的特点 高校校名是一种对社会公众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化形象,是展示给7世人的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是几万甚至几十万毕业校友的文化之根和情感所依。那么一所高校轻易地放弃沿用几十年的原校名,往往就遗失了或部分损坏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形象,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专业由于种种原因也渐趋平庸,综合表现为学校发展的继承 I
14、 生差。至今有的高校曾多次更改校名,表现出校名稳定性差、变化性大的问题。如苏北一所发展几十年的师范大学,现刚刚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更改为江苏二字的意义实在不是太大,与这个校名类似的江苏师范学院在历史上别的高校用过,其中变来变去的乱象可见一斑。 3.大量新校名暴露出高校严重的同质化、趋同性倾向 大量综合性本科高校及其新校名的涌现,除了展示了其学科专业多、招生数量多乃至在校生数量多之外,使人说不清楚,也使他们自己说不清楚各自办学的特色与优势,因为其学科专业是在均衡地铺设与建设。再者,大量高校在合并、更名后原校名所附载的大学文化、大学的历史与传统等难以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而标榜和追求的新文化又没有建
15、立起来,从而容易出现大学文化建设的无序或虚无状态。此外,大量几近雷同的新校名也渐渐遮掩了原有基础比较好的学科专业,并在规模扩张与强调综合发展中使其归于平庸。如 80 余所“地市名+学院”类高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并不那么清晰,而且他们对现有的校名并不满意,具有再次更名的强烈的心理渴求和愿望,并持续地为再次更名而上下运作;再如除了几所老牌的以理工、科技、工业命名的名校之外,刚更名为理工、科技、工业大学的近 90 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与优势渐渐趋于模糊不清,真实的状况是让人只见一片模糊的学科“灌木丛” ,难8见一根根清晰的学科“树木” ,更看不到参天大“树” 。 4,校名群下隐含高校发展定位
16、与目标的迷失 看来显赫的校名下隐含的种种问题都与高校发展定位与目标的迷失有关,而背后最为深层的致因则又与大学科学发展观的偏离相连。自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就强调“数量、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并进的可持续发展观,现在的高校科学发展观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只可惜在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段时期突出了数量与规模的增长与扩张,一段时期又强调质量与结构的提升与调整,如此的循环往复,难以做到协调并进。而且,数量增长主义与规模扩张主义已成为大多数办学主体发展观的核心,并美其名曰“跨越式发展观” 。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这种跨越式发展无异于高等教育的“大跃进” 。
17、在跨越式发展观的支配下,高校办学主体竭力地追求与之规模、数量相称的“高、大、全”校名就成为必然,前几年的更名潮及延续至今的更名热就是证明。与规模扩张的逻辑相应,无论是新改制的高校,还是合并高校在更改了新校名之后,大都把其发展目标定位在高水平大学上,强调综合性与研究性,或者是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看齐,即便是一些区域、地方高校,也把其发展目标定位在区域性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上,这从前几午惨烈地争夺博士点与硕士点授予单位一事上可见端倪。目前没有一所本科高校心甘情愿地矢志于本科生的培养,这样就明显地使各类本科高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高度趋同化,忽视了各校的办学实际与现状、办学优势与特色,从而迷失了各校的发展
18、目标。 三、对9于校名问题的调适之见 对于校名问题的调适意见需从高校更名的审核审批主体与办学主体两个维度提出。 1.教育部与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应为与可为 对全国 741 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含民办本科院校)的校名进行检索与分析可见,近 20 年来,有 2/3 的高校更改了校名,所有的校名都是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审核,再由教育部审批后更改的。现在看,过去的更名明显地存在过多、审核审批过松的状况,造成了一哄而上的运动式更名局面。因此,在今后的校名审核与审批中,教育部与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应坚持以稳定为主的原则,特别是在稳定现有校名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申请更名高校的指导:一是引导并帮助其认
19、识到更名与办学质量、办学声誉的提高并无直接的联系,引导高校校长、书记把精力投放在办学质量的提升上,而不是跑“部”要“名”上;二是在评审申请更名的高校时,应切实指出其办学要素的不足以及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方向与路线。 此外,根据当下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教育部与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完全可以严格控制高校的更名,做到从严审批,把好更名关。要严格按照 2011 年 11 月教育部颁发的教发20119 号文中有关高校更名的标准和规定进行审核与审批。 2.高校应切实转变发展观,从源头上消解对新校名的追逐 过去一轮高校更改校名热潮形成的思想源头是数量增长主义与规模扩张主义至上的“跨越式发展观”
20、。高校要切实地转变发展观就要变跨越10式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变一味地追求数量、规模为数量、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变单一地寻求外在的数量指标为对内隐的办学质量指标的终极诉求。唯有如此,在高校科学发展观的支配下,高校的一切改革与行为才能有助于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和符合科学发展。那么,在一心一意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中,高校追求和收获的是内在的质量与声誉,而不是简单的外在的“高、大、全”的校名。 3.校名趋同的高校应加强自身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强化差异与错位发展 在校名趋同的现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此类高校唯一避免同质或去“同质化”的途径应
21、是强化自身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这包括两个方面的侧重点,一是各高校都有几个原有基础好、甚至是发展了几十年的优势学科专业,而在高校更名后大都要进行学科专业的布局与调整,特别是扩大学科的类别和覆盖范围,以求得高校的多学科性或综合性。对于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往往施以平均用力的策略,这无形之中就忽略了原有优势学科专业的发展,或者无意之间弱化了其发展。因此,高校应在政策、人才、投入等方面给优势学科专业以长期的、连续的重点支持和保障;二是各高校应走特色学科专业发展之路,即在学科专业发展上采取差异与错位发展的策略,实现学科专业的“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 ,也就获取了“特色” 。比如今后区分我国几十所“理工大学”的一个重要判据,应是其是否拥有或发展了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不然,这类校名趋同的“理工大学”会变得模糊不清,整体水平逐渐归于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