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农村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更是要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价值,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生产力落后、生态保护机制不健全、农民生态环保理念落后等问题。需从促进生产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保障、合理引进项目、提升农民生态环保理念等方面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 自 2007 年起, “生态文明”就成为中国政治生活流行的主题语。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更是强调,
2、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这表明经过 60 多年的执政考验与磨砺,党的执政理念逐渐走向成熟,对“建设哲学”掌握越来越纯熟,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间的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将生态文明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 “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与最早由浙江安吉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一脉相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生态资源丰富,但在长期发展中往往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新农村建设必须2贯彻党的十八精神,走出一条经济与生
3、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以美丽乡村发源地浙江安吉的一个小山村为切入点,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1 新农村建设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价值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2011 年末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乡村人口仍有 65656 万人,比重达 48.73%。2即使是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安吉县尚书圩村作为一个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小山村,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机遇,通过生态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彰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1.
4、1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整治多数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并逐步对自然生态环境予以恢复和综合保护。尚书圩作为一个面积 5.94 平方公里、人口仅 1140 人的小山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为实现脱贫致富,对本村 6200亩毛竹林进行大规模的砍伐贩卖,山林遭受严重破坏。这不仅损害村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与山体滑坡。而且砍伐毛竹的微薄收入也不足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多数村民被迫到外地务工以维持生计,尚书圩村面临着生态破坏与劳动力流失的双重困境。尚书圩村在生态破坏的惨痛教训中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该
5、村充分利用上级政策与资金扶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正式开展之后,尚书圩村牢牢把握政策文件要求,3把“村容整洁”内化为村庄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有机融合,使具有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与优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品牌。尚书圩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村庄发展的优先地位,有效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 农村发展建设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代价,只是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可短期开发利用的资源,没有认识到它的综合效益与价值。此类开发利用模式在短期内虽可实现一定经济效益,但在资源枯竭之后往往走向停滞乃至衰败。3尚书圩村在以往的
6、开发建设中也经历了这一粗放型的发展过程,村民饱尝生态破坏导致的恶果。为转变生态持续恶化、资源枯竭的困境,尚书圩村根据本村自然情况,确立了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村庄经营道路。为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对本村毛竹林予以严格管护,严格落实生态公益林禁伐、承包林有计划间伐的规定。为突出美丽乡村建设亮点,通过征地补偿的方式把中心村 300 亩水稻田改种为葵花园。尚书圩村所确立的这条以优良生态环境经营村庄旅游品牌的道路取得巨大成功,仅 2012 年全村接待游客达 1.2 万人次,旅游收入约 35 万元。从 2008 年创建美丽乡村项目至今,尚书圩村累计吸收项目资金达 1200 万元。尚书圩村的案例证明,在
7、生态文明建设中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资源与优势,将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4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体现 新农村建设所要求实现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否则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最终会导致发展成果沦为泡影。因此生态文明建设4必须纳入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当中,不仅成为评价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性指标,更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体现。尚书圩村同样经历了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惨痛经历,这一历程使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破坏性开发成为了村民共识。安吉县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这一国家级品牌,不将经济发展成为唯一考核内容。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
8、人幸福”成为评价村庄全面发展的四大主体,树林环境保护、村容村貌等 36 个详细指标为村庄发展指明方向。尚书圩村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要求开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政绩考核与政策项目引进相结合,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转化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成效。 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分析 尚书圩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值得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承载能力差、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旧任重道远。2.1 生产力落后成为制约生态环境改善的核心因素 我国农村人口众
9、多、耕地紧张、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低。这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中要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不仅要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还要注重合理利用村庄资源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5在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方式粗放的情况下,发展经济远比生态文明建设更受政府和农民重视。 2.2 生态保护机制不健全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依靠政府一项项的政5策与项目来推动,必须形成生态保护相关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各政府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前我国环保立法仍较为欠缺,对其中政府、企业、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界定,难以形成对农村生态
10、环境保护的强制约束力。在机构设置上欠缺专业的环境保护机构,基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往往职责不清。这造成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立体管理保护体系。广大农民也没有被组织动员起来,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旁观者。 2.3 农民生态环保理念落后使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主观动力 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环保意识不强,对于农民来说实现脱贫致富远比环境保护重要。由于农民缺乏相应的科技文化知识,在农业生产中仍然采取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通过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作为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以消耗资源、能源作为提高产量的主要方式。同时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垃圾污染是可以通过良好卫生习惯而得以改善的,但当前主要依靠环卫措施进行
11、治理,成本颇高。环保理念的缺失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主观动力,广大农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较少参与其中,甚至成为生态破坏的主体。 2.4 外来投资与开发项目加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 中国农村普遍缺乏资本,这使得农村各项事业难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长期面临资金匮乏的难题。近年来,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大量工业企业及其它建设项目开始搬迁至农村地区,为农村带来了大量投资。此类项目由城到村的搬迁不仅带来投资,同时也造成严重污染。污染企业搬迁至农村的价值取向在于控制成本、提高收益,农村有关环保制度6的欠缺和环保意识的落后,使得企业对自身造成的污染往往采取回避态度,很少投入资金进行污染
12、防治。因此农村对比城市,引进工业企业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生态文明建设承受了巨大压力。 3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复杂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现有条件与优势,特别注重在农村生产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相结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推动力。 3.1 促进生产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发展生产力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充实村集体资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态效益,很
13、多村庄生产力发展后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破坏。这是因为在村庄生产发展中并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建设当中,很多村庄正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越走越远。因此必须将生产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推进农村发展的集约化、产业化。 3.2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保障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作为支撑,使相关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一,必须进一步健全生态与环保立法,形成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完整法律体系。要推进对农村生态息息相关的农业法、林业法的立法完善,突出其生态价值与作用。第二,各地方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环7保法规与政策,促进基层环保工作的开展。要根据本地
14、区生态特色与资源状况制定操作性强、适用度高的政策,针对生态污染问题形成有效治理方案。第三,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法律与政策,使环保方案迅速转化为环保实践。 3.3 提升农民生态环保理念,形成内生动力 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来源。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难以取得突出成效。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生态环保理念普遍落后的现实状况,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第一,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教育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他们所需所求,解决农民在生态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第二,重视环保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闻媒体等渠
15、道,对乡村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第三,重视发挥农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生态建设实践使广大农民参与其中。让农民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促进其自觉参与环保事业,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 3.4 合理引进项目,加快村庄生态建设 农村需要依靠外来投资与建设项目加快自身发展。如果因担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拒绝一切外来投资,无异于因噎废食,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因缺乏资金而停滞不前。因此必须对于工业下乡要保持理性态度,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按照生态良好、生产发展、农民得益的原则筛选外来投资项目。在项目建设当中,相关部门通过监
16、督与管理,防范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灾害。对污8染企业可征收一定的环保治污经费,形成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刘雪艳,孟祥德.论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选择J.前沿,2011(1). 4徐应红.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新着力点J.理论观察,2010(5). 5谭卫国.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1). 6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本文系校级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滢(1978-) ,女,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思政部教师,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