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861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摘要: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具有数量多、层次高、代表领域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历来是向统一战线输送党外干部和输出参政资源的重要源头,在整个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新形势下,针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党委统战部门探索并建立健全的物色培养机制、推荐使用机制、合作共事机制、参政建言机制、综合评价机制,是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和有效途径。关键词: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3-0047-05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

2、展完善,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效率、执政安全的进一步加强,都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具有数量多、层次高、代表领域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历来是向统一战线输送党外干部和输出参政资源的重要源头,是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整个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委、统战部和组织部门的重要政治责任。新形势下,针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2成长规律,探索并建立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对于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发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优势和智力优势,造就一批专家型

3、参政精英,推动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健全物色培养机制 物色培养,这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起步性、基础性环节。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多、文化层次高,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占到高校职称教师的半数左右,特别是部属和省属重点院校,党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云集,有着物色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一)制定长期培养规划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制定长期培养规划,进行有节奏有梯度的物色培养,以建立起高校党外人才的蓄水池、储备库。一是高校党委协调组织、统战、人事等部门,定期研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将党外代表人士的物色培养和选拔使

4、用纳入到整个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二是将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进行交叉物色培养、统筹规划,拓宽党外干部来源和任用的渠道。三是把握培养方向,根据各级人大、政协、所在党派组织、人民团体等干部调整的需要,可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党外干部,同时必须把握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方向。 (二)建立健全发现物色机制 高校统战部门发现物色党外代表人士后备人选的着眼点应放在那些3有代表性、有特点、有潜力、有发展空间的党外人才身上。一是注重从“三高一轻”即学历高、职称高、职务高和年纪轻的党外知识分子中物色后备人选。学历高、职称高代表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职务高说明有一定的干部经历和行政工作经验,年纪轻表明有培

5、养锻炼考察的时间和提升空间。二是注重多重领域的代表性。所物色的后备人选除了具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身份外,最好还拥有留学经历和侨、少数民族等身份,这样可兼顾多方面的代表性,以后发展的空间大、选任的途径多。三是注重合理布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涉及到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港澳台海外等领域,与宗教界、非公有制经济等领域也有较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物色后备人选,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布局,既要有重点又要考虑到覆盖面,以增强广泛性。 (三)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根本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创新载体和形式,切实组

6、织起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安排好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开展的教育培训,组织好校党委和统战部门开展的教育培训,选拔好对象参加上级党委、统战部和民主党派开展的培训,把握好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范围、层次和重点对象。三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保障措施,为日常开展理论学习培训提供场所、资料、资金、设备等软硬件条件保障。四是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措施。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建立党外代表人士思想动态反映措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4性和实效性。 (四)建立健全实践锻炼机制 实际岗位锻炼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和十分难得的培养过程。一是提供

7、校内岗位锻炼机会。高校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校内统战团体以及校内各民主管理机构中,适当安排一些年轻的党外代表人士,为他们提供岗位锻炼的机会。二是推荐校外挂职锻炼。为了扩大选任干部的视野,上级党委和统战部门必须经常提供一些党外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高校统战部门要协调党外代表人士努力争取和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三是建立对口联系机制。根据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专业划分,由校统战部门牵线搭桥,建立起与之对口的社会联系,发挥他们在文化、科技、智力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使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加强实践锻炼。 二、建立健全推荐使用机制 积极推荐,大胆合理使用,切实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

8、、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并不断探索和拓展其他安排,是推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政实践和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根本路径。 (一)建立推荐使用协调机制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推荐使用工作,是高校党委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形成校党委领导,由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处等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推荐任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机制,在干部任用上形成党内、党外同志公开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使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在校内外的分布、配备科学合理,提高高5校党外代表人士推荐使用的效率。 (二)加强政治安排 政治安排是指高校党委和统战部门通过推荐选举协商等政治程序使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9、政治安排是发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作用的主渠道。高校统战部门协助党委、会同组织部门切实把握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层次,将有社会责任感和高水平参政能力的代表人士选拔出来,使他们在进入人大、政协后,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参政为民”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实职安排 实职安排是指党外代表人士通过推荐选拔担任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机关以及校内的领导职务。实职安排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的重要途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实职安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向校外推荐,二是校内领导岗位对党外干部的任用。着眼于这两条途径,发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

10、点和优势,进一步做好实职安排工作。 (四)扩大社会安排 社会安排是指党外代表人士被各级监察部门、检法两院、教育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卫生部门等聘为特约人员或被聘任为政府参事。社会安排是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安排,是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扩大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社会安排,使他们能够担任各种特约人员、监察员、评议员,并通过参与一些重要案件的查处和审理、专项的监督检查、重大项目的审计、行6风评议、政务公开评议以及政策法规的制定、制度改革的调查研讨、社会咨询和信访举报的接待处理等,将十分有助于发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 (五)拓展其他安排 能够做

11、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有限,而且这些安排又多有交叉重叠。为了发挥更多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作用,必须探索新的安排途径。如向民主党派上级组织推荐做兼职领导;向省、市级党外知识分子联系会、归国留学人员联系会等推荐做负责人或理事;在校内校务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机构中协调安排一些党外代表人士等,以此扩大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安排的覆盖面,使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在不同层面上得到反映。 三、建立健全合作共事机制 “搞好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共产党每一个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责任。 ”健全高校党委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机制,是发挥高校党外代表人

12、士在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办学中的作用和增强其合作共事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健全协商共事组织机构及制度 从党委层面,成立校协商共事小组,校党委书记、统战部长、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党委定期召开协商共事小组会议,就学校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征求意见于决策之前,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从学校管理层面,协调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外代表人士参加校民主管理机构,体现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办7学。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协商共事的相关制度和议事规则,保障参与其中的党外代表人士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 在学校各级领导班子中加强党外干部配备的同时,从党委的角度

13、要不断完善二级学院(系)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前提下,各级班子在工作中要及时、认真听取党外干部的意见、建议,保证党外领导干部对其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导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对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负总责。对于党外干部在二级学院(系)做正职的,二级学院(系)书记要带头与之搞好合作共事关系。 (三)深化联系交友制度 建立并深化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校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交友制度是搭建党委与党外代表人士坦诚相见、沟通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纽带,也是党外代表人士反映意见建议、加强民主监督的“

14、绿色通道” 。校统战部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协助落实联系交友的具体对象,制定联系交友的具体要求。一般一名校级党员领导干部可联系2-3 名党外代表人士,每学期至少主动约请与其交友的党外代表人士谈话1 次,党外代表人士可随时约请党员领导干部谈话。建立联系交友的督促措施,由校统战部门了解和把握联系交友的情况,协助党委主管领导督促联系交友工作落实到位,切实使联系交友成为党委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沟通和联系的直通车。 8(四)建立健全重要会议和活动征求意见制度机制 学校应建立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列席学校重要会议和活动制度,多角度听取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合作共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需要邀请党外代表人士

15、列席校党委中心组会议,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出席党代会、职代会和全校工作布置总结会,建立党的重大教育活动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制度等,使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加强合作共事成为一种常态。 四、建立健全参政建言机制 发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政建言、民主监督作用,是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最终落脚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以其做政治安排的人士为主、其他安排的人士为辅进行参政建言的。为促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政建言工作,高校统战部门应建立相应机制,为其参政建言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切实的服务和保障。 (一)建立健全协助征求意见制度机制 校党委和统战部门除召开专门会议向党外代表人士通报重要事项外,还

16、要不定期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列席学校各重要会议,使他们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广泛知情。另外,在每年“两会”前,校统战部门要协助党委召开校“两会”代表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同时把学校要反映的意见传递给他们,通过他们带到“两会”上。校统战部门要协助党外代表人士向校内外广泛征求意见,协助召开各类座谈会,同时加强与街道社区的联系,为参加“两会”的党外代表人士撰写提案、议案提供重要线索和材料。 9(二)建立健全鼓励支持党外人士开展调研工作的机制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一般都是教学科研骨干,平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校统战部门应建立相应机制,为他们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调研、考察活动挤调时间。另外,切实建立起由党委出

17、题目、学校出经费,就学校一些重大事项进行调研、考察和论证的机制,增强党外代表人士调研的深人性、针对性和指向性。支持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依托所在的专业课题组,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其所熟悉和了解的专业和工作领域出发,广泛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将专业研究和参与社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建立健全意见建议反馈机制 对于每年党外代表人士为学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校统战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反馈和答复工作。校统战部门协助党委把征求到的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梳理,及时送达相关负责部门及领导,使党外代表人士的各种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有答复,能够实施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必须有落实。 (四)实施相关待遇

18、和奖励措施 高校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对党外代表人士参与社会工作的差旅费、交通费、电话费和参政工作量补贴等予以制度保证,切实从经费上保障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建言工作。建立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各级优秀参政建言成果予以表奖认可的制度机制,鼓励党外代表人士下工夫研究撰写提案,同时在校内的媒体上加强优秀建言成果宣传,增强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参政建言工作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五、建立健全综合评价机制 10建立科学实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考察衡量党外代表人士素质、做好推荐使用工作和加强有效管理的必经环节。根据党外代表人士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中共人士”的界定和“政治坚定、业绩突

19、出、群众认同”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并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考察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首要条件,主要有四项指标,即政治觉悟、政治意识、政治素养和组织观念。政治觉悟,是指所持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价值取向,即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坚守多党合作政治准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政治意识,是指政党意识、政治交接意识和多党合作意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多是民主党派成员,强化政党意识,就是强化作为参政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我提出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政治交接意识,就是强化民主党派政治思想传统的传承和弘扬。多党合作意识,是指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应着力把握好政党关系和自身的政治职能。政治素养,是指所具有的政治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水平。组织观念,是指参与组织生活、遵守组织纪律、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管理的情况。 (二)专业成就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一般都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其专业成就即专业造诣,或所从事工作的业绩。教学工作主要从其专业教学的教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