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922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研究摘要:模糊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中广泛存在。众所周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模糊语比清晰精确的语言更得体更有效。本文简要回顾了模糊语的渊源,对模糊语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模糊语产生的根源,并将其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相结合探讨其语用功能。最后提出相应的语用策略,以期促进交际者充分利用模糊语积极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从而使言语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模糊语 语用 积极 交际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4-111-114 一、模糊语的渊源 1923 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發表论文论模糊性 ,提出“所有的语言都

2、是模糊的”1933 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提到“自然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E2J。1957 年英国语言学家琼斯指出大家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 (朱国祥,2012:14)1965 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發表了论文“模糊集” (Fuzzy Sets) ,率先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使模糊(fuzziness)成为一个科学术语。札德的模糊理论认为“模糊类别是其界限不会径渭分明地确定好了的类别;自然语言中,句子里的大部分词是模糊集合的名称。 ”这引起语言学界对模糊语言的普遍关注。 2最早将模糊理论引入我国的伍铁平教授于 1979 年在外国

3、语上發表论文“模糊语音初探” ,运用模糊理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并带动了我国模糊语言学的系统研究。伍铁平认为“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即所谓的模糊概念 。 ”1988 年何自然在分析话语结构和模糊限制语时指出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说话人得以恪守礼貌原则,在清楚表达会话含意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将意见强加于人,避免过于武断。 ” 可见,国内外各家都是从语言概念界限的不确定性出發来认识语言的模糊性。 二、模糊语的界定 美国语义哲学的奠基人皮尔斯 1902 年给模糊性下过这样的定义: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

4、不能确定地把这些状态排除于某一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上面说的实际上不能确定,本文作者指的并不是由于解释者的无知而不能确定,而是因为说话者的语言就是模糊的。这一方面客观上说明部分词语存在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并不是会话者的主观意识产生的;另一方面说明,部分词语外延涵盖不明确,从而引起语言模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隐瞒某种客观事实,如隐瞒疾病的严重性,或者一些善意的谎言(white lie) ,或不便说出真实情况等,不得不使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的研究始于对语言模糊性的探讨,是所指区域与范围缺乏明显界限的语言。它是思维高度概括的一种表现,是人们隐晦表达思想、3

5、礼貌回避尴尬问题的巧妙形式。在承载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模糊语扩展了语言表达的信息潜势,丰富了人类对语言本质的认知。模糊语言存在的客观性就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客观性在语言中投射的结果。 模糊限制语是指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G.Jakoff,1972)语用模糊语影响到我们在交际会话中话语的语用结构和功能,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把握好语用限制语的一些用法,如:“sort of,kind of,somewaht,really,actually,almost,entirely,more or less”等,它们在跨文化交际或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1.He came out of

6、 the room with his trousers almost falling out.2.By the time,he got to the railway station,the train had almost started.3.He nearly failed in the English examination last term,therefore he should study very hard indeed.从以上的模糊限制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人们用于交际的合作语言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何自然,冉永平,2002:272-274) 模糊语言在人类认知、交往中既有积

7、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研究如何弱化和避免其消极作用,巧用其积极作用对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模糊语产生的根源 伍铁平先生曾指出, “在讨论模糊性时,必须区别本体的模糊性和认识上的模糊性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 ”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体验、评价标准是模糊语言产生的重要方面,也是模糊语4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以期实现最佳的表达效果。 (一)本体即客观事物具有模糊性。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主观意识对世界的认知加工,形成认知概念,再转换成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客观世界中很多客体没有明确界限,从

8、而使认知结果具有模糊性。例如,“河流”和“溪流”的界限就比较模糊,到底多大的水量与之分别相对应是很难确定的。 “大”和“小” , “长”和“宽” , “高”和“低”等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 “语言自身的缺漏性也是形成语言模糊的重要因素。 ”客观世界纷繁无限,我们所用的语言符号相对十分有限,那么用有限的语言去描绘和认识无限的客观世界,就须使语言变得抽象概括,用最少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达信息量。 (二)主体认识具有模糊性。一方面,由于认识水平所限,人们可能会在某个甚至某些阶段对有些事物之间的区别认识不明确(即使有些事物之间本身有清晰的界线) ,甚至认识有误,从而产生了模糊语言。如对“水”的认识,古代苟

9、子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够清晰具体,因为人古代技术落后,人们不可能用仪器科学精确地对水进行深入分析。现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水,无色、无味的液体,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是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摄氏零度时凝结成冰,摄氏一百度时沸腾,在摄氏四度时密度最大。人们对水的认识已经十分清晰和精确。另一方面,言语使用主体具有差异性,个体认知结构的不同直接影响概念结构和语言表达。由于生活经5历、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评价的标准就不一样,语言产生理解的过程中,语言接受者很难准确定位说话者的概念外延,最终使得双方对同一词语的外延划分在不同的点上,从

10、而产生很大的语言模糊空间。 交际双方有时也会交谈一些与当前话题无关的内容,或者回避一些不愿提及的问题,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言模糊。说话人有时会放弃自己的观点,顺从对方,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这种对个体认知差异的掩盖也会造成语言模糊。 四、模糊语与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合作原则”认为:“我们的口头交流通常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话语组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交流是相互合作的过程。所有人在合作过程中认同一种或多种共同目的,或双方接受同一方向” 。由此可推断,语言交际,需要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将交谈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协同达到共同目标。合作原则细化的 4 项准则,即量、质、关系和方式准则,

11、解决的是交谈中“说什么”和“如何说”的问题。交谈双方若都能遵守,就能使交谈顺利高效地进行。但现实中,交谈的一方或双方有时会在合作的基础上违反部分准则。这时,就需要分析其话语的潜在意义,即语用学中的特殊会话含义,找出暗含在背后的意义。模糊语便是特殊会话含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换言之,为了遵守会话“合作原则” ,使交际的语言更加得体,从而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有时不得不违反其中的部分准则,使语言变得模糊。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里就有许多语用模糊语言,如:描绘王熙凤的一些辛辣语言,以及红书里的语用指示语也用了许多含糊语言6及隐喻,如:“凤辣子,泼皮户”等,另外, 红楼梦中的诗歌也体现了朦朦胧胧的美,特别

12、是宝玉和黛玉谈恋爱的一些误会也就是因为用了许多模糊语言才造成的。在红书里主人公们为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书中比比皆是这样的含糊语言。如第二十二回中打的谜语都是这样的模糊语言,如:1.“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是更香。2.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打的谜底是一面镜子。而红楼梦里的名字更是有讲究,如宝玉就是象征他的显赫的身世及他带的那块从不离身的通灵宝玉。书中的名士“甄士隐”意为把真事隐去,世上都是虚假的事较多。 (王蒙评点王蒙的红楼梦上,2011 年) 五、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语用中既需

13、要精确语言,也需要模糊语言。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模糊语言能比精确语言更好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尤其是模糊语所带来的“特殊会话含义”能够提升说话人言语的表达效果,促成交际得体及顺利地进行。 (一)使语言表达更有效率 伍铁平教授认为“客观世界无穷无尽,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否则就会显得非常累赘。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一个词表达多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极大地节省语言单位。模糊语比精确的语言更具概括性和包容性,有时甚至能更清晰客观地反映事实。 例:2011 年 8 月 25 日上午 11 时 50 分左右,在我国东海天外天油气7田北侧约 9 海里处,一架日本飞机在我国海监船上

14、空 500-800 米处盘旋两周,并于北纬 2839东经 12459附近海域投下三个物体。现场专家认为该物体从形状上看疑似反潜声纳浮标。 (摘自经济参考报2011 年 9 月 27 日) 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对文字准确度要求比较高,但这段文字中“左右” 、 “约” 、 “500-800 米” 、 “物体”和“疑似”等皆为模糊概念。飞机是动态飞行的,就很难确定其准确方位及高度。不能明确飞机投下的东西是什么,只能用“疑似”来推断,用“物体”来概括。然而这些描述看似模糊,却极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也说明报道敏感问题需谨言慎行。 (二)使语言表达更灵活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中庸之道”的国家,在

15、交际中,言语表达会受到交际对象、话题内容、语言环境、交际心理、社会阶层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为了尊重对方,使交际氛围轻松愉快,交际者就需尽量避免言语表达过于直白。尽量用隐晦委婉的词语来回避不便表态的问题,最大化地降低责任,保护自我。交际者往往会选用模糊语表达,给自己找到退路。在医学领域如医疗中大夫的诊断、病例的填写等模糊语言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是一段医生与病人的对话: 病人:“这个情况大概多久能好呢?” 医生:“看具体情况。一般三到五天,注意” 一个病人患了直肠癌,她的医生和亲属不愿让她知道真相,大家都说她患的是一般的肠炎,患胃癌一般就说是胃炎,肺癌一般说成是肺炎8等。 从职业上看,医生可谓是模

16、糊语使用较多的职业。模糊语也成了医生在诊断中推脱责任和降低风险的主要工具。此外,一些官方新闻發言人也常用模糊语,企图将责任最小化。 “考虑考虑” 、 “讨论讨论” 、 “届时通知”已成为一些领导的常用托辞,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确实给当事人留下了余地,有助缓解当场被拒绝的尴尬局面。万一事后有变,说话人也能灵活占据主动地位。 (三)使语言表达更艺术 在日常交际中,为了使话语得体和礼貌,说话人有时需要在恪守礼貌原则而违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使用模糊语,通过这种委婉得体的艺术表达促成交际目的,这样既不会使对方的面子受到威胁或触怒对方,又可以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意愿。 例 1:(同事小刘和小张一同向门外

17、走去) 小张:“干啥去的?”小刘:“出去一下。 ” 对话中小刘实际并没有回答小张的问题。毫无疑问,往门口走肯定是要出去。 “出去一下”这个看似多余的回答,实际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相比“不想说”或“不干嘛”之类的直接回避而言,显得更加礼貌委婉,小刘既能告知小张自己不愿透露行踪,也能避免小张因为自己的拒绝回答而失面子,从而避免了对话中的尴尬不悦。 例 2: A:How do you like my painting? B:I donthave an eye for beauty,Im afraid. 9从 B 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其实并不喜欢 A 的作品,但出于礼貌,不让 A 明显感到尴尬,就用模糊回

18、答。虽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但有效地保护了 A 的面子,使得谈话得以顺利进行下去,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六、模糊语的语用策略 在语用过程中,模糊语在给人们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应尽量發挥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弱化或避免其消极影响。说话者要适时适度精确或模糊,尽量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尤其当对要表达的信息不确定时,要学会利用模糊语进行自我保护,让信息输出笼统模糊,给自己留下足够的退路和余地,避免过分精确带来麻烦和伤害。 “应该” 、 “可能” 、 “听说” 、I guess,maybe 等词均可用来缓和语义,削弱确定性和尖锐

19、性。当不愿意正面表态时,出于礼貌和尊重,也须选择更富有弹性的方式回应对方。 “听话者则需对模糊语保持充分的警惕,敏感地洞察对方模糊语中隐含的意图,当对方的模糊表达可能给自己造成麻烦和伤害,使自身利益受损时,要妥善回应,及时消除对方模糊表达背后的隐患。 ” 七、结语 语言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形态,也是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性和精确性在语言系统中对立又统一。模糊语较强的概括性、包容性和灵活性使其能有效地提升语言表达的效率,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同时维护自身的利益。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应注重领会模糊语的内涵,提高对模糊语的敏感性,在充分利用模糊语积极一面的同时,警惕和弱化其消极

20、影响,从而更好地运用模糊语为自己服10务。 参考文献: 1伯特兰罗素,杨清,吴永涛译,伍铁平校,论模糊性J,模糊系统与教学,1990(1):16-22. 2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Zadeh,L.A.Fuzzy SetsM,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8):338-353.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何自然,语用学教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CHANNELL J.Vaguelangu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7. 7伍铁平,再论语

21、言的模糊性J,语文建设,1989(6):25-29. 8吴礼权著,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荀子,劝学篇M荀子,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11. 10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Syntax and SemanticsM,New York:AcademicPress,1975. 11张玉洁,杨跃,语用功能视角下的模糊语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85-88. 1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4. 13朱国祥, “模糊语言”理论及政治外交人员的模糊语言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